接替他的,是陸軍參謀長出身的艾森豪威爾将軍,他是共和黨人。
之所以選擇他擔任美國總統,表面上看是美國民衆一人一票選擇的結果,實際上卻是财團幕後操縱的結果。
新一輪的經濟危機爆發後,美國正坐在火山口上,國内工廠大面積的倒閉,無數的民衆又象大蕭條時一般,面臨着失業和饑餓的折磨。危機故然又是華爾街财團們收割的盛宴,但這些華爾街大佬們,心裏還明白一個道理:那就他們需要一個足夠強大且聽話的鐵腕人物,來壓制國内正在迅速滋生的社會主義思想浪潮,以防止發生在德國和沙俄的“悲劇”在美國上演。
于是陸軍出身的艾森豪威爾,就進入了财團們的眼簾。
“不要問國家做了些什麽,而要問你爲國家做了些什麽。”
經濟危機中的美利堅,這句老話又一次地被提了出來。
美國政府一邊高舉着愛國主義的大旗,一邊卻加強了對民間左派力量的打擊壓制力度,同時繼續擴張CIA和FBI的權力,加強警察機構的力量。來自官方力量愈來愈大的壓力,正逐步地将美國變成一個越來越象法西斯的國家。
爲了保證軍隊不叛亂發動“革命”,1948年戰争結束後,到艾森豪威爾提任總統,不到的五年的時間裏,軍隊的平均薪水上升了了2.5倍,參軍成了非常搶手的“熱門職業”,而政府用在FBI和CIA還有警察等國家機關暴力機構上的預算也是呈直線上升中。
太平洋戰争中,美國生産了一堆的陸軍裝備,但因爲一直沒有發生大規模的陸地戰争,這些裝備戰後都面臨着回爐煉鋼或擺在沙漠的“墳場”(指堆放武器的坦(蟹)克墳場和飛機墳場)慢慢生鏽的下場。
在官方許可下。大批陸軍用的武器,被轉交給了國内的執法部門。幾年的時間下來,無論是稅務局、警察局還是聯邦特工,全體鳥槍換炮。甚至到了“開着輪式裝甲車上街執法”都是很常見的地步。
而艾森豪威爾上台後,美國的對外國策,也一改杜魯門時期收縮的政策,開始變得有進攻性——主要原因,正是艾森豪威爾看出。從前那個針對美利堅合衆國的“邪惡同盟”,在戰後幾年裏,已經完全解體了。
這個同盟中,以“正統社會主義”中蘇兩國,是暗中肢解大英帝國殖民地的主力軍。德國雖然和英國正在修好中,但眼睛卻死盯着被英國人“保護”的伊拉克油井。而英國唯一的“盟友”日本,在變色後,其想和中國繼續改善關系的設想也是遇到了大量的阻礙。
“隻要美利堅合衆國不直接出兵太平洋西岸,那個反美的邪惡同盟就不可能再重新組合起來。”
明白了舊大陸現狀後,艾森豪威爾在對舊大陸的外交态度上。開始變得積極起來。
“聯合中蘇,中立德國,肢解英日”,這就是艾森豪威爾總統上台采取的新外交政策。
日本這個死敵,美國人是一百年都不可能原諒他們,英國這個攪屎棍就更不必多說了,這兩個國家美國皆是恨到了骨子裏。
這幾年美國人也在反思過去那場戰争美國對外戰略上的重大失誤,反思的結果,就是美國在1941年到1942年時,在那一連串的自我吹捧中。有些過度的飄飄然,自信心過度膨(蟹)脹。出動第二大白艦隊向全世界炫耀武力的行爲,反而引起歐亞各國的全面反感,是美國在戰争中空前孤立的主要原因。
反思的後果。就是美國政府上層中,執“軟刀子殺人”意見的,占了上風。從仙人掌加納到“鋼鐵”杜威對外狂秀肌肉的強硬外交政府開始轉變。
美國現在雖然正在被經濟危機折騰得死去活來,國内大量的工廠不斷地倒閉,不得不将工廠裏大批半新不舊的機器,以極便宜的價格賣到中國和蘇聯去。但美國依舊是美國。至今其國民工業生産總值,仍然是世界第一。
艾森豪威爾很清楚一件事,如果他在總統任上什麽都不做,美國目前這種糟糕的狀況,還會再繼續存在下去。
對外,艾森豪威爾總統開始學中蘇兩國,明面上高唱“反對腐朽落後”的殖民地帝國主義的高調,和中蘇兩國想要肢英國肢解體系的戰略方針遙相呼應。
在杜魯門總統時期,美國就開始在印度和東南亞尋找他們的“代言人”,開始這裏出身的土著中的“民族獨立勢力”合作。而到了艾森豪威爾時期,美國在這方面的投入力度更是不斷加大。
而在外交上,随着五國聯盟的解體和開始互相下黑刀,美國在中蘇兩家這邊的外交活動,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1953年,艾森豪威爾派親自訪問蘇聯,見到當時蘇聯的最高首腦斯大林,經過一番讨論後,美蘇雙方在印度上達成了許多“相似”的意見,皆表示必須對全球的“民族解放運動”給予更大的支持。
而後,艾森豪威爾又“順路訪問”了中國,面見了李潤石主(蟹)席,除了加快中美關系的正常化外。艾森豪威爾還和他談起了“印度”和東南亞的問題,當時他還通過中國向“神明”林漢發出了邀請訪美的建議——當然,林漢是說什麽也不會去美國的。
就象美國這幾年一直在偷偷地和英國殖民裏裏的獨力勢力秘密(蟹)合作外,中國這幾年來同樣也沒有閑着。
在印度,拉塔尼的遊擊隊就象打不死的小強,他從西孟加拉邦起事被英軍鎮壓後,蟄伏了一段時間,又在相鄰的奧裏薩邦起事,再次鬧得轟轟烈烈——而後的劇本,依舊是西孟加邦行動的重演。拉塔尼遊擊隊的遊擊戰争又持續了近七年,活動範圍遍布印度五個邦。到了1952年,拉塔尼成功地和英國人達成“和平協議”。在奧裏薩邦和西孟拉加拉邦相鄰的靠海地區,圈到了一塊面積約三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而後宣布在這裏成立“奧裏薩共和國”。
在拉塔尼遊擊的艱苦的遊擊戰争中,中蘇兩國甚至美國。都各施手段暗中予支援,三家所不知道的是,拉塔尼還從英國人這兒得到支援。
依英國人的意見,拉塔尼遊擊隊所到之處,第一件事皆是大殺當地的高種姓和土邦領主、大地主。将當地的階級矛盾升級成階級仇恨,最後借助階級屠殺幫英國人“清空土地”。
這種把戲玩了這麽多年,就連中蘇兩國都看出拉塔尼遊擊隊的本質似乎有些不對味,逐漸地減緩了對他的支援,到最後,這種雙簧戲連英國人自己都不好意思再演下去了,最後以和拉塔尼遊擊隊結束戰争“和談”的方式落幕。
而這樣的把戲,英國人在印度玩了不止拉塔尼一次,在印度半島最南端的喀拉邦,泰米爾納德邦。英國人也弄了幾支所謂的印共遊擊隊在這此發展,同樣借着他們之後,清洗着當地“不聽話”的高種姓勢力。
而在這過程中,在英國人默許下,中蘇美三國都得以“順利”地給予這些印共遊擊隊一些資金、藥品甚至是武器上的支援。
大英帝國畢竟是百年攪屎棍,當他們目标明确時,玩起這種把戲也是得心應手。當初的拉塔尼遊擊隊隻是“試驗品”。爲防萬一,放在東北方靠近孟加拉國的“非要害之地”,這樣就算是玩砸了弄巧成拙也影響不大。
而印度關島最南端的“喀拉邦”和“泰米爾納德邦”,這裏緊挨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保克海峽。才是英國人努力想保住的重點。
有過拉塔尼成功的經驗後,在1948年後,這兩個城邦同樣誕生了多個“社會主義民(蟹)主遊擊隊”在鄉村和城市間活動,做着和拉塔尼類似的事。面這些不斷長大的遊擊隊。很自然地也得到了美國人和蘇聯人的支持。
而這個時期,由于新中國領導換屆,新任領導在印度問題上的關注程度下降,倒是沒有趟進這淌渾水。倒是和阿爾托利娅暗中勾結的林漢,出于更徹底地肢解印度的目标,一直打着新中國的旗号在英國人的“放行”下支持着他們。
但英國人這種培養“自己的”印共遊擊隊。幫助他們清洗印度上層的作法,玩了這麽多年後,引發的負面反應也越來越大。印度上層也漸漸地識破了英國人“借刀殺人”的險惡用心,他們對英國的離心力也越來強——沒有人會一直是傻(蟹)瓜,被英國人用這種把戲坑了近十年,印度上層再蠢,到1954年後,也開始回過味來了。
1953年甘地死去前,留下的遺言就是:“英國人在利用印度的種姓制度産生的矛盾,延長他們對這裏殖民統治的力度。”
接他班的尼赫魯,在接下來的一年裏,也反複地在印度上層中遊說,揭露英國人的險惡用心。他用了兩年的時間,慢慢地整合了印度上層的意見。
大家基本達成的一緻的看法就是:先不管廢不廢除種姓制度,也不管被那些賤民和低種姓搶飯碗的問題,先把英國人趕出去,結束他們利用印共遊擊隊要我們命的遊戲再說!
1955年後,在這事上插了一手的美國人,開始在國際上大肆宣傳,在印度南部各邦活躍的所謂“印度遊擊隊”,其首腦全是英國人第五處卧底的“真(蟹)相”。
其實這事這時候中蘇兩國都聞出了異味,但由于這些印共遊擊隊實在是“太革命”了,和印度封建舊勢力的“決不妥協”的戰争,實在是“紅得無法挑剔”,弄中蘇兩國相指責都不好指責——即使是李潤石主(蟹)席,也隻能批評他說說他們的做法“過左”,不懂得建立統一戰線。
中蘇兩國雖然聞出異樣,卻不好直接揭破,而美國人來做這事就很适合了。借着美國人的大勢宣傳,中蘇兩國的暗中支持,印度國内的分離主義勢力再次擡頭,搞得英國人焦頭爛額。
而且不光是印度,英屬殖民地,斯裏蘭卡和馬來西亞,以及印度尼西亞地區,到1955年後,也開始“冒火”。中蘇的紅色陣營和美國的白色聯手,頻繁地接見這些地區的“獨立勢力”的領導人,要錢給錢,要武器給武器,要培訓給培訓。
此時的大英帝國,畢竟已經不再是一戰前那稱霸全球的王者,而是一個老态龍鍾的“老牌帝國”。從中東的埃及到印度再到斯裏蘭卡、孟加拉國、緬甸、再到馬亞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如此廣大的一個區域,在三家聯手下四處“縱火”的時候,此時的英國人就好象登上了東京地鐵站上的“狼車”,哪怕阿爾托利娅這個“神使”再大能,她也
護不住四面八方明裏暗裏伸過來的“鹹豬手”。
首先出問題的,就是被林漢盯上的加裏曼丹島,英國人控制下的東馬來西亞地區。
這個位面,新中國在林漢的唆使下,利用一年戰争毫不客氣地吞下了整個越北地區和老撾全境,對南海的控制更加地“深入”。馬來半島和加裏曼丹島,更被中國視爲自己的勢力範圍。從建國起,中方就一直在布局,絞盡腦汁地想把英國人從這裏擠出去。
十幾年的準備下來,到了1955年時,随着艾森豪威爾“訪華成功”,中美關系改善,中蘇美三國在殖民地問題上達成“一緻”的意見,這時中方認爲,一切已準備就序,是時候向往東南亞大規模“輸出革命”了。
1955年七月,艾森豪威爾總統返美後的第三個月,中蘇美三國,在舊金山就東南亞問題發表聯合講話,譴責英國人近十年來在東南亞地區進行的“種族屠殺行爲”。
一點左右,還會有一更(~^~)
PS: 改過來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