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銳?你認識的人?”拉斯古爾教授笑眯眯的看向伊文思,以爲他是來說項的人。
伊文思怔了一下,反應了過來,笑道:“我也是剛剛被他遊說,論文寫的很不錯。對了,鉀離子通道的論文是他寫的,前幾期的CELL。”
說人名,拉斯古爾教授可能記不住,但說論文他一下子就知道了。
當然,不能是随便任何一篇論文,必須是有影響力或者有特點的論文。
對他們這些人來說,雖然每天都要看論文,但也不可能每篇論文都看到。一般來說,熱點論文至少會了解一下,尖端論文大概會看自己領域内的。
而在CNS這一級頂級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他們起碼都會了解一下,這就是CNS的威力。事實上,CNS每年能夠發表的論文總數并不少,但相對一個細分領域來說,就很少了,比如拉斯古爾教授做了一輩子的分子遺傳學,隻是生物學中一個很小的分支,這個領域,每年能夠發表的CNS自然不會多,能有幾篇就算是高産了,而常年能夠在CNS發表論文的大犇,自然會刷臉刷到人人都認識。
這就好像一個地方的人看新聞聯播,每天三十分鍾,十幾二十個新聞,多少天能輪到本省一次?多少天又能輪到本市一次?多少天又能輪到本縣一次?
楊銳發表在CELL上的論文,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引用數就達到數百,這個規模意味着有百倍千倍的人閱讀了,又是今年的新作,本領域的人自然會留下深刻印象。
拉斯古爾教授由此才有些興趣,道:“這是他的新成果?一個小發明?”
“假如真的有他說的那麽完美的話,我覺得會是一個不錯的成果。”伊文思說完,又補充了一句:“如果能達到他所說的效果的五成的話,我覺得就很有意思了,最起碼,在DNA探針方面,會有很好的應用。”
在奉行浮誇的年代,伊文思顯然是将楊銳的描述在心裏給打了折扣,盡管如此,他覺得這仍然是一項值得推薦的技術。
再怎麽說,也是一種能提高效率的生産力工具。
“哦?我還沒有看……”拉斯古爾教授說着拿起儀器旁邊的文件讀了起來。
其實,就文字說明來說,PCR技術并不出奇。
然而,它是一種典型的能夠自我創造和生長的技術,它并不是爲了解決某個專門的問題而出現的技術,但它的存在,卻爲解決更多的問題提供了機會。
在這一點上,PCR技術其實很像是計算機。計算機的出現也許是單純的爲了計算,它并不解決計算問題,然而,當各行各業的人們了解到計算機的時候,它的作用瞬間膨脹了。
同樣原理的還有網絡。網絡最初就是爲了聯接幾台計算機,接着是爲了聯接一些軍用計算機,但是,當它開始民用化以後,IT産業所爆發出的能量,卻是創始者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當然,相對于整個世界來說,計算機的應用範圍更廣泛,網絡次之。
然而,在生物屆,PCR的革命意義并不亞于計算機的出現,隻是在更多天才了解和使用以前,PCR的價值并未徹底的發揮出來。
拉斯古爾教授也不能從文字中讀出未來,所以,他平淡的閱讀了一遍楊銳的論文,再浏覽了一遍楊銳的說明,笑道:“是挺有意思的,很簡單的原理,之前真的沒人做過?”
“沒有,他特别說明了。”伊文思教授想了一下,道:“他應該不會在這一點上撒謊吧。”
這同樣是建立在楊銳的學術名聲上。CELL就是楊銳的學術名聲,沒有之前的那篇《CELL》,他根本沒有對話的基礎,而有了這篇CELL,全世界學者都認爲楊銳起碼是一個登堂入室的同行,對他的信任也由此大增。
拉斯古爾教授贊同的點點頭,招招手叫來了一個學生,指着桌面上的DNA儀,道:“試試這個,裏面有說明,一會兒看看結果。”
學生答應了一聲,就坐在實驗桌那裏,開始翻閱裏面的說明文字。
拉斯古爾教授和伊文思教授并沒有等在那裏,而是繼續聊天,一并參觀拉斯古爾教授的實驗室,互相探讨各自的工作,對他們來說,這也是難得的機會。
拉斯古爾教授同樣是一名第三階的教授——盡管這種水平的學者在國内屈指可數,但在美國,數量實在不少,能夠成爲常青藤的哥倫比亞大學的講座教授,差不多就是第三階的聲望水平了。
自然的,拉斯古爾教授的的分子遺傳實驗室的規模亦是不小。和中國的學術界類似,拉斯古爾教授從三十多歲獨立開始運行實驗室以來,就在不斷的擴大他的實驗室,他的經費從每年幾十萬美元增長到幾百萬美元,其中至少有一半是投入到了這間分子遺傳實驗室裏面。
時至今日,拉斯古爾教授的手下的博士生和研究生就有超過十人,除此以外,還有找不到工作的博士生,俗稱博士後的學員6人,以及專職的研究員8名。
将近三十人的團隊,在學術界已經是一等一的大團隊了,人數再多基本都要分隊了。事實上,就是現在這樣的規模,除了學生以外,剩下的博士後和專職研究員也都是各有各的課題,總數超過十個課題組,運行着超過20個項目,蔚爲壯觀。
伊文思教授所在的杜克大學雖然也是全美有數的高等學校,但杜克大學所在的北卡羅來納州的富裕程度是沒法和哥倫比亞大學所在的紐約相提并論的,伊文思對拉斯古爾教授的實驗室也隻能羨慕,趁機對幾個隻聞名未見面的儀器了解個痛快。
對兩人來說,這是一場會議中難得的享受了。
事實上,不止是他們享受這種臨時缺席,許多本土學者都很享受這種缺席。
也隻有這種大會,才會有一群一群的學者有空閑時間,其他時候,你就是到了當地,對方說不定也忙着做實驗呢。
到晚飯時間,拉斯古爾教授的客人已經暴增到五個人,他們占據了樓下餐廳好大一塊地方,暢快的喝酒聊天,像是一場小沙龍似的。
樓上。
被拉斯古爾教授抓差的學生認認真真的做着實驗。
一流實驗室的條件是非常好的,學生也能夠得到第三世界國家難以想象的優秀培訓,基本上,在拉斯古爾實驗室裏讀完博士,拿到PHD,就已經具備了國際一流水平的實驗能力,之後能達到什麽程度,屬于個人機遇和努力。
不過,同樣在一流實驗室裏工作,畢業以後的遠景還會有所不同。
如果能在讀書期間完成一篇CNS,那不用說,畢業以後仍然可以進入一流實驗室。如果達不到CNS的水平,降一級也沒有問題。
但如果要降兩級,那除了要有數量,就還需要有好運氣了。
然而,沒人願意自己的餘生就指望着好運氣。
每一名想從一流實驗室裏出頭的學生,都要拼命拼命再拼命才行。
即使如此,要從周圍的優秀同齡人中脫穎而出依然不容易。
被抓差的學生并不因爲實驗内容獨立而有所放松,這是老闆親自規定的實驗,對他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水浴鍋嘟嘟的在實驗桌上燒了起來。
學生讀了說明,再讀楊銳的論文。他沒有去選特别的DNA去複制,而是按照楊銳論文裏的選擇,一闆一眼的做起了重複試驗。
他并不看好這個實驗。
“想的太簡單了。”學生對于來自外國的論文成果頗爲不屑。
“如果這樣子就能複制想要的DNA,人們還不瘋掉。”學生笑着搖頭的同時,繼續準備材料。因爲實驗做起來很容易,他準備做幾個重複實驗比較一下。
做起來容易是第一版PCR儀的特色,但在科研員的眼裏,做起來容易往往與成熟挂等号。
而成熟的産品,往往不是優秀的科研成果。
學生頗有些心思的想要證明原作者的錯誤,對他來說,這自然更容易顯本事。
學生又去找了幾本書來,一邊查閱,一邊論證。
盡管沒有立即找到答案,學生卻是頗有信心:“假如複制DNA這麽簡單,前人肯定都做出來了,很自然的延伸思路嘛……恩,既然說前人沒有做出來,那一定是哪裏出了問題,他的論文裏沒有解決方案,那一定是實驗做的有問題……”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樓下的沙龍也從聚餐變成了酒會,學者們的讨論,也漸漸的從學術轉移到了各自的生活,學校的見聞,以及社會熱點的争執。
“啊!”
正是氣氛最好的時間,樓上卻是突然傳來凄厲的喊聲。
拉斯古爾教授一個箭步竄了起來。
在生物實驗室裏發出嚎叫的,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實驗事故。
雖然不像是化學實驗室那般容易爆*炸,但腐蝕性液體,腐蝕性氣體,有毒液體,有毒氣體,有毒固體,病菌,緻命微生物,高溫蒸汽,有害殘留,都有可能侵害科研猿的身體……
拉斯古爾教授默默祈禱,以年齡不相符的敏捷,直奔上樓。
其他幾人放下酒杯,紛紛跟上。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