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絕不承認,她被羞的,這樣的話,竟然被他這麽一本正經地說出來,而她,竟然,竟然還覺得……刺激……
隐隐的,它覺得腹間又是一熱,不禁夾緊了雙腿。
這個小動作自然是沒有瞞得過陳煜,隻見他眸子掃了掃,勾唇道:“還想要?”
他的小人兒看來比之前的體力好些了,折騰了這麽久,休息休息也就好了。這麽看來,往後是不是不用太克制,怕傷着她了?
沈靜儀不知他心裏想的小九九,此時已經羞憤死了,隻覺得腦袋充血,她将臉偏過去,不看他,道:“我疼,我累,我還餓。”
看着陳煜突然亮起的眸子,連忙補充道:“是肚子餓!”
陳煜點點頭,“嗯,我知道你是肚子餓,不然你以爲我說你哪裏餓?”
沈靜儀睫毛顫了顫,索性不理他了。
上天可鑒,她怎麽就被他騙了,嫁給了他呢?
見她面上紅暈漸退,的确有着疲憊之色,陳煜便揚聲吩咐了一聲,不一會兒,一股膳食的香味兒飄來。
劉嬷嬷親自帶着丫鬟端着膳食進來,一一擺好,都是伺候慣了的,是以不用吩咐就全數退下了。臨走前,劉嬷嬷朝着沈靜儀那邊看了眼,微微一笑,頗有些得意。
聽了下面的丫鬟們說,今兒個一下午兩位主子都沒停歇過。
果然,經她手調教過的身子,沒有男人是不喜歡的。
不過,這喜歡也因着是沈靜儀而又加大了不少。
經過一下午的折騰,靜儀她是真的餓了,軟軟地坐在桌前,讓陳煜給她淨了手後,便就着他又盛好的一小碗湯羹喝了幾口。
溫熱的食物流進肚子裏,不可謂不舒服。
“晚上不能多吃這些油膩的,隻能稍稍嘗嘗味兒。”陳煜已經替她布好了菜,每樣木有,素食容易克化的卻多些。
到這個時候,沈靜儀已經沒力氣說其他的了,還是吃飽了要緊。
燈火下,陳煜看着面前吃得正香的人,嘴角揚起了微笑。
一夜無事。
翌日,廖氏派人過來,說是有客來訪,沈靜儀便知曉是誰了。
讓人去跟陳煜說一聲後,她便換了身衣服去了廳堂。
裏頭,廖氏坐在主位上,左下首坐着一位滿頭白霜的老婦人,在她身旁還坐着一個穿着靛藍色直綴,佩着一塊垂着藍色絡子的玉佩。
見她進來,老婦人趕緊起身行禮,沈靜儀托了她,微笑道:“霍老太太不必多禮,你既是見過我祖母,那便也是我的長輩才是。”
說着,她又給她行了半禮,隻是這半禮霍老太太也避了開來。
“當不得當不得,老身一介平民,哪能當您的禮。”
“今兒個請您過來隻是叙舊,哪裏有什麽平民之說。”廖氏說道,這話已經是極給面子了。
沈靜儀又朝着給他行禮的霍大公子點點頭,便與霍老太太一塊兒入座了。
“當年見沈老夫人時,她身邊跟着的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娃娃,老身記得,那娃娃才剛會說話,一口一個祖母的叫着,應該就是您了吧?”最後一句話是對沈靜儀說的。
當年麽,她那時候應該還太小,每日家中拜會的人都不少,哪裏還記得了。但是廖氏,笑着道:“正是她,這丫頭從小頑皮的很,不想長大了,倒是漸漸乖了起來。”
“聽說已經嫁人了,這過了太久,再補禮就不合适了,還是補給孩子吧!”說着,霍老太太示意身後一直垂眸站立的男子,拿出了一個檀木匣子。
“算我給孩子的一份心意。”霍老太太說道。
沈靜儀微微一笑,“那就多謝老太太了。”
綠拂聞言,便上去接了匣子,打開一看,卻是遞到了沈靜儀面前。
“老太太,這禮未免太過貴重!”她忍不住汗顔。
說是給孩子的,可,這嬰兒拳頭大般的夜明珠,分明是投她的所好。
這老太太真是……
霍老太太笑容不變,看了眼身後的人,“你先出去,祖母有些話要與兩位夫人談談。”
那男子猶豫了下,随即又應道:“是,祖母!”
他又對着沈靜儀與廖氏行了一禮,這才退下。
看着他的言談舉止,倒像是個正人君子,不過,表面君子的,她身邊就有一個,到底如何,還是得再看看。
霍老太太看着她們兩人,道:“到了這個份兒上,我也就不拐彎抹角了。”她将自己所求之事與她們說了一遍。
廖氏聽了,有些感觸。
“……我當家的死的早,就留下這麽一兒一女,女兒嫁給了當初的舉人,如今的張知府,兒子繼承了家業。可憐我那女兒終究是個命苦的,隻丢下一個雯兒就走了。我如今也别無他求,隻希望兩位夫人能夠出手,讓我的雯兒順利嫁過來。”
“張大姑娘有您這麽一個外祖母,也是她的福氣,不知道,您孫子是何意?”沈靜儀問道。
霍老太太回道:“他們自小便感情深厚,所以便早早地定下了親事,我那孫兒也是爲了雯兒才等的這幾年,隻是可恨那張知府卻越做越過分,如今,竟是連門也不讓得我們進了。”
“有這等事?”廖氏不禁驚訝道:“你既是他的嶽母,豈有将你堵在門外之理?”
霍老太太搖頭,眼中滿是滄桑,卻也帶着堅韌,“老身所說句句屬實啊,雖不是張大人親口吩咐,可那夫人姜氏的确這麽做了。”
那也就是說,這是張大人默許的了,隻是,沈靜儀看着眼前的老太太。憑感覺判斷,這老太太不像是那等心思不正之人。
她的眼神堅毅正值,或許,這與她早年喪夫,卻扛起一整個家的原因。
對這種女人,她其實是敬佩得,若是她,隻怕做不到如此。
“這地方官難道已經不在乎清譽了麽,若是在京都,禦史的唾沫星子都能将他們淹了。”廖氏皺着眉頭道,雖說她也不全信,可這種事竟然說了出來,相信也不會是捏造的。
霍老太太搖搖頭,目光沉靜,“江南早先便開始動亂,官官相護,同流合污,魚肉百姓。你們隻看到了這城内繁華的景象,卻不知,五十裏外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