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銳繼續在實驗室裏埋頭苦幹,似乎要将最近浪費的時間都補回來似的。
實際上,也是楊銳不敢輕易露頭了。
他現在隻要走出去,立即就有長槍短炮的等着自己,不說話吧,要被人說耍大牌,說話吧,就容易說錯話。
至于律博定,事實俱在,也用不着他再多說什麽了。
國内畢竟沒有開始銷售,最終要處理的,就是京西制藥總廠,還有幾個倒黴的搖旗呐喊的貨色,剩下的時間,主要就是隔岸觀火。
看美國的火越燒越烈,越燒越旺。
美國的火燒的越烈,燒的越旺,留給國人的慶幸也是越多。
8月26日,美國報告的律博定緻死人數正式突破5000大關。
8月27日,這個數字就超過了驚人的6000人。
8月28日,美國全國的數字彙總,超過8000人……
到9月1日,美國因爲律博定而緻死的人數達到了1萬人。
與此同時,歐洲第一個通過了律博定的國家——德國因爲律博定而緻死的人數也超過了2000人。整個歐洲範圍内的統計數字還不得而知。
即使是中國媒體,也被這些數字,一次次的刷新了感官。
現代社會,除了局部戰争,已經很少有成千上萬的死亡人數了,事實上,就算是戰争,究竟死了多少人,也是很難說得清楚的,想拍到陣亡者的遺體或者難民的屍體也是很困難的事。
但是,醫藥緻死的事件是不同的,每一名死者背後,都有活生生的家庭,都有白布覆蓋的遺體。
全世界的新聞圈子,一時間都被律博定給刷了屏。
同時,有關楊銳的報道,也逐漸蔓延開去。
三木公司是巨頭級的公司,而律博定作爲新生代的重磅炸彈,得到三木公司的全力支持——如果不是因爲緻死問題的話,未來十年,律博定一類的抗心律藥可能帶來1000億美元的收入。
1000億美元,相當于中國十年的外彙儲備,因此,爲了賺到這筆錢,三木公司在全美範圍内,進行了聲勢浩大的宣傳和營銷。
他們有數百名的醫藥代表,用于向上萬名心髒病科醫生做營銷,同時,他們還有殺手锏級的措施——用免費試用來公關醫生和患者。
80年代,法律尚未要求醫生爲試用藥做個人署名,因此,全美18家最大的制藥公司,竟然發放了24億份免費試用藥,平均每個美國人能分到10份。
此外,紀念品和禮品的贈送,也保證了醫藥代表對醫生的營銷。醫生們能因此得到從沙灘包、咖啡杯、聽診器、記事本到有拉拉隊員參加的招待會門票、網球練習券、美食大餐、出海巡遊、免費機票……
而對高端一些的醫生和學者來說,醫藥公司甚至會贈送價值數萬美元的醫療系統,或者再培訓計劃。而有資格參加研讨會的醫生們,往往有機會在研讨會的間隙滑雪和打高爾夫球,因爲醫藥公司們總是喜歡在風景名勝處召開這樣的研讨會。
至于更高端一些學者們,諸如受聘于國立衛生院或者FDA的高級學者,他們甚至能合理合法的從制藥公司手裏領到薪水,出席會議或者撰寫文章,也能得到不菲的報酬。大部分的美國頂尖醫學研究者,都能因此拿到比本身職位多的多的收入。
這樣的現實,令美國醫藥界,進入了一種玄妙的狀态。
沒有人指出律博定的問題,或者說,即使有人指出了律博定的問題,這些人也是無關緊要的人物。
大人物們,醫藥界的大人物們,不論是否收取了報酬,都對律博定持着深信不疑的态度。
律博定的副作用的确隐蔽,但是,醫藥界的學者的不作爲,也是原因之一。
最終,揭開蓋子的竟然是來自中國的學者。
楊銳沒有收過三木公司的好處,也沒有參加過三木舉辦或聯合舉辦的研讨會,更沒有從三木手裏拿過薪水,同樣不會有三木的
這免不了令人有些尴尬。
不過,美國人遇到這種事情,也是有應對招數的,就像是每次埃博拉病毒爆發的時候,都會有勇敢而無畏的非洲醫生萬古流芳一樣。
楊銳很快也獲得了非洲醫生的待遇。
《華盛頓郵報》率先開腔,盛贊楊銳“不僅是極其出色的學者,而且是青年人的道德楷模。他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頂住了重重壓力,保護了數以萬計的中國人。”
《洛杉矶時報》也不甘示弱,緊随其後的刊登文章,說“楊銳的表現不僅證明了他的能力,而且證明了學者的良心,FDA應該向中國人學習。”
更直接的贊譽來自學術界,《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向楊銳約稿撰寫律博定問題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學術界。
學術期刊約稿其實是比較常見的事,尤其是在少數人掌握着真理的時代,頂級期刊每期都會刊登專門的約稿。
比如說阿波羅飛天了,人體基因組計劃做出來了,又或者小一點的事件,比如某個轉基因種子突然出現了,等等,期刊等不到自動送上門來了的文章,就會向領域内的學者約稿。
當然,不同等級的期刊要選擇不同等級的學者,否則約稿沒回信也是常見的。
不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是醫學領域的頂尖雜志,他的約稿函,基本是不會遇到回絕的。
楊銳自然也不會拒絕。
要說起來,能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刊登文章,是不比《CELL》弱的,放在85年的國内,這就是妥妥的院士級的成果了。
至于約稿,更可以看做是炫耀的資本,哪位院士要是有篇《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約稿,幾乎可以吹一輩子。
然而,在今時今日的情境下,不論是離子通道實驗室的研究員們,還是華銳實驗室的研究員們,竟然都未表示驚訝,仿佛是理所應當的似的。
楊銳幹脆就窩在實驗室裏給《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寫文章,對方要的是短文,總長在2000字以内,最好是1200字,正好三頁或配圖的4頁。
楊銳也不願意寫太長,隻将之當做是成就刷一刷。
而在實驗室外的風起雲湧,也暫時被楊銳抛之腦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