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北路軍”所取得的成績,委員會自然是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贊賞,而有關後方兄弟是否進幽州城的問題,卻并沒有能馬上得出結論。雖說後方兄弟高調進入幽州城,可以彰顯“清園”兄弟勝利者的形象,展示“清園”兄弟實力的強大,讓世人知道幽雲之地的契丹人究竟是敗在了誰的手裏。但是,一則當下戰事未息,長城之外還有契丹人的十萬大軍正在步步近逼,此時慶祝勝利還爲時尚早。正所謂“驕兵必敗”,穿越衆們此時絕不能有輕敵的思想、絕不能以爲大局已定便放松下來、絕不能做那個自己把自己的錦繡前程斷送了的李自成——何況穿越團隊現在的成績遠比不上前世的那個李自成。
二則,估計是徐紹安此前那番旨在拖延周軍與自己反目時間的說辭令柴榮及其手下文武有了一些不切實際想法,覺得“清園”兄弟此次反遼的目的隻是想爲自己打出一個安甯平靜的生活,而不是真的要自立爲王、割據一方。因此,此時後周軍已然離開保興莊,向良鄉進發。很顯然,柴榮并不甘心就這麽坐等“清園”兄弟在前面幫自己把所有障礙都掃清,而後再來請自己進城。他希望将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希望以自己繼續北上直至幽州城的實際行動來向“清園”兄弟表達朝廷對收複幽雲十六州的決心。如果委員會及後方其他兄弟此時進幽州城,那麽就不可避免的要與柴榮見面、不可避免的要談到“清園”兄弟今後的地位問題、不可避免的要做出是歸順投效還是對立反抗的抉擇。而在契丹人的援軍已兵臨城下的情況下,穿越團隊現在并不能集中精力去應對後周朝廷的動作,此時與柴榮面對面顯然并不是最佳時機——如果此時見面,那麽徐紹安此前冒險重回周營的種種努力也就白費了。
況且,爲了保障前方大軍作戰能夠順利進行,後方衆兄弟手頭都有許多事情要做,根本不可能離開大本營去幽州城裏享清福。因此,經過一番讨論,委員會及後方衆兄弟一緻認爲現在進幽州城并不合時宜。不過,考慮可能出現柴榮真的如大家所料兵臨幽州城下,而穿越團隊武裝主力與遼國援軍的戰鬥又尚未結束這樣的情況,以及維持幽州城内官府正常運作的需要,穿越團隊這邊又确實應該派一名說話有份量、能夠與柴榮進行周旋、能夠爲穿越團隊武裝主力完成阻擊任務并回師幽州城争取到足夠的時間、能夠壓制住早已人心慌慌的原南京留守府衆官吏的成員在幽州城内坐鎮。所以,委員會在決定後方衆兄弟不進幽州城的同時,也決定派張維信前往幽州城擔任駐軍及行政事務的臨時負責人。而作爲具有這個時代從政經驗,同時又是這個時代與穿越團隊關系最爲緊密、對穿越團隊最爲忠心耿耿的本地人,鍾有朋也将與張維信同行,擔當張維信的副手。
此外,考慮到柴榮抵達幽州城後,很可能會向張維信提出與“清園”兄弟中的其他幾位首腦人物——委員會成員——特别是王崤峻見面,而在尚需與後周朝廷維持盟友關系,且王崤峻現下隻是統抓全局、協調各個部門,并不像李俊武、徐紹安,乃至候補委員楊新那樣以有實際而又不能離開的工作爲借口,可以婉拒柴榮召見的情況下,王崤峻也不宜再待在距離幽州城不過幾十裏遠的“涼園”,而是應該去一個其有充分理由前往,同時又遠離幽州城的所在。經過衆兄弟的商議,這個地點最終選擇在了榆關(山海關)。一方面,這裏是阻擊遼國援軍的關鍵所在,王崤峻作爲“清園”兄弟的首腦人物之一,親臨一線坐鎮指揮理所當然。另一方面,榆關(山海關)距離幽州三百多裏,柴榮一定要見自己,王崤峻也完全可以以路途遙遠爲借口,盡可能拖延返回幽州城的時間,直到己方武裝力量解決掉遼國援軍再說。…,
計議已定,委員會一面電告徐紹安、錢遠山、曾志林等在外的兄弟相關決定,一面立即行動起來,爲第二天的出行做準備。應曆九年(顯德六年)陰曆四月初五一早,王崤峻、張維信便與留守大本營的衆兄弟告别,由程飛率領一個排的親衛及原來負責押解俘虜進山的“飛龍軍”三團八營負責保護,離開霞雲嶺下山而去——原本按照楊新的想法,是打算讓八營一直護送王崤峻去榆關(山海關)的,但後者考慮到長城一線需要防禦的要點多、距離長,在目前團隊武裝兵力有限的情況下,應當讓八營歸建,由負責古北口至居庸關一線防禦的徐紹安進行指揮,而自己隻需要一個排的親衛随行即可,不必抽調“飛龍軍”的步兵。對于王崤峻的這個意見,楊新則是一百個不同意。他認爲此去榆關(山海關)路途遙遠,其間很可能會遇到遼軍潰兵、山賊土匪、豪強私兵,絕不可大意。雙方意見一時僵持不下,最後還是李俊武和張維信出面,提出了先由八營将王崤峻、張維信等人護送至幽州城并歸建徐紹安麾下,再由駐紮在幽州城裏的兄弟派“狼牙營”的一個連将王崤峻護送到榆關(山海關)的折中方案,這才解決了二人的分歧。
陰曆四月初五午後,王崤峻一行人抵達幽州城,并被留守幽州城的黃海接入城内暫歇——曾志林、吳鵬、辛飛宇等人已于當天早上率“北路軍”主力離開幽州城,前往長城一線,黃海則率“飛龍軍”二團六營、第三騎兵營、部分炮兵,以及“保安軍”兩個團留守。第二天一早,辭别了黃海以及留下來負責幽州城事務的張維信,王崤峻又在程飛所率一個排的親衛和專門留下來而未随主力一起行動的“狼牙營”一個連兵士的護送下,踏上了前往榆關(山海關)的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