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扇石門位于香案的後方,極爲隐秘。因爲香案上供奉的都是曆代玄妙庵庵主的靈位,平時很少有人敢于直視它們。
即便有玄妙庵的庵主前來打掃靈位,那麽出于對先輩的尊重,她們也絕對不會搬動靈位的。而淩瑀并非玄妙庵的弟子,所以對靈位便少了一分發自肺腑的敬畏,所以才誤打誤撞地開啓了靈位後方的通道。
而在靈位後方的牆壁上,刻畫着一幅山水圖。圖中蒼山傲立,碧波萬頃,栩栩如生,鍾靈神韻讓淩瑀都贊歎不已。
可想而知,任何來到此地的人,就算會被山水圖吸引了視線,也絕對想不到這張山水圖的目的不是供人觀賞,而是爲了掩蓋背後的神秘通道吧。
燕素衣的師尊當年或許知道通道的存在,但是自從燕素衣接任庵主之後,她也知道燕素衣定然不是柳芙蓉的對手,所以才刻意隐瞞。而關于這處通道,燕素衣應該是不知道的,否則她不會在臨終時忘記對自己交代通道的事情。
“這處通道既然如此隐秘,顯然不是尋常的所在。而且,燕素衣又沒有告知自己,便說明她對此事是不知情的。”淩瑀手撫耳垂,猜測道。
柳芙蓉居心叵測,城府極深,手段又十分毒辣。想必燕素衣的師傅再次收其入門的時候,也預料到了玄妙庵日後會有此劫難,以她也沒有将通道的事告訴柳芙蓉。
而從柳芙蓉的性格來看,她對玄妙庵充滿恨意,是不可能主動打掃靈位的。這樣一來,她便不可能發現通道的存在。
那麽,這條隐秘的通道後面又是什麽地方呢?這裏的靈位有數百年沒有人打掃過了,也就是說,後面的通道也被塵封了數百年之久。這樣一處神秘的通道,埋藏着什麽秘密呢?
淩瑀一邊思忖,一邊朝着石門邁去。此時,他終于明白了爲什麽長老閣的大殿會建在這樣一處古怪的山腰之上,像是嵌入了青山一般。因爲隻有這樣,才能很好的将古洞隐藏。
初入石門的第一感覺便是滄桑,空氣中彌漫着腐朽的氣息,那是一種許久沒有生靈呼吸過的死寂。空氣中蕩漾着無法言喻的孤獨,仿佛這是一片活人勿進的兇煞絕地。
當淩瑀一隻腳踏入石門後的通道時,略微失神了片刻。而後,他輕輕地甩了甩頭,決定還是要前往通道深處一探究竟。
淩瑀其實對玄妙庵的感覺隻有同情,而沒有如天機門那樣的親近感。畢竟這裏不是他的師門,隻是被托付的一座洞天。
當然,爲了端木雨涵和燕素衣,即便淩瑀對這裏沒有太深的感情,他也依舊不會放任玄妙庵的弟子遭逢劫難而不顧。既然燕素衣将一切都托付給了他,他就要盡心盡力,不愧對九泉下的燕素衣。
至于是否前往通道,淩瑀的确糾結了一段時間,淩瑀深知自己的身份,冒然闖入這座神秘通道的确有些失禮。但是如果他轉身離去的話,又的确很不甘心。
最後,還是好奇心戰勝了理智。淩瑀深吸了一口氣,邁入了通道中。而就在他進入通道之後,通道口的石門竟然閉合了。石門閉合的速度很快,讓他沒有時間做出任何反應。
當石門關閉的刹那,通道中好像瞬間陷入了黑夜一般,伸手不見五指。突然的變故讓淩瑀眉頭微皺,不自覺地将斷劍祭了出來,同時散出神識,感應着周遭的變化。
這是淩瑀遊渡紅塵數十載養成的習慣,但凡遇到無法預知吉兇的場景時,淩瑀的第一反應都是祭出斷劍,嚴陣以待。
不過,一切都是虛驚一場。洞中的環境雖然因爲石門的關閉而陷入了昏暗之中,但好在并沒有什麽兇險降臨。而那扇關閉的石門,也僅僅是爲了避免他人察覺而已。
淩瑀散出神識仔細探查,發現洞中并沒有其它的生靈作怪。淩瑀這才放下心來,想要利用神識“看”清周遭的環境。
但還未等到淩瑀仔細打量,一聲好似燭火被微風吹蕩的聲響突然自身前的兩側傳來。而後,兩盞明燈突然亮起,将洞中的場景悉數顯化在他的眼中。
這處通道呈圓形,直徑約有八尺左右。通道兩側呈弧形,有非常明顯的人工開鑿的痕迹。上面刀削斧砍的痕迹十分顯眼,像是在對後人訴說着曾經的往事。
通道的高度對淩瑀來說還算合适,雖然不适合打鬥,但也碰不到頭。
洞中十分幹燥,腐化的氣息彌漫,讓人無法靜下心來。
越往裏走,溫度也越高。當淩瑀前行了數百步之後,感覺自己越發的煩躁。他知道,并非通道中布有什麽古怪的禁制,而是因爲這裏缺少人氣,而且異常悶熱所緻。
随着淩瑀向通道深處進發,兩側的古燈也随之亮起,仿佛它們是故意爲淩瑀照亮前路一般。
這些古燈不知道是什麽材質的,散發出柔和的黃色光芒,與燭火的光芒十分相似。最主要的是,淩瑀竟然不知道它們是如何被點燃的。燭火長明,使得通道越發的神秘。
當淩瑀行至百丈的時候,發現洞中逐漸變得寬闊了起來。
兩側的燭火随着淩瑀疾行席卷起的微風而左右搖曳,但卻并未熄滅。頑強得就像是春日的小草,曆經風雨而不敗。
當淩瑀走了約有半個時辰之後,突然聽到前方傳來了陣陣水流之聲。那道水流聲宛若有彎彎清泉自高空流淌而下,落入了小池中一般。清脆的響聲十分悅耳,滌蕩着淩瑀的心靈。
聽到清泉脆響之後,淩瑀精神一震,他知道,自己應該快到盡頭了。想到此處,淩瑀越發的振奮,沿通道朝前方疾行而去。
又過了大約一盞茶的時間,淩瑀終于來到了清泉入耳的源頭。那裏果然就是通道的盡頭,清涼之氣讓淩瑀無比惬意。
在通道的盡頭,是一方空曠的山洞。這裏高約十丈左右,三十丈見方。當淩瑀興奮的大吼時,聲音回蕩在洞中,仿佛有另外一個淩瑀在對他回應一般。
山洞的頂部不像被人工開鑿出來的,倒更像是天然形成的棚頂。因爲在山洞頂部,并沒有刀斧開鑿的痕迹。那裏的石壁很光滑,如同被水流沖刷萬載,洗去了所有的棱角似的。
在山洞的頂部,懸挂着十七顆足有木桶口大小的巨大石頭。那些石頭散發着白色的光芒,雖然不是夜明珠,但看起來也應該是華夏的某種可以自行發光的奇石。
因爲有了十七顆巨石的照耀,洞中亮如白晝,萬物分明。
而在最中心的那顆巨石中,流淌出的足有水桶口粗細的水流傾瀉而下,落入了山洞正中心的小池中。
那座小池呈八卦形,自穹頂落下的水流正好澆灌在小池的正中心,蕩起的水花向四周濺射,發出清脆的響聲。
在小池的旁邊,栽種着許多花草。那些花草争奇鬥豔,雖然沒有被陽光普照,但是卻也十分嬌嫩。而淩瑀則一眼便看出,那些花草并非尋常的植物,而是十萬年,甚至百萬年的靈草寶藥。
這些靈草散發的馥郁香氣仿佛都化成了濃霧,籠罩在花草的根部和葉片附近,滋養着尚未枯死的靈草。
山洞四周的牆壁沒有人工開鑿的痕迹,或者說,它們也許曾經被人開墾,後來又被仔細的修繕過。
在四周的牆壁上,刻畫着八幅巨大的石刻。石刻上的人物栩栩如生,山川草木鍾靈毓秀,宛若活物。想來,當年雕刻石壁的人定是一位丹青妙手,才可以将石刻雕畫得如此傳神。
淩瑀先散出神識向四周感應了一圈,當确定這裏的确沒有布下禁制的時候,他才邁開腳步,朝着右側的第一幅石刻望去。
第一幅石刻描繪的場景很複雜,因爲上面出現了很多的生靈,他們有人族,有鬼族,有妖族,甚至……還有魔族。
而且,第一幅石刻上描繪的山川地貌讓淩瑀感覺有些熟悉,但一時之間又想不起到底是何地。
淩瑀雙目微閉,在腦海中仔細過着曾經見過的場景,希望可以找到與石刻對應的地方。
大約過了一刻鍾的時間,淩瑀猛然睜開了雙眼。他再次望向第一幅石刻,眼中浮現出震驚的神色。因爲他已經猜到,第一幅石刻所描繪的地方,正是今世的玄妙庵。
因爲這幅石刻所表現的年代十分久遠,而在時光變遷之下,今時今日的玄妙庵又與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淩瑀才在看到石刻時感覺熟悉,卻又想不起在哪裏見過了。
石刻上的那些生靈圍聚在一道巨大的天門外,他們彼此對望,好像在商議着什麽似的。
而當淩瑀的視線望向其中的一名人族女子時,眼中滿是不可思議。他已經猜到了那名人族女子的身份,因爲在不久之前,他還曾在玄妙庵的大殿中見過這名女子。或者準确地說,他是見過那名女子的雕像。
因爲這名女子,正是玄妙庵的創派始祖,紫林大帝!
想到此處,淩瑀終于明白了第一幅石刻所描繪的時期。那段日子,竟然是發生在無盡歲月前,玄妙庵的初始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