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當初的那件事情,他現在肯定還是丐幫最年青的幫主。還帶領着丐幫弟子,打探番邦消息搜集那些叛徒的證據,日子肯定不會變成現在這樣。
從威震武林的北喬峰,變成衆叛親離的契丹人蕭峰。若說沒一點失落,肯定也不可能。隻是出身這種東西,喬峰是沒辦法選擇的,那也隻有認命。
一直抱着忍讓的喬峰,原本隻想搞清楚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麽。可沒想到,那些當年的知情人,甚至幸苦撫養他長大的養父養母,授業恩師都慘遭毒手。
爲了這事喬峰也詢問過趙孝錫,希望這位似乎知道很多事情的結義兄弟,能告訴他兇手是誰。可一向對他知無不言的趙孝錫,在這件事情上卻選擇了隐瞞。
這次帶着阿朱出來旅行,喬峰也慢慢理會趙孝錫,當時說的那句‘不知道永遠比知道好’的話,到底是什麽意思。
因爲當初闖少林想找授業恩師,了解他身世來曆時,他剛好碰到擅長易容之事的喬峰。最初還以爲,是阿朱冒充他殺了授業恩師,讓那小和尚覺得他是兇手。
現在出來有時間,他将這些事情跟阿朱說了一下。阿朱似乎想到了什麽,也跟趙孝錫一樣選擇不說。實在耐不住他詢問,阿朱才把自己的猜測說了一下。
當初殺害授業恩師的人,不是他也不是阿朱,那這世上跟喬峰想象的人。隻有一個,就是對喬峰避而不見。甚至見面都不肯相認的父親。
得出這種結論的喬峰,也陷入了更深的自責之中。他能理解父親,殺害那些當年參與雁門關之戰的兇手。卻無法理解,親生父親殺害養父母。
沒有養父母這些年幸苦撫育,他喬峰現在存不存在都是個問題。一個是親生父親,一個是給予他養育之恩的養父母。喬峰真不知道,以什麽心情面對親生父親。
伴随着這種心态,那怕趙孝錫發來信息,希望他方便的話返回一趟少林。也許能解開,當年的身世之謎。對此,喬峰卻第一次選擇了逃避,他怕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
有了這種迷茫情緒的喬峰,第一次放下這種追尋,專心陪伴着阿朱。欣賞着茫茫大草原的風光。也開始覺得,除了武林之外,還有這麽一個讓人忘卻煩惱的地方。
隻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原本隻想陪伴心愛的阿朱,平靜快樂的過一輩子。等到什麽時候,她們不想再走時,找個草肥水美之地隐居起來。
對此阿朱也做到當初所說,嫁雞随雞嫁狗随狗的誓言。甯願放棄尊貴的公主身份。陪他遊蕩草原之時,将來選擇一個合适的地方隐居。
結果這一切。随着他拯救了這個小部落後,瞬間變成了泡影。這時真正開始思考,以前趙孝錫跟他所說的一些話,喬峰覺得國不甯,又那來的清靜世界呢?
想過上不被人打擾的生活,隻能出現在國泰民安的時代。尤其在這大草原。真正風景優美的水草之是,從來都難逃牧民的發掘。
那怕他們找個偏遠的地方隐居起來,在這種牧民恐慌不安的年代。跟他有這種想法的牧民絕對不再少數,可這樣真的就能逃過戰亂,享受所謂的平靜生活嗎?
跟趙孝錫相處時間不短的喬峰。這時才明白趙孝錫告訴他。想真正享受到甯靜的生活,并非找個山溝或深山草原生活,就能享受到的。
真正甯靜的生活,必須是結束各國征戰,各族融爲一體。真正天下太平的年代,那怕就是找個偏遠點的小村,也能享受到不被人打擾的甯靜生活。
以前喬峰覺得,那都是趙孝錫身爲王候子弟,固有的心态所造成。現在想想,似乎真有一絲道理。國家不太平,這天下又那來的太平日子過呢?
帶着這種反思,喬峰跟阿朱帶着幸存下來的部落百姓,跟着趙孝錫布置在遼國的探騎。終于來到一個非常隐藏的地方,在這裏他看到了真正的甯靜。
與這位代号地十二的騎兵首領,進行過交談的喬峰。知道這個地十二,以前是生活在遼國貴族家的奴隸。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被趙孝錫派往草原的偵騎所救。
經過一段時間嚴酷的培訓,他又被重新派回遼國,打探遼國情報的同時。積蓄着力量,随時等着王師北還的時刻到來,徹底結束這路躲藏的生活。
在喬峰看來,這個地十二應該很仇視契丹人。可看到山活在這座山谷中的百姓中,竟然大多數都是契丹人。連他手下的騎兵,也以契丹人居多。
這讓喬峰很好奇的道:“十二,你先前不是說,你恨契丹人嗎?他們還殺了你父親兄弟,那爲什麽你又要爲這些契丹百姓,提供庇佑跟安身立命之地呢?”
對于這種不解,地十二顯得很坦誠的道:“喬大爺,其實在被閣主救回中原,我就想過要找契丹人報仇雪恨。如果不是他們,我也不至淪落到家破人亡的境地。
可我們每個派到這裏的人,都被閣主下過嚴令,不得随意濫殺無辜。不管是漢人還是遼人,都是好人跟壞人。殺戮隻會增加仇恨,内心永遠得不到真正的平靜。
我們到這裏的任務,就是打探遼國的軍事情報,給遼國朝廷制造麻煩。真正普通的遼國百姓,隻要他們不是好殺之輩,我們非但不殺,還會提供保護。
喬大爺現在也看到,這些百姓生活在這裏,真正做到了衣食無憂。每次外出回來,看到這些百姓臉上的笑容,小的就有種回家的感覺。
雖然小的這個基地,生活的百姓隻有幾百人,可每個住在這裏的人,都跟一家人一樣。從來沒人會說,什麽遼人還是漢人,而是這忘憂谷的人。
用閣主當年教導過我們的話,想要真正看到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天下百姓是一家的景象。隻有完成天下一統,結束這種經年戰亂的時候。
不管是遼人還是漢人,在閣主看來都是炎黃子孫。如果沒有國家的區分,這天下就不會有這麽多紛争。而真想征戰天下,應該想着替炎黃子孫開彊拓土。
小的當年有幸,看過閣主畫的一張地圖。他告訴我們,在我們大宋甚至遼國之外,還生活着無數其它的人種,他們才是真正的番邦外族。
如果我們再不形成炎黃子孫是一家的想法,将來我們就會,被那些真正的番邦外族所奴役。到那時,絕對不會有人對我們存在任何憐憫之心。
盡管小的知道,小的是沒法看到那天。可能替炎黃子孫的統一大業做點事,小的覺得很榮幸。将來小的無法到那番邦之國走走,我的子孫後代一定可以。”
天下百姓是一家!不管那國人,都是炎黃子孫!
這種超乎尋常的理念思想,也許隻有趙孝錫敢說出來。可喬峰不得不說,聽完地十二的話,喬峰突然覺得有種熱血沸騰般的感覺。
雖然他沒看過地十二所說的地圖,卻知道在遼國之外,還存在着一些異族。那些膚色眼珠,跟遼人還有宋人都不一樣的異族,是真實存在的。
隻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們來自那裏,隻知道他們生活在非常遙遠的地方。就算想征服那些異族生活的國度,單單行軍就會花費無數的時間。
此時的喬峰,通過地十二的講述,才真正意識到,這位義弟的野心到底有多大。一直覺得趙孝錫所做的事情,很多都是喬峰也無法理解的。
可現在明白了趙孝錫的野心,喬峰突然覺得,将來真來實現所謂的天下百姓是一家,大家同爲炎黃子孫。也就不存在,這種遼人跟宋人,又或者西夏人吐蕃人的争執。
這種想法看似瘋狂,可在喬峰看來才是身爲男人應該去做的事情。突然覺得,今生無法償還趙孝錫恩情的自己,也許可以在這事情上盡點力。
帶着這種誕生的想法,喬峰讓地十二給他送了一封信給趙孝錫。明确告知,他暫時不返回大宋,而是帶領這些渴望安甯的百姓,反抗遼帝的殘酷暴政。
有了這種想法的喬峰,一掃之前的迷茫。雖然知道這條路很漫長很難走,可喬峰有種直覺,這個夢想也許會在趙孝錫身上得到實現。
身爲喬峰的夫人,阿朱對于喬峰的選擇,也給予了支持。對阿朱而言,隻要喬峰能找回快樂,找到生活的目标,那就是她的快樂跟目标。
而喬峰不知道的是,當從靈鹫宮下山,抵達少室山下的趙孝錫。收到這位親筆信時,心裏終于長長的松了口氣。他最不希望看到的情況,終于不會發生了。
至于地十二說的那番話,趙孝錫也确實對武部一些精銳的手下說過。可趙孝錫清楚,這隻是對那些手下的洗腦,也是爲将來取得遼國民心做的準備。
現在看來,這個天下大同的口号,還是很有市場的,連喬峰都深陷其中。可不管如何,趙孝錫還是會步步爲營,朝這個終極目标推進,希望有天能實現這個夢想!(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