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劉徹這個天子,就已經用實際行動,向功臣列侯勳貴們證明了,他的慷慨與大方。
懷化那麽大的地方,說封了就封了。
人人都拿到了一塊與自己封國對等的新封地。
此時的中國,封建制度,可不是後世大一統的王朝那般的遙領。
畢竟,戰國時代,剛剛結束,還不到七十年。
宗周遺留下的傳統,依然有着相當大的慣性。
此時的中國,不單單諸侯王是名副其實的國王,有着軍權、财權、人事權,就是列侯封君的權柄,也極爲龐大。
在其封國之内享有種種特權,是真正意義上的諸侯。
如今,雖然這些列侯封君諸侯王的權柄,比之國初,大大下降,許多權力都被中央收回。
但也依然稱得上是一國之主,社稷之臣。
其封地被稱爲封國,列侯封君諸侯王,依然能對其封地,實施龐大的影響。
某些強力列侯,甚至能以其身份地位名望,影響封國周邊甚至所在郡的經濟民生政策。
所以,别說一海之隔的所謂倭奴地,或者是遙遠的異域西域與身毒了。
便是荒漠與鹽堿地,皇帝要将之賞賜給臣子,也不會那個臣子挑三揀四。
必然會歡天喜地的前去建設。
隻是,有一個問題。
“陛下,昔者高帝與列侯功臣,刑白馬而盟:非劉氏不得王,不如約,天下共擊之……”周亞夫小心的說道:“陛下,欲以異姓王西域、身毒,恐怕有違祖制!”
他長身而拜,說道:“臣身爲丞相,不敢不谏!”
劉徹呵呵的笑了一聲。看了看周亞夫。
心裏說道:“嘴上說着不要不要,但身體卻很老實嘛……”
周亞夫現在這個模樣,哪裏是勸谏的模樣?
這頭犟驢,真要對皇帝的政策不滿。還會這樣從容不迫的慢悠悠的說什麽‘有違祖制’?
恐怕早就跳起來,在劉徹身上扣上幾十個大帽子,擺出一副‘皇帝你要不聽我的勸谏,那我就要發火了……’的模樣。
而他确實有這麽個資格這麽傲嬌。
平吳楚,扶保少主。翻開史書,上一個有類似功績的人叫周公……
所以,周亞夫偶爾會翹尾巴也正常。
一般隻要沒什麽大問題,劉徹也會順着他的脾氣。
君臣之間,到目前爲止,相處很愉快,彼此都已經摸清楚了對方的底線和不能接受的問題。
而在這些情況裏,絕對沒有什麽‘異姓不得王’的忌諱。
劉徹很清楚,本來,當年劉邦跟群臣盟誓:非劉氏不得王。本身就是個笑話。
劉邦自己帶頭封了多少異姓王?
哪怕是白馬盟誓後,也依舊如故,封了閩越東海和南海。
而且這個盟誓,其實也就是皇帝需要or大臣需要時,才拿來出嚷嚷幾聲。
金字塔頂端的那些人,也未必将這個東西,放在心裏面。
譬如,現在,白馬盟誓中的一個關鍵點——若無功上所不置而候者,早就被太宗和先帝破壞的幹幹淨淨了。
一堆一天兵也沒帶過的外戚列侯。光明正大的受封建,享國家,裂土而候。
劉徹早在前世時,就已經看透了。權貴和官僚們,永遠不會拒絕對自己本身有好處的政策。
哪怕這個政策可能會毀滅世界!
君不見,後世那個嚷嚷着要赤旗遍寰宇,解放全人類的毛子,不也玩着玩着,玩出了領導終身制跟能上不能下的奇葩制度。最終,那些衛國戰争的英雄,舍死忘生也要解放全人類的無産階級,自己把自己變成了他們曾經最痛恨的人,然後又眼睜睜的看着它走向末路。
至于另外那個成爲屏蔽字的國家,寫在憲法和黨政上的東西,也能當成擦屁股的廢紙。
太祖太宗的教訓,有用就拿來用,沒用就丢到爪窪國。
當然,西方那些嚷嚷着自由****的家夥,其實也好不到哪裏去。
隻能說是互相比爛。
有魄力,敢于打破常規,冒着風險來挽救國家民族的政治家,在那個時代,基本已經死光光了。
所有人都在随波逐流。
所以,周亞夫還能記得劉邦當年跟群臣的盟誓,劉徹表示很欣慰。
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很有擔當了!
“丞相未免有些太過敏了……”劉徹說道:“高祖當年與天下約定的是,九州之内,神州本土,荒服不毛之地,未在其中!”
“如那倭奴之地,西域、身毒諸國,自古未爲中國所聞,無君子之教!”劉徹意味深長的說道:“朕因此擔憂,即使中國收之,化爲郡縣,恐怕也難以治理,不若,先自中國,選君子長者,爲其國君,施以禮儀道德,數百載之後,待其地之民,皆爲諸夏,所用文字制度,盡以中國,再爲郡縣,也不遲!”
“神州之中,朕當然不會再行異姓王之事!”
周亞夫聽着,心裏真是激動不已。
沒有任何一個中國人,能拒絕得了封國家建社稷的誘、惑。
便是公認的聖人,周公姬旦,不也是魯候嗎?
而且,周亞夫也聽出了劉徹的暗示:未來可能會封他或者他的子孫後代,在西域、身毒某地爲王。
異姓王這種事情,别說是周亞夫了,就是他老爹周勃,也是抗拒不了這樣的誘、惑的。
所以,周亞夫馬上就在心裏給劉徹找借口了。
“陛下說的沒有錯……”看着那副地圖,周亞夫想道:“無論倭奴列島,還是西域、身毒,皆遠中國數萬裏,即使鑿直道相連,自長安而至彼地,怕也需一年!”
“确實是不适合以郡縣制治理的!”
“況且,宗周封諸侯八百,乃有今日中國。陛下這麽做,倒也符合常理!”
宗周大封諸侯國。
以太公治齊,周公治魯,召公治燕。以楚候鎮荊,用晉坐鎮中國。
于是,這神州浩土,在數百年後的今天,已經是連一個夷狄也沒有了。
天下書同文。車同軌,四海混一,共尊一主。
而這在宗周封建前,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但,周亞夫也知道,他不能就這麽被天子說動了。
不然,這傳出去,天下人豈非會以爲他這個丞相一點原則和立場也沒有?
甚至就是得了好處的列侯勳貴,也會在背後議論他‘不能力谏’。
端起碗吃飯,放下筷子罵娘。
這可是列侯官僚們的本性!
所以。周亞夫再拜,勸道:“陛下所慮,固然有理,隻是,臣還是以爲,異姓爲王,恐開禍端,未來,未嘗不會有雄主,起于邊陲。爲子孫之禍,甚或如楚莊王,問漢鼎輕重,也未可知!”
這不是可能。而是一定!
隻要未來中國中央王朝衰落,來自印度、中亞、西亞甚至美洲的那些國王,恐怕就都會在心裏想:這劉家怕是藥丸,這天子的位子,也該輪到咱家來嘗一嘗味道了。
這也是中國與歐陸白人的最大不同。
歐陸的白人諸侯,在羅馬崩潰後。立刻就自立,什麽法蘭西,德意志,神羅。
但在中國,隻要中央王朝崩潰,被壓制的諸侯王,肯定不會去想——好機會,咱們獨立吧!
隻要有點能耐和野心的人,他們的想法必然是——中國無主,有德者居之!
然後就打起清君側OR吊民伐罪,各種各樣的旗号,從五湖四海,點起軍隊和艦隊,跨越山海之阻,越過屍山血海,來到中國,隻爲重新一統。
所以,劉徹很清楚,未來的世界。
恐怕所謂一戰,二戰,将變成中國内戰。
各地諸侯,爲了中國天子之位,大開殺戒。
從美洲,一直将戰火燒到中國。
太平洋,大西洋,将在戰火中燃燒。
數千萬的生命,将成爲一個新王朝奠基的養分。
而經過這樣的血戰後,一個全新的世界帝國,就将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從太平洋,直到北冰洋,太陽所照的地方,就是中國的領土。
這樣的未來,是極有可能的。
但爲什麽要阻止呢?
中國的王朝更替,本屬自然,子孫不孝,禍國殃民,活該下台。
對劉徹來說,讓中國成爲這個世界的主宰,才是他的目标。
更何況,這樣的事情,必然不會很快到來,可能需要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直到中國的王朝積重難返,四方諸侯,都已經窺見了中國王朝的衰敗後才會發生。
就像周室東遷後,諸侯才對周天子,不再恭敬。
在那之前,劉氏皇帝,還是可以作威作福,發号施令好幾百年。
這已經足夠了!
“丞相所擔憂的事情,朕自然知道……”劉徹笑着答道。
“但,朕相信,隻要子孫後代,銘記先王教訓,以生民爲要,以社稷爲本,以仁德教化諸侯,楚莊王與齊恒公,晉文公的故事就不會重演!”
“若其果爲桀纣,商湯周武,受命于天,吊民伐罪,在朕看來,也屬物之自然,天地之理!”
劉徹最近,在思想界,最大的努力,就是打破了黃老派,對于商湯周武革命的認知壟斷。
黃老派一直以來,就把持了對這兩個事件的解釋權。
認爲商湯周武,雖然是聖王,但作爲****的臣子,在君王有錯時,應該規勸,而不是起兵造反。
這也是官僚貴族們在以前的共同看法。
畢竟,隻要天下人都接受了這個設定,那麽,等他們魚肉鄉裏之時,老百姓自然也應該老老實實的在家裏餓死,而不是跑出來給世界添麻煩。
但劉徹在不久前就打破了劉氏天子,不在這個問題上表态的傳統。
尤其是濟南王劉辟光之事後,多次公開發聲,稱頌了商湯周武順天應命,吊民伐罪的光榮偉大正确。
順便,又把劉邦擡出來。吹捧了一番,将之跟商湯周武并列。
這顯然是在給他處置濟南之事,找理論依據。
皇帝發聲了,這場辯論。當然就馬上有結果了。
商湯周武革命的正确性,再也無人質疑。
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以後,很可能會有人打着順天應命的旗号,反抗劉氏統治。
周亞夫擡頭看了看劉徹,他發現。天子的臉上和神情上,沒有半分擔憂,甚至是一副理所應當的模樣。
得!
你老劉家自己都不關心,我還擔心個毛?
劉徹看着周亞夫,做出承諾道:“丞相盡可回去轉告列侯将軍,漢家素來,不會虧待功臣,諸将隻需忠心王事,勤勉用力,即可!”
這個分封的胡蘿蔔。劉徹既然拿出來了。
那當然就會隔三差五的拿出來誘、惑大臣。
你們想不想未來受封王公,坐鎮一國,稱爲始祖?
想的話,就給朕努力辦事,等打下印度,吃香喝辣!
劉徹相信,但凡有點想法的,都會幫着他一起将這個偉業完成!
隻要封國家的希望,沒有破滅,列侯功臣。文官士大夫,都不會扯後腿。
當然,若是跟楊廣打高句麗一樣,一次兩次三次。次次失敗,勞民傷财,丢人現眼,那就不要怪列侯貴族和文官士大夫換艘船坐了。
而在那之前,基本上,大部分的貴族将軍。都會有幹勁,有動力,擁護劉徹的偉業。
………………………………
送走周亞夫後,一直跟在劉徹身邊的汲黯,終于忍不住了。
“陛下果真要分封倭奴、西域、身毒嗎?”汲黯低頭道:“請恕臣愚昧,臣以爲,此非明主所爲也!”
分封制,在經曆了吳楚之亂後,就漸漸成爲了天下輿論口裏的毒瘤了。
思想界和文化界,不分派系,對分封,都沒有什麽好感,甚至認爲是萬惡之源。
郡縣才應該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所以,就連晁錯的名聲,在這個背景下,也好了許多。
劉徹自然知道這些,他點點頭,對汲黯道:“朕何嘗不知,分封禍患無窮的道理?”
“隻是,卿以爲,這天下,是人人皆有公心嗎?”
“就連周公,都也未嘗不曾有過私欲……”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朕若不分封功臣,許以社稷,安能得天下英雄豪傑鼎力相助?”
“分封,高祖仗之以勝項藉得天下之所也!”劉徹對汲黯道:“今朕若欲建非常之功,不得不行非常之策!”
當年楚漢争霸,劉邦能赢項羽,最大的原因,就是劉邦朋友多,項羽則腹背受敵,頭尾不能兼顧。
而之所以這樣,主要原因就是劉邦很大方,到處撒承諾,許諾打敗項羽,兄弟們一起吃香喝辣,坐天下。
而項羽則很小氣,就連他的親信心腹呂馬童都不肯封,韓信在其帳中也不肯用。
于是,項羽的悲劇,自然就是必然。
即使他能擊敗劉邦,也會被張邦王邦拉下馬。
大家跟着老大打天下,爲的不就是榮華富貴,封妻萌子嗎?
同樣的道理,在現在,劉徹要想建立偉業,并吞寰宇。
那麽,手下大臣,就要安撫好,拉攏好。
再沒有比分封更好的拉攏手段了。
真以爲皇帝嚷嚷幾句口号,下面的大臣将軍就會全力以赴啊?
開什麽玩笑?
官僚們最擅長的就是磨洋工了!
若沒有好處或者動力,人家才懶得爲了皇帝的願望,獻完青春獻子孫呢!
唯有将未來的西域、身毒,許給大家夥。
這樣,這戰争,就不是幫劉氏打了,而是給大家夥打。
自己的事情,自己當然會最上心!
有了這麽一出後,劉徹相信,不僅僅是列侯勳貴,文官們,恐怕也要按耐不住了。
宗周諸侯之中,可不乏有文臣受封!
劉徹擡擡眼皮子,對汲黯笑道:“卿努力辦事就行了,未來,朕必不會忘記卿的功勳的!”
汲黯聞言,小心髒不争氣的跳了起來。
誰能拒絕得了稱孤道寡的誘、惑?
沒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