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隻有一更,3000字,sorry。)淩晨5點40分,四月初的北京天剛剛亮起,在北京體育大學操場上,有一個汗流浃背的身影正在做着蛙跳訓練,一旁挂在籃球架下靜候的籃球,證明他是籃球專業的學生。
“第四組,25個蛙跳,起!”陳明一邊給自己鼓勁,一邊一絲不苟的執行自己的訓練,作爲cubs最強後衛,他被譽爲近些年少有的天才球員。更難得的是,陳明不僅有着優良的身體素質,他的學習成績還相當好,高考甚至考出了市一中前三名的水平,就在大家都以爲他能挑戰清華北大最差也能考上人大的時候,他竟然出人意料的報考了北京體育大學。
“你小子絕對是有病,這麽大早就來訓練。你說你這腦子,學點啥不行,非要練體育,這年頭,混不下去的高中生才練練音體美呢!”一旁抱怨陳明的是他的舍友陳博,作爲同爲籃球專業的學生,陳博屬于那種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鍾,教練不催絕對不練,教練催練,我就瞎練。
“今年好不容易打進季後賽,我一定要好好拼一把。”陳明和身邊拿着煎餅果子的胖子有一搭沒一搭的唠着閑天。作爲已經在中國籃協注冊過的球員,他隻能參加更高水平的cubs而不是大學生更熟悉的cuba。渴望更強挑戰的陳明距離自己理想中的cba越來越近。可突然,有一天,有一個男人的出現。讓他看到了另一片天空和另一個舞台。
他至今都記得2個月前的那一天,紐約尼克斯隊突然宣布,球隊将聘請中國籍主教練。看到電視新聞的那一刻,陳明甚至覺得2012世界末日都爆弱了。這條新聞才是新聞界的戰鬥機。當時同學們還打賭,最多一個月這個曾經執教過cuba的主教練就會被全世界球迷轟走的。
那一場場連勝猶如一記記耳光,扇在那些短視的球迷臉上。
王曉木,這個地地道道的小角色。一夜之間,成爲萬衆仰視的神奇教練。說不定中國還真能出一位像禅師一樣偉大的籃球教練。
所謂外行看熱鬧,内行看門道。在勵志要成爲一名偉大的球星加教練的陳明看來,王曉木身上有太多的不可思議和看不透。
在大一學習了大半年的籃球戰術和臨場指揮的陳明發現王曉木幾乎是在和教科書擰着幹,該換人不換,該集中時分散,換句話說,就是陳明去指揮尼克斯也比王曉木目前更接近“合理”。
但正是這一次次不合理的指揮,竟然保持目前的全勝戰績。這分明就是對偉大理論的颠覆!
我一定要見到王曉木。這是陳明給自己定下的第一個目标。這個目标看似遙不可及。但不知怎麽地一向以腦殘著稱的籃協竟然給了cubs一個特殊的獎勵。如果能夠拿到今年的cubs冠軍。将有機會赴美國現場觀看nba季後賽,更重要的是能夠得到王曉木的現場特訓。
這個特殊獎勵一下子擊中了陳明的軟肋,所以他給自己定下可以媲美杜蘭特的訓練計劃。
杜蘭特是nba訓練狂人。他的成功幾乎是百分百的汗水。
細心的球迷可以在他的鞋子上看到一個數字:185。
這個數字代表了杜蘭特曾經遭遇的質疑。曾有人對杜蘭特說:你推不動185磅的卧推,你永遠不可能打nba。而這最終成爲了杜蘭特前進的動力。
杜蘭特的刻苦完全不遜于科比的“我知道洛杉矶每天早上4點鍾的樣子。”
杜蘭特8歲時就每天都必須去爬山。這可不是爬5次或者10次,而是整整75次,有時候甚至是100次。每天無止境地去練習接球投籃、控球、滑步等基礎練習,有時候要學鴨子步,連續跳繩。并且杜蘭特每天回家還要做功課,而内容就是抄寫跳投的6個步驟500次,第二天交給教練,然後繼續訓練。
進入聯盟前,杜蘭特每天都要在球場練習8個小時,每周7天,從不間斷,他甚至每天要練習1000個投籃,而且是投進1000個。他絕不是一個天才,他隻是用每一滴汗水和生命在踐行一句話:“勤能補拙”。
陳明目前要堅持的就是杜蘭特的道路。和杜蘭特一樣,陳明的家境不是太好,小時候他羸弱的小身闆甚至被被人嘲笑“風吹就倒”。陳明喜歡籃球也是個偶然,因爲他修摩托車的鄰居總是在門口拍籃球,所以他也有模有樣學着玩。良好的身體協調性和天生不服輸的性格,讓陳明在1周内就能熟練地帶着球晃過一幫維修工的防守。當然,這也多虧了媽媽顧不上管他,而放任一般成年人帶着他瘋玩到深夜。
上高中之後,他的身高突然竄了20cm一下子擁有了别人羨慕的180之一。(180㎡,你值得擁有)
這個時候,他依舊按照初中時自己娴熟的控球和同學們周旋,才引起了籃球隊教練的注意。要知道在國内高一的身材完全可以勝任一個小前鋒甚至大前鋒的角色。
教練隻用了一句話就讓原本不想打專業籃球的陳明上了鈎。
“練籃球,我保證你高考至少加20分,如果走體育特招,讓你加200分。”
這對于一個以考上好大學光宗耀祖爲己任的高中生,簡直是赤裸裸的誘惑。有多少學生爲20分挑燈夜戰?而自己玩玩籃球就夠了,這太輕松了。
單純的陳明幾乎瞬間就落入籃球教練的圈套裏。直到3年後他畢業,他才感慨,這他媽的20分加的太難了。
每天上午是和同學準時準點早讀、上課,中午幾乎以飛的速度沖向食堂搶飯,然後是1個小時完成上午老師布置的作業,緊接着午睡40分鍾。下午先和同學一起上兩節課,然後跑到訓練場更衣室,完成自己1個半小時的籃球訓練。
每次訓練完之後,看着其它專業練體育的同學在操場上慢跑放松或者勾勾搭搭解散,是陳明最感慨的時刻。因爲他必須趕到教室去參加下午最後一節自習課,這是他最好的補作業的時間,而且還有老師會在這個時間講解題目。
這種命運在高三最爲悲慘,因爲高三基本上已經沒了自習。很多時候,他蹑手蹑腳地輕輕走進教室,裏面都有各科老師在講卷子。當然在教練的争取下,他也有自己的vip座位,那就是教室的最後一排。他整個人占了整整一排,而且教室專門給他留着後門,就是爲了怕打擾别的學生。
陳明至今還清晰得記得自己每周三上力量之後的慘狀,爲了練好自己的力量,他甚至主動要求和投擲組練習同樣的項目。當他和那幫體重200多斤的家夥卧推出同樣重量的杠鈴時,整個投擲組隊員們險些瞪瞎了自己的眼。
當然,這也給了投擲組教練一個永遠激勵隊員們的借口:“看看你們這點力量,籃球隊的人都比你們卧推成績好”;“看看你們,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上一屆籃球隊的後衛都能卧推200,看看你們,一個個還挺自以爲事!”
憑借自己的執着和科學訓練,陳明用比别人少的時間,取得了比别人優異的成績。高考那年他沒有走體育單招,而是參加了籃球專業加分測試,直接取得特招資格。
不過他也不無遺憾,在北京組織的冬令營選拔中,他由于身高的缺陷,被清華和北大婉拒。這些學校負責招收特長生的領導隻看一項數據:身高。
陳明最難受的就是自己的身高,三年由于練習力量過早過猛,對他的骨骼發育造成了一定影響,至今他還保持着學校的卧推,深蹲、半蹲的力量訓練記錄,這對于一名職業球員來講,實在是太矮了。
至于其他高校,陳明根本不用去管特招不特招,他憑文化課就能考上。憑借自己的實力,高低能打個替補吧?
當他真正參加正式比賽時,他才真正意識到,力量,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一種多麽奢侈的一種财富。
作爲一名控球後衛,他幾乎沒有遇到真正的對手。良好的爆發力和穩健的下盤讓他在場上甩對手幾條街。即便是有人能追上,陳明隻需要一抖肩,對方就像是被高壓電電了一般,立馬就會消失在視線内。
憑借速度和力量,陳明數次單騎救主,數次上演陳江華在亞青賽上虐韓日的那種瘋狂,多次以一己之力爲球隊赢得勝利。
正因爲有這麽個變态的存在,北京體育大學建隊來首次闖入cubs北區八強。
雖然場上訓練的很辛苦,但陳明也知道作爲一名亞洲球員,真正的職業生涯會很短。想延長自己的運動生涯,很好的方式就是:繼續當教練。陳明設計的人生方向是争取打上cba聯賽的首發,這樣即便退役,自己也可以到一個大學當一名籃球教練。
王曉木的橫空出世,讓陳明的野心突然變得大了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