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老天爺似乎故意與北平軍諸兄弟過不去。他們這邊才剛剛成功應對完一對意料之外的客人,陰曆二月初二,遠在陳橋驿“隐園”的鄭知微便發來了一封加急電報。在這封标有三個a的電報中,鄭知微除了表示已按委員會和情報部的部署,将“暗羽”開封分堂與許新生之間的聯絡通道建立完畢,隻等許新生回來後接上最後一環外,還向委員會報告了一條重要消息:自從賢妃林小雨生了兒子後,柴榮的病情便開始有了起色。一個月下來,已遠比過年前的狀況好上許多。按照“暗羽”開封分堂宮内房安排在太醫署中的線人的說法就是——“官家病勢漸輕,似有大好的迹象”。對于這一意料之外、在絕大多數醫生郎中看來根本不可能發生在病勢沉重、病入膏肓的柴榮身上的情況,無論是太醫署中的線人,還是北平軍爲分析從“暗羽”開封分堂宮内房得到的柴榮病例而專門召集來的本地名醫,都無法給出一個醫理上的合理解釋,隻能将其原因歸結爲柴官家因爲林賢妃誕下麟兒而心情舒暢、愉快,病勢被生子的喜氣給沖掉了——也有個别郎中認爲可能是“回光返照”,但面對這種一返就一個月的情況,郎中在說出這個想法時,自己的底氣都明顯不足,更不要說說服其他同行了。
盡管穿越衆們不會相信所謂“沖喜”的說法,可對這個消息卻絲毫不敢怠慢。畢竟,一旦柴榮真的從這次大病中緩過來,恢複了健康,那麽穿越團隊此前依據前世的曆史發展脈絡、以柴榮病死、幼主即位、主幼國疑、趙匡胤趁機“黃袍加身”的推斷爲基礎,所制定的“建業一号行動”計劃就會失去實施的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前提——面對柴榮這樣一位英明神武、戰功卓著的強勢皇帝,無論是趙匡胤、張永德,還是其他觊觎那把龍椅的勢力,都既沒有謀朝篡位的膽量,也沒有“黃袍加身”的實力。隻要柴榮在世一天,做一名忠君愛國的忠臣良将都将是他們的最佳選擇。
因此,在得到鄭知微發來的消息後,穿越團隊立即召開了委員會擴大會議,就這一情況進行讨論。由于事關重大,所以不但身在北平的有資格參會的兄弟無一缺席,而且就連人在外地的錢遠山、李俊武、周磊、劉文東等人也都通過電台參與了讨論與表決。
經過近兩個時辰的磋商、讨論,最終會議作出了幾項決定:
第一,在有确鑿證據證明有關柴榮病勢漸輕、身體慢慢恢複的消息不正确之前,暫時擱置“建業一号行動”計劃的實施。
第二,發動情報部(“暗羽”)在開封城内、特别是在皇宮内所有用得上的力量,全力打探柴榮的病情發展和身體狀況,并将“隐園”定期彙報柴榮病情的時間間隔由以往一周一次調整爲一天一次。
第三,命令潛伏在張永德、趙匡胤以及其他朝堂勢力頭領人物身邊的探員,時刻關注其監視、打探對象的一舉一動,及時反饋這些人在得到柴榮病勢漸輕、身體漸好的消息後有何反應、有何動作。特别是對許新生這條線更是要善加利用,在保證其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要盡可能将趙匡胤的各種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出來,以防這些位高權重的家夥被對權力的渴望沖昏的頭腦,在喪失理智的情況下強行發動政變、叛亂——哪怕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很小,但未雨綢缪卻是不能少的。
第四,加快組建“飛龍軍”新部隊的速度,爲北平軍的穩定與安全提供充足保障。同時,爲了避免過分刺激柴榮,以至過早打破北平軍與朝廷之間現有的這種微妙的平衡與默契,甚至出現柴榮不顧一切、孤注一擲,以硬碰硬的方式與北平軍展開正面對抗的情況。軍事部應高調行事,在确保北平軍安全的前提下,大張旗鼓、聲勢浩大的對“保安軍”進行一定數量的裁撤,以安柴榮之心。
第五,加快裝備生産速度、加快太原生産基地的建設速度、加大各種物資與武器彈藥儲備量,以便能夠爲北平軍各部提供充足的後勤保障,使其在與任何敵手的對抗中均能夠立于不敗之地。
随着決議的作出,北平軍諸兄弟便立即行動起來。一方面來自後周皇宮裏、朝堂上、權臣周圍的消息如雪片般源源不斷的彙集到了“隐園”,并在經鄭知微的分析彙總後,通過無線電波送到北平軍節度府、送到王崤峻等委員手中。另一方面,軍事部在暗中加緊訓練新兵、組建“飛龍軍”第三合成步兵師的同時,揀選出少量戰鬥力較弱、建立時間較短的“保安軍”部隊,以各種高調、顯眼的方式将其解散、撤消。從而在團隊其他部門、特别是全力以赴、夜以繼日、加班加點工作的科技部各生産基地的配合與支持下,使穿越團隊武裝雖然在數量上略有降低,在質量上卻有一定的提高,做到了減量不減質、減人不減戰鬥力。
此外,在商貿部、後勤部、财務部等部門的通力合作下,無論是糧食、物資,還是銀錢、資金,都盡可能做到堆積如山、數量充足,以期滿足比幽雲之戰規模大得多的戰争的需要。
在做了一系列的調整與準備之後,穿越團隊便踏下心來,耐心等待,等待着有關柴榮到底是病入膏肓,還是病體痊愈的消息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