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此時唐朝廷之,李隆基卻是大雷霆,真的是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漂橹,将所有秋季問斬的犯人全部正法不說,更是火急宣召群臣入宮議事,大朝廷上大罵安祿山和唐朝兩人。
就在李隆基坐在龍椅之豁然站起的時候,臣相韋見素奏報:“唐朝于前日子夜帶領叛軍襲取了陽平關,正糾合賊兵開赴京師,現在唐朝的威脅已經甚于安祿山,請皇上及早定計,削平叛亂。”
李隆基本來要在金銮殿上再蹦達幾下,再整頓一下朝綱,但想不到的是,陽平關居然失守。
他本來還有點底氣的,但是,聽到這話,心空落落的,忽然之間像是被抽取了靈魂的僵屍一般。
好半晌,李隆基才平息了情緒,聲音嘶啞的說道:“諸位愛卿,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當此危急之時,請諸位加意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務必要掃平叛逆,再整朝綱!”
但想不到的是,此話一出,居然并無人接口。
顯然,大家都知道,這個時候說錯了話,頭上的腦袋就不是那麽保得住了。到了此時此刻,陽平關一破,長安所有的屏障都已經失去,真正的可說是長安危矣。
韋見素當先說道:“皇上,以臣之見,唐朝既然已經帶兵潛入長安外圍,那麽就應深溝高壘,暫避其鋒,随即诏告天下,宣布唐朝爲叛逆,到時候等到勤王之兵到達,何愁一個區區唐朝。”
“韋相說的不錯!皇上,唐朝十分狡猾,将皇上也給欺騙了,居然投靠了南诏,到現在已經可以看出,唐朝和南诏有勾結無疑,他這次假裝兵敗,也是事先謀劃好的,種種迹象表明,他和南诏朝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說這話的人是顔真卿,國書畫大家,秉性正直,現在他是戶部侍郎,想到李隆基居然犯下如此大錯,還是忍不住說了出來。
李隆基越聽越怒,終于忍受不住,打斷了他的話:“現在是找辦法的時候,時間貴于黃金,指責朕之不明之言,稍後再議不遲到,說,你有何策可以芟夷斯難?”
顔真卿就說道:“臣以爲,皇上當立即下’罪己诏‘一道,平頂朝野的輿論,然後,命令神策軍銅陵馬大人帶領神軍固守骊山,以赢得修繕長安城牆的機會。要知道,長安久無戰亂,城池雖然堅固,但是防務松懈,不雷厲風行整饬,必将釀成大禍害!”
聽到這裏,李隆基總算是點了點頭:“說的倒是有一定的道理,去,傳朕的旨意,着馬正章帶神策軍三千人爲骨幹,另外從京師衛戍部隊之抽調六千精兵,務必要阻止唐朝占領骊山,窺視我長安虛實!”
“是!”馬正章當下領了旨意,迅帶兵駐守骊山。
而長安城之,京城九門都是嚴格整饬,務必要保護京師安全。
而且使人匪夷所思的是,李隆基果然聽從了顔真卿的勸告,下了一道罪己诏,承認自己許多不是,拉攏人心。
不過,随即,顔真卿就嘗到了被李隆基“委以重任”的滋味,因爲李隆基派他馬上出使安祿山軍,向安祿山曉以大義,讓他帶兵從洛陽撤退。
這其實不過就是借刀殺人之計,但此時刻,顔真卿要說自己不去,卻又找不到有力的理由來推托。
于是,一代大書法家,光耀萬代的藝術家,就這麽被李隆基暗算了,真的奉旨去遊說安祿山,結果毫無意義,因爲所有人都知道,安祿山是不可能回頭的,反勸他投向自己。這位偉大的書法家因爲堅持氣節,竟被殘暴的安祿山所殺。
當然,當此非常時刻,李隆基還是不計較前嫌,将高仙芝、牛仙客、章仇兼瓊這些絕世高手啓用,守衛京城九門,等待勤王大軍從洛陽回轉。
這個時候,唐朝的威脅,在李隆基的心,不是安祿山,而是唐朝了。
他倒是十分的後悔,爲什麽沒有事先現唐朝的陰謀。
其實他當然也沒有想到,唐朝本有機會可以刺殺他的,但也沒有實施。
所以這世事,變換無常,有些時候,還真的說不清楚誰對誰錯。
卻說唐朝軍行甚,自陽平關到長安,不過是數十裏之地,所以唐朝并沒有着意催軍前行,而是命令辛白江爲先鋒,專氏四虎爲副先鋒,馬軍精兵一萬人,帶領前部逼近長安下寨。
他自己則是帶領大軍緩緩逼近,于路見到到處到處都是流民,也無暇顧及,隻和李白舍瓦兩人商議諸般策略,行軍駐紮之法。
唐朝笑道:“好在陽平關和長安之間是一馬平川之地,不利于火攻,不然的話,我倒是心惕惕。”李白和舍瓦點頭稱是。這倒不是笑話。以唐朝兵鋒之利,正規交戰,肯定不會懼怕任何人,他有自信,即使是朝的高仙芝、章仇兼瓊這些人帶兵前來,他也絲毫不懼,畢竟兵力強盛于彼,但一旦用火攻,則不好說得很了。
唐朝襲破陽平關是在子夜時分,而且一占領之後,馬不停蹄的就直取骊山,所以還隻是晌午初刻,已經到達了骊山之外,前部來報,在骊山腳下遇到了唐朝神策軍的抵抗。
唐朝立即傳令後軍作爲前軍,布下陣勢,自己則帶領手下親随三千人親自深入前線。
唐朝和舍瓦李白等到達的時候,骊山腳下愁雲慘霧,殺氣騰騰,兩軍正自争戰。
神策軍的統帥是馬正章,此時正立馬于骊山高阜處,看兩軍争戰,他的部隊雖少,隻有五千餘衆,但是的确是唐朝廷的精銳,因此和專信等大戰,卻是不分勝負。
其神策軍副統領魚朝恩的武功更是厲害,居然一人就敵住了辛白江和專仁兩人,其餘的神策軍将領也是武功不錯,又是據守關隘,唐朝前部兵器雖多,但是激戰三個時辰,卻還是纏戰的狀态。
唐朝心大怒,就憑這不足萬人的部隊,就擋住了我唐朝前進的道路,那我還怎麽做原的皇帝,當下,當下大喝一聲:“給我沖啊!”
玄鐵長劍一指,指揮手下殺了過去,李白和舍瓦當先開路,直取馬正章。
唐朝手下這三千健将,卻是跟這他無數次出生入死的兄弟,戰鬥力比辛白江帶的先鋒兵要高出一個檔次,即使和安祿山的五營親兵相比也是毫不遜色,這一加入戰團,立即占了上風。
唐朝早已經将骊山情況分析透徹,覺得以長安現在的兵力,最多不過是抽調一萬人處理來抵抗,所以才将大隊人馬駐紮在骊山腳下,自己隻帶先鋒部隊作戰。
果然,自己所料不差,李隆基真的是隻派了一萬人駐守。
隻是有一點點出乎自己的意料,那就是李隆基居然敢将自己身邊的屏障馬正章遣出來迎戰,而且還帶上最精銳大量三千神策軍,并不顧及自身的安危。
李隆基此時,可謂是四面楚歌,内部矛盾尖銳,随時面臨着當年奪門之變那樣的政變危機,畢竟,歧王、靈王這些皇室王爺還健在,也難保說在這樣的時候沒有危險。
當然,李隆基的危險遠不止此,因爲朝廷之,還有像高仙芝這樣的大将,也有像楊國忠這樣手握重權的大臣,還有不少搖擺不定的勢力,一個弄不好,就是身死國滅的下場。
可他還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将身邊年精銳遣出作戰,倒也不是一個沒有魄力之人。
唐朝這一進攻,立即使馬正章大爲吃緊,因爲他可以感覺到如山的壓力逼迫而來,不由得抽出了身邊的長劍,卻是著名的寒玉劍,以前本是李隆基的佩劍,但後來賞賜給了他。
就在這個時候,他感覺到威脅,強烈的威脅,一個白衣如雪的人迫近了他,使的一口寒光閃閃的龍泉寶劍。這也是當時十大名劍之一。
他是李白,李白的劍妙曼而有一種動人的色彩,使你幾乎看不清他出劍的角度,他的劍也是自手腕的抖動而衍生出來的,所以充滿了突然性。
但附帶在劍上的巨大壓力,還是使馬正章感覺到強大的壓迫。
這個時候他也已經認了出來,面前的這人就是李白,那個詩一樣缥缈的人物。
兩人一交手,方圓三丈之内都在他們劍勢籠罩之,外人根本難以靠近。
魚朝恩碰到的人是舍瓦。
舍瓦用的厚背大刀,這樣的兵器,可以馬戰,也可以步戰,用來對付魚朝恩手上的紫金刀,正好是絕佩。
神策軍之就隻有馬正章和魚朝恩這兩個絕頂高手,因此一被纏住,辛白江和專氏四虎盡可以支持得住。
神策軍雖然神勇,但是哪裏及得上唐朝兵多,而且他手下三千精兵卻是精銳之師,漸漸的,骊山大門被攻占,唐朝手舞玄鐵重劍,卻是如虎入羊群。
亂!大亂!
神策軍開始亂,并且大亂,終于支持不住,紛紛潰散。
畢竟,骊山防務,也是向來攜帶,一天的時間,哪裏能夠修繕,到處都是缺口,這也是唐朝能迅攻占骊山之主因。
馬正章見大勢已去,虛晃一招,和魚朝恩帶領殘部逃往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