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要看一些坦克已經不先進,甚至在T64投産之後已經顯得有些落後。但有和沒有是完全不一樣的,蘇聯的武器從來都是适合大規模量産,單獨出來比美國要略差一些。雙方的數量是不一樣的,蘇聯的坦克數量常年是對方的三四倍,西歐的質量優勢可沒有能力把這種數量差距抹平,北約的所有飛機起飛轟炸蘇聯坦克集群,打光了所有炸彈,蘇聯剩下的坦克仍然可以推平歐洲。;
“其實暫時還不需要這麽極端,我認爲我們國家加上盟國有十萬輛坦克就足夠了。稍微加快一下速度,十年我們就能達到這個目标。”做完最後的總結,當事人坐下等着其他人的看法,謝洛夫隻是一個提議,能不能實行還是要看烏斯季諾夫。
其實主要還是看烏斯季諾夫能不能把軍工生産的進度理順,在座的國防部元帥态度反而不重要,對于任何增加紅軍實力的想法,他們統統都是贊同。
“雖然是比較緊張,但仍然是可以完成的,我去規劃一下,看看進度能不能追上。”烏斯季諾夫想了一下,回答的時候沒有把話說死。
蘇聯的緩和政策、國内的經濟改革,還有軍備競賽都是同時進行的。從蘇聯成立的第一時間開始,這種同時做好幾件事的追趕步伐就一直存在。畢竟外部壓力一直都存在,根本沒有機會讓這個國家慢慢的一點一點的積累。
如果說後世的中國軍事發展是小步快跑,那蘇聯因爲敵人比中國面對的更加強大,所以可以說這個策略就是大步快跑。冒着随時扯蛋的風險在追趕美國,軍備競賽是一定要進行的,蘇聯沒有和平發展的資格,這不是一個國家的事情,蘇聯必須撐住自己的所有盟國。而不是像中國一樣管理好本國的事情就行了。
一定要和美國到達軍事平衡的地位,這是整個中央主席團的共同決定。可能除了柯西金有所保留之外,這就是所有其他委員的既定計劃,趁着美國陷入泥潭的時候,抹平雙方本來的軍力差距,這和發展國内經濟一樣重要。
那麽這就不應該是隻武裝自己,所有盟友的軍備也必須在考量當中。在随後的中央主席團會議上,勃列日涅夫在征求了廣泛的同意之後,批準了烏斯季諾夫的軍備發展計劃,這是肯定的,勃列日涅夫需要軍隊的支持。不然他這個第一書記就是弱勢書記。
“我想這份計劃一旦完成,我們在維持陸軍優勢的同時,可以保持均勢的空軍力量,而且可以極大的拉近雙方海軍的差距,短期目标是建立一個有美國海軍八成實力的軍隊。”烏斯季諾夫侃侃而談,“一個全球海軍是必然要建立的。這是我和戈爾什科夫元帥的共同意思,我們的海軍必須具備一種能力,那就是有同時和美國半數航空母艦進行全面作戰的能力。撕開航線,讓我們強大的核潛艇編隊深入大洋。”
“所以這不但需要提升海軍的實力,還需要爲海軍的出海作戰提供足夠的空中掩護,我們需要一種突防的重型轟炸機群,相關的基礎儲備和計劃,圖波列夫設計局已經交給我了,我認爲沒有問題,以重型轟炸機群和紅海軍的實力,完全可以和美國海軍正面作戰。”烏斯季諾夫非常自信的說道,“加上我們的潛艇部隊,絕對有一戰之力。”
“對于全面戰争的考量,我們需要的海軍,就是能和美國海軍同歸于盡的海軍。實話實說,這種定義對海軍是不公平的,但确實是事實。”謝洛夫感歎的接過了烏斯季諾夫的話道,“在這種戰略考量之下,紅海軍的使命就是主動進攻,在和美國海軍的作戰時候先發制人,在美國航母編隊飛機沒有到達之前,打出重型導彈首先攻擊。随後紅海軍就隻能等死了,很悲哀的戰略。”
聽到烏斯季諾夫的話,謝洛夫一想就知道這種掩護紅海軍出擊的重型轟炸機,應該是給冷戰時期中國造成強大壓力的圖22逆火轟炸機,實際上逆火轟炸機的建造初衷,就是用來對付美國海軍的,讓中國壓力巨大隻是副作用。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們的紅海軍隻要能保證和美國海軍同歸于盡,那就等于是爲了其他軍種的勝利做出了貢獻,我們和歐洲接壤,美國和歐洲可是隔着大西洋,沒有海軍的護送,美國是完全無法對歐洲進行支援的。”烏斯季諾夫的回答十分不爲所動,在全面戰争的考量之下,蘇聯海軍的使命就是犧牲,以命換命用蘇聯最弱的軍種和美國最強的軍種進行等量交換。
根據這種指導思想,紅海軍在繼續建設其水下核艦隊的同時,也開始大力建設攜帶有各型反艦導彈的大型水面艦艇和遠程航空兵。在尼古拉耶夫斯克、列甯格勒和遠東的共青城,一艘艘核潛艇和大型水面艦艇走馬燈一般的走下船台。
在兵力規模不斷攀升的同時,紅海軍的各種戰術打法也開始成形。針對美軍航母編隊艦艇數量衆多、大中型艦隻生存能力強的特點,紅海軍專門爲其量身定做了同時采用多發超音速反艦導彈齊射攻擊的戰法,力圖以多枚導彈同時齊射的戰法癱瘓美軍艦隊防空系統。具體的戰術手段爲:先以第一波導彈重點打擊航母編隊中執行區域防空的導彈巡洋艦、驅逐領艦等,使敵喪失使用艦空導彈遂行區域防空的能力;第二波導彈集中打擊航母,力争使其喪失作戰能力或将其擊沉。
“我原則上同意了涉及各軍種大概六十個大型軍事項目,包括了陸軍的新式坦克,海軍的建造進度,空軍的戰略轟炸機,空降兵的運輸機。還有對伊拉克、印尼、蘇丹、埃及、叙利亞五國的軍隊建設。”烏斯季諾夫拿出了自己的報告放在桌子上,把最後的決定權交到了中央主席團的手中。
“我同意,距離古巴導彈危機已經七年多,紅海軍的建設成果有目共睹,我們的海軍已經有足夠資格在大洋上占據一席之地,很多地方沒有強大的海軍,我們的力量輻射就不夠。”謝洛夫首先投下了贊成票,這種表現已經讓人見怪不怪了。在中央主席團的會議上,涉及經濟發展、黨組織建設、軍隊建設、社會安全等等的問題,一般的會議他要麽不參加,隻要參加通通都投贊成票,截止到目前還沒有一次表達過反對意見。
不是他想這麽做,而是作爲一個安全幹部,謝洛夫必須克制自己對别人的工作進行幹預。貝利亞的墳頭草都三丈高了,他可不想和這位前車之鑒學習。
“我們必須尊重國防部元帥們的意見,他們是專業的軍人,再說作爲安全幹部的尤拉都覺得可行,那就絲毫沒有問題。”勃列日涅夫和基裏連科對視一眼,還不忘拉住謝洛夫這位安全專家的表态作爲自己的依據。
随後這個無論從任何角度都算得上龐大的軍事發展計劃,在克裏姆林宮中取得了突破。
海軍司令戈爾什科夫元帥首先得到了消息,在幾天之後的講話中難掩自己的興奮,對着上百個海軍将領高聲喊道,“紅海軍,向遠洋進軍。”
“我們要把刺刀頂在美國人的胸膛上,在航母戰鬥群的飛機來臨之前,我們要用導彈把他們全部送到海底。”戈爾什科夫元帥絲毫不掩飾蘇聯海軍的全球存在即将來臨。
在二戰之後,美國海軍終于迎來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挑戰,艦首飄揚着鐮刀錘子旗的蘇聯紅海軍,頭一次準備發出自己的聲音。很快對于蘇聯紅海軍的挑戰,多家美國報紙進行了揶揄,“讓我們看看這支艦隊,是不是真的有可能作爲我們的對手。”
不過比起傳媒的樂觀,作爲對手的美國海軍少見的沒有激烈的言辭,而是謹慎地注視着自己的對手,在二戰結束了二十多年後,美國海軍的将領們,在把目光放在那個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時,第一次感受到了芒刺在背的威脅。
“我想大概在明年的時候,可以考慮舉行一次整體的作戰演習了,來實驗我們的成果,涉及範圍包括四大洋,以及七個重要海域。其實我們還可以考慮回到關塔那摩灣,建立加勒比海艦隊。”戈爾什科夫元帥想到了那個重要的港口。
“除非我們能正面戰勝美國海軍,否則那個港口還是不要考慮了。”謝洛夫想了一下還是覺得在等等,蘇聯紅海軍以艦艇數量來算,應該是四百對七百,隻是略微超過美國一半。這種比例還不能說能利用起來關塔那摩。(未 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