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節親征

第417節親征

顧瑾之留了三個弟弟吃飯。

煊哥兒甚至撺掇顧瑾之:“七姐,把八哥也請來吧。八哥愛吃湘菜……”

他還跟小時候一樣,不管什麽時候都想着顧琇之。

他在母親和顧琇之之間,努力維護着顧琇之。

顧瑾之以爲,那是小時候的兄弟情。

他至今不變,讓顧瑾之頗爲感動。

煊哥兒是個長情又心地柔軟之人,像父親顧延臻。

這是優點,有時候也是缺點。

想到他那懸而未決的愛情,顧瑾之有點替他擔心。

她微微走神了一瞬,拉回心緒,笑道:“好啊。”

然後讓丫鬟去請顧琇之。

顧琇之正在書房看書。

還有一個月就春闱,他非常緊張。

他太想點中進士了。

中了進士,他便可以入翰林院,學習三年,選官去外地,離開這個家,離開嫡母宋氏,過幾年随心所欲的生活。

他把未來全部的賭注,都放在這次的春闱上。

他輸不起。

他在嵩山書院念了六年書,中了舉人回家。

那六年,不少同窗叫苦,顧琇之卻感覺每天都像過年一般。他過得舒心、自由自在,不必事事看人臉色。

他甚至給延陵府的莊子上寫信。

他那個被主母趕出去的生母洪蓮,仍在莊子上。收到他的信。莊子上的管事給他回信,說洪姨娘身體很好,隻是整日念叨他。

洪姨娘讓他好好念書,照顧好自己,等将來做官了,接洪姨娘去享福。

顧琇之從此就安心念書。

他知道母憑子貴。

隻要他能出頭,能做官,将來洪姨娘也可以和嫡母宋氏一樣,過錦衣玉食的生活。

在這個年代。爲官三年政績爲優,就可以上報朝廷,請求封母親爲诰命。

當然,需要先請封嫡母。

可是他的嫡母已經有了三品诰命。

假如顧琇之做官,最多做個六品官,那麽他替母親請封的诰命。隻能是七品的宜人或者八品的安人封号。

這種小诰命封号,嫡母宋氏應該不會放在眼裏。

當然,繞過嫡母,請封側室生母,也需要嫡母的同意。

顧琇之覺得,到了那個時候。爲了家族的榮光,爲了顧氏的名聲。嫡母宋氏會答應的。

這一切,等他中了進士,都會成爲可能。

他必須要這個可能。

可越是這般,他就越感覺吃力。做起文章來,自己也感覺大失水準。

他壓力太大了,特别是這兩日,腦袋嗡嗡作響。看書眼睛發花。

就像現在,他從早上就開始心煩意亂。現在也平靜不下來。他想通過寫字來靜心,卻發現字寫得也橫斜樹倒,不成樣子。

他後背都汗濕了。

正好,廬陽王府别館那邊派了個小厮,來對顧琇之道:“王妃請舅老爺過府用膳……”

顧琇之微訝,問:“可是有什麽事?”

那小厮回答:“沒什麽大事,其他幾位舅老爺都去了……”

顧琇之就明白過來。

他點點頭,道:“你先回吧,我稍後便到。”

顧琇之知道,嫡母宋氏是很厭惡他的,但是宋氏的幾個孩子,都不讨厭他。特别是煊哥兒,跟他的感情更好。

而顧瑾之也疼他,顧琇之是知道的。

也許不及她疼煊哥兒,但是在顧琇之愛意稀薄的人生裏,顧瑾之的疼愛,也足以撐起一片驕陽,照亮他的人生。

顧琇之很喜歡這個姐姐。

他也正想出去透透氣。

他換了件幹淨的衣裳。

更衣的時候,他想:不能這樣去,應該去告訴母親一聲,否則回來又要罵他念書不用心了。

想到嫡母,顧琇之後背就有陣陣涼意。

他是真怕宋盼兒。

他戰戰兢兢進了正院,見到了宋盼兒,把顧瑾之派人請他的事,說了一遍,順便表示了他很想去。

宋盼兒今日心情不錯,就很慷慨的說:“去吧。你整日埋頭念書,也太辛苦了。再有一個月就是春闱,應該多歇歇,養好身子……”

顧琇之很驚訝。

他連忙道是。

從正院出來,他大大松了口氣。

要是宋盼兒不陰不陽說幾句話,顧琇之哪怕去吃飯也沒有心情。

現在,他滿歡喜的。

他到了王府别館的時候,進門就聽到了朗朗的笑聲。

那是七姐的聲音。

小時候一處玩,七姐總是笑得這般開懷。

顧琇之眼睛一澀。

丫鬟見他來,對着裏頭喊了聲:“八舅老爺來了……”

裏面的笑聲微斂,顧瑾之親自迎了出來。

她穿着沉香色的長襖,比未嫁時豐腴了幾分,肌膚更加白皙,下巴尖細,也許不夠厚重端莊,卻顯得卻窈窕妩媚。

顧琇之比較喜歡七姐的長相。

“七姐。”他上前道。

顧瑾之迎了他:“怎麽才來?我們等了你半日。今日吃湘菜,我府上的廚子,湘菜做得比湘菜館的還要好,所以把你叫了過來。不打擾你看書吧?”

“沒有,我今日也想歇歇。”顧琇之道。

他不想掃興。

顧瑾之笑得更燦爛:“那更好了。等會兒吃完了,咱們猜枚玩……”

猜枚是他們小時候最愛玩的遊戲。

那時候,僅僅是猜單、雙數,卻玩得非常開心。

後來到了嵩山書院,假日裏同窗之間吃酒也猜枚,卻要附題作詩。有了比較。顧琇之總覺得小時候和七姐、煊哥兒玩的猜枚,才是人生最大的樂趣。

那些簡單的歡樂,是其他東西難以比拟的。

“好啊,正好歇一日。今日天氣也好。”顧琇之道。

今日是湘菜,廚子也做了幾樣不辣的菜。

桌上隻有兩道菜比較辣,其中一道是辣子雞。

除了顧瑾之,其他人吃幾口就扛不住了,包括顧煊之和顧琇之。孩子們更是吃了一口,辣得眼淚直流。

氣氛卻很好。

小十和小十一跟顧瑾之不太熟。一開始有點害怕她。

現在混熟了,就親熱起來。

這是血緣裏帶着的天性。

特别是小十一。

他還跟顧瑾之說:“七姐,燕山和你長得像。”

惹得顧瑾之大笑。

小十有點沉默。

顧瑾之問他話,他也是簡單的回答。

煊哥兒就在一旁說:“七姐,你别爲難小十。娘說他是鋸了嘴的葫蘆。”

小十就看了煊哥兒一眼。

大家又笑起來。

今日的一個小動作和一個眼神,都覺得好笑。

可能是氣氛的緣故。

顧瑾之很久沒有這樣開心過。

她一開始。她的孩子們也跟着開心,煊哥兒和琇哥兒更開心,小十一又是人來瘋,除了小十不改常态有點沉默,大家都笑得沒有正行。

也打破了寝不言食不語的規矩。

吃了飯,大家漱口、洗手之後。就坐在一處猜枚。

人多,猜枚反而越好玩。

不知不覺就晚到了黃昏時分。

直到朱仲鈞回來。才打斷了他們的玩鬧。

“……遠遠就聽到你們笑,什麽事這樣開心?”朱仲鈞笑着問。

顧瑾之便說他們在猜枚。

朱仲鈞回來,煊哥兒和琇哥兒都站起身,兩人要告辭回家。

小十和小十一也跟着站起身來。

朱仲鈞挽留他們:“吃了晚飯再回去吧。雖然住得近,你們兄弟卻客套,難得來一趟。”

“是啊,吃了晚飯再回來。”顧瑾之也挽留。

煊哥兒和琇哥兒、小十、小十一就留下來吃晚膳。

朱仲鈞和琇哥兒談春闱的事。

氣氛沒有上午那麽開心。

琇哥兒也回到了現實。

他和朱仲鈞說話。有點緊張。

“盡力就好,不需太過于看重。”朱仲鈞對琇哥兒道。他看得出顧琇之很緊張這次的春闱。又說,“你這樣年輕的舉人,已經是非常難得了。退一萬步說,哪怕你沒有考中,舉人也是能做官的。如今你大伯在朝,幫你求個偏遠地方的縣令,還是綽綽有餘。政績考核三年爲優,就可以回京做京官。”

琇哥兒愣了愣。

他也知道舉人是可以選官的。

但是,舉人選官,那是難上加難,需要等空缺,有時候一等就是十幾年,還不如繼續參加科考。

想選個縣令更是不可能的,隻能選個無品的縣丞等。

但是,假如去求求大伯呢?

顧琇之從來沒這樣想過,因爲他覺得,嫡母宋盼兒是不會讓父親去求大伯的,特别是爲了他。

但是,假如他真的沒有考中,去求大伯幫忙選個偏遠地方的縣令,對大伯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

他做出了政績,也是顧家的聲譽,大伯未必不樂意。

這樣還可以早離家三年。

顧琇之的心,一瞬間就沸騰了。

他突然覺得,自己那些壓力,都是自找的,根本沒有必要的。

他的笑容也變得璀璨,道:“是,我定會盡力而爲。”

朱仲鈞點點頭。

晚膳後,朱仲鈞和顧瑾之親自送了弟弟們回去。

而後,兩人回了家。

顧瑾之想着,上午那些拜帖還沒有看完呢,也許有重要的人來訪,應該給人家回帖的。

但是她今天太累了,眼皮打架,着實沒有精力看了。

朱仲鈞又在耳邊跟她說話:“……看樣子,是要出征了。”

顧瑾之努力撐起眼皮,問朱仲鈞:“誰要出征?”

“皇帝。”朱仲鈞道。

顧瑾之猛然就醒了。

*****

推薦一本書:《嫡歡》,作者:元淺。春閨記事頁面下的直通車上有,大家點擊可以直接進入。

簡介:孫妙曦前世傷心而死,這世費盡心機報複。什麽?他竟然說一切隻是個苦逼的誤會?喂,世子童鞋,本姑娘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幹掉你,這樣你還要追我?不要臉的家夥居然說“隻要嫁給我,随你怎麽幹我”……靠,是幹掉好不好?!這是一個因誤會成仇,最後破鏡重圓的歡樂故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追書top10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道詭異仙 |

靈境行者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深海餘燼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詭秘之主 |

誰讓他修仙的! |

宇宙職業選手

網友top10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苟在高武疊被動 |

全民機車化:無敵從百萬增幅開始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說好制作爛遊戲,泰坦隕落什麽鬼 |

亂世書 |

英靈召喚:隻有我知道的曆史 |

大明國師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這爛慫截教待不下去了

搜索top10

宇宙職業選手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靈境行者 |

棄妃竟是王炸:偏執王爺傻眼倒追 |

光明壁壘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 |

道詭異仙 |

大明國師

收藏top10

死靈法師隻想種樹 |

乘龍仙婿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當不成儒聖我就掀起變革 |

牧者密續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從皇馬踢後腰開始 |

這個文明很強,就是科技樹有點歪 |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重生的我沒有格局

完本top10

深空彼岸 |

終宋 |

我用閑書成聖人 |

術師手冊 |

天啓預報 |

重生大時代之1993 |

不科學禦獸 |

陳醫生,别慫! |

修仙就是這樣子的 |

美漫世界黎明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