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崤峻強壓着心中的焦急,問道:“已經都三個多時辰了,孩子怎麽還沒有生下來?你照實跟某說,是不是出什麽大問題了?”
那穩婆見王崤峻臉色不善,忙解釋道:“回員外的話,女人生孩子,有時候是要花一些時間的。 夫人她身體弱,生起來自然會困難一些。不過,以老身的經驗,應該不是難産。老身估摸着,頂多再有一個時辰就差不多了。”
聽穩婆說韓青雯并不是難産,王崤峻的心稍微放下一些。他揮揮手,讓穩婆繼續去接生,自己則在中廳裏不停的轉圈,焦急的等待着。
約莫又過了一個來小時,到了七時三十六分,韓青雯的房間裏終于傳來了那聲期盼已久的嬰兒啼哭。很快,林小雨一邊擦着額頭上的汗水,一邊笑盈盈的從裏面走出來,站到王崤峻面前,再次伸出手道:“恭喜五哥,賀喜五哥,小五嫂爲您生了個千金。現在母女平安,趕快再送一個紅包來。”
聽說韓青雯母女平安,王崤峻的心徹底放了下來,他向林小雨躬身施禮道:“多謝十八妹幫忙,這紅包絕對少不了你的。”
林小雨見王崤峻向自己行禮,連忙閃在一旁,說道:“五哥言重了,這是小妹應該做的。拿五哥兩個紅包還成,五哥這禮小妹可受不起。五哥還是趕緊進去看看小五嫂母女吧,小妹去陪大五嫂說話了。”
經林小雨這一提醒,王崤峻也回過神來,顧不上再和林小雨客套,轉身便進了韓青雯的房間。
韓青雯房裏的情形和張曉菲那邊差不多,婢女和穩婆在收拾東西,見到王崤峻進來都過來行禮、道喜。王崤峻也和剛才一樣,一邊道同喜,一邊宣布個個有賞。
要說這邊和張曉菲那邊不一樣的,就是韓青雯身邊的襁褓裏包裹着的是個女嬰,而韓青雯本人已經累得有些快虛脫了,見到王崤峻進來連打招呼的力氣都沒有。王崤峻走到床邊蹲下身,将韓青雯的手握在自己的掌心裏,輕聲說道:“讓娘子受苦了。”
韓青雯聽了搖搖頭,說道:“妾身爲官人生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說什麽辛苦不辛苦的。隻可惜,這次沒能給官人生個兒子。”
王崤峻自然不會在意男女,安慰道:“娘子說哪裏話來,對爲夫來說,生男生女都是一樣的。無論男女都是爲夫的親生骨肉,爲夫都會好好疼愛他們的。”
見韓青雯還有些放不下,王崤峻又安慰了她好一陣,直到韓青雯因身體疲憊沉沉睡去才離開。
王崤峻得了一雙兒女,“清園”上下所有人都喜氣洋洋的。“靜園”、“涼園”、飛龍寨各處也都得了消息,大家紛紛通過電台向王崤峻表示祝賀,并且約好了一個月後,所有穿越者都會齊聚“清園”喝滿月酒。
或許是王崤峻這一雙兒女的誕生帶來的好運氣,從五月中旬開始,穿越團隊各方面工作不斷傳來好消息。
五月下旬,經過數月準備,被張維信命名爲“塘沽鹽場”的曬鹽場開始試生産,據劉文東和謝天講,從最初的這些天看,曬鹽的效果不錯,第一批鹽的出産指日可待。
同樣是在五月下旬,“涼園”中的高爐與平爐均建設完成,于文德與手下的工匠經過多日準備,開始點火試煉,并在六月初二這天煉出了第一爐鋼。雖然受限于現在的生産條件,第一爐鋼的品質還無法與前世現代化煉鋼廠生産的産品相媲美,卻也能夠滿足團隊目前對鋼鐵産品的需求了。用機械科和武器科成員的話講,就是這種鋼已經可堪一用,隻不過用其生産出來的各種設備、裝備的使用壽命和使用條件受一些限制而已。
随着鋼材開始源源不斷的生産出來,武器科不但開始用鋼材來制造新的燧發槍,而且還開始按照李俊武、周磊等人提供的圖紙,用鋼材試制更加先進的火器部件。例如,在前世非常著名的,德國毛瑟1898式7.92毫米旋轉後拉槍機式步槍、英國李.恩菲爾德式7.7毫米旋轉後拉槍機式步槍、蘇聯m1944式(莫辛納甘)7.62毫米步騎槍等等,各種李、周二人能夠畫出詳細圖紙的手動步槍——考慮到鋼材質量和彈藥消耗問題,在一定時期内,機槍一類的連發步槍還沒有被武器科提上研發日程。
除此之外,在李俊武的建議下,武器科甚至用鋼材澆鑄出了一門口徑約一百二十毫米的前裝火炮,用來試驗自産鋼材制造火炮的可行性。
機械科除了開始用這些鋼材設計制造各種加工工具外,還通過集思廣益,大家一起想辦法,通過利用流經“涼園”的南直河,驅動經過改裝的裝甲搶修車上的車載發電機,實現了爲從搶修車上拆下來的簡易機床供電,再配合用車上攜帶的現代高硬度鋼材加工的刮刀,成功爲武器科生産的槍管加工出了膛線,解決了武器科生産現代步槍過程中的一大難題。
隻是,由于缺少必要的材料——北漢那邊的黃鐵礦還沒有送來——所以化工科的劉文東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現階段還不能展開現代火藥的研發工作,所以除了那門前裝火炮外,武器科生産的其他武器零件雖然已經被成功組裝到了一起,但都不能進行相應的試驗。
不過,不能試驗步槍并不會影響武器科以及其他團隊成員對前裝炮的試驗熱情,就在陰曆六月二十六這天,委員會的四位委員、科技部、保衛部、軍事部等部門的成員,以及飛龍營小隊長以上的骨幹齊集“涼園”,準備參加即将在棱堡炮台上進行的火炮試驗。
上午十時,所有觀看者都上到了位于棱堡後面,“涼園”外圍防禦牆之内,距棱堡大約百米左右的一座臨時搭建的木頭高台上,等着觀看這門前裝火炮的第一次發射。在負責清理射擊場的遊騎兵報告預設彈着區一切正常,無任何人員存在後,李俊武向守在火炮邊的兩名工匠舉手示意,讓他們向火炮中裝填火藥和彈丸。兩名工匠按照李俊武事先教授的步驟,将份量最輕的,一号藥包中的一斤半黑火藥塞進了炮膛内并壓實,然後又把一顆當作炮彈的鐵球塞了進去,最後再塞上防漏氣的木塞,以充分利用火藥的能量。
一切都準備就緒後,兩名工匠将長長的引線插入導火孔,點燃引線,然後以最快的速度撤離火炮所在的炮台,跑進“涼園”的大門之内躲避,以防發生炸膛事故。引線的長度很長,燃燒的速度也不是很快,因此從點火到發射中間有一定的時間間隔。
雖然這段時間間隔其實不過幾分鍾,但對于當天參加試驗的穿越衆,特别是武器科的穿越者成員來說,這幾分鍾的時間仿佛有一年那麽長。就在大家開始擔心是不是引線出了問題的時候,火炮的炮口處突然冒出了煙霧和火光,緊接着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傳進了參觀者的耳朵裏,猛烈的刺激着他們的耳膜。
除了穿越衆外,其他參與試驗的人都被這一聲巨響吓得不輕,有幾個上了些年紀、膽子比較小的工匠被吓得坐在了地上。個别工匠甚至以爲是試驗惹惱了神靈,吓得跪伏在地,渾身如篩糠一般的顫抖着,對着火炮的方向連連叩頭,救神靈恕罪。
雖然高台上下亂糟糟的,但是穿越衆們并沒有被手下的各種反應所影響。在炮口處的硝煙散盡後,李俊武第一時間舉起手中的望遠鏡仔細觀察,在看到火炮依然安穩的趴在發射台上的時候,他略微松了一口氣。雖然還不能确定炮身是否确實完好無損、炮彈飛出去了多遠,但從目前的情況看,至少沒有發生炸膛的現象。
放下望遠鏡,李俊武第一個爬下高台,向棱堡上的炮台走去,武器科、材料科以及化工科的成員也緊随其後下了高台,與他一道去檢查炮身的情況。與此同時,一個班的遊騎兵催馬而出,在棱堡前分散開來,開始搜尋那顆被射出去的炮彈的蹤影。
時間不長,李俊武等人就回到了高台之上,從他們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來,他們對這第一炮的情況很滿意。李俊武對王崤峻等人說道;“根據我們的檢查,火炮一切完好無損,隻等遊騎兵把炮彈找回來,咱們就可以繼續下面的試驗了。”
第一次射擊的成功令在場的衆人都很高興,大家一邊向李俊武等人祝賀旗開得勝,一邊不停的向棱堡前邊的空地方向張望,期待着遊騎兵将炮彈找到,并計算出炮彈的飛行距離。
約莫過了十來分鍾,就聽遠處的空地上傳來了一聲槍響,這是遊騎兵找到炮彈後發出的信号。從槍聲的強弱可以判斷出,炮彈的飛行距離可不近。
很快,一名手裏舉着面小紅旗的遊騎兵班長便飛馳到高台下,大聲禀報道:“禀諸位爺,彈丸已經找到,兵士們正在放繩測量,請諸位爺下高台檢驗。”
穿插越衆們一聽炮彈已經找到,連忙從高台上下來,來到棱堡前等待。不多時,便有兩名遊騎兵一前一後緩辔而至。他們每個人的馬屁股後面都系着一根皮繩,上面标示着代表距離的數字。李俊武走上前去,将皮繩從馬上解下,一直拖到棱堡的炮台下方,略微扯了一扯,見皮繩已經繃緊,才看了一眼上面的數字——917。這說明,使用一号裝藥發射的近十斤重的丸飛出去了九百多米遠。當然,這九百多米是包括了彈丸落地後在地上彈跳、滾動的距離的。
随後,李俊武又查看了另一名兵士馬屁股上的皮繩,上面的數字是916。雖然兩條皮繩測得的數據略有差異,但一米左右的誤差還是很正常的。直到這時,李俊武才正式宣布,第一次火炮射擊取得了成功。
在衆人又一番的祝賀聲中,火炮射擊試驗繼續進行。在對手下的工匠進行了一番安撫後,負責裝填彈藥的工匠終于鼓起勇氣,再一次走上炮台,按照事先定好的順序,開始對後面的二至四号發射藥進行試驗。
在經曆了若幹次發射、尋找、測量後,一組組的數據被統計了出來。試驗表明,一至四号發射藥(一斤半到三斤)均射擊成功,火炮沒有發生炸膛、開裂等現象。彈丸最遠射程從九百米到一千四百米,基本符合科技部此前的預計,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
通過這次試驗,證明了材料科提供的鋼材,其強度完全可以滿足以黑火藥爲發射藥的火炮的要求。這樣一來,即使化工科的新型火藥研發進展不順利,武器科仍然擁有爲團隊提供火炮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