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鄒振遠的住處,梁子嶽自是前去給委員會發電報,将這邊的情況做一個彙報。而穆特爾先是撤掉了鄒振遠房間外負責看守的衛兵,又将這兩天一直在服侍鄒振遠的下人以及爲其診治的軍醫找來,囑咐他們要好生照顧裏面的人,既不能在傷情診治上出現任何纰漏,也不能有任何慢待,不然的話便要拿他們幾個人是問。盡管衆人不太明白爲什麽穆特爾會突然轉變對這個契丹俘虜的态度,但既然主子下了命令,那麽自己照做便是,總之服從命令聽指揮是不會錯的。
梁子嶽的電報發出去不久,便收到了委員會的回電。電報中除了肯定梁子嶽等人的工作外,還提及了近一階段對鄒振遠的安排——盡快離開古北口關進行休養。畢竟鄒振遠現在是身負重傷,雖然軍醫說他不會有生命危險,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委員會絕不願意隻憑軍醫的一句話,便去冒損失一名穿越者的風險。況且,古北口關的條件十分有限,絕不是一個休養身體的好地方,待在這裏并不利于鄒振遠養傷。所以,隻要鄒振遠的身體能夠承受,就一定要轉移到條件更好的地方去休養恢複。至于休養的地方,自然是随梁子嶽、趙民安二人一起返回“涼園”最好。如果其身體條件不允許其長途跋涉,那麽至少也要将其從古北口關轉移到離關口最近的州縣城内。
對于委員會的安排,梁子嶽等人以及鄒振遠本人自然是沒有什麽異議。有關休養的地點,則在綜合考慮了生活條件、路途遠近、鄒振遠的身體狀況,以及他本人的意見之後,最終定在了離古北口關約百裏的檀州城中一處“大通商行”名下的宅院。此外,爲了保證鄒振遠的安全,除了由穆特爾這邊安排四名親衛貼身護衛外,還由梁子嶽傳令當地“暗羽”分堂,爲該處宅院提供外圍安全警戒。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第二天,陰曆四月十九一早,鄒振遠便在梁子嶽和趙民安的陪同下,乘坐一輛寬大、舒适的四輪馬車離開古北口關,出南門往檀州而去。與此同時,穆特爾親率已經完成休整的騎兵部隊,出古北口關北門,向着二百多裏外的居庸關飛馳而去,準備與徐紹安所部配合,解決掉契丹軍在長城邊上的最後一支力量——耶律撻烈所部。
按照委員會和軍事部諸位兄弟的說法,居庸關一戰應該算是幽雲之戰最後一場大規模戰鬥。解決掉耶律撻烈所部五萬餘人後,契丹人在幽雲十六州範圍之内再無一支成規模的、可以與穿越團隊武裝相抗衡的力量。到時候,不但山前八州盡在掌握,而且山後八州亦可傳檄而定。
既然有可能是幽雲之戰的最後一仗,穆特爾對于自己能夠參與其中既覺得非常榮幸,又非常希望能夠打好這一仗,爲自己在幽雲之戰中的表現畫上一個完美的句号。然而,正所謂“世上不如意事十之**”,滿懷憧憬、滿懷信心,準備在居庸關大幹一場的穆特爾率軍抵達耶律撻烈大營左近時,望着不遠處在己方——穆特爾麾下炮兵與居庸關中的徐紹安所部炮兵——炮火的轟擊下,冒起滾滾濃煙的契丹軍大營,卻感覺很是不對頭。…,
在此前的戰鬥中,類似這樣的炮火打擊後,敵人要麽是潰不成軍,紛紛逃離大營;要麽是拼死一搏,派出悍不畏死的士卒沖擊穿越團隊武裝的陣地。而面前的這支契丹軍卻完全不同,既沒有潰兵逃出,也沒有敢死隊沖陣。任憑這邊的炮火如何猛烈,就是沒有任何的反應,如此反常的情況令穆特爾百思不得其解。最終,在與同樣疑惑滿腹的徐紹安反複商量之後,二人決定暫停火炮攻擊,各自派出一支精幹的部隊,從契丹軍大營南北兩個方向同時發起試探性進攻,以搞清楚營中的契丹軍到底在玩什麽把戲,搞清楚對方的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麽藥。
試探進攻的結果大大出乎徐紹安和穆特爾的意料,整個契丹軍大營中除了在大營門口充門面的幾名精壯衛兵外,就隻剩下幾百個每日裏隻管埋鍋造飯、僞裝營中仍有數萬人吃喝的老弱殘兵以及兩千多名受傷較重,不便行動的傷員,此外再無一名契丹精銳士兵,更不要說其統帥耶律撻烈了。驚訝之餘,穆特爾立即率兵進入契丹軍大營查看。
穆特爾帶着人在契丹大營中轉了一圈,發現營中情況确與之前手下兵将報告的一樣。他連忙一面向徐紹安發報說明情況,一面命人找來留守營中的那些老弱殘兵一問究竟,
那些留守契丹兵丁到是非常配合,穆特爾這邊問什麽,他們那邊就會老老實實的回答,并無半點隐瞞、編造的迹象——這些契丹兵丁是分開關押和審問的,就算有人說謊也能馬上發現。而契丹兵丁的交待令審問他們的穆特爾大感意外,原來早在穆特爾抵達居庸關外的前兩天,也就是穆特爾從古北口關出發那天的晚上,耶律撻烈便率所部主力趁着夜暗悄悄撤出了大營,隻留下負責故布疑陣的幾百老弱殘兵和那兩千多行動不便的重傷員。一方面,由于對方是趁夜暗撤退,而且撤退過程組織得非常嚴密,數裏之外的居庸關上并沒有發現這一情況。另一方面,由于此前的幾次交手,耶律撻烈方面接連受挫,近幾日其每日裏隻是象征性的進行一兩次進攻,因此居庸關的守軍、包括徐紹安在内也産生了幾分懈怠之心。再加上徐紹安一心想着的是等穆特爾率軍抵達後,兩下裏兩面夾擊,一舉拿下關外的這支契丹軍,爲防自己這邊動作太大把契丹軍吓跑了,所以其不但沒有主動發起對契丹軍的進攻,而且連日常的偵騎、暗探都不怎麽派出來,以至于契丹人數萬人趁夜撤退關上卻一點感覺都沒有。
對于耶律撻烈突然撤退的原因,這些契丹俘虜卻是衆說紛纭,有的說是得了細作的密報、有的說是得了朝廷的旨意、還有的說是耶律大帥睡夢之中得天神警告,知道自己處境危險,這才連夜撤走。雖然契丹俘虜的說法莫衷一是,但經過仔細思量,穆特爾還是更傾向于耶律撻烈是得到了山海關和古北口兩處契丹軍皆大敗的消息,知道自己已經孤掌難鳴,若再在居庸關下堅持,隻怕最終将會得到與那兩路契丹軍一樣的下場。這才不顧自己的任務、不等契丹朝廷的旨意,擅做主張,率領部下連夜撤走,隻留少數老弱殘兵以及無法行動的重傷員仍然待在自己大營裏充數,迷惑穿越團隊武裝,爲自己的撤退赢得足夠的時間。…,
想通了這一節,穆特爾自然是後悔不已,他懊惱自己當初沒有堅持己見,在古北口關外契丹軍大量逃散的情況下,仍然接受了委員會和軍事部的建議,率騎兵部隊在古北口關休整了兩天多的時間,從而爲這些契丹潰兵将古北口關的消息傳播到居庸關下提供了條件、爲耶律撻烈突然撤軍提供了動力。
隻可惜,這世上是沒有“後悔藥”可吃的。失算就是失算、疏忽就是疏忽、輕敵就是輕敵,是沒有任何借口可講的。因此,當徐紹安帶着唐潮、辛飛宇等在居庸關的軍事部兄弟馳進契丹軍大營,并與穆特爾一起好好商量了一番後,衆兄弟決定承擔責任,據實向委員會上報居庸關這邊的情況,檢讨自己在此戰次役中的失策與錯誤,願意接受委員會的任何制裁與處罰。
對于徐紹安等人的檢讨電報,委員會除徐紹安之外的其他三位委員在複電中并沒有給予什麽批評或者指責,而是在對他們的情緒進行安撫的同時,肯定了其在此次戰役中所取得的成績。其他三位委員之所以會如此答複,并不是因爲徐紹安本身就是委員會成員,他們需要考慮他的面子問題。而是因爲在其他三位委員看來,一方面耶律撻烈所部逃走并不會影響到幽雲之戰整個戰局的發展,更不會影響最終的結果。畢竟此前幾次戰鬥,穿越團隊武裝累積殲滅的契丹軍已經超過二十萬,其中真正的契丹人估計不下十萬。這對于人口總數尚不足百萬的契丹人來說,絕對稱得上是損失慘重。雖說損失十萬人還不至于令契丹人亡國滅種,但其要想恢複到以前的人口數量,必定要經過一段較長的時間,估計數年之内契丹人是不會再度南下入侵幽雲地區的了。
另一方面,幽雲之戰契丹軍、特别是契丹本族軍隊損失慘重,很可能會造成其内部的不安定——特别是在耶律璟的皇位本身就不是很穩固的情況下。一旦契丹人内部發生動亂,勢必會更加削弱其原本就已經大幅下降的實力。再加上其剛剛經曆了在幽雲十六州的慘敗,面對一個實力下降、軍心士氣極度低落的契丹朝廷,難保那些原本屬于契丹人的勢力範圍,爲契丹人所控制的其他部族不會有什麽動作。特别是某些有野心、有想法的部族很可能會趁着契丹人實力削弱的機會蠢蠢欲動,意圖取契丹人而代之。正所謂“趁你病、要你命”,此時的遼國建國時間還不長,還沒有經過遼景宗、聖宗時代的大發展,抗打擊能力遠不如其中後期那麽強大。因此,誰也不敢保證其在内憂外患之下不會就此分崩離析。而對現在的穿越團隊來說,一個龐大但虛弱、剛剛被自己打敗、且爲穿越衆所熟悉的遼國,遠比一個可能規模上比現在的遼國要小,但卻更加強悍、更加有朝氣,卻不爲穿越衆所知的新興政權要更符合其利益。用張維信的話說,就是一個身體虛弱、腿腳不靈便、已經将弱點都暴露在自己面前,且剛剛被自己狠狠揍了一頓的傻大個兒,遠比一個體格強健、身手敏捷、自己一點都不了解,且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精神的小個子更容易對付。
耶律撻烈所部雖然此前受到了一些損失,但并未傷筋動骨,其戰鬥力在這個時代的軍隊來說,還是相當強悍的。而耶律撻烈本人對耶律璟一直忠心耿耿,有他這樣一支強軍在手,再加上耶律璟自己的禦帳親軍,縱有一些來自内部的不穩定因素,耶律璟亦能有效控制。隻要契丹人自己能夠保持穩定,不在内耗中将自己搞得四分五裂,其他部族也就沒有機會、也沒有膽量來挑戰契丹人在北方的霸主地位。由此,至少在契丹人恢複元氣之前,穿越團隊就有時間騰也手來,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爲自己去争取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遠大的發展前景。
因此,盡管居庸關戰役本身存在着一些缺憾,未能取得參戰衆兄弟此前預期的戰果。但也正是這樣的一種并不影響最終結果的缺憾,反而使得幽雲之戰顯得更加圓滿、對穿越團隊今後的發展更加有利。
正是基于上面的這些原因,所以委員會的其他三位委員不但沒有責怪徐紹安等人的失誤,反而在盡力安撫他們的同時,對其在此戰中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勵他們再接再厲,與其他兄弟相互配合,以求順利完成“築基一号行動”最後一個階段的計劃,爲幽雲之戰畫上一個圓滿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