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鍾進衛醒過來時,一個驚喜地聲音就在身邊響起。
當他轉頭看過去時,映入他眼睛的已經不止一人了。四小都在,還有顧百川、盧象升等人。
“這是怎麽了?”鍾進衛感到頭還是有點昏昏地,不由得問道。
盧象升稍微一用力,他就到了鍾進衛面前,龐大的身軀占了大半位置,然後伏着身子對鍾進衛說道:“侯爺是勞累過度,需要休養一段時間才好。”
鍾進衛又閉了會眼睛,腦中終于回想起了昏倒時的事情。然後他睜開了眼睛,露出點微笑,對盧象升說道:“九台能否坐着說話,你這樣我好有壓力。”
盧象升一聽,有點不好意思地笑笑,連忙坐到了邊上的椅子上。
鍾進衛從床上坐了起來,靠着盧象升墊好的枕頭,然後問道:“這是回島上了麽,情況怎麽樣,都給我說說。”
“全軍都撤回島上了,遼民也已由下官進行分組賈别。願意留下打建虜的,下官都留下了;想過安定日子的,下官也送到登萊去了。”盧象升簡略地彙報了下情況。
鍾進衛聽了有點詫異地問道:“哦,我睡了好久了?”
“嗯,再不醒就到第三天了。”盧象升笑着說道。
看來自己的身體确實是累了,竟然能睡這麽久。鍾進衛想着,忽然記起一事,他連忙問道:“朝鮮那邊的情況如何?”
盧象升有點惋惜地回答道:“那莽古爾泰一開始的時候,因爲道路被破壞,晚上又被騷擾,因此走得極慢。但這鞑子的戰場嗅覺也很是靈明,感覺到不對後,把攜帶的物資都燒了,輕騎逃走。就晚了一天,否則軍隊休息過來就可以參戰了,那時莽古爾泰就算輕騎怕也難逃。”
“算了,莽古爾泰跑了也不可惜,莽撞的性格注定他不難對付,也不會有好下場的。”鍾進衛想了一下,安慰盧象升道。
人都已經跑了,盧象升就是不想罷休都沒辦法,也隻能接受鍾進衛的安慰了。
“對了,侯爺,原朝鮮國王被奴酋逃走之前一刀宰了。現任朝鮮國王一直等着侯爺醒來,想當面緻謝,說侯爺圍魏救趙,讓朝鮮脫離了苦海。”盧象升想起這事,就問鍾進衛意見道。
鍾進衛本性還是不喜歡客套的,他皺着眉頭想了會,就吩咐道:“就說我身體欠佳,沒法接見。他如果真要感謝的話,給皇上上封國書即可。”
鍾進衛說完在心中想着,這也不算是騙他,自己的身體确實還感到很累,沒有恢複過來。
“好,下官一會就去通知他。”盧象升答應道。
“既然這邊的戰事已了,那就安排回京師。”鍾進衛下了命令後,又記起一事,便要求盧象升道,“九台,你把登萊明軍中參與此次戰事和立功将士的名單都給我一份。”
隻見盧象升馬上從懷裏掏出了一份厚厚的名冊,向鍾進衛揚了揚道:“侯爺,都在這上面了。”
鍾進衛不由得笑了,這事做得還挺快的。
等顧百川收了名冊之後,鍾進衛又對盧象升說道:“我身體不好,就不去晃蕩了。九台替我告訴将士們,他們的獎賞一分都不會少他們,讓他們放心好了。”
“侯爺放心,那些兔崽子最信任侯爺了。”盧象升笑着回答道。
鍾進衛一直記得還要說件什麽事情,但就是想不起來,直到這時他才忽然想起來,連忙叮囑盧象升道:“建虜這次吃了大虧,一定要提防他們反撲。必要的時候,就按照之前議定的方案辦,朝廷那邊有我,你不用擔心。”
“是,侯爺。”盧象升感激地抱拳答應道。
在鍾進衛醒來的第三天,新軍帶着戰利品,押着俘虜凱旋回京。
獐子島上所有的人,不管軍還是民,不管漢人還是朝鮮族人,都目送船隊遠去,一直消逝于天際。
報捷的快船早已先一步出發,因此當新軍船隊在天津大沽口時,便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此時的鍾進衛雖然看起來還是一臉的病容,但已能走動了。他在船頭看到迎接的人群中,竟然有穿绯袍之人,不由得有點驚奇道:“是朝中那位大人路過此地,也來湊熱鬧了?”
邊上的護衛都答不出來,鍾進衛也就這麽順口一說而已,并不在意。到底是誰,下了船自然就知道了。
鍾進衛剛下了船,那名绯袍官員就領着一大群人迎上來了。
“下官兵部尚書楊鶴奉皇上旨意,前來迎接中興侯回京。”
鍾進衛離得近了後已經看清是誰了,見他是奉旨過來,連忙說道:“啊呀,怎麽勞煩楊大人跑這麽遠過來接我呢!皇上也真是的,搞這麽隆重幹嘛。”
迎接鍾進衛的一衆人聽了,不由相對無語。要是普通人敢這麽說的話,這裏面不少人估計會上本彈劾。但鍾進衛說了這話,他們就當沒聽到了。
“皇上得知中興侯爲國積勞成疾,特賜禦駕于中興侯乘坐。”楊鶴一邊說一邊指着不遠處的一輛黃色大車道。
這回輪到鍾進衛無語了,崇祯皇帝這麽做,會讓自己招人嫉恨的。
“我何德何能,竟然受此恩賜,愧不敢當,愧不敢當啊!”鍾進衛連忙推辭道。
他打定了主意,雖然崇祯皇帝是好心,但這車還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做的。
誰知楊鶴卻正色地對鍾進衛說道:“中興侯,你休要謙虛了,你的功勞足夠大,皇上才會如此重視你!”
見鍾進衛一臉茫然的樣子,楊鶴就再說道:“中興侯此番的功勞,讓大明看到了解決建虜的可能。如果由中興侯來說,五年平遼,大明沒有人會不相信。從萬曆年間以來的遼亂,終于有了平息的曙光,又有誰會不激動呢!中興侯,您說此次的功勞是不是很大?”
雖然他們不知道建虜最終奪取了大明的江山,但曆經三朝的遼亂一直不能平息,反而越來越嚴重。甚至被建虜攻進關内,差點就打下京師,朝廷爲此傷透了腦筋,卻基本上奈何不得建虜。
之前雖也有過對虜勝利,但那種勝利的影響根本不能和這次比。想以往曆史上的時候,金國也曾對北宋發動了突襲戰,從而滅了北宋。要說北宋的國力就那麽弱,自然也是不可能的。隻是因爲大意而丢了都城,從而把皇帝和滿朝文武都端了。
這次中興侯打的突襲戰也是類似,隻是對方的奴酋在外征戰,但還留在沈陽城的僞官吏都被中興侯一鍋端了。
有此成績,楊鶴也才會有此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