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不提那些雜牌軍,大平軍還要在京城駐守二萬兵馬,防備着前明勢力可能發動的反叛。在通州大營還要駐防一萬兵馬守衛住這裏的糧草。在北直隸西面還要安排一個鎮一萬五千人馬,守住宣大這一線,并随時準備增援在山西的征西軍。在京城外的豐台大營中,還駐紮着楚格的飛馬鎮,作爲總預備隊,随時準備機動增援各處。
這麽一算下來,餘下的大平軍主力也就隻餘下了近九萬人了。吳世恭把他們統一編成了征北軍,任命了薛永利爲征北将軍,讓他率領着這支大平軍最精銳的主力部隊,圍繞着山海關組成了防線,防備着清軍主力從山海關傾洩而出。
但是,包括一些大平朝高級官員在内的人都不知道:岡薩雷斯、黃定率領的水師陸戰隊,也在不聲不響中擴充到了一個鎮二萬兵馬。他們正在天津衛加緊訓練,準備未來将要發生的平清決戰呢。
看完了那些軍情奏章,吳世恭已經是累得不行。他對葉忠道:“把餘下的折子都搬到後面屋子去!”
在吳世恭批注奏章的書房後面有間小屋。如果吳世恭忙碌得太晚,他就會在這間小屋中睡覺。不會回任何嫔妃的寝宮去影響他們休息。
一進小屋,吳世恭就在床塌上半躺了下來。他沒有去管那些餘下的奏章,想着要先休息一下。要與葉忠閑聊上幾句。
當吳世恭住進皇宮以後,皇宮内當然要有一批太監和宮女服侍吳世恭全家。可是前明遺留下的太監和宮女數量實在龐大,總共人數都超過了三萬多人。就是很多太監分散在全國各地,并不在京城,而且又被大順軍和滿清殺了和俘掠走了一批,又逃散了一批,不過現在留在京城的人數也都超過了八千人。
而且這些人的忠誠度本來就值得懷疑。宮女還好。可以讓汝甯吳世恭府中的侍女來替代,可太監就很難找尋了。
也就是汝甯軍的監軍葉忠與吳世恭相熟,葉忠以前又有着在皇宮内書房讀過書的經曆。所以在征詢了他的意見以後。這次葉忠就與吳世恭的全家一起,從汝甯趕到了京城,擔任了吳世恭随身的大太監。
“葉忠!以後我可不會在宮中設什麽司禮監、禦馬監這些監所。你這個大太監可能就不如你那些前輩威風咯。”吳世恭随意地說道。
“沒什麽!”葉忠陪笑道,“能服侍皇上這樣的英主。那就是老奴祖墳冒煙了。就是……就是皇上要注意。您可要自稱‘朕’。”
“總是忘記!”吳世恭笑道,“不過你們這些太監都進宮來服侍朕了,總得讓你們還過得下去。”
“那奴才就替那些小兔崽子們謝過皇上了。”葉忠躬身笑道。
其實今天吳世恭對葉忠所說也隻是吹吹風。在他的預想中,對于皇家太監機構的改革,已經不僅僅是大刀闊斧了,而是完全會是推倒重來。
将來的内監,不僅僅沒有掌握重要權力的司禮監、禦馬監等機構,連采購等事物也将幾乎全部劃出。合并成一個單獨的皇家事物部,将由吳世恭在汝甯的管家——劉遠來管理。這麽一來。宮中太監和宮女的數量肯定會大大減少,連權力也将會蕩然無存。
爲什麽會如此?因爲以後的大平朝中,國家财政将會和皇家支出完全分開。每年國家撥給皇家的年金隻有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左右,再加上一筆固定的皇宮維修費和國宴招待費,每年最多也就是二十萬兩。
當然,随着以後國家财政收入提高,每年的皇家年金也會逐漸的增多,但是再怎麽樣,皇家也不會有巨額收入。此外,皇家紅白喜事的費用也将都由自己來承擔,所以吳世恭養家的壓力可想而知。因此,也根本承擔不了這麽多太監和宮女的費用。
其實在内心中,吳世恭還是很反感太監這種不人道的産物的。要不是這時候的社會風氣就是如此,皇家也需要這樣的體面,說不定吳世恭就會廢除太監制度。而現在,隻能盼望着将來的民智開化,社會進步了。
不過對于葉忠來說,對吳世恭的話就有些不以爲然了。進過内書房的太監都是一批很有文化的人。對于曆史,他們也當然是熟知甚深了。葉忠明白,在每個朝代的初始,因爲有着一位強勢的皇帝,太監的弱勢總是理所當然的。但在未來,随着深宮養成的皇帝缺乏經驗,他們對太監的依賴也會是越來越重。
當然,這麽遠的事,葉忠也沒興趣去考慮。但是作爲皇宮内的首席大太監,就算是吳世恭剝奪了太監們的所有權利,葉忠本人的财勢依然不會動搖。爲了讓皇上的高興,自己又何必去管其他的那些太監和宮女呢?
不過葉忠不考慮,吳世恭總要做出安排。畢竟有的太監,如劉元斌、肖月桂等人,他們多少都幫過汝甯軍的一些忙,吳世恭還是要記得他們的香火情的。而内書房讀過書的那些太監,無論是文化知識,還是理政能力,都有着可取之處,甚至都超過了某些科舉而來的菜鳥官員。
而那些礦監、稅監等專業太監,也有着很強的專業知識。這批人才就這麽放棄了也有些可惜,起碼也要把他們分流掉。吳世恭也隻要能制止住他們那種誇張的貪欲就行了。
還有些年老的太監和宮女,如果把他們趕出皇宮,其實就是絕了他們的生路。畢竟從道義上來講,吳世恭不僅繼承了朱家王朝的江山,還接收了太監和宮女這些家奴。把他們棄之不管,就有損于皇家的仁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