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也是王燦讓史阿打了招呼的緣故。
留在成都有危險,但華歆和沮授還得留下,因爲曹操的胃口大,不滿足三萬柄漢刀的數量,讓兩人盡量的弄工匠,弄更多的兵器。
兩人接到曹操傳來的消息,隻能苦笑,繼續和吳先生、裴先生和荀先生聯系,希望從三人手中再弄一批兵器。沮授和華歆還開出高價,若是弄一名工匠,可以賣到幾萬貫錢。吳先生深知釣魚不能急的道理,一直推脫,卻沒有直接拒絕。
半個月時間流逝,轉眼已是五月下旬。
這一日,史阿急匆匆的來到宮内。
進入宮殿後,史阿朝王燦揖禮拜道:“主公,沮授和華歆送走了第一批新式漢刀,兩人還在成都活動,是不是準備收網?”
王燦點頭道:“三萬柄新式漢刀,足夠曹操裝備最精銳的士兵,可以收網了。況且徐庶在揚州掌握了局面,積極備戰。荊州有呂蒙留下的張繡,再加上南陽張遼,也形成了一柄尖刀。北方的黃忠和趙雲占據了洛陽周邊的有利地形,形成了一個包圍圈。完成了布局,可以收攏成都的局面,準備和曹操決戰了。”
“諾!”
史阿抱拳道:“臣立刻去安排。”
在史阿轉身離開的時候,王燦又道:“沮授和華歆不能殺死,隻能生擒,這兩個人我有大用的。”
“臣下明白!”
史阿再次行禮,才轉身離開。
史阿剛走出大殿,就吓了一大跳,被大殿外的陣容吓到。
大殿外站着八個人,有吏部尚書程昱、戶部尚書李儒、禮部尚書任安、刑部尚書田豐、兵部尚書荀攸、工部尚書馬均。除了六部的巨頭,還有謀臣郭嘉和賈诩,這八個最重要的人員都到了大殿外,神顯得鄭重莊嚴,肯定是發生了大事。
見史阿走出來,程昱走上前,輕聲問道:“史大人,殿中可有其他人?”
史阿搖頭道:“程老大人,殿中隻有主公。”
程昱嗯了聲,擺手道:“史大人慢走。”
說完後,程昱朝旁邊的衆人點了點頭。史阿沒有留下來打探消息的心思,他隻負責王燦的情報,沒有分量摻和到這些大佬中來,所以史阿直接離開了王宮。
程昱站在殿外,讓侍從禀報。
王燦得到消息後,也驚訝怎麽這麽多人一起來了。當即,王燦傳令讓所有人進殿,不一會兒,程昱等人魚貫而入。
進入殿中,衆人立刻揖禮叩拜。
王燦笑說道:“諸公穿戴整齊,神情嚴肅,似是有大事大聲,所爲何事?”
程昱是其中資曆最高的人,當仁不讓的站出來,拱手說道:“啓禀主公,臣等今日入宮,是請主公登基稱帝,君臨天下。”
王燦眼中驟然閃過一道亮光,卻沒有說話。
程昱不急不緩的繼續說道:“主公崛起漢中,奠基益州,後定涼州、平荊州,攻破揚州,已經占據了天下大半的疆土,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現如今,天下諸侯紛紛湮滅,隻剩下北方曹操。主公勵精圖治十年,百姓安樂,蜀國實力蒸蒸日上,百姓希望主公能奉天讨逆,讨伐曹操,請主公登基稱帝,威加天下。”
王燦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目光從程昱身上收回,又在其餘的大臣身上一一掠過,開口問道:“程昱這麽想,你們怎麽想的?”
賈诩又站了出來,拱手道:“主公和曹操大戰在即,登基稱帝,正好可以鼓勵大軍的士氣,讓将士們效死拼命。再者,主公以天子身份讨伐曹操,正是奉天讨賊。”
“請主公登基!”
程昱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以頭磕地,大聲疾呼。
“請主公登基!”
其餘的人聞言,全都跪在地上,異口同聲的高聲呼喊。
雖說隻有八個人,而且其中還有一部分是羸弱的老人,但八個人齊聲呐喊的聲音整齊劃一,洪亮渾厚,在大殿中不停的回蕩着。
聲音傳出,大殿外的侍衛和宦官聽見後,神情激動,眼中也流露出興奮的神色。這些侍衛和宦官一方面是爲王燦即将登基稱帝而高興,另一方面也爲他們自己高興。一旦王燦登基稱帝後,宦官和侍衛的地位自然是水漲船高,身份也會提升的。
王燦看着跪在下方的人,眼中閃爍着思索之色。衆人擁戴他稱帝,王燦說不高興肯定是假的,不是王燦的内心寫照。但王燦願意,心中卻有顧慮。
沉吟一番,王燦心中有了決定。
“呼!!”
大袖一拂,王燦竟然直接離開了大殿,留下一衆大臣面面相觑。
等王燦離開後,跪在地上等衆人才站起來。
馬均撓撓頭,一頭霧水,看向程昱,低聲問道:“仲德公,我等請主公登基稱帝,這是大好事,主公爲什麽拂袖而去呢?難道主公不願意?”
對朝中大臣而言,他們希望王燦稱帝。
因爲對大臣自己的身份,以及他們的子孫後代都有好處。
程昱泰然自若,笑說道:“諸位,你們就不懂了。天子登基稱帝是不能馬虎的,主公拂袖而去隻表明了一個态度,我等還得繼續奏請主公,請主公稱帝。主公推辭,我們繼續進言勸谏。往複三次,主公才會答應下來。這樣做,是要給天下作出一個謙讓的表率,也算是告慰昔日的漢帝,這是基本的禮儀,不能忽視。”
若是王燦聽見,肯定搖頭否定,他想的根本不是這個問題。
衆人聞言,這才松了口氣,放心離開。
王燦離開大殿後,乘車出宮,直奔蔡邕的府邸而去。
蔡府,書房中。
經過一段時間的療養,蔡邕的傷已經恢複,氣色紅潤,身體康泰。見王燦神情嚴肅,問道;“爲先,今日有暇看望老夫,有什麽事情嗎?”
王燦沉吟一番,如實說道:“老師,今日程昱和賈诩等人進言,請弟子稱帝。”
蔡邕驟然睜大眼睛,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
王燦見此,心中暗暗搖頭,蔡邕終究還是心向漢朝的。他拒絕了衆人的勸谏,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爲蔡邕,所以王燦離開宮殿後,立刻拜訪蔡邕,想看看蔡邕的态度。顯然,蔡邕雖然同意他稱王,卻不情願他斷掉漢室的血脈。
蔡邕深吸口氣,平複好内心的心情,問道:“爲先,你答應了嗎?”眼中有期待,好像希望王燦不登基稱帝。
王燦心中黯然,說道:“弟子沒有答應,當場拒絕了。”
“好,拒絕得好。”
蔡邕的話,更讓王燦覺得老頭子不支持他。
王燦默然不語,蔡邕卻繼續說道:“老夫年歲已高,活了大半輩子,經曆了無數的事情,知道劉氏氣數已盡,不可能挽回了。再加上這麽多年的征戰,百姓習慣了沒有劉氏天子。你登基稱帝,老師不反對,但基本的規矩還是要明白的。按照《周禮》記載,你不能立刻接受群臣的建議,必須三辭,到了第三次才能接受。”
王燦臉上露出喜色,沒想到蔡邕同意了。
蔡邕所擔憂的,竟是讓他要懂禮儀,要三辭,太出乎王燦的意料了。
王燦問道:“老師,三辭是爲何?”
蔡邕緩緩說道:“新皇登基,通曉禮儀的大臣是不會亂來的,都會按照周禮三請,皇帝前兩次要委婉推辭,不能接受,到群臣第三次勸谏的時候再接受。你這麽聰明,還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嗎?你是皇帝,要謙讓,要表現出你的胸懷。”
王燦聽後,這才明白。
他心中的一顆大石也落地了,蔡邕能接受,也算解決了一樁大事。
……
次日,大殿朝議。
程昱牽頭,請王燦登基。
朝中的武将都不知道情況,驟然聽到程昱的建議,都傻了眼,瞬間又興奮激動。尤其是率軍趕回成都的呂蒙和龐德等人,更是驚訝,但驚訝過後卻無比欣喜,都跪在大殿中請王燦登基。擁戴的功勞很大,衆人非常積極。
王燦得到蔡邕的指點,知道不能亂了禮數,自然不會答應。
客客氣氣的說了一番話,然後拒絕了。
第三日,大殿朝議。
這次又是程昱牽頭勸谏,殿中的文臣武将山呼海嘯般請王燦繼位。如此經過三辭,王燦才同意了登基稱帝。
朝中大臣聞言,頓時沸騰了。
王燦登基稱帝,大臣的官職又要跟着水漲船高。
事情敲定,但還有國号、年号的問題。王燦把賈诩、程昱、郭嘉、荀攸等文臣召集到書房中,又把呂蒙和魏延等人找到一起,商議各項事情。
ps:三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