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他想起,好像偏題了。之前是在說遼東的事情,怎麽說着說着又說到水師去了。
于是,他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臣還得去盡早準備,及時運輸物資到海州去。”
“鍾師傅,能否讓别人替你去,京師這邊有許多事情,都需要你在這裏才行。”崇祯皇帝一聽,就和鍾進衛商量道。
需要鍾進衛搭把手的内閣、錦衣衛指揮使等人都看着鍾進衛,希望他能留下來。
但鍾進衛嚴肅地搖搖頭道:“陛下,恐怕不行。奴酋皇太極此人,絕對不可小觑。之前的時候,建虜大軍雲集,卻硬是被新軍從海州走到了牛莊驿。建虜遭此大辱,必然會有針對性的準備。臣估計,這次要一路打過去才行。”
遼東戰事,唯有鍾進衛最爲權威。他這麽說,文華殿内其他人也隻能同意他的觀點。因此,崇祯皇帝就對鍾進衛道:“既然如此,那鍾師傅早做準備,早去早回。”
事情就這麽定了,散會後鍾進衛就去準備運送物資之事。
可在當天晚上,當鍾進衛和兒子玩了一會後,正準備睡覺之時,宮裏忽然來人,傳旨鍾進衛,緊急觐見。
大晚上的還要招進宮去議事,顯然是大事。鍾進衛擔心什麽地方又出亂子,就急急趕去紫禁城。
在路上的時候,他又碰到了早上開會的會友。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麽事情,唯有進宮了才能知道。
崇祯皇帝早早就在文華殿内等候了,他的身邊就隻有王承恩伺候着。
被傳诏觐見的官員基本就是内閣和六部尚書以及都察院的高級官員,他們一起在午門外碰頭,一起進了文華殿。
崇祯皇帝一見他們都來了,就從禦案上拿起一份東西。在燭火的映照下,面色有點奇怪地道:“山海關孫師傅八百裏加急,說建虜向大明求和。願仿蒙古例,受朝廷冊封,稱臣納貢。”
崇祯皇帝的話,猶如在平靜的湖面突然投入了一塊石頭,激起了層層波瀾。
“陛下,不會是建虜的緩兵之計吧?”
“陛下,建虜爲何突然會議和,其中定有陰謀!”
“......”
文華殿内聲音嘈雜,好像忽然之間就變成了菜市場。
内閣首輔溫體仁出列,先喝止了嘈雜之音,然後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建虜可有提具體的條件?”
崇祯皇帝把手中那份東西遞給一邊的王承恩,讓他轉給底下的臣子看。然後他先說道:“大緻的要求是朝廷從海州退兵,并開放邊關互市。作爲交換,割讓蓋州衛和獐子島一線以南地區給大明。”
鍾進衛聽得暗暗冷笑,皇太極還真想得美。先不說建虜原本就是大明的臣子,聚衆造反,搶奪大明土地,殺大明百姓,哪能讓他們說和就和了。還想仿照蒙古,要大明皇帝的冊封,真是想得美!
不要看建虜一下割讓那麽大的面積出來,其實這些地區就是渤海灣的突出地帶,都是沿着海岸線的。建虜面對大明水師的騷擾,防守很是吃力,直接割了對他們反而是減輕了負擔。
另外從去年開始的幾次戰事,都沖着建虜的糧食等物資而去,特别是沈陽破襲戰,更是燒了建虜腹地的不少糧食作物。
現在建虜物資緊缺,要求大明開互市,顯然是爲了他們自己救災。
鍾進衛想到這裏,還是暗暗佩服皇太極的遠見。
他知道皇太極應該是看到新軍對建虜的優勢,雖然現在建虜還有一戰之力,但皇太極卻預料到了将來會出現的情況,從而采取了這個和談的措施。
鍾進衛不知道,皇太極的出招,還不止他想得這些。
不過他現在隻是在一邊冷眼旁觀,并沒有馬上發表自己的看法。
他記得在曆史上,是大明被建虜打得想和談,但最後沒有和談成。現在因爲自己的出現,建虜被大明打得想和談。他想知道,這個和談如果自己不幹涉的話,究竟會不會成功?
朝廷現在手中有幾個錢,因此宮中的用度并沒有以前那麽省了。這次的會議又很重要,因此文華殿内多處地方都點着燭火,把文華殿映得很亮。
也因此,文華殿内雖有視力不佳者,但卻沒有受到光線的影響,很快就都看完了孫承宗的奏報和奴酋皇太極的國書。
“諸位臣工,爾等是何意見?”崇祯皇帝見底下臣子都已看完了,就馬上問道。
“陛下,遼東原本就是大明國土,建虜也爲大明臣子。但建虜殺我百姓,占我土地。現在大明強大起來了,就來求和,還妄想冊封爲王。臣以爲,決不能同意。”工部尚書徐光啓首先表态,一臉的激憤。
戶部尚書畢自嚴一聽,眉頭一皺,也出列說道:“話不是這麽說,打仗是要費錢的。中興侯在白天的時候也已說了,建虜的實力很強,如果錯過這次機會,建虜和大明死磕下去,一是能什麽時候打赢不知道,二是又要爲此犧牲我大明無數的将士,浪費原本不多的錢糧。這些事情,朝廷也必須要考慮才是。”
鍾進衛聽得無語,他聽得出來,畢自嚴對建虜的和談是心動了,甚至還把自己之前的說法也搬了出來,作爲他的論據。
鍾進衛想開口,但轉念一想,還是先忍住不說。
崇祯皇帝聽到兩種意見,也知道這是在情理之中,就再問道:“其他臣工的意見呢?”
溫體仁作爲百官之首,他是一定要發表意見的。隻聽他說道:“臣以爲,打得赢就打,不用理會這和談。打不赢,或者打得時間太久的話,再和建虜談條件,争取一個對大明最爲有利的條件。”
崇祯皇帝一聽,就把頭轉向鍾進衛,想問他意見,看能否打赢建虜,多久打赢建虜?
可當他看過去的時候,發現鍾進衛就盯着地上,老神在在,好像是在想着事情。
崇祯皇帝見此就沒有打擾他,轉頭看向兵部尚書楊鶴道:“楊卿,你以爲和建虜的戰事能在短期内結束麽?”
楊鶴看看周圍的同僚都注視着他,好像他的回答将決定和談不和談。他也是官場的老油子了,那會輕易就下如此重要的結論,馬上就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臣以爲,此事還須中興侯來答最好。對遼東戰事的熟悉,對建虜的了解,都以中興侯爲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