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那小子鬼得很,既然将二王迎入營中,豈能想不到會有人使出此等一石數鳥之毒計?必然嚴密防範确保二王之安全,王瘦石的内線甚至未必能接近二王,更遑論予以毒殺,成事之可能幾乎沒有。
見到王瘦石低眉垂眼、塌着肩膀的一副奴才相,李二陛下愈發來氣,這豈不是妥妥的奸臣形象?身邊又這樣一個奸臣出謀劃策,自己豈不是成了夏桀商纣那樣的昏聩暴虐之主?
簡直豈有此理。
王瘦石卻有些委屈,他覺得此計甚妙,可惜陛下假裝正經不予采納,若自己之前想到此計,不經禀報私自行事,此刻怕是已經米已成炊,一舉解決了陛下的諸般難處。
至于自己事後會否被淩遲處死、五馬分屍之類,他卻是全不在意,身爲陛下鷹犬,在黑暗之中護佑陛下多年,他早已将自己視同腐肉,隻要能夠爲陛下排憂解難,早死晚死有何足懼?
不過李二陛下已經表态,他急忙說道:“陛下教訓得是,是老奴口不擇言,罪該萬死。”
李二陛下這才哼了一聲,警告道:“此等言語再也休提,若讓朕自别處聽到,定扒了你的皮!”
王瘦石躬身,腦袋幾乎垂到腳面上,誠惶誠恐:“奴婢該死!”
他明白李二陛下爲何如此慎重之警告,當下長安局勢不穩,各方勢力明争暗鬥,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未必就沒有同他一樣的想法,将主意打到身在右屯衛的兩位殿下身上。若他今日之谏言傳出,明日恰好有人對二位殿下下手,李二陛下便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以父殘子”之嫌疑。
畢竟誰知道李二陛下到底是否聽取了他的谏言?
……
春明門高大的門樓在陰暗的天色之下愈發顯得雄壯巍峨,高聳的城樓好似直直的插入陰雲之中頂天立地,李二陛下眯着眼睛,心潮起伏澎湃。
去歲開春之時,幾十萬大軍自此拔營東征,聲勢浩蕩震撼寰宇,自己這個皇帝更是禦駕親征,傾舉國之力誓要蕩平遼東、覆亡高句麗。其中自有剪除邊疆隐患、剿滅強敵之意,但亦有向隋炀帝示威之心。
想當年隋炀帝文治武功赫赫聲威,俨然一代雄主,甚至連其父文帝統一天下的光芒都被掩蓋,盡起水陸大軍将近百萬誓師東征,結果屢次不克,不僅拖垮了盛極一時的大隋國力,更使得國内各方勢力傾軋,烽煙處處匪盜叢生,直至諾大帝國轟然間土崩瓦解。
如今李唐承襲大隋江山,更秉承其志,若他李二能一舉覆亡高句麗,文治武功皆可遠邁隋炀帝,更能征服遼東這塊有史以來從未真正納入漢家半途之土地,将來未必沒有機會超越秦皇漢武,成就千古一帝之宏圖霸業!
隻可惜雄心萬丈,最終卻功虧一篑,平穰城下血戰連連,始終未能破城而入,自己墜馬負傷更使得士氣低迷,不得不含恨結束東征,铩羽而歸。
孰料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水師在蘇定方的指揮之下居然一舉破城,幾日間便徹底攻占平穰城,淵蓋蘇文自盡,高句麗覆滅……
這算什麽?!他堂堂帝王禦駕親征,傾舉國之力未能攻克平穰城,結果區區一支水師完成了幾十萬軍隊未能完成之功業……這讓當初默許各方勢力将房俊及其嫡系部隊排擠出東征序列之外的李二陛下情何以堪?
若換了厚顔無恥之輩,或許腆着臉随水師入城,将破城滅國之戰果占爲己有,畢竟若沒有幾十萬大軍自遼東一路打到平穰城下,哪有水師這一哆嗦?等到昭告天下,這樁功勳便實打實記在他李二陛下頭上。
可李二陛下不一樣,他這輩子幹了太多招認口誅筆伐之事,什麽殺兄弑弟,什麽逼父退位,什麽搶占兄嫂弟媳……年青的時候堅信成王敗寇,對此不屑一顧,但随着年紀增漲地位穩固,卻是愈發在乎臉面,尤其是将來史書之上對他的評價……
再加上驟然遭遇投毒之事,一怒之下幹脆任由水師在遼東折騰,自己詐傷裝死,潛返長安準備一舉将國内沉疴頑疾一并解決……
然而無數謀劃,拼上了自己一世英名,最終卻依舊未竟全功。
一想到這裏,李二陛下回頭看了一眼跟在車駕後方正與太子并騎而行的李積,忍不住暗暗咬牙,心火陡升。
何曾想過這個他最信任且一直牢牢掌控在手中之人,居然在最後關頭違逆他的意志?
前方,兩支各數十人的騎兵疾馳而來,至百步之外勒馬站定,馬上騎兵皆翻身下馬,一南一北單膝跪在官道兩側,待到馬車駛過,南邊爲首之人大聲道:“微臣恭迎陛下回京!”
李二陛下站在扯上居高臨下看去,見是程咬金,心中冷哼一聲,随意擺擺手。
貞觀勳臣之中,或多或少對于儲君之歸屬皆有幾分傾向,或是擁護太子,或是屬意魏王,或是看好晉王,立場難免有失偏頗。唯有程咬金一直不沾儲位之事,對太子奉行君臣之禮,對魏、晉二王亦以禮相待,立場持中,不偏不倚,曾被他贊爲文武群臣之典範——既然身爲人臣,自當一心效忠帝王,何必去摻合儲位之歸屬?他這個皇帝春秋鼎盛,又不是七老八十時日無多,一個個争着搶着爲未來的帝王效力,将他李二置于何地?
然而聽聞自己“死訊”,立場最爲中立的程咬金也忍不住蹚了這趟渾水……
左邊一隊人則大聲道:“末将高侃,恭迎陛下!”
李二陛下看了地上單膝跪地的高侃一眼,又擡眼向春明門北側右屯衛嚴整真容看去,愈發唏噓不已。
他知道右屯衛戰力很強,當年兵出白道、覆亡薛延陀可謂舉世震驚,使人皆贊譽房俊之功勳堪比李靖,但李二陛下知道如論兵法謀略,房俊差了李靖何止千裏萬裏?之所以橫行漠北如入無人之境,最重要還是裝備了大量的火器的右屯衛戰力強悍。
但李二陛下也從未想過右屯衛居然會強橫到如此地步,半支跟着房俊遠征西域,一路勢如破竹,面對突厥、吐谷渾、大食等天下強軍所向披靡、未嘗一敗;半支由眼前的高侃率領,将玄武門守得固若金湯,連續挫敗柴哲威的左屯衛與李元景的皇族軍隊,與十倍于己的關隴軍隊鏖戰數場,連戰連捷……
一支右屯衛,不僅力保隋唐兩代付出無數鮮血鑿穿的西域不失,更能夠猶如定海神針一般扶保東宮。
擁有這樣一支軍隊,乃是帝國之幸;但這樣一支軍隊效忠的對象是太子,則足矣成爲帝王之憂患,假若某一日這支軍隊重演一遍“玄武門之變”,放眼長安周邊,還有哪一支軍隊能夠予以抗衡?
更别說還有一隻完全終于太子的東宮六率,亦是曆經戰火錘煉,又有李靖這等當世兵法大家統率……
馬車未停,徑直駛向春明門,李二陛下深吸口氣,躁動的心反而漸漸平複了一些,細細想來,長安局勢之複雜前所未有,太子所掌握的力量更是極爲強大,以往那個唯唯諾諾、衆叛親離的太子,如今早非吳下阿蒙,羽翼漸漸豐滿,即便在他李二“駕崩”的日子裏,依舊能夠撐起這個龐大的帝國。
靠近春明門,已經可以見到越來越多的人不斷從城内奔出,或是駐留護城河畔,或是幹脆趕赴禦駕之前,來來往往,熙熙攘攘,自然是城内達官顯貴、宗室皇親們得知陛下回京,震驚之餘趕緊出城恭迎。
“百騎司”與京兆府能夠封鎖普通百姓,卻是封鎖不住他們這些人……
王瘦石看着不少上前參拜的官員皆被“玄甲鐵騎”阻擋不得不悻悻回到城門兩側恭候,遂站在李二陛下身後小心翼翼道:“陛下回京的消息已經在城内擴散,百姓擁戴之心甚烈,想必定會湧上街頭予以慶祝。隻不過百姓情緒太過熱烈,說不定會發生一些踩踏之事……太子身負監國之責,此刻卻身處長安之外,希望他能夠事先安排妥當之方案,不至于使得無辜百姓遭受罹難。”
太子身負監國之責,無論長安城内發生任何事件,太子都是第一責任人,值此陛下回京之關頭,若是出了什麽岔子,必将遭受禦史彈劾,即便是城中百姓也将攻讦诋毀。
李二陛下略一沉默,喃喃道:“無辜百姓遭受罹難麽……”
旋即又想到“一将功成萬古枯”,若能達成心中大計,即便犧牲幾個百姓,又何足道哉?
雨水越來越大,細密的雨絲已經連成一片,然而李二陛下的面容卻愈發顯得潮紅,雙目之中血絲迸現,整個人有些亢奮。
幾騎快馬自春明門奔出,直抵“玄甲鐵騎”陣前,被兵卒攔阻之後出示腰牌印信,這才得以放行,其中一人快步來到禦駕之前,向王瘦石禀報幾句,後者登時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