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令孜接到陳敬瑄的來信,差點暈過去了,他一直苦心經營、作爲最後依靠的東川和西川兩地,果然出大事情了。
其實東川和西川有可能出現問題,這個端倪早就存在了,究其原因還是因爲田令孜本人,自從鐵血軍在南方崛起之後,田令孜就開始惴惴不安,想方設法支援西川,讓陳敬瑄好好的經營西川,特别是在軍隊建設上面,不能夠有絲毫的吝啬。
陳敬瑄也知道局勢之緊張,在軍隊建設方面還是很努力的,因爲有了田令孜的支持,錢糧上面是沒有多大問題的,所以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将西川的軍隊擴充到了五萬人左右了,其實力遠遠超過了東川。
東川節度使楊師立,以前事神策軍左軍将軍,與陳敬瑄一同上任,上任之初,楊師立對田令孜是感恩戴德的,也是聽從田令孜的号令的,可随着時間的推移,看見西川發生的巨大變化,楊師立内心有些不平衡了,爲什麽西川能夠得到那麽多的錢糧,東川卻需要上繳朝廷那麽多的賦稅,加上南小說方鐵血軍的崛起,讓楊師立開始考慮自己需要做出什麽樣的選擇了。
楊師立還是有些謹慎的,最初是給田令孜寫信,無非就是哭窮的意思,其實想要表達的真實意思也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朝廷對西川太好,對東川是不理不睬的。
田令孜收到來信之後,口頭上安穩了楊師立,實際上沒有什麽動作。
李儒沛被敕封爲福王、南方道大行台之後,田令孜加快了支持西川的步伐。
其實田令孜也想着能夠支持東川,但實際情況是不允許的,朝廷不可能拿出來那麽多的錢糧,要是都支持了西川和東川兩個地方,怕是朝中文武大臣的俸祿都發布出來了。而且京城的神策軍也難以維持,如此情況之下,田令孜隻能夠選擇支持西川,不管怎麽說,西川節度使陳敬瑄也是他的哥哥。
這就導緻楊師立内心更加的不滿。
明明西川的條件遠遠強于東川,可東川還是要如實的上繳賦稅,這豈不是讓東川直接在支持西川嗎,如此下去,楊師立這個東川節度使,遲早也要臣服西川節度使陳敬瑄。
想到了可能存在的危險和問題之後。楊師立不幹了,他開始想方設法的掠奪本屬于西川的錢糧,明的不行就來暗的,反正隻要搶到手的錢糧,那是絕對不會退出來的。
更爲關鍵的是,楊師立準備和福王李儒沛聯系,期盼得到福王殿下的支持,以此來做到腳踏兩隻船,自身獲取最大的好處。
楊師立的這個舉措。被陳敬瑄知曉了。
那是因爲楊師立派到梁州去聯系劉允章的特使,被陳敬瑄抓住了,嚴刑拷打之下,這位特使交代了。而且拿出來楊師立寫給劉允章的信函,盡管隻是普通的問候信函,可陳敬瑄從中看出了問題。
陳敬瑄迅速将這個情報禀報給田令孜,同時依靠着西川強大的軍隊。開始派兵直接攻打東川,大軍一路都很是順利,占據了東川所屬的不少州縣。眼看着就要打到東川節度使衙門的治所梓州了。
田令孜就是在這個時候收到信函、弄清楚一切事情的。
楊師立準備腳踏兩隻船,這是田令孜不能夠容忍的,不過對付這等的事情,田令孜能夠想到其他的辦法,首先不用去進攻,若是楊師立不聽從調遣了,那個時候就可以出兵剿滅了,誰知道陳敬瑄太着急了,生怕出現變故,突然之下就出兵了。
田令孜驚厥的原因,是因爲西川緊緊靠着山南西道,要是李儒沛知道這件事情了,豈會袖手旁觀,随便找個理由,進軍西川,陳敬瑄就會面臨腹背受敵的窘境。
朝廷想要壓制李儒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人家在南方想怎麽做就怎麽做,朝廷根本無法節制,安靜了接近一年的李儒沛,怕是早就集聚了力量,想着有大動作了。
陳敬瑄和楊師立已經開戰,若是沒有外力的介入,陳敬瑄想要獲勝是笃定的事情,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東川和西川在實力上面是沒有辦法比較的。
既然開戰了,想要陳敬瑄撤出來也是不成立的,楊師立與陳敬瑄翻臉,也就意味着和他田令孜翻臉,而且陳敬瑄進攻楊師立,所持的理由就是楊師立造反。
田令孜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事情隻能夠一步一步來,目前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在皇上面前說到楊師立造反,要讓皇上相信這件事情,同時下發聖旨,撤銷楊師立東川節度使的職務,到了那個時候,陳敬瑄讨伐的行動,就是順理成章了。
說做就做,田令孜沒有絲毫的耽誤,馬上求見了皇上。
這一次田令孜也是豁出去了,他禀明了西川之重要性,毫不隐晦的指出了,若是有人想着造反,進攻京城長安,那麽西川将士最好的避難之地,當初安史之亂,玄宗皇帝也是到西川避難的,後來朝廷平定了安祿山的叛亂,大唐的天下才得以繼續維系。
田令孜畢竟是了解皇上的,也知道皇上最爲擔心的是什麽,應該說長在深宮之中的皇上,沒有什麽承受能力,遇見問題就知道回避,采取的辦法就是不斷的沉湎于嬉戲之中。
田令孜的這番話語,觸動了皇上的心思。
盡管皇上知道楊師立是不會造反的,可得知楊師立竟然準備投靠福王李儒沛之後,也表現出來少有的震怒,立即下旨撤銷楊師立東川節度使的職務,令陳敬瑄兼任東川節度使,同時冊封陳敬瑄爲侍中、平章事。
如此陳敬瑄的身份發生了改變,一躍成爲了朝中的丞相之一了。
聖旨迅速下發,引發了很大的震動。
陳敬瑄進攻楊師立的事情,被田令孜壓下去了,京城根本就不知道這件事情,如此的情況之下,皇上突然下旨免去了楊師立東川節度使的職務,西川節度使陳敬瑄兼任東川節度使,同時兼任侍中、平章事,成爲了朝中的丞相之一,這讓朝中的文武大臣重新看到了,皇上依舊是非常信賴田令孜的。
聖旨很快抵達了東川和西川。
接連取得勝利的陳敬瑄,接到聖旨之後,馬上給麾下的将領看,這大大鼓舞了将士的鬥志,讓征伐的行動更加的順利。
梓州的楊師立,同樣接到了聖旨。
接到聖旨的刹那,楊師立知道自己沒有希望了,他已經派遣了大量的使者,前往山南西道,希望能夠找到劉允章,禀報福王殿下東川的情況,不過這些派出去的使者,至今都沒有音訊,不知道是不是将消息傳出去了。
陳敬瑄對梓州周遭的圍困是十分嚴密的,目的就是不讓消息洩露出去。
西川和東川的地形都是非常特殊的,山高林密,易守難攻,很多地方都是高山大川,楊師立和陳敬瑄非常了解周遭的地形,故而雙方交戰的時候,憑借的就是實力,沒有任何能夠投機取巧的地方。
楊師立最爲擔心的也就是這個方面,他派遣出去的諸多特使,怕是難以逃過陳敬瑄的圍剿,很難将消息送到山南西道去。
聖旨下達,成爲了壓垮楊師立的最後一根稻草。
楊師立豁出去了,他準備在西川稱王了,這就等同于造反了。
與楊師立被動不同的時,陳敬瑄有着十足的把握,他一面命令麾下的将領加緊進攻梓州等地,一面命令成都方向加強戒備,全面封堵和山南西道的聯系,甚至對尋常農戶之間的交往,都要嚴密的控制,至于說商賈之間的交往,更是全面禁止。
陳敬瑄也有擔心的地方,駐守成都的隻有一萬大軍,其餘的四萬大軍,悉數跟着他出來圍剿楊師立了,如此情況之下,成都就顯得防禦力量不足了,所以陳敬瑄必須在最短的時間之内結束戰鬥,然後留下一部分的軍士駐守在梓州,其餘軍士迅速返回成都去。
陳敬瑄采取的方式是很明智的,這也是田令孜建議的方式,那就是圍剿和招募同時進行,進入東川之後,陳敬瑄大肆宣揚楊師立造反,皇上聖旨到達之後,這樣的宣揚達到了頂峰,陳敬瑄同時提出來,凡是能夠放下武器投降的軍官軍士,朝廷不會追究,還能夠保留原來的官銜,各地官府也是如此的對待。
這樣的宣傳是非常厲害的,東川所轄的府州縣紛紛投降,表示效忠朝廷,效忠節度使陳敬瑄,在很短的時間之内,楊師立成爲了孤家寡人,隻能夠駐守在梓州。
勢如破竹的陳敬瑄,很快包圍了梓州,同時加大了宣揚的力度。
陳敬瑄沒有急着展開進攻,他相信梓州城内已經亂成了一鍋粥,楊師立已經失去了支持,遲早是被手下人斬殺的,那樣他就能夠兵不血刃的拿下梓州,拿下整個的東川。
若是做到了這一步,他陳敬瑄所能夠控制的地方就多很多了,這樣也能夠得到田令孜更多的支持,也許不要多長的時間,西川和東川合并之後,他陳敬瑄也能夠成爲名副其實的藩鎮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