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英軍也陷入到了空前的被動之中。
如果沒有奇迹發生,哈裏與他的一萬英騎恐怕隻能是葬身于此了。
哈裏雖然不願意面對這樣的結局,但現實擺在面前,他即使有心抗争,但已是無力回天。
随着倒下的英騎越來越多,哈裏似乎嗅到了死亡的氣息。
他原本還想着憑此搏命一沖,可以逃出生天,誰曾想,這究盡一切的一搏最後都是鏡花水月,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但哈裏的志氣尚在,他向來都認爲,頭可斷,血可***神不可倒,既便是最後要死,那他也得流盡最後一滴血之後再死。
這是騎者應有的尊嚴,更何況,哈裏一向都标榜他與手下的英騎是這天下無敵的精銳,既然是精銳,那就得有精銳的精氣神在。
不過,他唯一感到遺憾的是,他已經不能率領他手下的騎士們以太平軍的鮮血來證明他們是真真正正的天下無雙的精銳。
哈裏雖然很不服氣,但事到如今,他也不得不低下他高昂的頭顱,他的英騎實非太平軍重騎的對手,雖然太平軍重騎這一次是憑借着人數上的優勢占據上風,但哈裏向來不願意找借口,輸了就是輸了,況且太平軍的重騎也的的确确是一個值得他尊敬的對手,即便是雙方人數相當,哈裏也絕對相信他的英騎最多也隻能與太平軍的重騎戰個平手,如上升至生死相搏的階段,落入下風的仍會是他的英騎。
哈裏雖然狂妄,但做爲一個真正的騎士,他明白什麽是對,什麽是錯,什麽有理,什麽沒理,如果光從性格上來說,哈裏是一個剛正不阿的人,他能明辨是非。
所以,哈裏尊重戰勝自己的對手,而敗在強大的對手面前,對他來說,那不是一種恥辱,而是一個榮譽,這天下,能找到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那真是太難了,如在有生之年能與這樣的對手一戰,敗又如何,勝亦如何,在哈裏的心目中,這無關勝敗,隻是戰中自有樂趣。
哈裏一生都在追求騎者的最高境界,他希望率領他麾下的騎兵在這片天底下稱王,這是他的追求,更是他的理想,而他們原本選定的一塊磨刀石就是太平軍,他準備踏着太平軍的屍體來實踐他的理想,但到最後,這一切都成了過眼雲煙,他們成了太平軍最好的證明。
他隻能說,這就是命。
看來,哈裏也隻能接受命運的安排了。
而曾三卻不管哈裏怎麽想,他與他的太平軍重騎此時已經殺紅了眼,他們此刻已經沒有了思想,沒有了情感,隻有一個念想,殺,殺,殺光所有英騎。
厮殺仍然慘烈,鮮血仍在橫流,雙方都是騎虎難下,誰都沒法停下來,而每殺死一名英騎,太平軍重騎同樣需要付出同等的代價,場面既讓人感到悲壯,又讓人不忍卒睹。
殘酷啊,殘酷,這就是殘酷的戰争,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這場厮殺一直持續了二個時辰,直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最後的結果是已注定了的,一萬英騎全都死光光,而英軍騎兵司令哈裏在眼見最後一名英騎倒下之後,便發瘋般地揮刀在太平軍重騎的包圍中左沖右突,直至最後力竭被捕。
而太平軍在付出傷亡一萬多人的代價下,最終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雖然這隻能算是小小慘勝,太平軍付出的代價更大,死的人更多。
但是,這一戰卻将這個最大的隐患給解決了,總之,這是值得高興的事。
而在将這充當先鋒的英軍騎兵解決之後,太平軍要做的張網以待英印聯軍的大隊人馬前來。
爲了配合英印聯軍順利地掉進陷阱,曾三率他手下的太平軍重騎将戰死的英軍屍體全部搬走,然後丢進了一個事先挖好的大坑之中加以掩埋,從而在那地方造就了一個英騎的萬人坑。
而聽說很多年之後,在那地方,經常還會在夜晚聽到鬼哭狼嚎之聲,讓人聽了不禁毛骨竦然,而如此深遠的影響,足可見當日戰事之慘烈。
不過,這次能夠順利地圍殺英騎,總算是讓曾三的心裏好受了一些,經此一戰,就權當是以這一萬英騎的血來告慰那些死去的太平軍将士吧。
而在将英騎的屍體清理完之後,曾三并沒有立即處理爲中華帝國獻身的那些太平軍将士的亡軀,因爲,他們還得請他們爲中華帝國盡最後一份力。
曾三需要暫時委屈一下他們,用他們來誘敵。
英印聯軍的大隊就要到了,如果他們在這裏隻是見到了太平軍的屍體,卻沒有見到英軍的屍體,那他們一定會相信,英騎将這些太平軍幹掉之後,便接着去追擊前面逃竄的太平軍了,那他們一定會鼓舞精神,繼續追擊,如此一來,那等待他們的是什麽,一想便知了。
不過,要利用這些死去的太平軍亡軀做餌,曾三實在是有點于心不忍,但是,爲大事計,他也隻能将悲憤藏在心中,按照事先制定的計劃而行了。
隻要将英印聯軍誘進太平軍的包圍圈,那太平軍的這些爲國死難的重騎們也就又一次立下了大功,曾三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到了那個時候,他一定會厚葬這些爲國損軀的将士們。
擦幹眼淚,掩飾心痛,曾三下達了撤退的命令,他們要消失一陣,等到英印聯軍過去了,他們再出來收埋這些英雄們的屍體,并就近抄英印聯軍的後落。
在曾三的率領下,太平軍重騎便遠遠退去,隻留下滿地的屍體。
而在曾三退去之後半個時辰左右,英印聯軍的主力到了。
首先到達的是由印殖民地首相-阿裏汗以及印軍總司令-辛格率領的五十二萬印軍。
當他們見到滿地的太平軍屍體的時候,那是詫異不已,但随之仔細一想,馬上就明白了,他們認爲,這一定是哈裏所率的一萬英騎全殲了這批太平軍,然後趁勝追擊前面逃竄的太平軍去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他們就得馬上往前追了,否則,一旦讓英騎将便宜都占去了,那他們印軍的臉面不就全都丢光了嗎。
所以,阿裏汗與辛格略一商議,便馬不停蹄地朝向狂追。
他們生怕這功勞全都讓哈裏給占去了,所以,他們那是個急啊。
于是,五十二萬印軍象一陣風似地朝前奔去。
而印軍走了沒多久,英軍也到了。
七萬英軍在蒙哥馬利和華萊士的率領下也到了。
他們也看到了現場的情況。
蒙哥馬利和華萊士二人與阿裏汗等人先前的反應差不多,他們也很詫異,起初想的也是這些太平軍死在了哈裏所率的英軍刀下,然後英騎又再往前追去了。
可是,轉頭一想,二人又覺得這裏面的疑點甚多,不說其它的,就看死在這裏的太平軍騎兵,恐怕在萬人之數,英騎要斬殺這麽多人也許不是這麽簡單。
不過,事實畢竟就是事實,二人實在沒有什麽辦法來解釋這地上出現這麽多屍體的原因,除了是英騎所爲,哪還能有其它的解釋。
然後,二人又在四周仔細地打探了一番,但最後仍是沒有任何發現。
于是,二人經過一番商量,最後還是決定往前追,邊追邊看,一切小心爲上。
而在英軍走後,曾三率領的太平軍便悄悄出現在了他們的身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