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蒂斯人的戰艦雖多,但是每一顆行星都需要大量的戰艦保護,有限的艦隊根本無法應付這樣的任務,亞特蘭蒂斯高層被迫開始讨論擴軍計劃。
不過沒等計劃實施,那支給亞特蘭蒂斯帶來了大(麻)煩的艦隊又突然消失無蹤。
擴軍看起來好像是沒必要了,不過因爲擔心再次遭到人類的襲擊,外加民衆抗議不斷,亞特蘭蒂斯高層最終還是通過的擴軍計劃。
與此同時,艦隊的換裝計劃也進入了實施階段,以往的三角戰艦将全部被蓮蓬戰艦和力場戰艦等新型戰艦取代。
不曉得葉飛知道自己的行動促使亞特蘭蒂斯人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軍事改革是什麽表情。
戰神号完成最後一擊之後,前進艦隊再也沒有襲擊任何一顆行星,艦隊就像宇宙中的幽靈一樣始終選擇不靠近任何星系的星際空間飛行,避免與亞特蘭帝斯的飛船意外遭遇。
由于進入距離過遠,深入亞特蘭帝斯星國的前進艦隊直到2218年3月2日才抵達理論上的亞特蘭帝斯星國邊境,正式脫離亞特蘭帝斯的疆域。
艦隊遠遠地繞過暗礁區邊境,開始了返航的旅程。
艦隊脫離敵境的位置與太陽系的直線距離将近七百光年,等前進艦隊趕回地球,時間已經是2218年的3月31日,前後曆時近四個月的時間。
地球在這幾個月裏有了極大的變化,中方的滞留人員固然全部撤出了地球,美俄歐同樣撤出了大批的人員,照目前的速度,再有兩個月的時間,美俄歐也将完成龐大的人員撤離工程。
因爲基地星的距離太遠,将民衆直接撤往基地星需要大量的時間,而地球方面又需要大批的運輸艦,所以中方并沒有直接将撤出的民衆撤往基地星,而是暫時送到藍光星。
藍光星雖然在軍事建設方面頗有建樹,但民事建設的水平卻有些提不上嘴,至今不過是幾萬克隆人撐着門面而已,根本沒有安置兩億平民的能力,光是每天消耗的糧食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即使立即種植都來不及,何況藍光星的環境剛剛有了起色,壓根兒沒有那麽多耕地可用。
好在軍方原本也沒指望藍光星能安置這些平民,反正運輸途中爲了減輕後勤的壓力都是将人冷凍之後才裝上飛船,送到藍光星後幹脆一個也不解凍,全部“儲存”在戰艦工廠趕工建造出的幾艘大型拖船上。
所謂的大型拖船除了挂個拖船的名頭,其實跟船半點半徑都沒有,就是一層外殼加上内部的大量隔艙,還是無重力空間,說得直白些,根本就是用鋼鐵的外殼制造出來的大型太空冷庫——宇宙中的背景溫度足以保證拖船内始終保持足夠的低溫,完全不必擔心會有升溫的麻煩。
不過冷庫就冷庫吧,怎麽說也是用戰艦裝甲制造出來的,防禦力強得很。附近又有戰艦進行二十四小時的不間斷看護,完全不必擔心這些大家夥會出問題。
運輸艦隊完成了平民的運輸任務後立即返回地球,開始幫助那些沒有宇航能力的友好國家,至于如何界定友好的定義,就不是軍方的事情了。
…鑒于各國的殖民星與太陽系的距離都不算遠,一旦亞特蘭帝斯人進行報複,很難躲過亞特蘭帝斯人搜索,中方索性向各國公開了一批星際資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百光年内的宜居行星坐标和亞特蘭帝斯星國的方向。
這個距離雖然不算很遠,但是亞特蘭帝斯人想找也沒那麽容易,足夠各方勢力藏身了。
要不是藍光星與太陽系的距離隻有四百二十光年,軍方又不想暴露藍光星的具體位置,說不定七百光年内的宜居行星資料會全部開放。
當然宜居行星的資料并沒有全部公開,很多重要的行星都被隐瞞了起來,特别是獵戶座方向的宜居行星寥寥無幾,而且環境都有些不盡人意,避免各國選擇獵戶座方向。
不管是什麽國家,哪怕是傳統的潛在敵國,都不能不爲中方的大手筆震驚一回,全球輿論好評如潮。
誇幾句無非是支付一點口水,标準的惠而不費,何樂而不爲?
至于背地裏有沒有人諷刺中方就不好說了。
美俄歐三方得到資料後立即開始進行新一輪的移民準備,其它國家也希望能走得遠一些,紛紛向中方提出請求。
遠征軍能幫他們撤出地球已經很講大公無私的國際主義了,連自家的國民都在藍光星上凍着,哪來的時間把他們往遠了送?
放任不管自然也是不合适的,軍方十分大度表示,願意向各國提供一批大型運輸艦和人體冷凍設備,至于最後能撤出多少人口,就看亞特蘭帝斯人的反應速度了。
雖然事先盡可能地進行了完善而周密的策劃,但是整個太陽系上百億人哪是說撤就撤的?爲了争奪一個上艦的名額,各國民衆幾乎快要打内戰了,治安狀況惡化到了極點,甚至不得不動用軍隊進行鎮壓,很多國家被迫實施軍管,公平一點的抽簽上艦,腐敗一些的幹脆看權力看金錢,挖門子盜洞的手段層出不窮。
好在不是中方的民衆,怎麽亂都跟遠征軍沒關系。
不過軍方爲了安撫各國的情況,不得不将前進艦隊在亞特蘭帝斯星國取得的一系列輝煌戰績公開出來,保證短時間内亞特蘭帝斯人的報複不會出現。
遠征軍之所以這樣做,是不願意在将來獨自面對亞特蘭帝斯人,隻有讓地球人全部走出去,不是某個國家或者幾個國家進入宇宙時代,而是讓人類進入真正的宇宙時代,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強人類的力量。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