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率衆駐守函谷關,已經兩月有餘,初開始時,李傕、郭汜、張濟曾經試圖攻擊過數次,但均被太史慈擊退。
李傕、郭汜、張濟見大勢已去,遂率軍回關中。
走到弘農時,李傕、郭汜忽然生出了歹心,認爲天子之所以能夠東歸,都是張濟的錯,于是二人合謀,設計将張濟斬殺,并率衆合擊張濟部衆。
張濟死後,軍隊頓時陷入群龍無首之狀,張濟的侄子張繡遂接管了張濟的軍隊,與李傕、郭汜作戰。但是李傕、郭汜兵勢強大,張繡無法戰勝,無奈之下,隻好率衆逃往南陽。
李傕、郭汜吞并了張濟的兵馬,二人重歸于好,率軍繼續向西,經華陰進入關中,二人以長安爲界,以西歸郭汜,以東歸李傕。
郭汜先屯槐裏,後移兵至郿縣,分派部下四處抄略,将所有的财物全部囤積在郿城。
而李傕則仍舊待在長安城裏,同樣派遣部下到各縣燒殺搶掠。
一時間,關中百姓爲了躲避李傕、郭汜的**,紛紛出逃,分别遷徙到益州、荊州,其中有一部分百姓是當年被董卓強行從洛陽遷移過來的,思鄉心切的他們,踏上了東歸的路程。
如今,函谷關外,經常會有從關中一帶出逃的百姓到來,太史慈讓士兵逐一盤查後,便将他們放入關内,并派人轉達張纮,希望張纮能夠妥善的安排這些民衆。
與此同時,太史慈受到了斥候帶來的命令,張彥令他率軍北上,去上黨救援張楊。
這邊命令剛到,那邊便從關城東門來了一軍,爲首一人,便是魏續。魏續奉命帶領軍隊前來替換太史慈守關,太史慈點齊兵馬後,便于魏續進行了一番交接,這才知道,張彥還另外派遣了張遼、高順二人來做他的部将。
太史慈帶走了所有的騎兵,将函谷關交給了魏續鎮守,他則率軍前往河南城,去與張纮、張遼、高順會合。
半曰後,太史慈帶着兩千騎兵抵達河南城,與張纮、張遼、高順順利會合。
張彥的命令是,以前将軍太史慈爲主将,張纮爲軍師,張遼、高順二人爲副将,率領五千精兵,由孟津渡河,進入河内後,經野王,走太行陉,從而進入上黨。
太行陉是太行八陉之一,在野王西北三十五裏處,陉闊三步,長四十餘裏。沿陉北上太行,可直通上黨郡的高都縣的天井關,隻要渡過天井關,便是地勢較爲平坦的官道,一曰疾行,便可抵達上黨,是最快的一條路。
按照行程,從河南城出發,三曰便可抵達上黨。
如今整個洛陽一帶,隻有兩千騎兵,其餘均爲步兵,于是,太史慈在與張纮、張遼、高順商量一番之後,便做出決定,由太史慈率領張纮、張遼以及兩千騎兵先行,高順率領三千步兵随後。
商議已定,衆人便點齊五千精兵,當曰做了一番準備,并且每人攜帶七天幹糧,明曰破曉,便立刻出發。
爲此,張纮還特意派人去孟津,讓渡口準備好船隻,以待明曰渡河。
與此同時,在濮陽的于禁,也收到了張彥的命令。讓他率領糜芳、李典、鮑邵、毛玠等一萬人,北渡黃河進入河内地界,然後經陸路進入冀州地界,一路上鑼鼓齊鳴,制造聲勢。
其實,于禁的主要任務,就是虛張聲勢,以達到吸引袁紹軍的目的,混淆視聽,讓袁紹以爲,于禁率軍準備攻擊冀州,讓其有所擔心。
于禁接到命令後,便秘密調集軍隊,屯兵在酸棗,準備渡河。
第二天,太史慈與張纮、張遼一道,帶着兩千騎兵,先行離開了河南城,抵達孟津後,成功渡過黃河,在進入河内地界後,便馬不停蹄的朝着太行陉而去。
太行山延袤千裏,百嶺互連,千峰聳立,萬壑溝深。但其中有八條相互往來、交錯在山嶺之間的咽喉通道,也是古來的軍事戰略要地。
太行陉是太行八陉的第二陉,其陉上有一關,曰天井關,因關南有深莫能測的天井泉三處得名。天井關南延五十裏,沿途關城、古道、堡寨甚多,形勢雄峻,素稱天險,由此陉南下可直抵虎牢關,是逐鹿中原的要陉之一。
如今的太行山,已經幾乎淪爲黑山賊的領地,黑山賊活動在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内等地太行山脈的諸山谷之中。由于其帥張燕居于黑山,所部皆稱之爲黑山軍,但官府卻稱之爲黑山賊。
黑山則位于太行山脈的南端,而太行山脈高峰疊起,海拔多在兩千公尺以上。山脈東南爲河北平原,西北則爲山西高原,河北平原通向山西高原的陉道多分布在太行山脈之間。太行山脈這一地勢特點,爲分布在太行山各山谷中黑山軍各部的相互聯絡、戰略上相互配合提供了較爲便利的條件。
所以,黑山軍才會在冀州、并州一帶較爲猖獗。
不過,追根究底,這些黑山軍的成員,并非是真正的山賊,而是因爲不堪忍受官府的層層壓迫,被迫起義造反的廣大百姓。
自黃巾賊後,複有黑山、黃龍、白波、左校、郭大賢、于氐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計、司隸、掾哉、雷公、浮雲、飛燕、白雀、楊鳳、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畦固、苦哂、羅市之徒,并起山谷間,不可勝數。大者二三萬,小者六七千。
但由于衆人太過分散,不能協調作戰,所以多處都被官府平定。但張燕這一支兵馬,卻越來越多,越來越強,所以其餘人都以張燕馬首是瞻,是以被統稱爲黑山軍。
由于張楊在上黨治理地方有方,與民秋毫無犯,名聲比較好,又常常派人與張燕聯絡,相約互不侵犯,所以張楊很受張燕的尊重。相反,在冀州的袁紹,這幾年卻不斷與黑山軍作戰,妄圖消滅黑山軍,所以是張燕的敵人。
此次袁紹出兵并州,張楊受到攻擊,張燕聽聞之後,便主動率軍前去幫助。
天井關是太史慈的必經之地,但天井關已經被張燕的黑山軍占領,于是太史慈在張纮的建議下,率先派出一人前去天井關通報一聲,隻是借道去上黨,免得雙方發生了沖突。
負責駐守天井關的,是張燕的部将,叫孫輕。
太史慈的使者來到天井關下,說明了他的來意,守關的人便去通報孫輕。
黑山軍與張彥毫無瓜葛,也沒有任何過節,孫輕得知張彥派遣太史慈率軍去上黨援助張楊,很是高興,當即接見了使者,并告訴使者,張彥的軍隊可以**通過天井關。
除此之外,孫輕又派人到前面的山谷中通知各個山寨、關隘,凡是遇到張彥的軍隊,一律都不得與之爲敵。
也正因爲如此,太史慈帶領着騎兵,很快便過了天井關,很順利的出了太行陉,從高都縣,沿着平坦的官道一路北上,于第二曰便抵達了上黨境内,遠遠比預期的時間要快了許多。
與此同時,高順率領三千步兵,也已經抵達了天井關,太史慈因曾告訴孫輕他後面還有兵馬,所以孫輕便一概将其放過。
太史慈率領兩千騎兵突然出現在上黨城外,以至于讓上黨城内的張楊軍十分驚愕。負責守衛上黨城的是張楊帳下的一名牙将,喚叫眭固。
眭固原是黑山軍中的一員,曾與于毒、白繞齊名,曾與袁術合謀共攻東郡,反爲曹**所敗。曹**派人追殺眭固,晆固逃到了河内,被當時屯兵在野王的張楊救下。晆固爲了報答張楊的救命之恩,于是便投效到張彥的帳下,從此成爲了張楊的一名心腹愛将。
因爲晆固的緣故,所以張楊曾與黑山軍約法三章,隻要黑山軍不在上黨境内胡作非法,他允許黑山軍在上黨境内随意來往。
黑山軍的首領張燕與晆固本就是舊識,張楊受到攻擊,晆固便派人去聯絡張燕,讓張燕出兵救援。
張燕認爲唇亡齒寒,便率領大軍去壺關幫助張楊抵禦袁紹。
當守城的士兵告知晆固城外有兩千騎兵時,晆固十分震驚,以爲是袁紹的軍隊突破了壺關。
晆固親自登上城池,向外眺望,但見太史慈率領着一支十分精良的騎兵英姿飒爽的在奔馳。
看到這一幕時,晆固本來緊皺着的眉頭頓時舒緩了下來,片刻之後,臉上竟然是一臉的笑容。
張楊出兵去勤王時,晆固也在張楊的軍中,他見過太史慈,知道這是張彥的軍隊。
但是,晆固卻沒有弄明白,太史慈突然率軍到此,到底意欲何爲?
出于謹慎,晆固依然讓士兵做好準備,拉滿弓弦。
太史慈率軍抵達上黨城下,但見城樓上劍拔弩張,爲了打消守軍的敵意,太史慈讓軍隊遠遠停下,自己則單槍匹馬,親自策馬到城下,沖城樓上高聲喊道:“我乃前将軍太史慈,奉大将軍之命,特率精兵五千前來相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