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希一時未解,就問陳需道:“陳丞相明見,你怎麽就看出是個坤卦之象的呢?可否賜教一二?”
陳需收住了笑聲,說道:“蘇丞相事前告訴我他所布之陣與《易》象有關,再加之之前大戰中已使用了八卦中的乾卦爲陣,所以我這才能看得出來,否則,也決計難以明白。趙大夫不必過贊于我。”
趙希聽到了這層緣由,點了點頭,仿佛明白了一點其中的訣竅。蘇秦笑意盈盈地望着他們二人,也不插言,他覺得已然依陣而取勝,何必在乎别人怎麽講陣法。他心想:“你們說什麽我都不加否認。”
陳需是個老好人,他耐心地給趙希解釋道:“今日陣法中,前後共三段伏擊點,都呈現出兩側穿插的态勢,似斷實聯,聚合而困之,恰恰不就像一個坤卦的卦象嘛。坤卦之道在于包容,包而化之,消弭于無形,也正暗含着坤道精神。”
陳需說完後,轉過頭來,瞅着蘇秦,想看看蘇秦的反應,見蘇秦微微點頭,輕輕發笑,他知道自己所言非虛。
陳需感慨一句:“《易》之道,其變化萬端,運用于無窮,實乃一個深不可測的智慧淵薮。不過,能用之于實戰,決勝于疆場,又能有幾人。我也熟讀《易》書,但卻想不到能實際地使用。這兩場大戰役,讓我開了眼界。”
趙希聽罷陳需的解釋,似乎掌握一些訣竅,但仍有點納悶,心說:“那穿插而入,聚合成團之勢,當然容易明白,可是爲何又要先擊尾段,再逐漸推進呢?”
趙希雖然不明白,但是性格清高,也不願多問,所以,在自己心中暗自琢磨着。陳需見他不言不語了,也不好再多解釋。
蘇秦自己當然更不好意思再多言,那樣豈不是有自賣自誇之嫌。此中的變化,又非書冊中所能盡述,非得曆練與天賦結合後,才可得心應手。
陳需更關心接下來的戰事,他說道:“不知蘇丞相對今後的戰局怎麽看,咱們下一步該怎麽辦。依我看,今日本可以追擊公孫延不放,一舉蕩平秦軍才是。”
陳需大概是久被魏國時局所困,因此心理急躁,他才有緊追不放,趁勝追擊一說。
蘇秦笑而不語,他本人不便說什麽,所以望向了一直沉默的張儀,那眼神分明是冀望于張儀出面點明陳需。
張儀一直在若有所思地聽着衆人的談話,他本不願多言,但是蘇師兄有意要他發表觀點,他也情面上不好推脫。于是他解釋給陳需道:
“兵書有雲:窮寇莫追,正是講不能一味地咬着對手不放。況且秦國尚有幾萬大軍駐紮在安邑西門外,遠未到窮寇的地步。”
陳需剛才問出話時,已覺得自己所提之問有些失當,但是既然與蘇秦相處日久,兩人之間已是再熟悉不過,所以也就不去拘于常人之禮。現在聽到張儀出面解釋,他也用心地傾聽。
張儀不緊不慢地繼續說道:“我軍雖然獲勝,但是軍力消耗也很大,到了強弩之末的程度,盡管人數占優,但是遇到秦國的生力軍加入,勝負變數仍然十分巨大,這個險恐怕是蘇師兄不敢去冒的。”
張儀說着,又望了蘇秦一眼,發覺他雙雙手扶着幾案,不斷地點着頭。
而此刻,蘇秦聽到張儀的分析,不僅佩服他分析得透徹,更覺得張師弟簡直就像自己肚裏的蛔蟲,自己的一招一式都瞞不過他的眼睛。
陳需恍然大悟,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都怪我愚鈍,沒一下子明白過來。聽到張大夫的解釋,這才徹底懂了。現而今,我也贊成穩紮穩打,不去冒這個險。”
他其實此時心裏感到的是慶幸:“多虧沒有去追公孫延,否則,眼前的大好局勢一旦丢失,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然而,安邑之困畢竟仍未解除,秦國的增兵眼見就要開赴到安邑,戰局仍然不明朗,因此陳需的心還是懸着未放下。
他是一個勤快之人,又是善理内政的高手,這時就想着去督查安邑城的内務和防衛,所以,陳需坐不住了,他說道:“今日一場鏖戰,諸位都十分辛苦,你們也都早點歇息吧。我再去巡查一番,就此告辭了。”
陳需說着,就站起身來,拱手作别。蘇秦也站了起來,挽留道:“陳丞相何不一同飲上一杯酒,明日再去巡查吧。”
陳需苦笑一下,搖了搖頭,說道:“我就是這個忙碌的命,眼下兵員傷亡人數還未查清,城池的布防還未笃定,我恐那秦軍鑽個空子,趁我們慶祝勝利時,再來偷襲,那我們到手的成果豈不是要失掉了。”
蘇秦感激地望着陳需,拱手行禮,答謝道:“陳丞相憂國憂民,精神可贊可佩,我等望塵莫及。有你在,我們才能安心休息啊!”
蘇秦所言的确是肺腑之語,他深知軍事雖講究陣法與指揮,但離不開平日的訓練和後勤保障,兩者缺一不可。有了陳需這樣的萬事都能井然有序地調理清楚的協理,才能有他放心大膽地作戰。
張儀和趙希見陳需告辭,他們也坐不住了,紛紛起身作别蘇秦。
蘇秦又挽留下了張儀,大堂中隻剩下他們師兄弟兩人時,蘇秦向張儀說道:“張師弟這一仗打得十分漂亮,我計劃委托陳需上書魏王魏嗣,爲你讨一個和我一般的賓相的封賞,希望能夠成功。你本來就是魏國人,這個封賞對于你來說,更有意義。”
張儀聽後,喜色形于臉上,他笑着說:“有勞師兄費心,我心内十分感激。”
蘇秦看得出張儀對于自己的這個提議還是比較滿意的。蘇秦自己打心裏也寄望于魏王的加封,這樣才能對得起師弟,也不枉同在鬼谷先生門下受教一場。
蘇秦接着問張儀道:“張師弟是不是幹脆留下來,剛剛取得勝利,正待慶祝一番,我們師兄弟二人飲酒縱論,徹底放松一下。”
張儀卻笑着搖了搖頭,說道:“我還有其它不得已的事情要辦,請恕我不能久留了。”趙希納悶衆人之笑,反正是看不出名堂來,目不轉睛地瞅着蘇秦,出神地聽着蘇秦與陳需的對話,想琢磨個究竟,但是卻因實戰經驗太過缺乏而不得其門。
趙希一時未解,就問陳需道:“陳丞相明見,你怎麽就看出是個坤卦之象的呢?可否賜教一二?”
陳需收住了笑聲,說道:“蘇丞相事前告訴我他所布之陣與《易》象有關,再加之之前大戰中已使用了八卦中的乾卦爲陣,所以我這才能看得出來,否則,也決計難以明白。趙大夫不必過贊于我。”
趙希聽到了這層緣由,點了點頭,仿佛明白了一點其中的訣竅。蘇秦笑意盈盈地望着他們二人,也不插言,他覺得已然依陣而取勝,何必在乎别人怎麽講陣法。他心想:“你們說什麽我都不加否認。”
陳需是個老好人,他耐心地給趙希解釋道:“今日陣法中,前後共三段伏擊點,都呈現出兩側穿插的态勢,似斷實聯,聚合而困之,恰恰不就像一個坤卦的卦象嘛。坤卦之道在于包容,包而化之,消弭于無形,也正暗含着坤道精神。”
陳需說完後,轉過頭來,瞅着蘇秦,想看看蘇秦的反應,見蘇秦微微點頭,輕輕發笑,他知道自己所言非虛。
陳需感慨一句:“《易》之道,其變化萬端,運用于無窮,實乃一個深不可測的智慧淵薮。不過,能用之于實戰,決勝于疆場,又能有幾人。我也熟讀《易》書,但卻想不到能實際地使用。這兩場大戰役,讓我開了眼界。”
趙希聽罷陳需的解釋,似乎掌握一些訣竅,但仍有點納悶,心說:“那穿插而入,聚合成團之勢,當然容易明白,可是爲何又要先擊尾段,再逐漸推進呢?”
趙希雖然不明白,但是性格清高,也不願多問,所以,在自己心中暗自琢磨着。陳需見他不言不語了,也不好再多解釋。
蘇秦自己當然更不好意思再多言,那樣豈不是有自賣自誇之嫌。此中的變化,又非書冊中所能盡述,非得曆練與天賦結合後,才可得心應手。
陳需更關心接下來的戰事,他說道:“不知蘇丞相對今後的戰局怎麽看,咱們下一步該怎麽辦。依我看,今日本可以追擊公孫延不放,一舉蕩平秦軍才是。”
陳需大概是久被魏國時局所困,因此心理急躁,他才有緊追不放,趁勝追擊一說。
蘇秦笑而不語,他本人不便說什麽,所以望向了一直沉默的張儀,那眼神分明是冀望于張儀出面點明陳需。
張儀一直在若有所思地聽着衆人的談話,他本不願多言,但是蘇師兄有意要他發表觀點,他也情面上不好推脫。于是他解釋給陳需道:
“兵書有雲:窮寇莫追,正是講不能一味地咬着對手不放。況且秦國尚有幾萬大軍駐紮在安邑西門外,遠未到窮寇的地步。”
陳需剛才問出話時,已覺得自己所提之問有些失當,但是既然與蘇秦相處日久,兩人之間已是再熟悉不過,所以也就不去拘于常人之禮。現在聽到張儀出面解釋,他也用心地傾聽。
張儀不緊不慢地繼續說道:“我軍雖然獲勝,但是軍力消耗也很大,到了強弩之末的程度,盡管人數占優,但是遇到秦國的生力軍加入,勝負變數仍然十分巨大,這個險恐怕是蘇師兄不敢去冒的。”
張儀說着,又望了蘇秦一眼,發覺他雙雙手扶着幾案,不斷地點着頭。
而此刻,蘇秦聽到張儀的分析,不僅佩服他分析得透徹,更覺得張師弟簡直就像自己肚裏的蛔蟲,自己的一招一式都瞞不過他的眼睛。
陳需恍然大悟,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都怪我愚鈍,沒一下子明白過來。聽到張大夫的解釋,這才徹底懂了。現而今,我也贊成穩紮穩打,不去冒這個險。”
他其實此時心裏感到的是慶幸:“多虧沒有去追公孫延,否則,眼前的大好局勢一旦丢失,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然而,安邑之困畢竟仍未解除,秦國的增兵眼見就要開赴到安邑,戰局仍然不明朗,因此陳需的心還是懸着未放下。
他是一個勤快之人,又是善理内政的高手,這時就想着去督查安邑城的内務和防衛,所以,陳需坐不住了,他說道:“今日一場鏖戰,諸位都十分辛苦,你們也都早點歇息吧。我再去巡查一番,就此告辭了。”
陳需說着,就站起身來,拱手作别。蘇秦也站了起來,挽留道:“陳丞相何不一同飲上一杯酒,明日再去巡查吧。”
陳需苦笑一下,搖了搖頭,說道:“我就是這個忙碌的命,眼下兵員傷亡人數還未查清,城池的布防還未笃定,我恐那秦軍鑽個空子,趁我們慶祝勝利時,再來偷襲,那我們到手的成果豈不是要失掉了。”
蘇秦感激地望着陳需,拱手行禮,答謝道:“陳丞相憂國憂民,精神可贊可佩,我等望塵莫及。有你在,我們才能安心休息啊!”
蘇秦所言的确是肺腑之語,他深知軍事雖講究陣法與指揮,但離不開平日的訓練和後勤保障,兩者缺一不可。有了陳需這樣的萬事都能井然有序地調理清楚的協理,才能有他放心大膽地作戰。
張儀和趙希見陳需告辭,他們也坐不住了,紛紛起身作别蘇秦。
蘇秦又挽留下了張儀,大堂中隻剩下他們師兄弟兩人時,蘇秦向張儀說道:“張師弟這一仗打得十分漂亮,我計劃委托陳需上書魏王魏嗣,爲你讨一個和我一般的賓相的封賞,希望能夠成功。你本來就是魏國人,這個封賞對于你來說,更有意義。”
張儀聽後,喜色形于臉上,他笑着說:“有勞師兄費心,我心内十分感激。”
蘇秦看得出張儀對于自己的這個提議還是比較滿意的。蘇秦自己打心裏也寄望于魏王的加封,這樣才能對得起師弟,也不枉同在鬼谷先生門下受教一場。
蘇秦接着問張儀道:“張師弟是不是幹脆留下來,剛剛取得勝利,正待慶祝一番,我們師兄弟二人飲酒縱論,徹底放松一下。”
張儀卻笑着搖了搖頭,說道:“我還有其它不得已的事情要辦,請恕我不能久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