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浚氣得要爆炸,跟這種人怎麽說理?張浚是文官裏的武将、武将堆裏又是文官,先天上占足了便宜,别管面對的是誰,都敢橫挑鼻子豎挑眼。出道以來基本上從沒落過下風,這造成了他脾氣大、口才差,和人吵架時總是出醜。當年被嶽飛頂得惱羞成怒,這時一老學究也能虐到他完爆!
張浚實在講不出什麽了,索性轉過頭去向皇帝作慷慨激昂狀“陛下當以馬上成功,豈可貪于苟安,坐失良機”
趙眘被深深打動了。北伐當然困難,可難道有困難就不做了嗎?當然不!他以更激昂的态度回應了張浚“公既銳意恢複,朕豈獨甘偷安”
一時間,南宋金殿上充滿激昂慷慨的王霸之氣。相傳很多人被感染了,無數道崇敬的目光在張浚、趙眘身上凝聚,給他們鍍上了榮耀的金邊…
可不包括史浩!史老師無比堅定于自己的理念,哪怕造成川軍死傷數萬、國家喪地16州都不在乎,更何況眼前這些小氣氛?他和張浚一連辯論了整整5天&頂&點&小說{}。這5天裏,兩人的戰場一會在金殿上、一會在府堂間、一會在飯桌上…
史浩擺出國家現在能動用的軍力,最多隻有6萬人主戰,請問信心從何而來?嚴重打擊之後,史浩又情至綿綿、深情地說“張都督,我生平幾十年願望就是執鞭前驅、聽您指使。您是我的偶像,可沒想到現在我倆意見如此相左。爲了您30年之大名不墜,國家元勳大旗不倒,您可千萬謹慎冷靜些啊…”
張浚大怒,這個該死的老學究視其如嬰孩,居然敢軟硬兼施!這是對他最大的蔑視,他大怒之下拂袖離朝遠去,回江淮前線去視軍!
張浚走得是如此的決絕。趙眘立即心虛,十萬火急的請他回來。然而還是他的史老師,繼續明目張膽地拆台!前方張浚百般酬集軍備,能就地解決的絕不麻煩中央,可經費實在不足,無可奈何之下向趙眘求援。趙眘下旨立即支持!
可右相史浩不同意!剛剛登基,還沒施恩于民,就橫征暴斂,不怕搞出民變嗎?那時失地沒收複,江南都會有危機!
史浩說得冠冕堂皇。囑咐有關部門留旨不發,拒不執行!
趙眘急了:這是軍務,耽擱不得!
史浩很鎮定:要不您撤我的職,反正我不同意!
相持的結果是趙眘再一次妥協,無論張浚還是史浩,都算是他的貼心人,走了哪個他都沒咒念…難道還能起用趙構、秦桧時期的那幫垃圾蛀蟲嗎?萬般無奈之下,趙眘決定誰也不得罪。史浩可繼續反對北伐,不分場合地點。想說什麽就說什麽。張浚去北伐,想做什麽就做什麽。至于錢,趙眘靈機一動,想到了每年都要準備進貢給金國的歲币!剛剛不是才打完仗。兩國交惡嗎?那還給敵國幹嘛?就用這筆錢支援張浚做軍費!
終于解了燃眉之急,趙眘卻沒法喜歡。北伐是個巨大的合作工程,需全體官員去支撐每一個環節,難道每一次都得這樣拍腦袋想辦法。拆東牆補西牆嗎?必須要動員起來!
可向爹要政策,向老師要支援全都泡湯了,搞得狼狽不堪。白白多出了負面影響!長此以往,如何了得!試問支持到底在哪?趙眘實在想不出還能怎麽辦,隻好使出最後一招!皇帝親自出馬、以身作則,以帝王之尊号召國民行動起來!
趙昚在皇宮内專門開辟出一塊場地,帶着宮伴、禁軍等在裏面做各種軍事運動,陰雨天也不停,上面遮上油布,下邊鋪上沙子,每天準時出操!
沒幾天效果就出來了!文官們集體看不順眼,提議皇帝穩重點,不說形象問題,萬一傷着哪了,還能正常工作嗎?趙眘充耳不聞,他要的就是影響!哪怕是反對的聲音,隻要傳出去就好!
他接着操練。結果某天出事了。那天他在打馬球,這是集馬術、杆法、急停、沖刺等複雜動作于一體的高難度運動,一直以來在軍隊裏非常流行,能在玩的同時練出非常好的戰術基礎!
趙眘精力充沛、興緻勃勃,玩得高興時忘了馬的死活。他騎的那匹馬被反複折騰得頭暈目眩,一時激動跑偏了方向,向場邊低矮的廊房狂奔而去…
這非常突然!一幹侍衛、禁軍都沒反應過來,眼睜睜看着馬沖向了矮房,看高度皇帝肯定要一頭撞上房檐!
祈禱!讓趙眘在這一刻被老祖宗趙匡胤附體!腦袋硬度瞬間無敵,哪怕騎馬撞上城牆,也不怕!
奇迹通常都是孤品,沒法複制的。宋孝宗趙眘有自己的故事橋段!他在馬就要撞到房檐的一瞬間,突然離鞍跳起,迅速伸手抓住房檐,全身挂在空中,松手落下…整個過程神色不動、鎮定自若。之後他牽過一匹新馬,翻身躍上,重新操練…
全場歡呼:我皇威武、我皇從容、我皇萬歲!
這事像長了翅膀一樣飛翔在南宋的天空下,皇帝尚武的形象初步确立起來了,連帶着大家也開始關注起北伐…
趁此機會,趙眘第一次以官方名義發布北伐令!消息傳出,舉國動蕩,先是德壽宮地震了,趙構在望仙橋上咆哮如雷,喊趙眘立即過來解釋!不,你啥也不用說,馬上去宣布之前是口誤、是喝醉酒了亂講!
趙眘沉默不語…這是他反抗的極限,他不可能和賜予他皇位的“老爸”作口舌之争,進而翻顔相向,橫眉冷對。那是不可想象的!事實上他隻需緊緊閉上嘴,沉默到底,就足以說明他的決心!
趙構喊累了,與其說他是在宣洩怒火,倒不如說他在釋放恐懼。這軟蛋被女真人吓出了真正的器質型障礙,每時每刻都折磨着他,提醒他永遠别忘了誰是主人誰是孫子!
這時他當着孫子,卻管不了兒子,更沒膽子重新坐到最前台去面對問題,折騰好一會後。隻能揮揮手讓趙眘滾蛋…
趙眘自由了,從德壽宮出來後猛然間天高地闊,世界明朗,終于能做自己最想做的事了!宋孝宗回宮後,繞過一切的官場阻撓,把三省、樞密院都扔到一邊,直接向江淮前線的張浚下令:開始隆興北伐!希望能真正的隆興大宋!
馬上就要北伐了,看一下張浚在江淮前線所做的準備:江淮軍力号稱20萬,這與完顔亮南侵時南宋在京口附近集結的兵力相當,按說是可信的。但同人不同命、同事不同時。什麽事都會有變化。上次是趙構下的令,所以是20萬。這回是趙眘,數字也勾兌了!正兵8萬、民夫5萬,這就是此次隆興北伐的全部軍力!
看着很少,卻已是張浚竭盡全力積攢出的了。爲了這些,他招募兩淮地區18—45歲的青壯組成神勁軍,駐防建康。招募福建、兩浙等地青壯組成忠勇軍,駐防臨安。招募北方南下的流民組成忠毅、忠順、強勇、義勝等軍,分駐鎮江、淮南、四川等地。以換取當地的正兵出戰…國事如此,張浚也算展轉騰挪,盡一切可能地拼湊了…
兵不多,将就必須強!此次北伐兵分兩路。張浚親自點将:一代名将李顯忠從淮南西路的濠州出發,攻打蕭琦駐守的宿州靈壁縣、軍中敗類邵宏淵從泗州出發,攻打富察徒穆、大周仁駐守的泗州虹縣!
李顯忠之強,不下于中興名将。甚至個人武勇要超過張、劉、吳,直追韓、嶽!隻是在全局掌控上一直沒體現出深淺來!
張浚北伐,李顯忠是他點的頭一員大将。也可說是北伐的主将。但伐國大舉不能隻靠一個人,張浚爲他配了個副手邵宏淵。
北伐前,李顯忠明顯比邵宏淵高出三四層樓,官職、聖眷更是隆重得多,連名字“李顯忠”都是宋高宗禦賜的。但他在最重要一點上有先天性缺陷:李顯忠不是嫡系!
陝西李氏威猛強悍、膽勇無雙,是無可挑剔的戰士。可他和他的家族先降金、再降夏、又降僞齊,不管内幕和過程怎樣,這都是鐵打的曆史,無可更改。回歸南宋後,和官方也隻是短暫的蜜月期,轉眼間就和秦桧、趙構相忤,被打入冷宮…
如此經曆,說得刻薄點,李顯忠就是個壯丁,需要時才被拉出來頂上去!官場是現實的,無數雪亮的眼睛都看清楚了這一點,于是北伐還沒出征就出事了!
邵宏淵造反!邵嫡系把自己和李顯忠對比了下,發覺哪怕能力差出去幾條街,都沒法彌補他先天上巨大的出身優勢。于是他不平衡了!憑啥定要讓他給李顯忠打下手,當二當家啊?
邵宏淵抗命,直接向張浚提出了條件:他也是主将,定要與李顯忠分庭抗禮,不分大小!
按說這是在找死,臨戰違命,完全可使用戰場紀律,輕則罷免,重則砍頭!尤其是以強勢著稱的張浚,他當年把嶽飛都能硬生生壓制下來,這時一小小的邵宏淵算什麽?找死就讓他去死好了!
可怪事發生!張浚居然收回成命,讓邵宏淵獨領一軍,允許其便宜行事。也就說:從這時起,邵宏淵想幹什麽就可怎麽幹,誰也沒法約束他了!
而這條命令是皇帝趙眘下達、總指揮張浚頒發,向北伐全軍公布的!北伐軍的軍紀從最開始時就敗壞了。很多年後總結經驗教訓時,這一條被重點提了出來,覺得這是勝負之間的最根本原因!
南宋軍隊主要分成駐屯大軍、禁軍、廂軍、土兵、弓手5種。駐屯大軍是最精銳部分,它們前身是中興諸将的直系。禁軍淪爲第二等,平時不上前線,實戰機會很少。廂軍不值一得,相當于保安民警。反而是土兵、弓手等民間組織時常給出驚喜,如魏勝等神奇大叔們,他們戰鬥力比駐屯大軍都不差!
這次北伐軍隊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由江淮都督府張浚下轄的建康、鎮江、池州、江州4支駐屯大軍。二是禁軍中殿前司、侍衛馬軍司兩部合軍。追溯下源頭:建康駐屯軍是張俊的部隊、鎮江駐屯軍前身是韓世忠的部隊、池州駐屯軍是劉光世的部隊、殿前司是楊存中的部隊。
熟悉宋史的人一眼就可看出:南宋最強兩支部隊,鄂州、四川方面的兩支部隊都被排除在外,沒參與這次北伐…
鄂州是出于曆史原因。嶽飛是南宋永遠的傷疤,無論哪位皇帝包括趙眘在内,都能回避就回避。且當初肢解嶽家軍時南宋官方做得很完美,嶽家軍已成爲傳說,鄂州軍再不是當年那支縱橫天下所向無敵的軍隊了…
四川方面更是一死結!這是個很怪的現象,幾乎每次南宋要舉傾國之力北伐時,四川都會突然出事,導緻無法出戰!如嶽飛的第四次北伐,那時中興四大将與劉锜都同時出兵,在廣闊的中原大地上展開戰場,如那時四川再出兵的話,金國側後方會壓力更增,導緻中原的防守薄弱。可奈何那時四川主将吳玠突然猝死…
輪到這一次,四川本在吳璘率領下長驅直入,連勝拓地。可史浩挖坑、趙眘就跳,搞得吳璘把川軍老底子都輸了大半…川軍隻能轉入防守,能保住西大門不開就算難能可貴了!
40多年後,這樣的一幕還會再次上演!那次是與吳璘的孫子有關,局面擴大到了吳曦叛變,差一點和南宋劃清界線!
這是後話。回到眼前:張浚縱然雄心萬丈,也要受實際條件制約。北伐軍共8萬餘正兵,裏邊還包括火頭軍、辎重兵兩大塊非作戰人員,他的兵力不過6萬出頭而已…
這樣,就決定了戰線無法全面輔開!南宋軍隊兵分兩路:李顯忠攻取靈壁、邵宏淵攻擊虹縣。兩軍各達目的後,會師攻取宿州!
翻開宋代地圖,可知很多史書記載錯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