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之中彌漫着煙氣。
殿中平常的馥郁的香氣,此時還夾雜着紙錢燃燒後的餘燼味道。
身着一套白色孝服,處于這樣的煙氣之中,武媚娘隻覺得胸悶不順,總忍不住想要咳嗽。
不過看着前面的棺木,她還是極力的抑制着咳嗽的沖動。
她的身旁, 是剛繼位不久的新帝李弘。
十二歲的李弘,其實還是個孩童。這個孩子長的很像李世民,但卻沒有皇帝的那種強健勇武,相反有些文弱。蒼白的臉,單薄的身子,瘦小的胳膊腿,跪在那裏,不時的咳嗽。
“陛下,沒事吧?”
“母後,朕還好。”李弘被那污濁的空氣弄的不時咳嗽,但面對皇太後的關心,卻還是謊說很好。
“說杯水。”
皇帝去世有段時間了,但卻一直還沒有下葬。蓋因李世民彌留之際,曾經立下遺囑,說等他死後,先不要下葬,将來要将他送回中原安葬。一天大唐不能反攻回中原,他一天就不入土。
李世民死前,握着兒子李弘的手,當着武媚娘和徐世績、尉遲恭等人的面,把三支金箭交給李弘。
“第一支箭,要你讨伐中美瑪雅城邦,你若不先攻下中美瑪雅城邦,那南美就不能拿下。隻有統一整個美洲,我們才有機會積蓄實力将來打回中原, 否則華軍盤踞南美,時間越長,我們就越被動。”
“第二支箭,你要攻下澳洲。澳州曾經是你兄長李治的放逐之地,他不肯歸附張超而自刎,有我李家的風骨。你要攻下澳州,爲你兄長報仇。以澳州爲将來反攻中原的橋頭堡。”
“第三支箭,你要殺掉張超,将亂臣賊子灞上張家鏟除。你能完成我這三個願望,光複大唐江山,我也死而無憾了。”
現在這三支金箭,就供在李世民的棺前。
年紀僅十二歲的李弘,三支金箭,三個願望,這三個願望就算對李世民來說,都有如登天,對年輕的李弘來說,更是比登天還難。
李世民一死,人心惶惶。
别說打瑪雅,占南美,奪澳州,反攻中原。就是舊金山城裏,都一樣是人心惶惶,大家都在傳着一個流言,說中原大華皇帝已經派出了遠征艦隊,正在渡海前來。
“太師、太傅。”
武媚娘對一邊的徐世績和尉遲恭二人道,“如今殷人諸部因陛下駕崩,蠢蠢欲動,很是不穩。二位是先皇臨終之前爲陛下欽定的輔政大臣,二位覺得眼下該如何做?”
徐世績和尉遲恭一個太師一個太傅,同時還都又兼着中書令和侍中的宰相之職,甚至一個兼了北衙元帥一個兼了南衙元帥,可謂軍政一把抓。
皇帝一死,現在軍權基本上握在這兩人手裏,武氏雖然垂簾聽政,但沒有兵就不穩。
徐世績的回答很簡單。
“确實有些殷人不安份,但要收拾他們也簡單,殺一儆百,殺幾隻雞給那些猴看,那些猴也就安份了。”
李世民這些年強硬手段征服殷人諸部,迫他們臣服後唐,但畢竟後唐的漢人太少。加起來都沒有十萬人,而殷人卻有不下三百萬,以十萬漢人統禦三百萬殷人,這本來就是十分艱難的事情。
哪怕李世民以前也用過以夷制夷的手段,通過與殷人通婚,甚至扶持一部份忠心的殷人來幫助統治殷人,但殷人并沒有真正的就完全融入到後唐中。
事實上,許多殷人部落,依然還隻是名義上臣服于後唐王朝,但過的還是以前的日子,遊獵種植。
後唐王朝,除了極少數的一些城鎮,其國土上基本上都是些很落後野蠻的部落,靠的還是武力威懾。
可現在那個強硬的皇帝一死,有些殷人開始不安份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尉遲恭也支持殺雞儆猴,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軟弱。
武媚娘點了點頭。
她現在對這兩位國王很是忌憚,生怕被兩位手握實權的重臣欺淩她們孤兒寡母,但又有些無計可施。
當然,現在最大的危機,還是中原。
這幾年,大華封鎖北美,對他們不管不問,他們是小心翼翼,又心中暗自僥幸,可現在皇帝死了,誰又知道中原會是什麽态度呢。
不管是武氏,還是徐世績尉遲恭,他們都清楚北美這個大唐王朝的真正實力,欺負下那些松散的殷人部落還行,甚至現在也有能力跟瑪雅的城邦開戰,隻要不是跟整個瑪雅城邦開戰,還是可以打的。
但若說跟大華開戰,哪怕是大華遠渡重洋來征讨,他們也難以應對的。
不說别的,北美大唐現在幾座重要的城池,都是在西海岸,而大華的海軍卻又是最厲害的。
“太師、太傅,哀家想了想,打算遷都。”
“遷都挺好,當初陛下本來就計劃遷都,遷到金山河谷平原去,隻是還沒來的及,陛下就已經大行。”徐世績也贊成遷都。
當初李世民也考慮到中原海軍的厲害,時刻擔憂着大華海軍來襲。大唐國都在舊金山半島上,緊鄰大海,真要海軍來襲,那豈不是直接被人攻破國都。
遷到金山平原去,起碼也是内陸平原,能夠更安全一些。
“地址都已經選好,現在派人去建築皇宮都城,多征召一些人手,一年時間當能遷都。”
一年時間有些緊,但先把皇宮和外城的城牆建起來,再建些宮室房屋倒也可以。
“太師,先皇的谥号、廟号選定了嗎?”武氏又問。
“我和太傅等商議過,先皇的谥号,選的是文武聖皇帝,廟号太宗。”
文武聖皇帝。
一般谥号一個字,徐世績和尉遲恭卻給李世民谥三個字,又文又武又聖,可謂是極盡美谥了。
這種不要臉的拍馬屁法,也是真不要臉了。
武氏想了想,“文武聖皇帝,不如谥文武大聖皇帝如何?”
文武聖不夠,還要再加一個大字。
這下連徐世績和尉遲恭兩個厚臉皮,都覺得有些不太好意思了。這樣谥法,确實有點過了。
“陛下,你覺得呢?”徐世績轉問李弘。
李弘咳嗽了兩聲,擦了擦被煙火熏的有些難受的眼睛,道,“我大唐向來以孝立國,朕覺得,給先帝的谥号應當加上孝字。”
“文武大聖孝皇帝?”
李弘點了點頭,“要不再加個莊字如何?”
“文武大聖孝莊皇帝?”尉遲恭念完,都覺得臉紅了。
說大唐以孝治國,還真是相當諷刺,誰不知道大唐開國以來,就内亂不止。光是玄武門之變就發生了三次,太上皇就出了兩個,廢太子也出了兩個。李世民宮變篡位,先奪兄長的太子之位,再奪父親的皇位。然後,李淵後來又複辟,奪兒子的位。
再後來李承乾又發動宮變,奪父親李世民的皇位。
可以說,李家那真是亂了套,哪有半點孝,可以說根本就是父不慈子不孝,父子反目,相弟相殘。
不過缺什麽就加什麽,跟人取名字一樣,那些窮人取名就喜歡取什麽富啊貴的,而那些世家的人給兒子取名,則喜歡取義啊貞。
現在李弘要給他老子上谥号孝,還加上莊,倒也正常。
文武大聖孝莊皇帝。
“要不再加兩字,文武大聖大廣孝莊皇帝,如何?”
“好。”李弘點頭。
徐世績想了想,得,既然谥号都弄出八個字來了,那幹脆就來一套,廟号也不要用太宗了,用個更響亮點的。
“廟号用聖祖如何?”
不管怎麽說,祖總比宗要高點。李淵被李世民定爲高祖,谥号武皇帝。現在李世民定廟号,若隻定個宗,還是有些不夠。畢竟李世民這一生太波瀾壯闊了,尤其是在北美二次登基,再建大唐,稱祖不爲過。
一般太祖、高祖之外,有世祖。世祖一般是斷代開創,承上啓下,也有開創基業,但不是王朝建立者。漢世祖,劉秀,便是如此。
世祖不足以彰顯李世民再建大唐的功績,徐茂功便創立了一個以前沒有過的聖祖廟号。
反正谥号都八個字了,那廟号創新一個也算不得什麽了。
聖祖文武大聖大廣孝莊皇帝。
這下是真夠長真夠拉風的,李弘覺得很好,武媚娘本來覺得太宗就不錯,但見兒子同意了,便也就沒再多說什麽。
皇帝的谥号、廟号就此決定,同時還在靈前決定了營建新都,準備遷都内陸的打算。
不過說來說去,都避不開一個問題。
“太師和太傅覺得中原會發兵前來嗎?”
“禮不伐喪,不應該。”徐世績道。皇帝新喪,照規矩是不應當這個時候出兵征讨的。
可武媚娘卻不這麽想,說到底,他們其實算是中原眼裏的叛亂者。因此并沒有兩國交戰,禮不伐喪的規矩。
尉遲恭則道,“自舉兵以來,中原未曾發過一兵一卒前來,現在應當也不會發兵前來吧?”
武媚娘搖了搖頭。
“當初沒發兵,不代表現在不發兵。哀家總有一種直覺,這次中原定會發兵前來。”
徐茂功和尉遲恭都不由的皺起眉頭。
中原發兵讨伐,這就是幾年來一直懸在他們頭頂的一把利劍,讓他們無時無刻都在擔憂,可這把劍卻一直沒有落下來。
但武氏說的好,現在這把劍可能要落下來了。
他們該怎麽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