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坂本龍馬又怎會出現在這呢?
原來,坂本龍馬正是東方不惑在押解戶木孝允去死牢的路上,對他們進行伏擊并成功救出戶木孝允等人的那群黑衣人的首領.
這一切看起來似乎早有預謀.
應該說,是的,這一切都是計劃好的,那由伊藤博文所派,身在暗處,并緊跟戶木孝允的一撥人正是由坂本龍馬所率領.
而在這一明一暗兩組人馬出發之後,伊藤博文又調動大軍配合這次行動.
伊藤博文将大軍分爲兩部分,一部由西鄉隆盛率領,佯攻東門,力争吸引太平軍的注意力,從而爲戶木孝允與坂本龍馬等人的出逃創造有利的條件,而他自己則率領另一部人馬在西門接應戶木孝允與坂本龍馬等人,如有可能,伊藤博文還想趁勢攻進城去混水摸一魚.
富貴險中求,伊藤博文覺得這個險值得冒,而且,成功的希望也很大,所以,他才下定決心幹.
當然,在行動之前,伊藤博文已與坂本龍馬有過約定,這才有了後來默契的配合.
而爲了這一次的行動,伊藤博文可謂是下了血本,雖然說最後還是未能成功救出高杉晉作,但是,卻将太平軍全面調動了起來,并且讓太平軍遭受到了一個不小的挫折,日軍算是取得了一次精神上的勝利吧.
而伊藤博文在攻城未果之後,便連同戶木孝允與坂本龍馬等人一起撤往漢城,後來,他們在半路上又遇到了從東門撤回的西鄉隆盛部,于是,兩部日軍聚在一起,偕手返回了漢城.
回到漢城之後,戶木孝允自知罪大,而且,他也爲此次擅自己行動之事感到非常慚愧,所以,到了漢城之後,他來不及休息,馬上到伊藤博文的指揮部向伊藤博文請罪并道謝.
謝是謝伊藤博文的救命之恩,請罪是爲這次他未經允許的擅自行動而請.
而且,戶木孝允這一次真知道錯了,從心底上知道錯了.
而伊藤博文要的就是這樣的戶木孝允,經此一事,他相信戶木孝允一定會死心塌地地敬服他.
于是,一番客套的面子話,然後略做小懲,戶木孝允之事便就此不了了之.
而正如伊藤博文所料,戶木孝允對他再也不敢有任何輕視之心.
至此,戶木孝允之事暫告一段落.
而這一事件之後,營救高杉晉作之事便暫時被放了下來,按伊藤博文的說法,容後再想辦法,而日軍現階段的主要任務則是要将全副的精力都投入到穩固漢城的防守之中去.
漢城,朝鮮國的首都.
它是朝鮮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自1世紀李氏王朝将之定爲首都之後,它一直都是朝鮮國最大的城市,而經過幾百年的不斷建設,漢城不僅成了朝鮮國最大的城市,就是在全世界,他也是出了名的大城.
而且,漢城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它地處朝鮮國西側的中心,是南北文化的集散之地,更是連貫東南西北的交通樞鈕.
而朝鮮國内最重要的内河-漢江更是從東到西橫跨漢城,正因爲此,漢城與許多依山傍水的大城一樣,被賦予了有别于一般城市的底蘊和内涵,使漢城得以跻身于世界著名的經濟,文化名城之列.
而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漢城也幾乎被變成了一座軍事保壘,城堅牆厚,各種軍事設施修建于顯要之地,有一句話是這樣形容漢城的,撼朝鮮易,撼漢城難.
由此可見漢城的城防之堅固.
可是,既然漢城是如此堅城,但是,日軍怎會又如此輕而易舉地就占而據之了呢.
要搞清這個問題,那還要從根本上予以分析,事實上,朝鮮國失漢城,與城牆是否堅固以及軍事設施是否完備沒有任何關系,朝鮮人之所以失去漢城,這是由幾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日軍的閃電戰太過突然,朝鮮國上下還沒有真正清醒過來就給日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其次,朝鮮最高統治者安逸慣了,一碰到窮兇極惡的日軍,心理就先崩潰了,簡直是被日軍吓破了膽,哪敢再做什麽反抗,如此一來,日本人幾乎是不費一兵一卒就占領了漢城這座堅固的城池.
而這也間接地印證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即使基礎設施再好,條件再優越,如果沒有将之善加利用之人,那這些好的基礎設施終不僅将成爲擺設,更會資敵之用.
正所謂,人之善用則天下大治,人若不用則治世無功,備得好不如用得好,個中道理由此可見一般.
而這開城在朝鮮人手裏雖然形若豆腐渣,但在日軍手裏那就好似如虎添翼,大不一樣.
如今,日軍據此堅城,集結重兵于此,太平軍想要輕而易舉下之,恐非易事.
而正是深知此城的重要性,所以,日軍必定會憑此堅城與太平軍決一死戰,而且,日軍必定是傾盡全力與太平軍一戰,因爲,如果日軍此戰再敗,他們将隻能退于釜山一線做困獸之鬥,更會由此帶來的嚴重後果,從而使日軍的戰略空間被大大壓縮,如果日軍再想反擊太平軍,那将難上加難.
所以,無論從哪方面出發,守住漢城将是日軍反敗爲勝的唯一出路.
如此一來,太平軍在漢城誓必面臨一場血戰.
而爲了應對此戰,日軍司令官伊藤博文也是有針對性地對此戰做出了周密的部署,務求做到萬無一失.
以當前的兵力論,日軍仍轄有總兵力約爲四十二萬人左右,伊藤博文将之整編爲二個軍,稱之爲第一軍與第二軍,第一軍下轄第四,五,六軍團,總計二十萬人,任命坂本龍馬爲軍長,西鄉隆盛爲副軍長,而第二軍下轄原第一,九,十師團的大部,總計兵力爲二十二萬人左右,伊藤博文親自兼任軍長,戶木孝允被任命爲副軍長.
而伊藤博文的初步部署是依托堅城固守,并不出戰,他準備與太平軍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他相信,太平軍一定不可能長久地圍城,他們也有彈盡糧絕之時,而在太平軍彈盡糧絕之後,太平軍必定會撤圍,而就在他們撤圍之時,日軍再以逸待勞,出城追擊,必定會大獲全勝.
伊藤博文的如意算盤打的是呱呱響.
而且,他有信心,隻要照此安排,太平軍想要強攻漢城,那幾乎就是送死,而他隻要一想到太平軍在漢城城下死橫遍野的景象,他就想笑.
太平軍這段時間将日軍壓制的太厲害了,伊藤博文說什麽都要搬回一局,否則,他們大日軍皇軍的尊嚴何在,他伊藤博文的面子往哪裏放.
不過,伊藤博文的安排也不是所有人都擁護,日軍中也有人持反對意見,這些人認爲,他們皇軍那可是天下無敵的天軍,即使前面幾次敗于太平軍之手,那也不算是敗,最多也就是算個平手,而且,這還是太平軍使詐的結果,而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日軍并不是打不過太平軍,所以,既然不是打不過,那爲什麽要當縮頭烏龜.
而面對日軍之中的這種情緒,伊藤博文知道此風不可長,如果任由此風傳播下去,那必定會影響整個日軍的士氣,最後必定會出大問題的.
所以,伊藤博文必須想出辦法來杜絕此風的蔓延.
于是,他一方面找來坂本龍馬三人,讓他們回去向自己所轄的大軍宣講堅守的必要性以及冒目出戰的危害性,讓所有人從思想上真正明白及理解堅守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他奏請天皇,出台了很多的獎勵措施,比如說,如果大軍之中有人可以堅守十天,那可得錢五萬,如果堅守二十天,可得錢二十萬,并且,他還會爲那些堅守時間最長的一些将士們立功德碑,将他們的事迹傳之于世.
最後,有獎當然是有罰,伊藤博文頒下嚴令,如有沒有伊藤博文的命令而敢擅言出城拒敵者,殺無赦.
經過這一番恩威并重的整治,日軍中那些想要當出頭鳥的家夥果真全都安靜了下來,不再有人敢強行出頭.
如此一來,日軍的思想便得到了統一,他們嚴陣以待,靜候太平軍的到來.
而日軍所做的這一切都已經被太平軍情報處駐漢城的分支機構偵知清楚,并向田小二等人所領導的中朝聯軍指揮部作了彙報.
根據這些情報,田小二所率的聯軍指揮部針對日軍的防守态勢做出了有針對性的部署.
雖然聯軍指揮部也知道前路漫漫,并且布滿荊棘,但是,路已經走到這裏,他們沒有任何後退的理由,他們必須一往無前.
而且,盡管前路艱險,但對于矢志取城的太平軍來說,沒有什麽困難可以擋住他們前過的腳步,他們一定,必須拿下漢城,這是結束整個朝鮮戰争的關鍵.
當然,中朝聯軍指軍部也不是盲目而動,他們也做了萬全的準備,在這關鍵的時刻,他們除了增強太平軍的三個主力軍團的實力之外,将原先負責後勤支援的朝鮮近衛軍團也抽了出來,從而加強了整個大軍的部署.
聯軍指揮部要保證攻城的人數遠遠在日軍之上,這樣才有獲勝的可能.
中朝與日方之間俱都是抹兵勵馬,準備大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