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曾經有一個短暫霸占過整個希臘的城邦斯巴達。斯巴達人以其嚴酷紀律而聞名,斯巴達人的孩子更是從小開始嚴格的軍事訓練。你知道他們是怎麽訓練自己的孩子嗎?”
河邊的柳樹下,鋪開一張毯子,皇帝和帝國重臣們坐着閑聊。
馬周身爲帝國首相,對于扶桑的叛亂有些擔憂。主要是擔心皇太子, 畢竟太子是帝國的繼承人,所謂千金之軀坐不垂堂,而現在皇太子卻面臨着一個如火山噴火的扶桑。
皇太子手裏的兵馬也并不算多,除去四萬倭兵,皇太子手裏能用的也就兩萬帝國陸軍和一萬人的朝鮮艦隊,還有一支兩萬人的遼東蕃部民兵。
馬周認爲應當向扶桑增派一些兵馬, 主要還是得防範那蕃人民兵,尤其是那四萬倭兵, 擔心他們不可靠,會威及太子的安全。
張超并不擔心,溫室裏可長不出參天大樹。
讓太子去扶桑,本就是要給他一個鍛煉的天地,如果處處擔憂他,不讓他涉半點險,那又何必費力給他一塊太子采邑呢。
“臣聽說斯巴達是位于希臘半島南部的拉哥尼亞平原,拉哥尼亞三面環山,中間有一塊小平原,扼守着泰格特斯山脈。斯巴達的原意就是可以耕種的平原,也就是中原西周建立的那個時代,一批叫做多利亞人的希臘部落,南下入侵了拉哥尼亞,他們毀掉了原來的城邦在這裏居住下來。這就是多利亞人的斯巴達城,不過它既沒有城牆,也沒有像樣的街道。”貴族院長魏征倒是知道不少斯巴達的情況。
得益于張超推動的東西方文化交流,大華官府也在編修整理中原各朝史書同時, 也引進了許多西方的史書資料,甚至還彙編了西方曆史, 編纂了世界曆史、世界地理等書。
這讓許多中原人也眼界大開,知道了中原之外的這個世界,了解到原來除了中原的三皇五帝等華夏殷商早期文明之外,也還有信度古文明、埃及古文明甚至是美洲的瑪雅古文明等,甚至是歐洲的希臘城邦文明等也都有了一個系統的了解。
如魏征這樣喜歡研讨西方曆史的大臣,甚至能夠當皇帝說到斯巴達人時,就能說出斯巴達人的曆史來。
張超點了點頭。
“魏議長說的很對,斯巴達人其實就是一個入侵拉哥尼亞的多利亞人。這是一個天生好戰的部族,他們在征服哥拉尼亞的過程中,把原有的居民變成奴隸,稱作希洛人,後來,斯巴達人又向鄰邦美塞尼亞發動長達十年的戰争,最後将之征服,他們将那些美塞尼亞人也變成奴隸,一起并爲希洛人。”
“那些希洛人被固定在土地上,從事艱苦的農業勞動,每年要将一半以上的收獲繳給奴隸主,自己過着半饑半飽牛馬不如的生活。斯巴達人經常打仗,對外侵略,因此時常征發這些希洛人做爲先鋒,讓他們去打頭陣,探明敵人虛實。”
“希洛人是所有斯巴達人的公共财産,個别斯巴達人無權買賣希洛人,但卻可以任意傷害希洛人。因爲這些殘酷的壓迫和剝削,希洛人的起義反抗不斷。爲了鎮壓希洛人的反抗,以及保證斯巴達人對外的征讨,斯巴達人整個社會都過着軍事化的生活,孩子從小就開始受軍事訓練。”
張超覺得斯巴達人是一個很奇特的部族,他們全民皆兵,充滿了侵略性。
他們好像天生就是戰士。
這些斯巴達人甚至爲了防止内部貧富分化,而不允許斯巴達人從事工商業,不用金銀做貨币,而是用價值低廉的鐵币。
所有的斯巴達人,除了軍事外,不得從事其它生計。
斯巴達人崇尚武力精神,整個社會就相當于是一個管理嚴格的大軍營,在張超看來,這是十分極端而且不可取的。
但在某些方面,斯巴達人還是有些值得學習的地方的。比如斯巴達人對孩子的教育上,就相當的嚴格。
比如他們的嬰兒呱呱落地時,就要抱到長老那裏接受檢查,如果長老認爲不健康,這個孩子就要抛到荒山野外的棄嬰場去。母親用烈酒給嬰孩洗澡,如果他抽風或失去知覺,就證明他體質不堅強,任他死去,因爲這樣的孩子不可能成長爲良好的戰士。
男孩七歲前,由父母撫養。父母從小就注意培養他們不愛哭、不挑食、不吵鬧、不怕黑暗、不怕孤獨的習慣。
七歲以後的男孩,就要被編入團隊過集體的軍事生活。
他們被要求對首領絕對服從,要求增強勇氣、體力和殘忍性。
他們練習跑步、擲鐵餅、拳擊、擊劍和鬥毆等,爲了訓練孩子的服從性和忍耐性,他們每年在節日敬神時都要被皮鞭鞭撻一次。他們跪在神殿前,火辣辣的皮鞭如雨點般落下,但卻不許求饒,不許喊叫,甚至不許出聲。
在軍事訓練的同時,斯巴達人還向兒童灌輸斯巴達人高貴、希洛人低賤的觀點,教官甚至在兒童面前任意侮辱和鞭打希洛人,甚至帶他們直接屠殺希洛人。
而這些,是在他們未滿十二歲前。
男孩到了十二歲,就要編入少年隊,他們的生活更加嚴酷,不許穿鞋,不論冬夏隻穿一件外衣,睡在草編上,這些草編是他們不用刀,而是用手拔湖邊的草并親手編成的。
平時連食物都很少,卻鼓勵他們到外面偷食物吃。可如果被人發現,回來卻又要挨重打,因爲這說明他們偷竊的本領不高明。
據說曾經有一個少年偷了一隻狐狸藏在胸前,狐狸在衣服内咬他,爲了不被人發現,他不動聲色,直至被狐狸咬死。
滿二十歲,斯巴達青年正式成爲軍人,得等到三十歲才能成親,每天依然要參加軍事訓練,他們要直到六十歲時才退伍,可依然是預備軍人。
就連斯巴達的女孩,也不一樣。
她們七歲後雖然仍留在家裏,但她們不是整天做家務,而是從事體育鍛煉,學習跑步、競走、擲鐵餅、搏鬥等。
他們認爲隻有身體強健的母親,才能生下剛強的戰士。
這些斯巴達婦女們不怕看到兒子在戰場上負傷或死亡,每個斯巴達母親送兒子上戰場時,不是祝他平安回來,而是給他一面盾牌,說,要麽拿着,要麽躺在上面。
要麽光榮勝利歸來,要麽光榮戰死被别人用盾牌擡回來。
正是這種全民皆兵,整個社會都如同一個大軍營的特征,才讓斯巴達人的勇武舉世聞名。
在千年前,波斯人入侵希臘,斯巴達王列奧尼達斯帶着三百名斯巴達士兵前往要塞溫泉關,與百倍于已的敵人展開三日夜的血戰,最後殺傷無數敵軍,成功阻慢波斯軍隊入侵的時間,雖然最後全部戰死,可國王在開戰前鼓舞士氣時産的那句,今晚,我們在地獄用餐,卻是豪情萬丈。
一個小小的城邦,最後還成爲了希臘的霸主,雖然時間短暫,可也依然是相當了得。
張超沒想着要如斯巴達人這麽變态,可他認可孩子就得鍛煉。
哪怕是帝國的皇太子,也更需要鍛煉。
扶桑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訓練場,那些倭人就如同是斯巴達孩子們鍛煉膽氣時要對付的希洛人。
當初張超訓練暗影的時候,建立的訓練營,就有幾分斯巴達人的訓練影子。那些孤兒們在訓練營裏,正是用斯巴達式的訓練成長起來的。
“如果說有什麽需要對太子交待的,朕隻有一句話,不要瞻前顧後。做事要果決,事前做好充分的謀劃與準備,然後開弓沒有回頭箭,全力以赴就好。對于那些倭人,也不必心懷顧慮。”
“真要血洗屠殺那些舊貴族豪強們?”
房玄齡在一邊道,“也不用都殺了,殺了就是浪費。我看可以把那些人俘虜了然後貶爲奴隸,運回中原嘛。如今處處缺少勞力,修城築路挖運河,開礦做工甚至是開墾種植,哪哪都需要人的。”
這幾年,奴隸的價格是越發的貴了。不說各地諸侯們缺人,朝廷自己也都嚴重缺人。
“倭人這麽多,這次将其上中層全都一網打盡,起碼能得一百萬奴隸。這要是運回中原,青壯去開礦修路,婦女做工,能大大緩解下我們如今的用工壓力。”
一句話,就決定百萬倭人貴族豪強名主們的命運。
但房玄齡說這話的時候沒覺得有什麽壓力,倭人那麽多,不把這些人打掉,早晚還是個後患。
清除了這些人,才更好的控制扶桑,同化那些扶桑百姓。
“房公說的不錯,不要浪費了。殺人太浪費,要少殺,把人都運回中原,能解決不少用工緊缺。況且,這上百萬的奴隸,本身就是一筆巨大的财富。如今我們大華官方民間每年從海外運回的奴隸,可是筆大開支。扶桑就能弄回這麽多奴隸,不能浪費了。”
“就這樣發信給太子吧,讓他放手去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