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不是很複雜的技術。”納森是資深研究員,如果不是達爾貝科的挽留,他現在很可能已經去了某所大學做教授了。
而在學術方面,納森向來以直言出名,即使達爾貝科下了命令,他依舊道:“用熒光标記代替同位素标記,聽起來不錯,會讓實驗結果更直觀,但太麻煩了一點。要由檢測器加以辨認和監測,這樣的檢測器,目前并不存在吧。”
達爾貝科道:“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檢測器。”
“恩?”
“納森,我們希望爲人體基因組計劃申請的總經費是30億美元,我們會開發出一種檢測器的,假如熒光标記有意義。”
“讓四種堿基分别發出四種顔色的光,當然,這肯定是有意義的,如果檢測器效果好的話,能夠節省下大量的人力。前提是我們不用花費太多經費,開發出檢測器。”
達爾貝科歎口氣,道:“納森,你是實驗室裏的天才,但對項目全局總是領悟不夠,我們做人體基因圖譜,最終不就是爲了标出四種堿基的位置關系?我們要測30億個堿基,所以,隻要熒光标記法清晰準确,沒有明顯的沖突,我們就應該拿出大價錢來研發檢測器,從而采用自動化的方式,你說對嗎?”
“也許吧,但是這個人……還是一名中國人,他也不是很确定這種技術,他僅僅是假設而已……”
“所以才讓你來驗證呀。”達爾貝科一臉無奈。
“好吧,我來驗證。”納森明顯有些不情願的道:“不是每一種美好的想法都能驗證通過的。”
“楊銳,也是寫這封信的中國人,已經在《CELL》上發表了論文,你之前看到的PCR的技術,也是他做的。”達爾貝科整天盯着基因學的内容在看,自然是知道楊銳了。
納森卻是個實驗室宅,隻是皺皺眉,就回去做實驗了。他本人在CNS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的論文已有五篇,以第二作者以下的身份參與發表的論文超過15篇,對于一篇CELL并不放在眼裏。
不過,一篇CELL也是能說明問題的,最起碼,就像是達爾貝科要求的那樣,這是一篇值得驗證的假說了。
達爾貝科回到自己的寫字台,伏案寫了一封短信,寄回給楊銳。
信中,達爾貝科表示自己願意了解PCR的相關問題,但在兩三句話以後,達爾貝科就将内容聚焦在了熒光标記方面。
他想了解更多的有關熒光标記的研究,而不是PCR——學者們也許是面對金錢無動于衷的智者,但在學術研究方面,學者們依舊是十足的利益動物。
當然,相對于無所不在的金錢力量,學術研究的力量更弱,他們涉入利益的時間就越少。
最多涉入學術利益的,反而是這些高階學者們。
信件以最快的方式寄往中國,達爾貝科又随信附上了回信的郵資。
不是他太貼心,而是他習慣與第三世界國家的學者如此通信,降低對方的通信成本,就能提高他的信息獲取速率,到了達爾貝科這個階層,這樣做是很明智的投資。
接下來幾天,達爾貝科在日常事務以外,主要就關注納森的實驗驗證,以及等待楊銳的回信。
做實驗是一件很苦鼈的工作,尤其是世界前沿的尖端研究,有時候光是尋找可用的參考資料,甚至是尋找一個參照系,就忙的人頭暈。
達爾貝科需要這樣一個突破,但全部由他來做是不可能的。
人體基因組計劃将是一個國際間合作計劃,在它設計之初,就是如此。未來,達爾貝科期望見到幾千上萬人參加這個計劃,而他本人的工作,也不可能是親自去做某個研究。
他隻能是去尋找答案,将這些碎片化的答案拼接起來,再去争取美國學界和國會的認同。
30億美元的撥款,即使不是一次性或者一年的撥款,也是一個巨量的工程。
達爾貝科一天24小時都不夠用,自然沒時間關心一個技術的歸屬問題,更别說是上法庭了,他回信的唯一理由是因爲楊銳關心,而他隻是假裝關心,以換取楊銳對自己的項目的關心而已。
達爾貝科爲這份關心焦急的等待了很久。
就在第三次或者第四次咒罵中國的郵傳系統以後,一封厚厚的信件,終于寄到了達爾貝科實驗室。
達爾貝科看到這個厚度,心情就豁然開朗,立即讓人拿來納森的實驗記錄,準備一邊看納森的實驗記錄,一邊閱讀楊銳送來的信件。
中午,納森吃飯的時候知道了此事,也是匆匆趕來。
“你還沒吃飯?”納森進到達爾貝科的實驗室,就看到他桌子邊上的三明治。
“我不餓。”達爾貝科順手将三明治丢到了垃圾簍。
“楊銳有寄來信了?”納森坐到了達爾貝科對面。
“你有興趣了?”
“别說的我像個種族分子,我隻是對亞洲的研究機構不了解而已。”
“哦,實驗驗證的怎麽樣?”
“進度不錯,有點疑問。”納森說着伸頭看達爾貝科手裏的信。
做研究的不是傻瓜,如果有标準答案的話,肯定會要先看看的。
事實上,讀文獻就是尋找答案的過程,至少是相對過程,一些簡單的科研,往往通過文獻就能猜到最終結果,做實驗就像是看了答案,然後湊數字一樣。
納森對熒光标記法本身興趣一般,也不覺得是一項有挑戰性的工作,不過,這項實驗的答案是很有用的,納森很想從楊銳的信裏看到它。
達爾貝科将信遞給了納森,道:“你自己看吧,我已經看完了。”
“看完了你還拿着看,他在裏面寫了數據?”納森猛然意識到此點,趕忙去看,實驗室裏最需要的基礎内容就是數據了。
達爾貝科道:“是寫了數據,但沒有寫全。”
“他也沒有做完實驗?”
“不,做完了。”
“那不是好事嗎?讓他把論文寄過來好了。”
“他說論文正在撰寫,不過……”達爾貝科撇撇嘴,道:“你自己看吧。”
納森急的不行,隻好一目十行的往下掃。
看到末尾,納森終于找到了原因:“他設計了一塊檢測器,而且申請了專利?”
“是的。”達爾貝科悶聲道。
“他不肯授權嗎?我們是在做基礎學術工作……”
“他同意授權,而且隻要象征性的1美元的授權費。”
“問題是什麽?”
“他要我做他的專家證人。”達爾貝科示意納森繼續看下去。
納森于是将剩下的一點尾巴看完,果然看到了楊銳委婉的要求。
稍微了解了一點始末,納森哈哈大笑,道:“達爾貝科博士,剩下的工作交給你了,希望您能盡快要來全部的實驗數據,我們小組暫時就做其他的工作了。”
達爾貝科隻能點頭,出庭作證是很耗時的工作,但比起實驗室裏的重複實驗,還有不知道能否突破的專利壁壘,出庭才是節省時間的。
“我讨厭精明的家夥。”達爾貝科将楊銳的信扔到了一邊,想了想,拿起電話,道:“給我找到PCR的相關文章,再打電話給本傑明-布朗-馬澤爾律師事務所,找本傑明,說是有關PCR的訴訟。”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