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紹仍然不解,“啊”了一聲,說道:“那如果秦軍追擊過來,我們連一點抵抗都不做嗎?”
甯鈞回答道:“我不會讓周将軍做一個‘不抵抗’将軍的,什麽時候反擊,你看我的旗語。根據令旗的指揮統一行動。”
周紹至始至終是一頭霧水,但是甯鈞也不能提前告訴他這是什麽樣的計策,以免更多的人知情,反而發揮不出應有的效果。
他布置好了周紹所率的弩箭部隊後,然後又将剩餘的兩萬人分成了兩隊,一隊由自己率領,居于山口的左翼,另一隊由韓将季吉率領,居于山口的右翼。他命季吉将部隊完全隐蔽起來,絕不能讓秦軍發現一點動靜。
甯鈞并沒有把率領另右翼埋伏部隊的任務交給許牧,此人隻配跟在自己身邊行動,以免他跳出來誤事。
甯鈞将一切都布置妥當後,就在山口的左側隐蔽下來,他命令自己所帶的左翼部隊,做到悄然無聲,連咳嗽聲都盡量忍着。
過了不到半個時辰,甯鈞看到排列整齊的秦國的軍陣出現在了山口。他們呈方陣列隊,組成了三千人一組的集群,有序地向前推進。
甯鈞見此情形,猜到:司馬錯大概是吸取了公孫延亂兵急進的教訓,不敢再莽撞冒失地追擊。
秦軍穩紮穩打,十多個集群的部隊,邁着整齊劃一的步伐,腳步聲咚咚咚地通過了山口,所過之處塵土飛揚,連幾隻烏鴉都被這陣勢給吓着了,抖動着翅膀,拼命地向遠方飛去。
過了一小會兒,甯鈞見司馬錯率領着的中軍部隊,也是三千多人組成的中央集群。司馬錯頂盔掼甲,提着方天畫戟,腰下佩劍,走在集群的最前方,他的左右跟随着五、六命大将,以及一百名親随校卒。
司馬錯作爲秦軍的主将,自然是氣派十足,所配給的護衛兵、傳令兵、雜役兵和其他親随校卒等,一應俱全。
主将之位人人皆欲得之,不僅是因爲他有戰場上的絕對指揮權,也是因爲主将與副将,排場大大不同,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甯鈞注意到司馬錯所率領的秦軍中并沒有公孫延的影子,連與他親近的那兩位部将邢孟和馮良,也不知去了哪裏?
原來公孫延敗了回去,恰遇到了司馬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五萬多人,正往山口處趕來。
公孫延前去向司馬錯交令。他有些不服氣,爲自己辯解道:“末将所率的兵力有限,在山口處遭到了三、四倍于我軍的敵人攻擊,所以才退了回來。請司馬将軍借我五萬大軍,我再行殺了回去。”
司馬錯見公孫延衣冠不整的狼狽樣子,心中又是氣憤,又有點暗喜。氣的是他吃了敗仗,仍然嘴硬;喜的是自己抓到了公孫延的把柄,又可以向國君上道奏折,狠狠地參他公孫延一本,讓他吃不了兜着走。
司馬錯沉着臉,呵斥公孫延道:“你冒然進軍,不聽中軍統一号令,如今吃了敗仗,還要嘴硬,是何道理!”
公孫延撇了撇嘴,回道:“末将隻是爲了保全實力,所以後撤等待援軍,怎麽能說是吃了敗仗呢?我的軍隊仍然大部分都完好無損。”
司馬錯見公孫延犟嘴,勃然大怒,高聲道:“敗了就是敗了,說什麽後撤。如果每一位将軍都像你這般狡辯,我秦軍還有什麽章法可言。”
他說着,從身邊的捧令官手中拿過了主将的令箭,扔了下來,向親随校卒命令道:“給我把公孫延捆綁起來,聽候發落。”
他身邊的校卒聽到主将的号令,一湧而上,要捉拿住公孫延。這時,公孫延身邊的邢孟和馮良從戰馬上甩蹬離鞍,急忙向司馬錯跪拜行禮,馮良嘴快,爲公孫延求情道:
“司馬将軍息怒,公孫将軍所言句句屬實,前方韓軍确實有埋伏。領軍之人正是那個秦國叛将甯鈞,此人詭計多端,兇狠歹毒。而且韓軍人馬成倍于我們,所以我軍敗退情有可原。”
司馬錯一聽甯鈞的名字,心中一凜,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心想:“甯鈞什麽時候到了前線?此人能征慣戰,實在是個很難對付敵手。”
他這時才對公孫延之敗有了一點理解,深知公孫延自傲又冒失,如果遇到甯鈞這樣的英勇善戰的大将,即便是人數占優,恐怕也抵敵不過。
司馬錯向着校卒們揮了揮手,他們停下了捉拿公孫延的腳步。馮良見求情又了效果,接着又進言:“請恕末将鬥膽直言,目前秦、韓兩軍交戰正酣,我軍正是用人之際,萬望将軍念及軍情,讓我們戴罪立功吧。”
司馬錯無意責罰馮良和邢孟,他本來就是想收拾公孫延的,心想:“如果将公孫延拿下,也會影響到他身邊的其他将士。不如容日後再找他算賬。”
他想到這裏,說道:“看在兩位将軍求情的份兒上,我這次且饒過你們,你們須知恩圖報,奮勇殺敵,戴罪立功。”
馮良和邢孟都再次磕頭謝過司馬錯,但是公孫延卻仍然不服,但是司馬錯是主将,主将号令他豈敢不聽,他在馬上略一拱手,小聲說了一句:“末将聽命。”
司馬錯卻不依不饒,他故意向公孫延問道:“公孫将軍,我剛才的将令你聽到了嗎?爲何不見你回話?難道想要違抗軍令嗎?”
公孫延翻着白眼兒,胸中氣憤不已,心說:“你這不是故意找茬兒嘛!我明明是回答過了的。”
然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公孫延無奈之下,咳嗽了一聲,然後大聲說道:“末将聽明白了。”
司馬錯這時才滿意地點了點頭,能讓公孫延低頭,他當然是心花怒放。司馬錯接着命令道:“鑒于公孫将軍之敗,我覺得你們不适合再向前攻擊。現在,着令你們收拾剩下的部隊,馬上開回到焦陽城,在那裏休整待命。”甯鈞笑了笑,又吩咐周紹道:“放心吧,不會讓你們一直呆在原地不動的。你們一旦将所有的弩箭射出去之後,就向後撤離,走得一幹二淨,連一點蹤迹都不留。”
周紹仍然不解,“啊”了一聲,說道:“那如果秦軍追擊過來,我們連一點抵抗都不做嗎?”
甯鈞回答道:“我不會讓周将軍做一個‘不抵抗’将軍的,什麽時候反擊,你看我的旗語。根據令旗的指揮統一行動。”
周紹至始至終是一頭霧水,但是甯鈞也不能提前告訴他這是什麽樣的計策,以免更多的人知情,反而發揮不出應有的效果。
他布置好了周紹所率的弩箭部隊後,然後又将剩餘的兩萬人分成了兩隊,一隊由自己率領,居于山口的左翼,另一隊由韓将季吉率領,居于山口的右翼。他命季吉将部隊完全隐蔽起來,絕不能讓秦軍發現一點動靜。
甯鈞并沒有把率領另右翼埋伏部隊的任務交給許牧,此人隻配跟在自己身邊行動,以免他跳出來誤事。
甯鈞将一切都布置妥當後,就在山口的左側隐蔽下來,他命令自己所帶的左翼部隊,做到悄然無聲,連咳嗽聲都盡量忍着。
過了不到半個時辰,甯鈞看到排列整齊的秦國的軍陣出現在了山口。他們呈方陣列隊,組成了三千人一組的集群,有序地向前推進。
甯鈞見此情形,猜到:司馬錯大概是吸取了公孫延亂兵急進的教訓,不敢再莽撞冒失地追擊。
秦軍穩紮穩打,十多個集群的部隊,邁着整齊劃一的步伐,腳步聲咚咚咚地通過了山口,所過之處塵土飛揚,連幾隻烏鴉都被這陣勢給吓着了,抖動着翅膀,拼命地向遠方飛去。
過了一小會兒,甯鈞見司馬錯率領着的中軍部隊,也是三千多人組成的中央集群。司馬錯頂盔掼甲,提着方天畫戟,腰下佩劍,走在集群的最前方,他的左右跟随着五、六命大将,以及一百名親随校卒。
司馬錯作爲秦軍的主将,自然是氣派十足,所配給的護衛兵、傳令兵、雜役兵和其他親随校卒等,一應俱全。
主将之位人人皆欲得之,不僅是因爲他有戰場上的絕對指揮權,也是因爲主将與副将,排場大大不同,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甯鈞注意到司馬錯所率領的秦軍中并沒有公孫延的影子,連與他親近的那兩位部将邢孟和馮良,也不知去了哪裏?
原來公孫延敗了回去,恰遇到了司馬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五萬多人,正往山口處趕來。
公孫延前去向司馬錯交令。他有些不服氣,爲自己辯解道:“末将所率的兵力有限,在山口處遭到了三、四倍于我軍的敵人攻擊,所以才退了回來。請司馬将軍借我五萬大軍,我再行殺了回去。”
司馬錯見公孫延衣冠不整的狼狽樣子,心中又是氣憤,又有點暗喜。氣的是他吃了敗仗,仍然嘴硬;喜的是自己抓到了公孫延的把柄,又可以向國君上道奏折,狠狠地參他公孫延一本,讓他吃不了兜着走。
司馬錯沉着臉,呵斥公孫延道:“你冒然進軍,不聽中軍統一号令,如今吃了敗仗,還要嘴硬,是何道理!”
公孫延撇了撇嘴,回道:“末将隻是爲了保全實力,所以後撤等待援軍,怎麽能說是吃了敗仗呢?我的軍隊仍然大部分都完好無損。”
司馬錯見公孫延犟嘴,勃然大怒,高聲道:“敗了就是敗了,說什麽後撤。如果每一位将軍都像你這般狡辯,我秦軍還有什麽章法可言。”
他說着,從身邊的捧令官手中拿過了主将的令箭,扔了下來,向親随校卒命令道:“給我把公孫延捆綁起來,聽候發落。”
他身邊的校卒聽到主将的号令,一湧而上,要捉拿住公孫延。這時,公孫延身邊的邢孟和馮良從戰馬上甩蹬離鞍,急忙向司馬錯跪拜行禮,馮良嘴快,爲公孫延求情道:
“司馬将軍息怒,公孫将軍所言句句屬實,前方韓軍确實有埋伏。領軍之人正是那個秦國叛将甯鈞,此人詭計多端,兇狠歹毒。而且韓軍人馬成倍于我們,所以我軍敗退情有可原。”
司馬錯一聽甯鈞的名字,心中一凜,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心想:“甯鈞什麽時候到了前線?此人能征慣戰,實在是個很難對付敵手。”
他這時才對公孫延之敗有了一點理解,深知公孫延自傲又冒失,如果遇到甯鈞這樣的英勇善戰的大将,即便是人數占優,恐怕也抵敵不過。
司馬錯向着校卒們揮了揮手,他們停下了捉拿公孫延的腳步。馮良見求情又了效果,接着又進言:“請恕末将鬥膽直言,目前秦、韓兩軍交戰正酣,我軍正是用人之際,萬望将軍念及軍情,讓我們戴罪立功吧。”
司馬錯無意責罰馮良和邢孟,他本來就是想收拾公孫延的,心想:“如果将公孫延拿下,也會影響到他身邊的其他将士。不如容日後再找他算賬。”
他想到這裏,說道:“看在兩位将軍求情的份兒上,我這次且饒過你們,你們須知恩圖報,奮勇殺敵,戴罪立功。”
馮良和邢孟都再次磕頭謝過司馬錯,但是公孫延卻仍然不服,但是司馬錯是主将,主将号令他豈敢不聽,他在馬上略一拱手,小聲說了一句:“末将聽命。”
司馬錯卻不依不饒,他故意向公孫延問道:“公孫将軍,我剛才的将令你聽到了嗎?爲何不見你回話?難道想要違抗軍令嗎?”
公孫延翻着白眼兒,胸中氣憤不已,心說:“你這不是故意找茬兒嘛!我明明是回答過了的。”
然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公孫延無奈之下,咳嗽了一聲,然後大聲說道:“末将聽明白了。”
司馬錯這時才滿意地點了點頭,能讓公孫延低頭,他當然是心花怒放。司馬錯接着命令道:“鑒于公孫将軍之敗,我覺得你們不适合再向前攻擊。現在,着令你們收拾剩下的部隊,馬上開回到焦陽城,在那裏休整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