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着眼,靠在榻上,李隆基緩緩說道。
他們出來得甚是狼狽,不過好在有轍軌,李隆基等貴戚倒沒有受到太多罪。但是因爲是臨時逃出,所以征得的轍軌列車不足,供皇族、貴戚和高官們已經勉強,那些随扈的禁軍将士,便隻有騎馬或步行。
而且馬匹數量也是不足,他們順着轍軌到達鹹陽之時,人困馬乏,尋覓鹹陽令,發現此人得到消息已經逃走,而且據聞安祿山一支部隊,正由泾陽趕來,準備斷絕鹹陽古道。故此李隆基等連喘息之機都沒有,胡亂征集了些馬匹,便繼續上路,行了數裏士卒饑寒難耐,一個個鼓噪起來,李隆基便将列車驿站驿吏獻上的食物分與衆軍士。
雖然僧多粥少,但不患寡而患不均,軍士見天子所食與自己相同,暫時偃旗息鼓。車隊又繼續前行。但是到金城縣時,再次遇到麻煩,長安大亂的消息,同樣已經傳至此處,金城令閉城自守,下令斷絕了轍軌,甚至挖斷了數百丈路基。這等情形之下,又是一頓折騰,他們才過了金城縣,複又上轍軌列車,重新向西進發。
京中禁軍,都是養尊處優慣了的,哪裏受過這樣的折騰,一個個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李隆基對此略有所覺,但是他想的是隻要到了岐州,情形就會好些,因此也沒有太在意。相反,他對于長安的情形,倒是更爲關心,畢竟若是長安城被李亨、安祿山折騰得太慘了,他回來之後不複當初繁華,那實在是讓人頭疼的事情。
“現今尚未有消息傳來。”陳玄禮低聲道。
“葉卿的情形如何?”
“因爲崔乾佑步步緊随的緣故,葉暢無法擺脫逆賊來與聖人會合。”陳玄禮道:“他這般做是對的,若是草率與聖人會合,隻會将禍水引至聖人身邊。”
“朕知道……朕知道……葉暢忠心,朕已知矣。”李隆基面帶愧色,長歎息道:“天寶初載以來,朕頗誤國事,信任奸佞,乃至有今日之禍。唯一可取,便是用了葉暢,任其放手施爲,外得拓疆土,内能安社稷……”
陳玄禮默然不作聲,隻是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
“惜哉,當初若不是爲李林甫所诳騙,朕豈失此愛婿?幸哉,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李隆基嘴裏念念叨叨,正此時,卻聽得外頭吵鬧起來,他打發陳玄禮出去看,不一會兒,陳玄禮面帶異樣之色回來。
“出何事了?”
“是楊相國要見聖人。”
“楊國忠……他又有什麽事情?”李隆基有些不耐煩地坐正身軀,瞄了身側的楊玉環一眼:“好吧,讓他進來。”
楊國忠被禁軍攔在車外,甚至連替他通禀一聲都不幹,他心幾乎提到嗓子眼上來,情知自己已經失了聖眷。好在此時李隆基召他的消息傳出,他一臉怒氣地登上了這輛臨時改裝的禦車,先是狠狠瞪了陳玄禮一眼,但是他也知道,此際并不是在陳玄禮面前作威作福的時候,因此也就是瞪了一眼,然後向李隆基行禮道:“陛下,臣思量再三,哥舒翰那邊,亦是去不得也。”
李隆基眉頭一皺:“何出此言?”
“安祿山爲胡将,有逆心,哥舒翰亦胡将也!”楊國忠道:“若聖人入其境,他自己便是沒有二意,安知帳下未有铤而走險之輩?”
他這個理由,有些牽強,因此李隆基并沒有什麽反應。楊國忠看了他一眼,然後又道:“另外,河西、隴右,窮困之地,聖駕至此,逃出京中的文武大臣必定前來,以河西、隴右如何能支撐這許多人開銷,況且此際戰事爲先,一切先軍,如此艱辛,臣等雖是不懼,但陛下與娘娘萬金之軀,安可久處?”
李隆基早就不是那個勤儉的君王了,他這兩日在行程當中,諸多不便,雖然暫時忍住,卻被楊國忠這番話又勾了起來。确實如楊國忠所說,他帶着文武跑到哥舒翰那兒之後,肯定要重立朝廷,各種支出用度不在少數,隻憑借隴右、河西的财賦,隻怕難以支撐。
見李隆基似乎有些意動,楊國忠又抛出了他的第三個理由:“其三,關隴一帶,将成戰場,無論河西還是隴右,都在戎狄卧榻之側,戎狄知我國亂,必生觊觎之心。故此,哥舒翰之處,非安居之所,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況聖人至尊之軀?”
這個理由就非常打動李隆基的心了,安全畢竟是第一位的,若是犬戎、回纥甚突厥殘部乘着中原内亂的機會也參上一腳,他難道還要到處東躲西藏麽?
“那依你說,當往何處去?”
“劍南,富庶之地,成都,天府之國,陛下可巡幸于此,暫時駐跸。一來可以令葉暢、哥舒翰無後顧之憂,與逆賊決戰,二來也便于陛下調度劍南、江南财賦,支撐戰局。”
楊國忠在最初的驚惶失措之後,現在漸漸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不佳。當初同意去哥舒翰處,是急切間想不到辦法的辦法,但現在則不然,他有了更好的選擇。
崔圓被他留在劍南,雖然高适成了劍南節度使,但因爲長期駐于昆州的緣故,所以留在成都的還是崔圓。此人乃是他的心腹,有他的配合,楊國忠要是領着李隆基到了這裏,以宰相身份,挾天子之威,令高适交權,并非不可以的事情。
若能得劍南一道的财權與兵權,他的宰相位置便又鞏固了,至少不必象現在一樣,擔心自己的位置不保。
而對于李隆基來說,楊國忠的幾個理由并非沒有道理。他自家人知自家事,此前予安祿山權勢太重,正兵、私兵加起來幾達全國三分之一,而李亨多年太子,對邊将也确實有幾分号召力,别的不說,他準備去投奔的那位哥舒翰,便與李亨暗通款曲。雖然他肯定不會與安祿山合作,可是若與李亨合作呢?
想到這裏,李隆基微微點了點頭。旁邊陳玄禮急道:“若是如此,中原軍事如何?聖人不在,哥舒翰與葉暢互不統屬,隻怕未聯手而先相争,如之奈何?”
“可以永王爲天下兵馬大元帥,以哥舒翰、葉暢爲副元帥。”楊國忠又建議道。
這是他方才建議的進一步補充,因爲永王以楊玉環爲母,他們楊家這些年也确實拼命在折騰,想要以永王取代李亨,所以永王同楊家的利益可謂完全一緻。若永王得委天下兵馬大元帥,也就意味着他的太子儲君之位已定,可以說,楊家反而因禍得福,今後數十年富貴又有了保障。
李隆基心中一動。
他子嗣雖多,但這一次逃得匆忙,絕大多數都陷于長安,跟随他逃出來的,不過寥寥數人。其中永王,算是比較得他歡喜的,因爲永王長相很象他年輕之時。
如今來看,李亨的太子之位肯定要廢黜的,無君無父之輩,安能繼承大寶。永王确實是最合适的替代者,而且李隆基年紀已老,不大可能再按照正常模式去考察确定一個新的太子了。
“好,便以永王爲天下兵馬大元帥,以葉暢、哥舒翰爲副元帥……”
李隆基當即下令,逃離得充忙,并未帶玉玺,故此他隻能以私印印之。楊國忠見此情形,知道自己的願望實現了大半,心中歡喜,溢于顔表。
“陳将軍,你與諸軍士說,撥五百人護衛永王,其餘人護送陛下入蜀。”他自覺局面又回到了掌控之中,當下對陳玄禮道。
陳玄禮陰沉着臉,點了點頭,便邁步出了車廂。李隆基微微歎了口氣,沒一會兒,卻覺得車子慢了下來,他掀開窗簾,向外望去,卻見天色微暗,似乎到了要休息的時候了。
“到了何處?”他向高力士問道。
“前方就是馬嵬驿。”高力士道:“此地離長安已漸遠,在此稍事休整吧?”
“還是早些離開爲好。”楊國忠此時卻怕夜長夢多,無論是安祿山打敗了葉暢,還是葉暢打敗了安祿山,他眼見得逞的計劃就都實現不了,最好還是盡快離開。
馬嵬驿隻是轍軌車道上的一個小驿站,平日裏也就隻有一名驿吏加上三十名驿卒,李隆基一行足有三千餘人,除了陳玄禮招來的禁軍,還有近千是沿途趕來護衛的小官、士卒。三十人侍候三千人如何能忙得過來。莫說讓大夥滿意,就是最起碼的吃喝都供應不足,故此,未過片刻,便是一片罵罵咧咧之聲。
李隆基依慣例,将自己的食物分與了将士,他年老,又坐在車上,吃得少些并沒有什麽。陳玄禮亦将自己的食物分了出來,諸将士的怨氣原本是稍緩的,然而就在這時,不知何人在底下道:“爲何天子、陳大将軍都解衣衣我推食食我,那楊國忠誤國奸臣,将國家折騰成這模樣,連累得天子都不得不遠逃,他卻仍然作威作福好吃好喝?咱們護衛天子,那是人臣之本份,護衛楊國忠這奸佞,又是怎麽回事?”
其實楊國忠也将自己的食物分了出來,但那人的話就象是火星上澆的油一般,讓禁軍将士心頭憋着的怒火瞬間騰了起來。又有人道:“正是,原本說得好好的要去哥舒大夫那兒,可現在卻又要去蜀中……蜀道艱難,恐怕終身都不得回長安矣!給天子進此奸計者,正楊國忠是也!”
“楊家一堆人倒是逃了出來,我們的家眷卻失陷在長安,如今是死是活也不知道!”
将士們喧嘩聲越來越響,安元光冷眼旁觀,看了陳玄禮一眼。
陳玄禮面色陰沉,他在禁軍中素有威望,這些人基本都是他招來的,但此刻,他卻是一言不發。
安元光甚是聰明,心中不由得歎了口氣:又爲葉公料中!
當初他向葉暢請求饒過自己養父,葉暢卻不同意,他苦求之下,葉暢便與他實話實說,因爲與楊氏勢同水火的緣故,如果葉暢要保駱奉先,楊國忠必然要誅之,與其如此,倒不如換過來,他去走楊氏門路,讓楊氏當這個枉法之人。
故此表面上是楊氏對他有恩,實際上安元光很清楚,真正有恩于他的,還是葉暢,甚至連他去賄賂虢國夫人的财貨,都是葉暢爲他準備好的。
虢國夫人也重視他,卻是将他當成男寵玩物,他面上虛以委蛇,心裏卻是大怒:大丈夫縱橫天下,何患無嬌妻美妾,豈可爲此等不貞不潔輩裙下之臣!而且楊氏試圖讓他在禁軍之中爲自己耳目,也與安元光平生之志相逆。葉暢當初可是答應了他的,隻要他能夠依策行事,必然會立下潑天的功勞,到時葉暢會想辦法讓他出外爲一鎮副帥,再立些邊功,便足以成爲邊鎮節度!
對葉暢的許諾,安元光深信不疑:高适、南霁雲,都是受葉暢賞識之後飛黃騰達,獲得施展平生所學的機會。而且此後時局發展,也如同葉暢料想的一般,果然有人發動了政變,果然天子會在局勢尚未明朗之前就棄長安而走,楊國忠也果然會建議入蜀,而陳玄禮暗中挑唆禁軍反楊,亦是葉暢所料之中!
這些事情,料中其一其二已經是了不起了,葉暢卻是件件料中,即使有所偏差,卻也相去不遠,怎能不讓安元光心服口服?他又是跟着葉暢打過仗的,葉暢帶病出征的情形,他牢記在心,隻覺得若一定要跟一個上司,肯定是要跟葉暢這樣的。
這邊鬧将起來,也驚動了楊國忠,他出來望了望,見士卒們都對他怒目相視,他情知不對勁,陪着笑向士卒們拱手:“緻使大夥勞累,實是我這宰相之過,待到了成都之後,我必奏明天子,所有扈從有功之士,盡皆褒獎,加官進爵、賞賜财貨!”
“這奸賊又想着拿天子的名賞财貨收買我們!”楊國忠話聲未落,有一人大叫道:“我等男兒,豈是這些小恩小惠可收買!此人一向貪贓枉法,故此亦視我等爲貪得無厭之輩!”
“竟然敢瞧不起我們!”
“誅楊钊,清君側!”就在七嘴八舌之際,突然有人高叫道。
這聲音一響起,諸将士安靜了片刻,楊國忠臉色大變,大約就是一息功夫,第二人也叫道“誅楊钊,清君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