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馬關守将.起,正在城樓裏給妻子寫家書報平安。明天驿卒就要來了,趁着傳遞公文的機會,給妻子和家人寫封信,講下現在自己所處的狀況,和向高堂父母禀報平安,這是有必要的。
這個時代,已經有了驿站和驿卒,不過主要是爲軍事和官府服務的。當然,你送上幾個小錢,請驿站捎帶封家書也是可以的,誰還嫌棄錢呢。
因爲紙張的便捷,即将到來的公文裏,有後世邸報性質的全國狀況通報。上次的驿站傳來公文,說是和趙國的戰争打的不理想,國王和相幫不得不抽調國都的守軍去趙國邊境,加強攻擊力度。這樣一來,各地輪換的戍卒就不能按時回家了,自己這個守将也就沒有了回家輪休的機會了。
但戍卒的糧食快吃完了,自己還好,有一小塊食邑封地。但其他的戍卒就凄苦了,因爲他們需要家裏送來糧食衣物,而家裏因爲戍卒不能回家,家裏也會因爲缺少勞動力而耽擱産出。這一出一進的空耗,也會耗光他們的存糧。而戍卒是沒有繳獲的,也不能獲得戰争中那份屬于士卒們的繳獲分潤。看來,自己手下的這些戍卒有的苦吃啦。
但這些人,包括自己,都是身不由己的底層人,命運是不歸自己掌握的,那是上位者手中的權力決定的。
但好在自己這裏沒有戰事,大家還能平安的坐在這裏,清閑的享受陽光和雨露。
正寫着呢,突然外面一陣大亂,有人呼喊:“将守,關外有敵情,趕緊出來看看。”
起立刻緊張起來,一面往外走一面嘀咕:“該死的胡人,這個時候又來騷擾,真的是煩死人了。”
對于敵情,他真的并不緊張,原因是這裏雄關險峻,胡人是輕易得不到好處的,守衛起來也輕松。
走到城牆前,向外張望,卻見一匹戰馬橫在關前,一個大将,騎在馬上,正在向城樓觀望。“咦?怎麽不是胡人,而是周人。”起就納悶,但轉而就立刻明白了:“是趙人,趙人繞路草原偷襲來啦,但他們是怎麽繞過敵對的草原的呢?”
但這個疑惑不需要他再想了,因爲就在他一愣的時候,一聲鳴笛尖嘯,一支利箭如電飛來,閃電般鑽進了他的咽喉。這個守将起,就帶着怨恨:“該死的趙人啊,又要帶給燕人苦難啦。”
随着守将陣亡,關城上立刻群龍無首一陣大亂。正在守軍戍卒混亂時候,一批騎兵飛奔而來,在戍卒錯愕不知所措的瞬間,他們沖到了關下,拿出了一種怪異的鈎子,甩上了城頭。
那是一種三爪勾,甩上來,就抓住了城頭,那些騎兵毫不猶豫的立刻抓着鈎子上的繩子,向城頭攀爬。
“快砍斷繩子,快,快。”一個伍長大聲的提醒着手下。回過神來的将士立刻揮舞起寶劍,劈砍那些繩索,但他們剛剛探出身子,城下蜂擁而至的胡人沖上。那些都是胡人中的射雕者,他們手中的弓箭紛紛射出,将探出身子的燕軍戍卒準确的射殺。
而就在這轉眼的功夫,那些攀爬者已經蹬城,一個年輕的将軍将手中的寶劍一指:“放下武器,投降不殺。”
群龍無首,城牆以破,再反抗已經沒有意義,隻要是周人,投降了,是最好的選擇。
戍卒們沒有遲疑,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乖乖的跪倒在地投降——燕國雄關市馬關,陷落了。
婁底看着這行雲流水一樣的攻城流程,簡直驚訝的掉了下巴。
“攻城,還可以這樣?”
趙興就得意的一面騎馬進關,一面雲淡風輕的道:“其實,這樣的攻城效果,是我無數次推演和練習過的,同時也是各種條件配合下才成的。若是以後,就不可能這麽輕松了。”
許傑在大軍進入燕山的時候,就放棄了他的馬車,也騎着馬跟在婁底和趙興的身邊,于是向婁底解釋:“首先,我們出其不意的沖到市馬關,讓守将措手不及驚慌失措。而二将軍神射,起到了擒賊擒王的效果,讓守将群龍無首。接着是我們主上發明的三爪勾刻苦的訓練,起到了關鍵,而你的射雕者更是功不可沒,如此總總,才有了這樣的效果。”
婁底實在沒想到,就這一點點的進攻,竟然有這麽多的因素在。
“這些環節,必須嚴密配合,隻要有一個環節出現了錯漏,我們就将功敗垂成啊。”趙興對婁底道。
這時候,樂毅提着寶劍從城上大步下來:“城上戍卒五百,一個不落的全部解決,我們損失蹬城将士五十,大勝。”
趙興點頭:“但這一次,我不能記你功勞。因爲,做爲一軍之帥,不是站在你的指揮位置上指揮戰鬥,卻是親自做個走卒進行攻擊,你失職了。”
樂毅淡然一笑:“主上錯了,因爲,這個軍隊的主帥是你而不是我。做爲軍中大将,身先士卒奮勇蹬城,是這個時候我該做的。所以,我是首蹬城者,按照軍規,我當首功。”然後得意的道:“三舍的大宅子,到手啦。”
趙興爲之語結,本想找點錯,賴掉獎賞的,得,自己的損失巨大啊。
市馬關,自然是關内外的馬市,關内積攢着大量交易牛羊的物資,還有許多馬匹。
燕國公家的,當然直接繳獲,那些馬匹都是商人的,當然連根馬毛都不能動。但商賈們被好吃好喝的招待着,暫時軟禁起來,封鎖消息。
繳獲的物資,按照規矩,是要上繳國君,然後國君再賞賜回來,做到大家人人有份。
趙興就當做沒有這筆繳獲,以趙雍的名義,全部賞賜給了婁底,做爲他借兵給自己的犒勞。之所以要以趙雍的名義,就是要婁底感謝趙雍,感謝趙國,加深和趙國的感情。等這樣的事情慢慢的多了,将婁煩人融入趙國,變成趙人,也就水到渠成了。
這是趙興的野心,既然自己和婁底都厭煩戰争,并且以商業聯絡了感情,消弭了隔閡,而婁底還有融入中原之心,那麽,最終用這種懷柔同化的辦法,兼并婁煩,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嗎。
能不通過暴力而兼并人家的人口土地,很劃算的嗎。
對于趙興的決斷,婁底是個直性子,當然不懂周人的彎彎繞,但他對趙國的君王能如此大方的賞賜自己,還是心懷感激的。
趙興就教導他:“國君賞賜,你當上表感謝,這是規矩。”
婁底不知道這個程序,就心甘情願的請教:“國君對我如此,當謝。不過這事我不懂,還要勞煩兄弟代勞。”
這事,趙興願意代勞,于是,就抽了點時間,代替婁底寫了一封感謝信。趙興欺負婁底沒有文字,欺負婁底不懂自己的文字。于是,就将這封書信寫的是情真意切,表示了對原先侵擾趙地的自責,然後述說了自己的苦楚本心,請趙君同意在代郡開始互市,讓大家一團和氣的做鄰居。
在寫好之後,裝模作樣的文不對題讀給婁底聽,那内容是不卑不亢,在大義凜然的指責了趙國封鎖自己的錯誤後,建議大家和睦相處的初心。
許傑看着書信上的内容,聽着趙興口裏的胡說八道,然後建議:“既然婁底大王感謝國君的恩賜,當派一正式的使節親去。”
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婁底認爲應該當面感謝一下人家,于是同意了這個建議。
于是許傑就得寸進尺:“按照我們周人的規矩,既然您得到了我們國君的饋贈,就應該回禮,這是人情。當然,您的回禮隻是象征性的,一匹馬,幾頭牛罷了。”
婁底也認爲這是人情,草原上更流行這個禮儀,于是慨然同意。
于是,在趙興和許傑兩面糊弄鬼的撮合下,趙國和婁煩,開啓了第一次的正式使節溝通交往,爲以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安排完了這事,大軍在這裏進行了必要的補給後,繼續呼嘯南下。
出了燕山山脈,便是一馬平川,趙興的八萬大軍呼嘯間,就沖到了燕都城下,速度之快,讓燕軍連城門都沒有來得及關。若不是趙興不想将事情鬧到不可收拾,爲了不讓婁煩人真的糜爛了這個千年都市,現在,趙興就不是在城外吆五喝六虛張聲勢,而是和燕王哙在燕王宮裏促膝談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