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台灣最大小說網 > 曆史穿越 > 東唐再續 > 第214章秦王之尊(卅四)

第214章秦王之尊(卅四)

“如今右相麾下兩大軍械監财勢雄于天下,大唐錢莊更是連朝廷府庫亦難以比拟,試問右相,斂财如此,真可謂‘守正’耶?”

“嗯?”李曜微微詫異,轉頭朝智乾望去,問道:“請教閣下高姓大名?”

智乾拱手道:“不敢勞右相下問,鄙姓何,賤名知淺。”

李曜笑道:“倒是個好名字,知淺,知淺……這與韓昌黎公的‘退之’正有異曲同工之妙。”

智乾謙遜道:“豈敢與韓公相提并論。”

李曜沉吟一下,道:“理财之事,你方才說得甚好,善于富國者,必先理民之财,而爲國理财者次之。不過,你提到某所實際控制的兩大軍械監與大唐錢莊斂财,這就對某的用意揣度得太過膚淺了一些。”

黃崇嘏心道:“這話雖然說得冠冕堂皇,不過推托之意明顯,不過也是,李右相權傾天下,豈會爲一白衣解釋自己施政意圖?随意搪塞過去也就是了。”想歸想,心中仍不禁有些失望。

智乾卻不服氣:“若說兩大軍械監所爲,或可言其工極巧、其勢須大,非尋常百姓可自行爲之,須得由節帥王府甚至朝廷出面,才能有今日之盛。然則大唐錢莊竟然将朝廷當作尋常白衣,放貸收息,這不是本末倒置,又是什麽?如此還不能稱之爲斂财麽?”

李曜心道:“要回我北山軍營路途不近,便跟這人說說也是無妨,此人雖不知我在經濟上各種布局的意圖,但至少敢當着我的面質疑我的決定甚至用意,單是這一點,就已經很是難得了。嗯,這種人說不定可以用來做監察,放進禦史隊伍沒準是個不錯的想法……”

他見智乾——或者說何知淺頗不服氣,笑道:“我且問你,如今我大唐國民經濟,問題出在什麽地方?”

何知淺遲疑了一下,道:“愚以爲乃是錢重物輕。”

“哦,你是說錢荒。”李曜反問。

“錢荒?啊……愚意正是如此。”

錢荒是古代社會貨币發展過程中,因流通中的金屬貨币相對不足而引起的一種貨币危機現象,中國貨币流通史上的第一次錢荒形成于唐代貞元年間,曆經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六帝,持續了五十幾年。不過若不是李曜剛才這句話,曆史上唐朝時并未出現“錢荒”這樣明确的稱謂,而是用“錢重物輕”來形容這種貨币危機現象。“錢荒”一詞的首次出現,其實是宋代歐陽修在慶曆三年的上書中提到的“淮甸近歲号爲錢荒”。宋朝人用“錢荒”二字說明了“錢重物輕”的内涵:“公私上下,并苦乏錢,百貨不通,人情窘迫,謂之錢荒”。不過這個确切的稱謂,現在就被李曜剽竊而“首創”了。

李曜微微搖頭:“錢荒并非主要問題,不過也算其中一樣吧……這樣,你既然提到錢荒,那本相倒想問你:我大唐爲何會出現錢荒?”

何知淺躊躇道:“難道不是朝廷鑄币太少?”

李曜也沒料到他對這個問題理解得如此膚淺,心裏也隻能感歎古人對于财務一道的研究真的過于淺薄——這話不妥,應該是絕大多數古人,因爲畢竟還有劉晏那一類專業人士。

他隻好一臉失望地搖頭:“财政之事,并不比軍國之事稍小,其中複雜程度,遠非爾等所盡知……錢荒之根源,不在鑄币不足,不在物産豐饒,而在兩稅法。”

何知淺顯然絕非唐人中研究财經的那一類人士,完全想不到兩稅法與錢荒有什麽關系,便有些疑問。

偏偏李曜身爲朝廷右相,其對這個問題回答在某些時候又不能太過直白,因此很是爲他解釋了一通這其中的道理,從均田制瓦解、租庸調制破壞導緻兩稅法的産生開始講,詳細地爲他分析了整個兩稅法的方方面面,然後才小心翼翼地從政治、經濟兩方面解釋兩稅法實施後的影響。[無風注:這些解釋附文說吧,雖然我知道是吃力不讨好。]

這番深入淺出地講解下來,不僅何知淺将李曜驚爲天人,就連一貫心高氣傲地黃崇嘏和那僞蜀國夔王王宗範也心服口服。

黃崇嘏強忍心頭的震驚,暗道:“人言李正陽‘兵聖文宗’,如今看來,豈止如此!雖說君子重義輕财,但能将财賦之事看得如此透徹,難道就當不得神、聖等尊稱?”然後想起李曜的飛黃騰達,還真是從打理“錢财俗物”而始,頓時心情怪異,有些怅然,又有些釋然。

王宗範則想:“此前聽聞李正陽神算無雙,我隻道不過是用兵厲害,如今看來,何止用兵!他這一番解釋,委實洞悉一切,怕是财神公親來,也不過就是如此這般了。朝廷有他主持大局,我蜀國哪有北望關中的希望?隻怕割據蜀中都沒有半點勝算!不過當初曹劉之事而已……”心下一時黯然,整個人仿佛一瞬間失了精氣神。

何知淺讷讷道:“右相學究天人,某實心悅誠服之至,隻是……隻是既然兩稅法有如此弊端,不知右相可有良策可醫?”

黃崇嘏聞言,也朝李曜望去。

李曜笑道:“倒也不是沒有辦法,隻是這其中牽連甚大,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如今可以做的,本相都已經逐一安排布置,正在穩步進行。還有一些事項,還不到動作之時,否則不僅難以成事,反而可能壞事,因此還需等待時機。”

這番話看似明白,其實對于他們而言仍是雲山霧罩,但此時李曜在他們心中的形象已然高大了許多,即便何知淺這種隻認真理不認人的倔驢,也不好意思繼續問那麽詳細了,隻是點頭說道:“右相一代儒宗,想來必不會使天下萬民失望。”

李曜似乎意有所指地道:“萬民,可包括‘肉食者’們?”

何知淺奇道:“右相何故有此一問?難道……”

李曜慢慢收起笑容,打量了他們三人一眼,哂然道:“此事連王抟相公那裏,本相都還不曾與他論及,今日倒是先說給你們聽了……”

三人自然知道王抟是何人,見李曜竟然把還未對王抟說起的大事對他們說起,任是如何心志堅定或是心高氣傲,也不禁有些激動,巴巴地望着眼前這大唐朝廷的年輕首輔。

李曜語氣很輕,但出口卻是平地驚雷:“我欲廢除丁稅。”

------------------------------

附文:先說兩稅法實施的背景。

均田制的瓦解、租庸調制的破壞與兩稅法的産生都是一連并起的事情。

(一)均田制瓦解??

北魏出現的均田制發展到唐代時已達300餘年,在實施的過程中不斷暴露其嚴重的缺點,逐漸遭到了破壞,終至瓦解。促使唐代均田制瓦解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幾點:??

首先,人口增長太快,土地不敷分配。唐初實行均田制時,正值戰亂之後,人口銳減,大量土地閑置。因此就有足夠的土地實行計口授田。但随着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發展,社會的安定,出現“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這樣的盛世局面,人口迅速增加,荒閑土地逐漸減少,已經沒有足夠的土地用以計口授田。從唐立國到天寶十四年的100多年内,不管是戶數還是口數都處于急增狀态,而土地面積幾乎沒什麽變化。到開元十四年,不論寬鄉狹鄉,普遍授田不足。已授田大多數是永業田,而口分田畝數很少。可見均田制的實行已産生了嚴重的困難。

其次,土地零散分割是均田制遭破壞的技術方面的原因之一。均田制實行的過程中,不斷地授田還田,土地被人爲地分隔開,一戶分得的土地分散在多處,這就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

再次,均田制瓦解的主要原因還有因私有土地的擴大而造成的土地兼并。均田制下的土地制度是國有和私有兩種成份的拼湊體,也就是說這種土地制度同時存在兩種不同性質的土地所有制形态,且公私并立的格局曆代沿襲。土地私有成份的存在,就必然會産生土地買賣的現象。北齊時,土地買賣的現象就非常嚴重。随着私有土地的擴大,到唐代不僅永業田可以買賣,口分田也可以買賣,且合法化。這從唐初均田令中可以得到證明:“家貧無以供葬者,聽賣永業田”、“狹鄉樂遷就寬鄉者,并聽賣口分”、“其官人永業田及賜田”??不在限制範圍内。這些法令就使得土地非法買賣與合法買賣一樣,與日俱增,土地兼并之風日盛,均田制敗壞殆盡。??

最後,農戶逃亡人口變遷也是導緻均田制瓦解的一項重要因素。均田制的順利實施需要有詳盡的地籍與戶籍作保證,記錄每戶耕地的還授情況。但唐中葉以後,戰争頻繁,動亂不堪,所有現行制度均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地籍與戶籍大多被戰禍毀掉,豪強乘機侵吞土地,造成“田畝賣易,貧富升降不實”的局面。??

均田制終于在唐德宗時徹底瓦解了。一個制度安排的效率極大地依賴于其他有關制度安排的存在。對土地買賣限制的放松,土地兼并愈演愈烈,是均田制隳壞的直接原因,其隳壞的根本原因則在于均田制本身的土地國有性質與封建社會時期生産資料總體(包括土地在内)的私有性質之間的矛盾和鬥争。歐陽修所謂的“蓋口分世業之田壞而爲兼并,租庸調之法壞而爲兩稅”,一語道破了均田制瓦解的實質。由此可知,均田制瓦解了,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上的租庸調制也必将難以維持。??

(二)租庸調制破壞??

租庸調作爲重要的稅制,自武德二年(619年)頒行迄建中元年(780年)兩稅法實行之前曆時160餘年,其主要内容如下:1、“課戶每丁租粟兩石。其調随鄉土所産绫絹絁各兩丈,布加五分之一;輸绫絹絁者綿三兩,輸布者麻三斤?凡丁歲役二旬(有閏之年加二日),無事則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調,三旬則租調俱免(通正役不得過五日)”。2、“凡水旱蟲霜爲災害,則有分數。十分損四以上免租,損六以上免租調,損七以上課役俱免。若桑麻損盡者各免調;若已役已輸者,聽免其來年。”3、“凡丁戶皆有優復蠲免之制,若孝子、順孫、義夫、節婦、志行聞于鄉闾者,州縣申省奏聞,表其門闾,同籍悉免課役。有精誠緻應者,則加優賞焉。”陸贽将租庸調法歸納爲:“有田則有租,有家則有調,有身則有庸”。由此可見,租庸調法是建立在均田制維持不墜、戶籍清楚确定這兩個基本條件之上。其中“戶籍确定”又是保證均田制有效運作的先決條件,一旦均田制遭破壞,租庸調法也必随之崩潰。??

(三)兩稅法的産生??

安史之亂的破壞使唐政府“府庫耗竭”。而在安史之亂的同時,全國的大小起義不斷,南方有袁晁、方清等大規模的起義;北方的小股農民起義也層出不窮。加之藩鎮割據混戰,唐政府處于風雨飄搖之中,統治政權随時有崩潰的可能。在此形勢下,唐統治者爲了維護統治,最迫切的問題是解決财政來源。在制定新稅制的過程中,他們看到自唐初實行的地稅一直比較穩定。唐初除實行租庸調制外,還有兩種附加稅,即戶稅和地稅。其中“地稅”是指貞觀二年(628年),唐政府命令天下州縣建置義倉,規定王公以下的土地畝稅二升,以備兇年。中宗以後,國家财政日益拮據,義倉存糧全部用作填補政府的虧空。就這樣義倉糧成了國家的一項重要稅收,連名稱也改爲“地稅”。到天寶年間,地稅和戶稅的收入在國家财政收入中占有一定比重,成爲向兩稅法過渡的先聲。終于在德宗建中元年,宰相楊炎在戶稅和地稅的基礎上制定了兩稅法,在全國推行。??

二、兩稅法内容??

兩稅法包含了極其豐富的的内容。??

“兩稅”之得名系由收稅時分夏秋兩次征收而來。“兩稅”之名也不是楊炎的獨創,早在玄宗時就有文獻記載,《唐會要·租稅上》載:“天寶九載十一月敕,自今以後,天下兩稅,其諸色輸納,官典受一錢已上,并同枉法贓論。”這裏的“兩稅”是指租庸調,與後來“兩稅法”的“兩稅”不同。楊炎隻是引用“兩稅”的名稱,“夏稅無過六月,秋稅無過十一月。”

公元780年,唐德宗李适即位,采納楊炎的建議,推行兩稅法。其具體内容如下:“凡百役之費,一錢之斂。先度其數而賦于人,量出以制入。戶無主客,以見居爲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爲差。不居處而行商者,在所郡縣稅三十之一,度所與居者均,使無僥利。居人之稅,秋夏兩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雜徭悉省,而丁額不廢,申報出入如舊式。其田畝之稅,率以大曆十四年墾田之數爲準而均征之。夏稅無過六月,秋稅無過十一月。逾歲之後,有戶增而稅減輕,及人散而失均者,進退長吏,而以尚書度支總統焉。”分析這段文獻資料,我們可以看出兩稅法的内容大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稅收原則??

“凡百役之費,一錢之斂。先度其數而賦于人,量出以制入。”楊炎制定的“量出制入”的稅收原則,打破了從西周以來的“量入爲出”的傳統财政稅收思想。“量出制入”就是根據國家的财政支出數,匡算财政收入總額,再分攤給各地,“賦于人”,意在限制濫征苛斂,減輕人民負擔。在兩稅支出額制定時,“率以大曆十四年墾田之數爲準”,旨在給統治集團制定一個稅收的限額。??

(二)征稅對象?

“戶無主客,以見居爲簿。”兩稅法以戶稅、地稅爲基礎,不再區分住戶和客戶,所有“見居”人口都成爲征稅對象。對于不定居的商賈遊販,“在所郡縣稅三十之一,度所與居者均,使無僥利”。商稅從此就被作爲國家賦稅的一個正常的組成部分,在财政制度和财政思想上被肯定下來。其他如皇親國戚、官僚地主、衣冠形勢戶等也都成爲納稅對象,不再享有免稅特權。這充分說明兩稅法擴大了征稅面。??

(三)征稅标準??

“人無丁中,以貧富爲差。”租庸調是“丁身稅制”,征收以人丁爲本,而兩稅法則“舍丁稅地”,“唯以資産爲宗”,“資産少者則其稅少;資産多者則其稅多”,稅額按照田畝和資産的多寡來确定。兩稅法是由地稅和戶稅發展而來的,地稅來源于土地,戶稅是按資産來确定,而土地依然是資産的主要内容。從理論上講,這種“計資而稅”的制度,較按人丁平均攤派的舊制度合理的多,對無地少地的居民較爲公平。雖然劃分戶等中會出現高低偏差,但仍有一定依據,“以貧富爲差”。兩稅法還特允“鳏寡孤獨不支濟者,準制放免”。??

(四)賦稅的期限??

??“夏稅無過六月,秋稅無過十一月”。兩稅法在納稅時間上規定“俗有不便者正之”的靈活性,一年分兩次征收。征收時間明确,改變了過去征稅時間長,工作效率低的狀況。??

(五)征收物品??

??兩稅法以前,作爲正稅的租庸調完全交納實物,僅作爲其補充的戶稅交納銅錢。兩稅法完全以錢來作預算,用錢計定後,再折納成實物。陸贽在談到兩稅法時也說:“定稅之數,皆計緡錢,納稅之時,多配绫絹。”??貨币經濟發展要求财政交納也以貨币形式較爲便利。兩稅征收采取這種手段也正反映了當時貨币經濟的發展狀況。貨币代替實物納稅是對租稅制發展的一個推動。不過因當時商品經濟發展的局限,兩稅法并沒有完全擺脫谷粟等實物,而是“定稅計錢,折錢納物”。因此兩稅法的征收手段具有一定的進步性,又有時代的局限性。??

(六)征收的稅額及稅率??

兩稅法規定不分土戶和客戶,一律以定居爲依據,至于行商則按三十分之一納稅。其稅額的計算基礎,是以大曆十四年(779年)墾田總數所應交納的錢谷總額分攤到個州縣,按各戶貧富等級征收。其中“田畝之稅”部分,仍按上述規定由納稅人繳納稅額的标準。??

(七)簡化稅制??

“其租庸雜徭悉省,而丁額不廢,申報出入如舊式。”??兩稅以前,各種稅種的征收時間、征課客體、征收次數均有不同。官府不斷催收,人民不斷交納,雙方均不勝其煩。兩稅法是合各種賦稅爲一體的稅收制度。它以地稅、戶稅爲基礎,把其他各種雜稅吸收進來,統統以兩稅的形式來征收,所以王夫之稱其爲“法外之法,收入于法之中”。兩稅法時,規定“其比來征科色目,一切停罷”,“此外斂者,以枉法論”。

兩稅法中明确規定租、庸、雜徭等全部省掉,不再另行征收。納稅項目比以前減少,納稅時間明确集中,納稅手續簡便易行,使唐代賦稅的征收發生巨大的變化,故當時人說“天下便之”。即使人民的負擔并未因此減輕,卻可省去許多交納催索的紛擾。??

從以上可以看出,兩稅法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即把土地作爲封建政府征稅的依據。地稅,明顯是履畝征稅;戶稅,主要是依據資産(不含土地)來征收,而這與土地聯系甚緊。地主占有的土地或林地越多,積聚的其他資産也就越多。所以從本質上講,戶稅隻是依據土地征稅的變象。總之,無論是“地稅”或“戶稅”都說明了土地已開始成爲稅收的主要依據。

換而言之,稅制實現了從“丁身稅制”到“舍丁稅地”的轉變。可以說,兩稅法開創了一個新的稅制時代。以後各代丈量田畝制度的實行,則發展和完善了這一稅制。北宋熙甯五年王安石的變法中有一重要内容——方田均稅法,清丈全國土地,将田地的畝數、主人姓名、土地肥瘠等級登記上冊,并按照土質好壞分爲五等,均等稅額高低。這無疑是對履畝征稅的完善。

到了明朝,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時,更是如此。張居正認爲當時财政危機的主要原因是豪民隐占田地,逃避賦稅,“豪民有田不賦,貧民曲輸爲累”。爲解決該問題他于萬曆六年(1578年)下令清查全國土地,凡勳戚莊田、民田、職田、均屯田等,一律丈量。到萬曆九年,清查結果是,全國總計田畝數7,013,976頃,大大超過了明以前的稅田總數。

清查丈量全國土地,這在兩稅法實行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要知道,漢光武劉秀在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曾下令“度田”,下了很大功夫,但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而宋代以後清查土地卻非常順利,就是因爲兩稅法實行以後都是以土地的好壞來确定稅額的。

上述情況,影射了唐統治者在兩稅法的條例規定中充分注意了以土地爲稅收依據的精神。後來曆代統治者丈量田畝制度的實行,又繼續發揚了這一精神,這就使“舍丁稅地”制逐漸确立和發展。??

三、兩稅法的影響??

兩稅法的制定及其頒布實行,是中國封建賦稅制度上的一次重大變革。這一變革,适應了當時封建土地關系的轉變,對唐朝後期社會有着深刻的影響。??

(一)從政治方面分析??

首先,擴大了納稅面,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了。唐朝在實行租庸調制時,課戶是主要納稅對象,那些皇親國戚、有品級的官僚地主以及“孝子順孫義夫節婦”都享有免稅、免役的特權。而且貴族官僚庇蔭着大批的客戶,也不承擔賦役。

兩稅法規定,不論主戶客戶和享受免稅、免役特權的不課戶以及不定居的商販,都一律負擔稅收。唐朝政府爲擴大納稅面以增加收入注意查核戶口。據《新唐書·食貨志》記載,朝廷共清查出主戶一百八十萬戶,客戶一百三十萬戶,一律編入當地戶籍。于是納稅戶随之大量增加,從而擴大了納稅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唐朝在租庸調制破壞以後,國家财政收入沒有保障。兩稅法規定數額征收,實行統一的稅制,使國家賦稅收入在相當長時期内比較穩定,這對戰亂後農業生産的恢複和發展是有利的。實行兩稅法後,政府财政收入每年達到三千萬貫以上,比實行兩稅法前增加了一倍以上,這就改變了财政上長期窘困的狀況。??

其次,均平了納稅的負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兩稅法的征收,不再以丁、戶爲準,而是以資産、田畝來計算,“以貧富爲差”。正如當時陸贽所說“資産少者則其稅少,資産多者則其稅多”。從法令規定上來看,這些是合理的,是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土地是資産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所以當時诏令也承認“據地出稅,天下皆同”。大中年間诏書也稱,貴族、官僚、地主土地多,承擔的稅也相應多。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賦稅集中在自耕農民身上的狀況,并且由于停止了兩稅之外的苛斂,也緩和了當時已經尖銳的階級矛盾。??

再次,起到了鞏固和加強中央集權的作用。安史之亂後,中央統治力量大大削弱,地方割據勢力滋長,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地方藩鎮特别是河朔三鎮“戶版不籍于天府,稅賦不入于朝廷”,??嚴重地影響到國家的安定和統一。兩稅法消除了财政上的混亂,打擊了大地主和地方藩鎮割據勢力,使中央經濟力量得到加強。

據《舊唐書·楊炎傳》記載,兩稅法實行以後,“人不土斷而地著,賦不加斂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虛實,貪吏不誡而奸無所取。自是輕重之權,始歸于朝廷。”随後朝廷制定稅收的分配辦法,将地方财權進行分割,分爲上供、送使、留州三部分,“量出以爲入,定額以給資”。上供,即地方上輸送到朝廷的财賦,收回了在安史之亂中喪失的部分财權,從而爲平息藩鎮之亂提供了物質上的保證。憲宗元和年間(806—820年)中央利用實行兩稅法積累起來的财力,展開對藩鎮的鬥争,維護中央集權。??

(二)從經濟方面分析??

兩稅法是在均田制和租庸調法遭到徹底破壞以後建立起來的一種新稅制,它适應了大土地私有制的發展,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古往今來,不少曆史學家對兩稅法給予肯定的評價。例如,楊炎同時代的杜佑高度評價了兩稅法,他認爲在兩稅法實行以前,征斂多名,且無定額,貪吏橫行,因緣爲奸,法令也不能制止,一些有權有勢的人,千方百計逃避賦稅,沉重的賦稅負擔,落在了貧苦的農民身上。自兩稅法後,“遂令賦有常規,人知定制。貪冒之吏,莫得生奸,狡猾之氓,皆被其籍。誠适時之令典,拯弊之良圖。”馬端臨把兩稅法實行前後的情況進行對比後,認爲兩稅法雖“非經國之遠圖,乃救弊之良法也”。

新舊《唐書》的作者也都稱贊兩稅法,認爲兩稅法實行後“天下便之”。同時,兩稅法的實行還起到了緩和階級矛盾、調動農民生産積極性的作用,并爲憲宗削平方鎮之亂提供了條件。隋唐時期,江南經濟發展很快,安史之亂時,江南地區沒有直接遭受大的戰禍,兩稅法的推行,又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所以兩稅法施行以後,唐朝的财政收入幾乎全部落在江南八道144萬戶的人民身上。

僅就水利來說,如李臯爲荊南節度使時,修塞漢代廢壞的古堤,“廣良四五千頃,畝收一錘”;孟簡爲常州刺史時,“開漕古孟渎,長四十裏,德沃壤四千餘頃”。又如于頔爲湖州刺史時,境内有西湖,“溉田三千頃,久湮廢,頔命設堤以複之,歲獲秔稻蒲魚之利,人賴以濟”;淮南節度使李吉甫,“于高郵縣築堤爲塘,溉田數千頃”;江西觀察使韋丹,築堤捍長江水,“凡爲陂塘五百九十八所,溉田萬二千頃”。這些水利工程促進了江南農業生産的發展。當時,江淮一帶經濟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如江淮一帶是:“淮海奧區,一方都會,兼水陸漕輓之利,有澤漁山伐之饒,俗具五方,地綿千裏”;浙西的湖州,出産“貢橘柚纖缟茶、紵”等物,“舟車所會,物土所産,雄于楚越,雖臨淄之富不若也”;潤州也是繁富之地,“大江具區惟潤州,其薮曰練湖,幅員四十裏,菰蒲蓤芡之多,龜魚鼈蜃之生,厭饫江淮,膏潤數州”;浙東地方是“機杼耕稼,提封七州,其間繭稅魚鹽,衣食半天下”。

正是由于當時江南經濟的繁榮,才能負擔起唐王朝沉重的賦稅任務。兩稅法施行後,在莊園經濟發達的基礎上,手工業和商業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尤其商品交換,表現得更加活躍,這是因爲莊園經濟的分工,經濟作物增多,手工業生産擴大,促進了商業的繁榮。唐朝中、後期,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在以前發展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唐朝的封建政權,正是依靠江南地區的殷富财力得以勉強維持。

從社會生活方面分析。以兩稅法爲主體的賦稅制度變革,對唐代農民家庭和農村生活也産生了重要影響。在新的賦稅制度下,農民的家庭結構、經營模式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商品性農業和農産品商品化迅速發展,商品交換的場地也開始向城市轉化。這些變化對唐代農村生活、城市經濟以及國家稅收結構等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兩稅法對農村戶口和農民家庭結構的影響。兩稅法對唐代戶口增長起着積極的作用。首先,由于農民安心生産和生活,有利于人口恢複和增長,大量脫籍戶重新入籍也使政府控制的戶口迅速增加。其次,兩稅法以貨币爲主要征稅方式,改變了租庸調下的僵化體制,農民家庭經營方式逐步多樣化,對其家庭人口結構的變化起了促進作用,唐後期聯合家庭明顯多于前期,這與農民經營方式的改變有很大的關系。第二、兩稅法對農村經濟生活的影響。兩稅法改變了租庸調固定的收稅模式,“凡百役之費,一錢之斂”,貨币成爲稅收的主要方式。政府征發徭役也以雇爲主,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放松了。正如陸贽所說:“變征役以招雇之目,換科配以和市之名”。

同時,唐後期一些統治者也認識到商業和手工業在經濟中的重要地位,甚至将其與農業同等看待,如德宗就認爲“通商惠人,國之令典”;陸贽也雲:“商農工賈,各有所專,凡在食祿之家,不得與人争利”。唐後期農村經濟生活中一個重要現象,就是農産品商品化和商品性農業的發展。寬松的政策爲農民從事多樣化經營提供了保障。這樣一來,農民爲完成國家賦稅和養家糊口,擴大了以農業爲主體的多種經營;部分失去土地的農民也棄農經商,或靠傭工出賣勞動力維持生計。農民從事多種經營,促進了唐後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宣宗大和年間,京畿地區“百姓多端以麥造面,入城貿易”;除了糧食生産和買賣外,農民還從事商品性蔬菜和花卉的種植、甘蔗、柑橘和棉花生産。

這些在唐代的詩詞中屢見不鮮。此外,漁業在唐代後期也發展迅速。專業漁民及半漁半農之家在江南地區人口總數中占很大比重,鹹通時期詩人周繇說江州地區“鄉戶半漁翁”;杜荀鶴也說益陽縣“戶口半漁樵”。漁民捕魚除自食外,還出賣以貼補家用,充添稅款。因此,臨近河湖之處或城邑附近往往有魚市。

農民除從事農業生産外,也大量從事商業活動。由于兩稅法不再抑制土地兼并,因此兼并現象更爲激烈,出現了“農人日困,末業日增”的現象。唐代後期商業的迅速發展不是偶然的,其社會基礎是大量的農民從商隊伍。正如後人王欽若所評價的:“農畝益去,人趨其末以爲活。”農民亦農亦商,部分失去土地的農民甚至專門從事商業活動,或者靠出賣勞動力來維持生活。

張籍在《賈客樂》中寫到商人“年年逐利西複東,姓名不在縣籍中。農夫稅多長辛苦,棄業長爲販賣翁,”體現了“農夫之心,盡思釋耒而倚市;織婦之手,皆欲投杼而刺文”的社會現實。

雖然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農民家庭中仍占有不可動搖的地位,但相對均田制下的農村來講,商品生産和交換是大爲發展了,并且爲宋代的商業繁榮打下了基礎。農民還從事手工業生産,主要集中在紡織業、制茶業、礦業等需要勞動力較多的行業。

由于農村中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需要大量雇傭工人,部分失去土地的農民或農閑時無事可做的農民就成爲勞動力的主要來源。他們長期或短期出賣勞動力,甚至進城打工,以養家活口。傭作坊是雇傭勞動力的集聚地,茅山陳生就曾“到傭作坊,求人負擔藥物”中唐時期的兩稅法改革對唐代社會産生了重大影響。

它統一了稅收,使農村生産和生活趨于安定,從而穩定了安史之亂後農村的混亂局面,并使這一新局面延續一百年之久,甚至出現了“元和中興”的繁盛時期。杜佑稱贊兩稅法是“适時之令典,拯弊之良圖”,它使農民“賦既均一,人知稅輕,免流離之患,益農桑之業,安人濟用,莫過于斯矣”。兩稅法是唐代稅法改革的最終成果,奠定了其後1000多年間中國農村經濟的基本面貌,對中國農村家庭和農村經濟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但兩稅法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弊病。

其一,稅外加征,使人民負擔逐漸加重。本來按照制度,各項賦稅均已納入兩稅之中。事實上兩稅法行之未久,政府财力就出現匮乏,于是常常巧立名目,加征稅課,以增加稅收。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五月,“以軍興,增商稅爲什一”。建中三年(782年),淮南節度使陳少遊請在本道兩稅之上,“每一千加二百”,得到德宗的批準,并下令各道一體實行。貞元八年(792年),劍南西川節度使韋臯奏請“加稅什二”,随後兩稅數額不斷提高。

其二,配賦不均。兩稅法以大曆十四年的墾田數爲準,各州各道按照所掌握的舊有數額進行攤派。但由于戰亂,田畝數變化很大,而仍以舊額攤派賦稅,顯然是不合理的。

其三,折錢納物緻使人民負擔随币值的波動而波動,不穩定。兩稅法實行初期,錢輕物重,物價較高,後來由于物價不斷下跌,貨币稅額不變,造成錢重物輕,人民負擔就自然加重了。陸贽上疏說:“往者納絹一匹,當錢三千二三百文,今者納絹一匹,當錢一千五六百文,往輸其一者,今過于二矣。雖官非增賦,而私已倍輸,此則人益困窮。”

正是在各方面壓力之下,兩稅法在實行20餘年以後,以錢計稅的做法漸漸被取消,還原爲過去的實物計稅。其實,在唐中期已有開始從實物地租逐漸向貨币地租轉化的趨勢。既然出現貨币地租這樣一種榨取方式,就可能被封建統治者利用。

其四,資産難以估算。兩稅法是按照戶等納稅,唐朝三年一定戶等。三年之中,戶等升降很大,戶等不能随時調整,而戶等依據資産而定,資産有動産和不動産之分,動産的數額也很難準确估算。這使得兩稅法的漏洞很大。從本質上說,兩稅法在實施過程中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不是兩稅法特有的,根源在于封建制度本身。隻要封建制度及其社會根源存在,任何稅制改革都難免類似的命運。

另外,兩稅法對北方民戶遷徙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衆所周知,安史之亂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繼魏晉南北朝之後的第二次民戶大遷徙時期,以北方民戶南遷爲主。關于該時期民戶遷徙的原因前人做過很多的研究,資不累述。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安史之亂平定後,兩稅法實行時仍有民戶遷徙,而且規模越來越大。

陸贽在德宗元年間《論兩稅之弊須有厘革》奏議中指出:“唯以舊額爲準,舊重之處,流亡益多;舊輕之鄉,歸附益衆。”從陸贽的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安史之亂後的民戶遷徙與兩稅法的實行有着必然的聯系。建中元年施行兩稅法時,朝廷規定“每州各取大曆(767—779年)中一年科率錢谷數最多者,便爲兩稅定額”。而且“大曆中非法賦斂,急備供軍、折估、宣索、進奉之類者,既并入兩稅矣”。

這樣兩稅法實行後,各道、各州每年上繳朝廷的賦稅,不僅是大曆14年中上繳最多的一年的稅額,而且将過去臨時攤派,向各道、州“宣索”,以及各道、州和百姓的負擔加重,對定額重的地區尤爲不利。各道、州的定額有輕有重決定于舊額的有輕有重。

問題在于實行兩稅法時簡單地以舊額爲征收的定額,沒有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平衡。陸贽指出“謀始之際,不立科條”,使臣至各地又“專行其意”,“逮至複節于朝,竟無類會裁處”,“其于踳駁,胡可勝言!”

這就是說,黜陟使在出發前并沒有統一規定,隻有黜陟使主觀決定,回朝複命時,又沒有加以平衡,結果乘桀錯雜就不待言了。以輕重不一的舊額爲定額,勢必造成“舊重之處”民戶流向“舊輕之鄉”,這是兩稅法後民戶遷徙的根本原因。以舊額爲定額,對“舊重之處”的長吏是個極大的壓力,迫使他們想出對策。

“長吏懼在官之時,破失人戶,或恐務免正稅,減克料錢(即罰俸),隻于見在戶中,分外攤配。”這以渭南縣最爲典型。李渤指出:“渭南縣長源鄉本有四百戶,今才四十餘戶;阌鄉縣本有三千戶,今才一千餘戶。其他州縣,大略相似,其弊所自,起于攤逃,約十家内有一家逃亡,即攤賦稅使九家共出。稅額長定,有逃即攤。……逃攤之弊,戶不僅不休。”将逃戶的攤在未逃戶頭上,使原已重的賦稅更爲沈重,勢必使更多的民戶出逃,以緻竟然逃走了三分之二以上。可見,“攤逃”是兩稅法後民戶外徙的一個重要原因。攤逃的根源仍在于“以舊額征稅”這一做法上。

此外,“自定兩稅以來,刺史以戶口增減,爲其殿最”,即以戶口增減爲考察各州刺史政績的依據。這樣,增減戶口就成爲各道觀察使、各州刺史的切身利益問題,結果就出現了各道、各州之間争奪民戶的競争。例如:貞元年間有些“州縣行小惠以傾誘鄰境,新收者優假之”。在元和年間,各州刺史“招引浮客,用爲增益”。這都說明兩稅法後地方長吏不僅招引浮寄客戶,甚至傾誘鄰境的土戶,以增加本地的戶口數量。這也是兩稅法後促使民戶遷徙的一個原因。

兩稅法後大量民戶離鄉背井,流向“舊輕之鄉”,進一步改變南北人口比例,還對唐後期社會生活帶來巨大影響,使得國家編戶大爲減少,浮寄客戶大量增多。這不僅有社會現實客觀因素的存在,還有地方長吏的主觀因素。前者很容易理解,後者則有點匪夷所思。

兩稅法後,大量編民轉爲浮寄客戶,并且不編入戶籍,地方長吏隐瞞戶口。饒有趣味的是,地方長吏這種行爲竟被時人視爲德政加以頌揚,且這種情況在兩稅法後十分普遍。各州長吏隐瞞戶口之事,并非個别地區,亦非一時的現象。

穆宗長慶年間(821-824年)韋處厚指出:“今所在戶口,都不申明實數”。他解釋說:“兵興以來,垂二十載(按:系指貞元十五年朝廷讨吳元濟一事,至長慶年間,已有20年),百姓粗能支濟,免至流離者,實賴所存浮戶相倚兩稅得充。縱遇水旱蟲霜,亦得相全相補。若搜索悉盡,立至流亡。”

由此可知,各州長吏将外來的浮寄客戶隐瞞起來,目的是如遇災害,土戶無力負擔賦稅時,就可以從浮寄客戶身上征收一些錢物,以分擔土戶過重的負擔,度過難關。前揭越州貞元十年應進的绫榖中途散失,長吏準備“請新來客戶續補前數”就屬此類。這也就是被當時人視其爲德政的原因了。兩稅法後的民戶遷徙還直接造成浮寄客戶從事工業者日益增多。自兩稅法以後,有衆多南人北上,北人南下,“移民”、“僑寄”。這些人在京畿、廣陵、揚州等繁華都市,從事工商業活動,活躍了唐後期的社會經濟。

如果說安史之亂,後浮寄客戶從事工商業,還是星羅棋布地散在各地,那麽,兩稅法後,他們就成幫結夥地集中在一些繁華都市。在盩厔縣,他們竟然“多于縣人十九”;而揚州的僑寄工商侵街衢造屋,以緻妨礙了揚州城的交通!由此可知兩稅法後浮寄客戶較前大爲增多。不言而喻,他們是兩稅法後大量外徙民戶的一部分。

總的來說,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封建社會,有三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稅制改革,即唐代的兩稅法、明代的“一條鞭法”和清代的“攤丁入畝”。其中兩稅法是最具開創性的一次變革,明清賦稅變革隻是在其基礎上對落後稅制的完善和補充而已。

盡管兩稅法在實施中并沒有減輕人民的賦稅負擔,甚至不能使人民安定生活,但是它的出現打破了自西周以來傳統的财政思想,實現了從“丁身稅制”到“舍丁稅地”的巨大轉變,開創了一個新的稅制時代。

兩稅法中體現的“量出制入”,“便利”,“公平”的财政原則不僅在當時,而且在現在也有重大的意義,成爲以後各理财家進行财稅改革所追求的目标。西方經濟學也僅僅是到了1766年亞當·斯密才明确地提出了财政史上的四大原則:“公平,便利,确定,經濟”,至于“量出制入”的财政原則中體現的财稅預算思想也具有獨創性,超越了西方1000多年。兩稅法的實行是土地兼并改變土地占有狀況在賦役制度上的反映,也體現出當時社會經濟發生的深刻變化。唐以後的封建社會經濟演變,基本上都是沿着這一曆史趨勢前進。

總之,兩稅法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在中國賦稅制度和财政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正因爲如此,兩稅法在實行後的800年裏,一直是封建國家賦稅制度穩固的基礎。

追書top10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道詭異仙 |

靈境行者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深海餘燼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詭秘之主 |

誰讓他修仙的! |

宇宙職業選手

網友top10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苟在高武疊被動 |

全民機車化:無敵從百萬增幅開始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說好制作爛遊戲,泰坦隕落什麽鬼 |

亂世書 |

英靈召喚:隻有我知道的曆史 |

大明國師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這爛慫截教待不下去了

搜索top10

宇宙職業選手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靈境行者 |

棄妃竟是王炸:偏執王爺傻眼倒追 |

光明壁壘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 |

道詭異仙 |

大明國師

收藏top10

死靈法師隻想種樹 |

乘龍仙婿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當不成儒聖我就掀起變革 |

牧者密續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從皇馬踢後腰開始 |

這個文明很強,就是科技樹有點歪 |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重生的我沒有格局

完本top10

深空彼岸 |

終宋 |

我用閑書成聖人 |

術師手冊 |

天啓預報 |

重生大時代之1993 |

不科學禦獸 |

陳醫生,别慫! |

修仙就是這樣子的 |

美漫世界黎明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