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登在史貴的幫助下,幾乎将BJ的大學和生物類研究所巡遊了一番,使得生物圈子裏的人都收到了這樣一條信息:楊銳的《基因組學》賣的極好,甚至比大多數美國教授都賣的好。
BJ的大學和學者們收到了這樣的消息,也就等于是全中國的學者們收到了這樣的消息了。
沒幾天的光景,竟然真的有楊銳看中的小牛,願意到離子通道實驗室裏來了。
第一位過來的,正是楊銳當面挖過的小牛,清華的田兵副教授。
許正平和楊銳一起面試田兵,過去之前,許正平問:“這位田兵教授,是要獨領一個科研組嗎?”
“如果他想要的話,我準備給他開一個科研組,待遇比照蘇先凱和範振龍,田兵在基因學方面的研究是一方面,我個人還比較看重他的潛力,我覺得吧,好好培養一下,田兵獨當一面是沒問題的,現在給他一個實驗組,一年十幾萬或者幾十萬的經費,應該不算浪費。”楊銳給許正平說的極詳細詳細,因爲許正平現在負責實驗室的日常事務,就算是楊銳,在科研以外的工作,也基本都聽許正平的,這極大的解放了楊銳的時間和精力。
許正平點點頭,道:“那就是招進離子通道實驗室了。”
“當然。”楊銳知道許正平說的意思,之前的大招募,因爲隻有兩個編制的原因,楊銳基本将小牛們都招入了華銳實驗室,這使得招募雖然是在離子通道實驗室進行的,人卻去了華銳實驗室。
現在,許正平自然是要确認,人究竟是來離子通道實驗室,還是華銳實驗室的問題了。
得到楊銳肯定的答複,許正平安心了一些,笑道:“要是水平能比得上蘇先凱和範振龍,再多招幾個科研組都沒問題,恩,我覺得都不用比得上蘇先凱他們,有七成功力就行了。”
蘇先凱和範振龍的水平早就得到了許正平的認可,未來要麽是院士,起碼是長江學者級的小牛,在國内一流的實驗室裏工作半年時間,表現肯定是讓人滿意的。
楊銳進到了會客室中,同時道:“你的要求還挺有計劃性的。”
“什麽?”許正平沒聽懂。
楊銳笑了笑沒說話,而是對面前的田兵伸出手來,道:“田教授,你好。”
田兵也連忙打招呼,緊握楊銳的雙手。
許正平沒辦法再問下去了,他自然不會知道,在楊銳的印象中,田兵未來的成就正是蘇先凱和範振龍的七成。
簡而言之,田兵是清華學者中的佼佼者,但蘇先凱和範振龍是地方院校最頂尖的。
不過,相較來說,招募田兵這樣的清華學者仍然更困難,而招募地方院校的頂尖者的麻煩在于篩選。若非楊銳擁有更“長遠的眼光”,他基本不可能将蘇先凱和範振龍從遙遠的二流學校裏挑選出來的。
蘇先凱和範振龍也要花費更多的功夫,才能從同事中脫穎而出。
比起許多事務性的工作,做科研還是相對容易出頭的,但也隻是相對而言。
最容易出頭的,永遠是經過了多輪篩選之後的佼佼者,就像是坐在楊銳面前的田兵那樣。
田兵和許正平類似,高考進入清華,努力學習并經過艱苦的競争,成功留校,從給教授們打邊爐做起,一步步自助教到講師,從講師到副教授,也算是在中國科研界登門入室,留下了名字。
不過,到了副教授,再想更進一步就很難了,在清華這種牛人聚集的地方更不容易,尤其是田兵和許正平這樣的留校生,他們相對于地方院校引以爲自豪的文憑,比起如今大學裏越來越多的海歸派,反而顯的弱勢。
尤其是海歸的博士們,用一兩年的時間熟悉一下環境,轉眼就是副教授,實在讓打拼多年的本科老教授們情何以堪。
但國家政策就是如此,一等出頭大海龜,二等出頭小海帶,三等出頭清北留,四等出頭被槍打。
田兵不停的做實驗再做實驗,以期得到超卓的成果,晉升教授,從而将這條漫漫長路走到底——也是因爲他有做研究的天賦,他才能選這條路。
楊銳的目标,則是向田兵展示出遠勝于清華實驗室的條件。
興建不到一年的離子通道實驗室的條件,自然是極好的。
楊銳拉着田兵在實驗室裏轉了一圈,田兵就變的眼熱起來。
其實,他之前就來離子通道實驗室來參觀過了,離子通道實驗室裏有什麽資源,他也了解的七七八八。
所以,轉了一圈以後,田兵忍不住問出自己最關心的問題:“假如,我的意思是,假如我到離子通道實驗室裏來了,我能用哪些儀器?”
“公共儀器區的儀器要申請,其他科研組内的儀器,你要和科研組的負責人商量,另外,我會劃撥一些基礎和常用的儀器設備給你,大概三四萬元人民币的樣子,另外給你20萬元的儀器置辦費用,你選儀器,實驗室會負責購買。”比起華銳實驗室的條件,離子通道實驗室的條件差了不止一個檔次,但國家實驗室就是這樣,楊銳不管是實驗室負責人也好,實驗室主任也好,都不能真的做到爲所欲爲,起碼一點,錢數是有限的,時間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有無限的資金和所有人都圍着你轉的科研模式。
這個條件,不僅比蘇先凱等人得到的差,甚至比起田兵自己的實驗室條件都好不了太多。
田兵在大學裏挂靠在其他教授名下,受到的限制比在離子通道實驗室裏要少,而他每年申請到的經費也有數萬元之多,若是去掉需要置辦的儀器費用的話,至少在頭一年,兩者之間的研究經費是相當的。
沒有明顯的提高,讓田兵不禁猶豫起來。
楊銳太理解他的心思了,幾乎所有研究員的心思都是如此。
因此,楊銳看着田兵的臉變的失落,心中好笑的等了半分鍾,道:“如果你願意加入離子通道實驗室,并且有精力的話,你可以加入到我的實驗項目,這樣的話,會有多餘的課題給你。”
課題自然是帶經費的,但更重要的是,課題有明确的方向和實現方法。
而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實現方法,智力工作就算是完成了80%了,剩下的無非是運氣、時間和體力的積累,當然,是還是需要20%的智力投入,但輕松簡單的多。
不僅如此,完成楊銳的課題,獲得的成果和功績,自然是以楊銳的目标爲目标的。
就像是普通的研究生給導師做論文,往往是以導師的高度爲标杆的一樣,實驗室裏的課題組給主任做課題,自然也是以主任的高度爲标杆。
楊銳這個标杆,現今可是世界級的。
田兵自然而然的問:“什麽多餘的課題?”
“限制性内切酶方面的。”
“這是個大命題。”
“得是個大命題呀,我們楊主任要發表到JMC的。”許正平在旁邊捧哏。
田兵的眼神立即亮了起來,JMC的4。0的影響因子,可是含金量十足。
田兵至今隻發表過兩篇影響因子4。0以上的文章,這在清華的副教授一級,或者是普通學校的教授一級已值得炫耀了,但要放在教授一級,就算不得厲害了。
《JMC》是如此難發的期刊,以至于之前蘇帆就有借楊銳發表的意思。
盡管《JMC》如此難以發表,但田兵和蘇帆一樣,都絕對相信《JMC》就是楊銳的自留地。
看看最近一年,楊銳發表在JMC上的文章數量就知道了,第一作者的總數超過十篇,以離子通道實驗室爲單位名的論文數量超過十五篇。
平均到12個月裏,等于是一個月都要發表不止一篇的數量。若是平均到發表數量最頻繁的半年時間裏,那就更可怕了。
這樣的發表數量和發表頻次,隻能說明楊銳的水平遠遠高于JMC的需求,以至于楊銳的論文寄過去,就會得到優先處理。
在歐美頂級大學,有這種待遇的學者還是很多的,比如著名的哈佛教授,或者知名的劍橋教授,他們要送一篇論文到《JMC》,也就是打個電話約時間的事,專門的審稿都沒有意義,最低的底線是,哈佛的著名教授就是發表一篇錯誤的論文,也比一名普通學者的正經論文有價值。
這就像是商品免檢一樣,當一名學者的自我要求遠超于期刊社的要求的時候,期刊社再去以規章制度卡人,那就是将學者往外趕了。
全世界的期刊不知幾千幾萬種,生物學方面有名的也有幾十上百種,是一片殘酷競争的領域,學者中的大拿,是有相當的特權的。
田兵清楚的知道,楊銳就擁有想發就發的特權。
“論文的署名……怎麽算?”田兵隻剩下這一個需要關心的問題了。
不用楊銳說明,許正平即道:“如果數據和經費來自其他科研組争取的課題,在其他科研組未完全參與的情況下,你們并列第一作者,你的名字可以放在前面,如果其他科研組參與了,其他科研組的名字放在前面。另外,通訊作者永遠是楊銳,這樣可以嗎?”
“可以,可以。”田兵連連點頭。
要說起來,這樣的條件算不上寬松,但實驗室的潛規則就是如此,哪怕老闆什麽都沒做,老闆的名字依舊得是通訊作者,除非資金全部來自于你申請的課題。
不說80年代,和裁軍一樣大裁減的科研經費有多難申請,就是到了連年提高的21世紀,能直接從國家乃至于學校申請到經費的學者都不多。
即使是30年後,普通大學的教授,每年能夠申請到的經費都不一定有10萬元人民币,而十萬元的經費,在一瓶試劑動辄數千元的時代,又能做得了多少研究?
國家科研經費的大頭,永遠是給了排名在前的學者和教授們了,那些每年擁有數千萬乃至上億元經費的院士或者長江學者,其名下的實驗樓往往都不止一個,而他們申請到的經費,自然是要分撥給旗下的學者們。
後者的回饋,除了通訊作者的名頭以外,也不能再多了。
80年代的條件更糟糕,獲取資金的渠道更有限,科研老闆的條件自然更苛刻。
楊銳隻要一個通訊作者,至多一個并列第一作者的名頭,實在是優惠萬分了。
田兵也不是第一天做科研了,對此不僅渾不在意,更是有些感激。
事實上,如果要沖着JMC去,就是楊銳不想寫自己的名字,田兵也有可能将之寫上去。原因很簡單,這樣更容易發表。
若是純爲利益考慮的話,頭上多一個通訊作者,或者多一名并列第一作者,并不會影響到學界對田兵的評價。
楊銳見田兵同意,這時候才切入進來,和田兵聊起了限制性内切酶的種種研究,确認田兵有能力完成這個課題。
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
身爲小牛一頭,隻是循規蹈矩的做科研,對田兵來說,是再簡單不過了。
許正平也悄然放心下來,在楊銳确認後,伸手道:“歡迎加入離子通道實驗室。我建議你先到實驗室裏來工作,調職手續的話,我們稍後一起給你們辦。”
“一起辦?你們還招人了?”
“當然,離子通道實驗室早就策劃擴建了。”許正平比楊銳還要有信心的樣子。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