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讀書人,有滿蒙回漢之分,雖面上的是滿漢一家親,但究竟親不親,曾滌生心裏有數,天下讀書人心裏也有數。
若真是滿漢一家親,爲什麽要分滿漢雙尚書呢?爲什麽各地的駐防将軍,全數是旗人呢?
如今的楊老三已經掌握了大勢,若是曾滌生反抗,他反抗的不是楊老三,而是天下的讀書人,甚至是儒教,所謂忠君報國所謂滿漢一家,在民心面前,在大勢面前,不堪一擊呐!
“内蒙古諸王已經在口外了,外蒙古諸王一個月之後便到,在此期間,你曾滌生拿出一份收服内外蒙的折子吧!”
怡親王載垣一去就是三個月,這外蒙的路可不比京師到江南或是西北好走,這去的時機又不怎麽好,若是換做夏季三個月的時間,内外蒙諸王怕是已經到達京師了,趕上了隆冬,拖延一個月,也算是迅速了。
“公爺,不知如何懾服蒙古諸王呢?”
低頭之後的曾滌生,也算是光棍,倒不是他曾滌生兩面三刀,而是這幾年他想了太多,楊老三隐忍的太好,如今的局勢已經無力回天了,京師宗室俱無,這樣的消息,楊猛也早就透露給了曾滌生。
如今的大清除了四色棍、鬼子六、端華、載垣、以及爲數不多的幾個宗室以外,已經算是絕斷傳承了,而這些人都在楊老三的控制之下。隻要他動動手。大清的皇室一脈就沒人了。到時候誰該繼承大統,就要靠實力話了。
如今半天下的督撫都是楊老三的人馬,其餘一半就是滿蒙諸王公了,與他們合作不如與楊老三合作,漢室江山,對曾滌生來也是有些吸引力的。
“和親!”
“和親?蒙古諸王與皇帝和親?”
“嗯!話是這麽,但真正種地的是老子,以老子的血脈控制蒙古!”
“你……”
不知廉恥、喪心病狂這樣的話。曾滌生如今還真不出口,但這終是有違倫理,瞪着楊猛,他的臉色也是忽紅忽白。
“髒活累活,總要有人幹的!
曾夫子,沒有老子,長毛賊變亂江南,會死多少人?數百萬隻是個零頭吧?
若是沒有老子,江南就要有數千萬人死于戰亂,此事你是不是事實?”
楊猛也知道自己的許多作爲有違曾滌生爲人的準則。如今這時候,想要拉攏曾滌生。隻能用悲天憫人四個字了!
“是!但如此有違禮法之事,将來如何向後世之人交代呢?
儒教?沒了禮法何來的儒教?”
楊老三做事太過不地道了,口口聲聲要護教,就這麽做事兒?楊老三其行如此,隻怕儒教到了他的手裏也會被篡的面目全非!
“呵呵……曾夫子,既然攤牌了,老子也不隐瞞!皇後、懿妃包括恭王福晉肚子裏的孩子,都是老子的種兒!
曾夫子,你瞧老子這體格,子嗣遍布華夏,二三十年的事兒,如今老子不及而立之年,怎麽也有十好幾年的日子能生能養,蒙古諸王的公主、格格,皇城的旗人貴女,老子的後宅,一年一茬就是幾十個,十幾年就是幾百個啊!
人才出自數量,有了龐大的後嗣,再用一個任人唯賢!國祚傳承豈會斷滅?
有違禮法,這話還不是史家的筆頭子了算?到時候,就是老子是半聖,後世之人都能信服!
若是不齒,這事兒你來做?沒有漢人血脈,怎麽懾服蒙古?禮法?什麽是禮法?百姓就是禮法!老子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就是禮法!
大清倒是有禮法,喪權辱國不,民生疾苦不,一個八股害了多少讀書人?
曾夫子你也是讀史書的人,前明如何?大清如何?史書之中即使篡改,也不會改的面目全非,這事兒做不得?”
“恬不知恥!”
聽了這些,曾滌生的腿肚子都打轉了,這楊老三毒啊!恐怕京師之中,桂良之事、肅順之事都是他一手撺掇的,如今即使明了,他又能做什麽呢?
“呵呵……看看三湘的百姓與書院,曾夫子就該知道怎麽做了,對不對?”
“以卑鄙無恥之手段,行光明正大之事,曾國藩倒要看看你楊猛能走多遠,下場如何!”
“哈哈……這話了也是白廢!曾夫子心裏已經有了答案,何苦爲難自己呢?
一國之崛起,一族之崛起,總要有些血腥肮髒之事的,你我聯手一起走一走這血海如何?
以老子手中的實力,若是不管不顧,華夏沉淪隻在反掌之間,你我俱是漢人,這華夏也是漢人最多,咱們掌權可以公平的對待其他各族,若是他族掌權,可能公平的對待漢人?
元明清三朝已有定論,開不世之局,就要有不世之手段,管他卑鄙無恥還是光明正大,結果最重要!”
“唉……滌生枉讀了一輩子的詩書,與你楊老三爲伍不齒啊!
但,如今這局勢,滌生還有别的選擇嗎?或許公爺的法是對的?
将來如何,就聽公爺一句話,看結果吧!”
從東暖閣到午門,路途不遠也不近,一路走來,曾滌生也不得不認同,楊老三的這些歪理邪了,這楊老三行事雖卑鄙無恥,但結果委實不錯,如今的三湘,不百姓安居樂業,但數遍了康雍乾三朝,即使是大清最鼎盛的時候,三湘的百姓也不曾像這幾年一樣暢快的活着。
家鄉之事,曾滌生盯得很緊。三湘的改變。曾滌生曆曆在目。什麽朝代,百姓的子嗣可以不花錢入學?
什麽朝代,所有老百姓又能對一家贊不絕口?楊老三之變,變在了根本,如今狂瀾已起,再也無人能挽了,想要掃滅楊老三,就是與三湘的百姓爲敵。其餘各地如何?不問可知啊!
“不錯!看結果吧!曾夫子你在禮部任職過,這次接待蒙古諸王之事,你就挑頭吧!”
曾滌生這樣的人,有他的堅持與原則不假,想要曾滌生這樣的頑固派做出妥協不容易,魏五當年所謀劃的大勢,幫了楊猛的大忙,在大勢面前,頑固如何?有原則又如何?有些罪責,誰也承擔不起呐!
勉強搞定了曾滌生。楊猛回到了自己的府上,剛剛進入簽押房。沒想到多日不見的鄭親王端華來到了府上拜訪。
“計長,你這端華前來,所謂何事啊?”
雙眼一眯,楊猛有些意味深長的問了徐子渭一句。
“無非就是兩件事,一是法域雙王、二是蒙古諸王,這如今也能算是滿清的救命稻草了。”
徐子渭也不猶豫,這等揣摩人心的差事,對他來再簡單不過了,如今京師的局勢如何,不少人心裏都有數,葉名琛跋扈、楊三爺隐忍,還有一條就是滿蒙凋零,法域雙王與蒙古諸王入京,未嘗不是一次機會。
“你他們敢嗎?”
“呵呵……三爺,社稷爲重,有些位子許多人一輩子都瞧不見呐!”
“問問影子!老子去見一見端華!”
徐子渭的話不錯,但滿清宗室已經死傷殆盡了,端華與載垣,楊猛還想着用一用,不是萬分笃定,楊猛不想殺這兩人。
“王爺來了,不知京師城外安置的如何了?”
端華這段時間一直在整理京師的宅子,以備蒙古諸王到來,他突兀的來訪,想必是有事兒要的。
“國公!那邊的事情做的尚可,隻是前日接了載垣的急報,是此次前來的蒙古諸王,有幾個桀骜不遜之輩,如今的京師不能再變亂了,依載垣的意思,這些人還是先放到熱河爲妙,在熱河學一學規矩,對他們不是壞事兒!
再者,這些蒙古王公,都是帶着親衛的,你一百我八十,近百位蒙古王公的人手聚起來也有萬餘人,這隻人馬到了京師,隻怕鬧出什麽亂子呐!”
端華的話,聽着就讓楊猛眉頭直跳,這事兒還真是可疑,但如今楊猛不想殺這倆人,隻能等一等看看再了。
“王爺所慮,甚爲妥帖,隻是熱河的宅子怕是不多吧?若是讓他們入住行宮,怕是有些大不敬,此事怎麽安排呢?”
但回頭一想,端華這老王爺想的未必不是爲了京師着想,一幹子蒙古王,大多是桀骜不馴之輩,惹出了紛争難免要動粗,與其在京師壞了氣氛,不如先在熱河教導一番。
“端華正是爲此事而來,國公,可否在熱河周邊,找處草甸子讓他們安營呢?”
“王爺,這不是弱了朝廷的威風嗎?這樣吧!咱們進宮一趟,不成的話,就讓他們住熱河行宮吧!畢竟那些也是咱們大清的王爺啊!住草甸子,丢份兒呐!”
端華這句話,倒有些讓楊猛疑慮盡去的意思,但如今的局勢關鍵,斷不可内亂,楊猛帶端華入宮,也是想給影子一些時間,有些事兒要整理出來,不易!
“國公思慮周全,隻是讓這些人入住熱河行宮,怕是糟蹋了好去處!”
對于蒙古諸王,端華是瞧不上的,雖他們那邊有不少親王、郡王,甚至有王爵高過他的汗王,但蒙古諸王終是蒙古諸王,他們在端華的眼裏,還趕不上朝廷的封疆呢!住行宮,燒不死他們!
“唉……王爺這是什麽話,如今朝廷還真需要蒙古諸王的襄助,這樣的話,可不敢呐!”
“這些蒙古王,本事不大架子不,比實權,他們怕是不如一個知府,什麽東西!
這次要是皇帝準了,行宮那邊還是要多派人手的!”
端華這麽話,也是心裏有氣,若不是肅順那畜生,宗室何至于凋零至此?堂堂大清朝竟求助于蒙古諸王,給先祖丢人呐!
如今蒙古勢大,旗人凋零,若不是想到此節,端華也不會出頭的。
“讓僧格林沁的馬隊去如何?”
“不成!僧格林沁與蒙古諸王是穿一條褲子的,讓民團去吧!”
“民團還要圍困英法聯軍,還是讓僧格林沁去吧!”
“國公不是還有西南民團嗎?讓他們去,桂良、肅順之事,可不能再演了!”
“哦……倒是楊某思慮不周了,王爺的是!王爺的是!”
經端華這麽一提醒,楊猛也明白了他的用意,這事兒自家還真是有些太過自信了,朝廷忙于對付英法聯軍,對蒙古諸王來未嘗不是機會,隻怕有人要按捺不住啊!
不過這樣也好,正好趁機宰掉一部分人,看來蒙古諸王京師之行,還是有必要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