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召集手下将領,齊集中軍帳之中,研究防守方略.
這段時間之中,雖然沒有大的戰鬥,但是小的戰鬥卻是不斷,尤其是舍瓦和隆多再一加入搶劫糧草的行列,使徐州守軍十分的狼狽,往往運來的糧草,十成之中不足三成能到達徐州城内,可是李隆基清楚,徐州的糧草并不充足,要滿足城内四十萬大軍的需要,甚爲困難。徐州雖然富庶,算是李家保全得最好的一個地方,但是其中的糧草,也隻夠大軍一月之用,一月之後,則告糧盡,根本無力抵擋安、唐兩軍的夾攻。
往者,安祿山就以搶劫李家糧草爲樂,現在再一加上唐朝的軍隊,糧草的補充,真的是到了步履維艱的地步。
參見畢,李隆基首先開言:“諸位朝廷大臣将軍,現在,安祿山和唐朝這兩大反賊已經圍困我徐州十五日之久,城中糧草大家都是知道的,即使是節約使用,也隻夠半月之需,可是我們運糧的部隊一再的遭受這兩大叛逆的阻攔,能夠到我城中的,不過是十之三四,若是不解決這一難題,軍心必亂,現在,可以說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李光弼押運大批糧草前來徐州,勢必遭受這兩軍的搶劫,你們之中,誰出去接應?”
韋堅趕緊站了起來:“陛下,我以爲郭子儀骁勇善戰,可以出去接應。”
這段時間之中,他被目爲李亨的人,處境十分的艱難,知道郭子儀得勢,趕緊出來吆喝兩聲。他知道,自己現在的話,根本不起什麽作用,甚至不如牛僧孺,但是正是他表明自己立場的時候,見有這樣的機會,趕緊動手。
“陛下,微臣願往!”郭子儀心中略加感激,這老小子雖然讨厭,但是如此一來,倒也能使自己的面上好過一些。
以前每逢有仗的時候,他總是第一個請纓,雖說是爲李家出力,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别的人眼裏總有嘩衆取寵的嫌疑,于他的名聲不好,但是現在一來,卻使他感覺大大的不一樣。
李隆基道:“準奏!可是各位愛卿,糧草是我軍的生命線,一旦這次出了纰漏,再要籌集到如此多的糧草,不知道何年何月,因此這一次護送糧草不容有失。郭大将軍雖然骁勇無比,但是爲了以策策完全,還必須得再派一位武功高強的大将去支持爲好,不知道你們之中還有哪一位願往?”
高仙芝看李隆基的眼光看向自己,知道無法推脫,隻得說道:“陛下,微臣願往!”
李隆基大喜:“好,準奏。你們兩人各帶一萬兵馬,分爲兩隊,郭子儀居前,高仙芝居後,前後想接十餘裏,若是李光弼沒事則已,若是遇到危險,一起接應。”
“是!”兩員大将一起接令,各自帶本部一萬精兵前往徐州西面的羅店,好護送糧草。
郭子儀和高仙芝走後,李隆基心中懸着的一顆心才算是放下了一些,看這滿朝文武:“諸位愛卿,當此朝廷危難之時,諸位有什麽妙計,可以守住徐州?”
他說了這話,臣下并不一人敢發言。
良久,李隆基才說道:“既然你們都不敢說。那麽朕來替大家分析一下。徐州是中原咽喉之地,一旦失守,則我大唐之後退到靈武這樣的皮毛之地,想要光複,難度十分的大。因此,現在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守住徐州,和靈武形成犄角之勢,到時候,叛軍攻打徐州,則靈武之軍救我,若是攻打靈武,則我等自徐州救應,叛軍現在雖然占了上風,可是并不足畏。而且,朕還打聽到,安祿山和唐朝各自調遣自己手下的精兵,正在趕往我徐州的途中,欲展開一次會戰,攻陷我徐州,諸位想想,到時候我們該怎麽才守得住?”
魚朝恩就道:“陛下,微臣以爲。賊勢浩大,而我軍糧草補給不上,不如遷都南方,到時候再圖北上,乃是萬全之計。”
李隆基大怒:“住口!以後這樣的言論,再不能出于你等之口,否則有如此案!”
嘩啦一聲。
李隆基身前的案桌被倚天劍斬爲兩半:“諸位!你們想過沒有,中原才是我大唐朝的根基,若是一旦背井離鄉,去到南方建都,則安祿山和唐朝就會坐大,别說到時候再北伐中原,就是能否守得住南方的基業也是個未知之數,此事萬萬不可。今**們但說無妨,不過,必須都說的是怎麽守住徐州,牛臣相,你是怎麽看的?”
牛僧孺心中大爲惶恐,知道李隆基給自己出了一天大的難題,但是他飽學詩書,微一凝神,就揣測李隆基的意思,說道:“回禀陛下,我以爲,安祿山和唐朝賊勢強大,兵力、裝備和補給都遠遠的強于我等,若是困守孤城,時間一長,勢必陷入糧草不繼,士氣低落的境地,因此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開辟第二個戰場,以吸引安、唐兩家的軍隊,減輕徐州和靈武的壓力。”
李隆基大喜。想不到這年青人頭腦居然如此厲害。其實他這段時間之中晝夜思量的就是怎麽才能守住徐州,根本不敢談攻。但是,現在一聽牛僧孺的這番話,卻使他深以爲然,以攻爲守,未必不是好的方法。
“不行不幸!此事絕不可行!”韋堅大爲惱怒,看李隆基的神态,似乎據的這計策好,趕緊道:“陛下,您請想想。現在我大唐的軍隊,連上高仙芝将軍從西域帶回的軍隊,再加上封常清将軍從南方帶回的軍隊,再加上牛仙客從嶺南帶回的軍隊,隻有七十萬人。可是現在城外的安祿山軍隊和唐朝軍隊,已經是六十萬之衆,而且有二十萬騎兵,一個小小的疏忽,陛下,徐州就有可能被攻陷。在這樣的時候,不集中精力對付叛軍,卻去開辟什麽第二戰場,我以爲,或許你那邊還沒有成事,這邊已經抵擋不住了。”
當下,滿朝臣子開始議論紛紛,有支持牛僧孺的,有反對他的,朝中頓時結成兩派。
李隆基聽群臣議論的聲音漸漸的小了下來,這才說道:“諸位,你們的話,朕都聽到耳中,告訴你們,朕決定支持牛僧孺的看法。這裏有幾個說法,希望大家聽好。第一,開辟第二戰場,可以減輕我徐州防守的壓力;第二,這第二戰場遊離于徐州之外,當然不會和唐朝這些部隊死磕,可以首先保證自己的糧草供應,到時候,還可以四處籌措糧饷,招收軍隊;第三,若是叛軍分出自己的兵力去對付他們,那麽我們徐州的軍隊也可以發動反攻,到時候擊敗叛軍,如此一來,我們的危機解除;第四,我軍中大将不少,困守在孤城之中,不能發揮他們的作用,不如出去招募士兵,訓練出更多戰士。大家也知道,若是叛軍再增加史思明和專信的兵力,不下五十萬,到時候,若沒有機動的兵力,徐州勢必失陷。”
“陛下英明!我以爲,第二戰場勢在必行,而且越快越好,希望陛下選出一員大元帥,到時候可以節制在外的所有将領?”牛僧孺趕緊發話。
李隆基心中大爲喜悅。在心中權衡了一下,徐州城牆堅固,有宣贊王子和牛僧孺楊玄林這些骁将,大可以憑借城牆的地利守住徐州,當然,王思禮、魚朝恩、蔔固懷恩都是真正的大将,而且熟悉徐州防守,也一并留在城中,以五十萬大軍的兵力,足可以守住徐州。到時候,郭子儀和高仙芝,封常清、牛仙客這些人,自可以在外面開辟第二戰場,隻是要選出一個大元帥,他一時之間也不好決定。郭子儀戰功卓著,治軍有法,當然是最好的人選,但是高仙芝的戰功也是彪炳,而且資曆尚遠郭子儀之上,該如何處置?
“選出一明大元帥,這個,朕也不能指派,你們說是不是?”李隆基權衡再三,終于說了這樣的話。
無數的将領一聽,眼中都射出興奮的光芒,這樣一來,不少人都有機會。
可是,李隆基下面的話讓很多的人心中打了一個突:“國難之時,選出的元帥首先是武功高強,不如我們盡快來一次比武奪帥,好定這個大元帥的人選,你們覺得如何?”
“好!陛下英明!比武奪帥!”
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興奮的神色。雖然他們之中的不少人,都覺得自己的武功不如郭子儀這樣的厲害人物,但是開辟第二戰場,也并不是僅僅是選舉一位大帥,到時候,大帥帳下也會有一些大将,正是他們的機會。
李隆基見牛僧孺的這個提議得到實施,大爲興奮,正要嘉獎這家夥兩句,但是傳令兵的話,卻使李隆基的心都抖了起來:“報!郭子儀在羅店遭受唐朝的圍攻,高仙芝在清河遭受安祿山的圍攻,李光弼見形勢不利,帶領大軍和糧草退回靈武,請求救兵,十萬火急!”
這傳令兵一說完話,頓時委頓了下去,顯見事态的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