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他不知道的是,對于他這個時空旅客,處在深宮之中的崇祯,同樣也是抱有很大期待和興趣。
軍報已經呈上來兩曰的,其餘的都是看過後便叫人拿下去,唯獨徐州衛的那份,崇祯看了不下十遍,尤其是那個年僅十八歲的百戶官宋慶,率領麾下軍士,以及部分徐州百姓組成的義勇,竟然和建奴惡戰一場,斬首二十餘級,雖說這個功勞比起各部大戰的斬獲來說略少,但一來這是真夷,不是那些漢人包衣,二來宋慶本身的兵馬就少,甚至還有民間義勇。
徐州衛報功的時候,特意按照之前宋慶所說的方法,将義勇的事情大書特書,強調了徐州上下軍民一心,聽說京城被建奴給圍了,恨不得七老八十的都要跑過來勤王救駕,不讓來就尋死覓活滿地打滾,他孫伯平好說歹說給勸住了,這才領着最爲精銳的五百多民間義勇,由徐州衛最勇猛的年輕将官宋慶作爲統帥,千裏迢迢趕到京城來勤王。
這個模式的奏報在二十一世紀臭遍街了,誰要敢這麽寫,保證被人罵的狗血噴頭,可這年月怕是還真沒這麽玩過,畢竟軍民魚水情這東西他們自己都不信,寫起來也不會往這方面動腦子,反正崇祯皇帝是沒見過。
如今冷不丁看到這麽一封溫情脈脈,同時又充滿大志向大情懷的奏報,年輕的皇帝頓時熱血沸騰,他幾乎可以想象的到,當徐州衛出征的時候,徐州百姓那種箪壺提漿的感人場面,以及一些已經七八十歲,走路都很困難的老人家,淚流滿面的跪倒在地,朝着京城的方向,朝着遠在千裏之外的自己頓首百拜,以此來表達他們的忠君愛國之情,以及不能爲君分憂,不能上陣殺敵的羞愧,這麽好的百姓,他是真的很想親眼見一見啊!
徐州多義民,這是崇祯看過奏報之後最常說的話,王承恩心裏面統計過,皇上至少說了二十來次,對于一個親手把皇帝帶大,對皇帝姓子異常了解的人,他知道這意味着什麽,若是這次徐州衛能夠再次立下大功,怕是上下人等都會有恩賞了,而且這種恩賞跟其他的還不一樣,皇帝姓格堅韌,說難聽點就是剛愎自用,他一旦對什麽人或者什麽事情産生了信任感,這種信任就會毫不保留,直到這個人自己作死把事情辦糟爲止,就好比說剛剛被下獄的袁崇煥。
但在那之前,這個被信任的人或者群體,将會擁有極大的優勢,隻因爲他們簡在帝心。
中華幾千年官場,再沒有比簡在帝心這個評價更好的推動器了,哪怕是深得聖眷都比不了,深得聖眷代表你已經到了頂峰,可一旦聖眷沒了,皇上改脾氣或者看上其他人了,你基本上也就完蛋了,最後落個好死都算賺的。
簡在帝心就不同了,這意味着你還處在上升階段,而且各級官員都會若有若無的給你開開綠燈,讓你的仕途一切順利,哪怕是小有瑕疵,也多的是人幫你擦屁股,因爲你的表現代表皇帝的眼光,除非是成心跟皇帝過不去的,否則誰也不會跟你過不去,這簡直就是個官場BUG,隻要這人不要太過混蛋太過傻缺,到最後基本都能混出來。
當然,作爲一個年僅二十歲的皇帝,崇祯暫時還沒想那麽多,徐州衛是一個很大的群體,他不可能将自己的信任和欣賞交給那麽多人,他最感興趣的還是作爲少數單獨列出名字來的宋慶,這可是一個比他還要小兩歲的年輕人,他在這個年紀的時候,雖然也已經做了不少大事,可對于上陣殺敵卻還是陌生的,甚至于到了現在,他同樣對這個話題很陌生。
從本心來講,崇祯其實對戰争的興趣不是很大,可如今他就生在了這麽個年代,北邊的後金越來越兇猛,這次居然能夠打到京城來,他想不重視都不行了,他立志做一個中興大明的皇帝,對做宋徽宗可沒什麽興趣,因此在這種敵國大軍壓境的時候,他迫切的想要知道,那些效忠大明和自己的軍隊,究竟是一個什麽狀态,他們又有什麽可以克敵制勝的法寶。
兵部每次呈上來的軍報,都隻是講哪個部隊在何處與後金遭遇,雙方大戰一場,然後各有死傷,除了死傷數字之外,就再沒有什麽其他東西了,哪怕偶然有點戰鬥描寫,基本上也都是講述大将如何指揮若定,監軍如何臨危不亂等等,這對于一個想要真正了解戰鬥場面,并且想從裏面做出總結,卻又沒有任何渠道的年輕皇帝來說,那可是遠遠不夠的。
也正是因爲如此,崇祯才格外的想要見見宋慶,雖然宋慶的斬首隻有徐州衛戰功的四分之一,可要知道整個徐州衛來了五千多人,他卻隻有一百多正規軍和幾百義勇,這種情況下打出這種戰果,足見此人之勇猛。
況且奏報上也說明了,宋慶乃是徐州第一年輕勇将,雖然崇祯覺得可能還有些年長的勇将,但他已經沒多大興趣的,他的興趣點全都在宋慶身上,他很想召見這個年輕人,聽聽他這個親曆者對這場戰争的評價和觀點。
隻不過以目前的情勢來看,暫時還得不到這種機會,宋慶雖然立下功勞,但那是在整個徐州衛的功勞下面,加上還隻是個百戶官,若是破格召見,朝臣們定然又會七嘴八舌,把什麽武宗和江斌的段子拿出來說道,因此隻能暫時放下。
好在如今徐州衛也已經入了京城,到時候若是後金真的來攻城,他這個做皇帝的自然不好在深宮中幹坐着,好歹也要上城去撫慰一下爲大明江山作戰的軍将們,到時候隻要宋慶在場,叫過來聊聊還不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求推薦票和收藏,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