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的詞曲衆人都不陌生,正是聖臣入城時自己哼唱的那首小曲。
聖臣聽到家鄉歌曲,表情頓時肅然,不再咄咄逼人。
而姚思夏一曲唱罷,忽然問道,
“你知道這首歌歌詞的意思嗎?”
聖臣唯唯諾諾不敢答,推脫半晌,隻說老輩曾經講,他們的族群是從遙遠的北方遷徙而來,那裏的風物如天堂一樣。
今日他進入虎牢,見城郭雄偉,若有所感,便随口吟唱了起來。
虎牢這小小關隘,有何雄偉之說?
看來使團自天竺急急趕來,确實不曾在大城市中停留,
若是讓他們看到洛陽風物,那又該如何震撼?
事實上他們能在無遮大會開幕半月内趕到,完全是一個巧合。
使團從五尺古道艱難跋涉入蜀,本是奉幼日王的派遣來向傳說中笃信佛教且實力強大的魏國借兵的,
結果正好碰上元頤派出的快馬探子入四川招聘通譯和西域僧。
那探馬知道他們來自天竺,欲使大魏,如獲至寶,
急忙雇了一個車隊,日夜不休,将師團送入虎牢以襄盛世。
路上他們才聽同行的通譯說起魏王舉辦無遮大會的事情,
作爲佛教信徒,天竺使臣,他們自然願意爲魏王錦上添花,屆時再有所求也更易開口。
車隊換馬不打尖,這一路上還真沒有好好浏覽過中原風物,所以見到這虎牢關,便以爲到了大魏國都,竟然感動落淚。
姚思夏雖然對此頗感無語,但在這種外交場合,他還是很知注意分寸,并不點破,隻是耐心的講解起歌詞的意思。
“鄙人聽說聖使出自阿詩波的部落,風土人物與中天竺似乎略有分别,
卻與南海諸國更相近些。
不知是否果真如此?”
聖臣聽聞莘渡諸族之事,心中思緒翻湧,一時不知如何言語。
而陶弘景又在這時起身湊了過來。
他示意姚思夏幫忙翻譯,然後面目和善,徐徐開聲,
“貧道陶弘景,乃是當今中土道宗宗主。
關于尊史所提李氏化胡一說,倒還有些發言權。
不知閣下願聽否?”
聖臣剛剛被姚思夏灌輸完莘渡昆侖的理論,陶弘景便過來補刀,
聽清原委,他立即搖了搖頭。
陶弘景見對方搖頭,知道這個話題太過敏感,既然對方不喜,便準備作罷。
哪知姚思夏卻告訴他,聖使這是在表示同意。
陶弘景微微一愣,不過他慣見風浪,那詫異的表情在他臉上停留不過一個刹那,便即消融。
他又恢複了方才那副雲淡風輕的态度,娓娓道來,
“赢姓李氏本出西域。
李域之國,今名于阗,這本是上古之事。
因此李氏化胡,乃是溯古,并非奇談。
所謂《老子化胡》十卷經文,玄都以外,散佚大半。
其真正的核心隻是爲了闡述一個觀點,
華夏居昆侖之右,罽賓居昆侖之左,上古皆出昆侖。
昆侖原始信仰爲薩滿諸教,
在華夏曆經禮,儀改良,而成道門,以祭天,地,君,師,賢。
禮之一道,夏商之世,已有定俗。
而今之天竺,主流信仰婆羅門教是《火經》與《蜚馱》的融合,
被王室沿用,以闡述天人合一,别階級而治。
諸教爲君所用,其因大同。
釋氏佛教興于兩周之交,本爲薩滿七教之一,
(沙門七教。沙門,samana,語源同薩滿,智、勤之意)
與大雄尼幹教,無勝順世道等諸宗并立。
然七教似七而一,蘭若聖地皆曰大雄,釋氏經典爲六師外道立轉,蓋爲此也。
佛道之别,蓋也大同,
諸多說法,似異而同,似同又異,異在細處,同在妙蒂。
故釋教一入中原,便與儒,道互融。
薩滿衍生諸教,均敬天地自然,不設創世神明,
重哲,明理,不入教條。
因此無論杜撰老子化胡還是歪曲釋在李先,都違背了根本教義,是那些外道偏執者的發洩遊戲,并非大道正宗。
不知尊使以爲然否?”
聖臣本以爲對方亮出了道門宗主的招牌,定是要用身份壓服自己,給天竺使團一個下馬威的。
哪兒料到陶弘景所言中沖謙和,從昆侖諸教本源入手,求同存異。
他的知識量差了眼前這位道家大能何止一個檔次,哪裏能說出半個不字來?
于是隻能依禮奉承一番,以全佛家所謂善緣。
這位天竺特使最爲依仗的正是其來自佛陀故國,對教義經典的诠釋,自然地位超然。
而今被陶弘景這一悶棍打得……
對方自根本入手,闡述諸教無高低,
大家能講道理講道理,不要糾纏正宗聖典這些細枝末節。
他這佛國聖使一下子便有力使不出了。
魏王端坐高台,隻作壁上觀。
他在政策上推動佛教,是爲了削弱中原士族的力量。
而在這種外交場合,借由道家來彈壓一下佛國來客,又何樂而不爲呢?
總不能因爲信仰的原因将他們捧着慣着,任他們騎到頭上,那政與教的位置就倒置了。
又是一番寒暄舞樂,眼看就要布菜開席,忽然有幾名天竺馴獸師在和通譯叽裏咕噜地說着什麽。
那幾名通譯看上去面有難色,也不知道是該譯還是不該譯。
魏王見氣氛尴尬,小聲問姚思夏道,
“他們在說什麽?”
姚思夏也同樣壓低嗓音,小心翼翼地回複,
“他們在讨要牛尿。”
“什麽?”
魏王有些懷疑自己的聽力,
姚思夏隻能放開語音,又清楚地重複一遍。
這麽一來,坐在上賓位置的陶弘景也聽了個真切。
陶弘景是有大才學的人,一切以真知爲本,才不會爲這些事大驚小怪。
他呵呵一笑,隻問了一個問題,
“中天竺的那些大城,離海較遠吧。”
姚思夏點頭應是。
陶弘景忙又追問,
“彼國可設鹽官?”
中原自周朝便設有鹽官,解決食鹽調配。
可是天竺國家制度松散,不可能設專門官員解決這種問題。
其國不重商業,連鹽販子也很罕見,最爲活躍的,倒是一批蜀商。
可是那些蜀國商人也不是常年出現,許多地方的食鹽供應确實沒有保障。
加鹽的生米乃是其國至高的貢品,隻有在宗教儀式上才會出現。
姚思夏隻是略作介紹,陶弘景便已了然,
“嗯,那他們長期飲牛尿,确實還是有好處的。
中原古方裏人中白也可入藥,隻是如何保證中白的質量卻是難事。
因此中原多取童子溺。
人之初生其質潔,童子溺少雜質,毒素,質量多有保障。
但是随着阡陌交通日益發達,現在的方劑對人中白以及所煉秋石的需求漸漸少了。
若能多取海菜,比如渤海昆布,東海海帶,南海紫菜,
這些都是極好的替代品。”
莫愁姑娘正在張羅主席布菜,恰巧聽到了,便展顔笑道,
“華陽先生的谶言果然都是極準的,
今日的料理便有百味昆布絲,
還有用鹹濕之精熬制的豆腐羹呢。”
》》》》》敲黑闆時間《《《《《
寫到這一章,對于天竺曆史的描述是不是有些颠覆各位看官對于文明古國的認知?這背後許多東西一章講不完,我們慢慢來。爲了文章閱讀方便,我們先解釋幾個點:
聖臣,梵名阿耶波多ryabhaa,本作雅力八達譯音更準。rya,與雅力安同源,本作曰雅力士,在後文會有溯源。這個字有神聖,高雅的含義。Bhata有臣,使的意思。故稱聖臣。至于文中聖臣聖使混用,聖使取的是神聖使節的本意,并非名字。關于他的詳細背景,後面的情節還有更深入展開。
姬多,今名笈多王朝。
史舜龍,Shishunaga,和蜀山尼一樣,這是拉丁化拼寫的對譯。
華都城,既華氏城,古代印度正治文化中心。正式定都始于幼龍王朝。
風雷口,今譯乃堆拉,意思爲風雪最大的地方。是唐代唐蕃古道延伸入天竺的山口,是喜馬拉雅中段最重要的步道口。風雷口南麓,至今仍稱雷龍之國(不丹),根據其國旗的圖騰,大緻可以得知其昆侖龍文化溯源。
昆侖人,在本作裏具有泛蒙古人種或者黃色人種(現在人種膚色分類在科學界使用越來越少)的意思。那麽北天竺,也就是比鄰喜馬拉雅的北方邦,蒙古人種其實占了絕大多數,文化更趨近大雪區,和天竺中期曆史的統治者雅力安(印歐人)并不同源。
火神文,既《波斯古經》所用阿維斯陀(Avesta)語。目前被大多數語言分類法視爲婆羅米文(孔雀王朝時期摩崖文)的起源。婆羅米文又演化出笈多文,笈多文演化出我們現在通常所認爲的梵文天城文。這個演化過程并禁不住推敲,比如許多幼龍王朝文字就很難界定,隻是這些不屬于本文安利範疇,暫時就講到這裏。
倉颉文,泛指前甲骨文字。甲骨之前中國亦有文字,包括現在出土的許多斷代在夏朝的青銅器銘文,符刻于甲骨周篆均不相同。還有賈湖契刻等陶罐符号,大麥地這樣的象形表意符号。也有直接被明明爲倉颉書的摩崖。在本系列第三部作品中會破譯《淳化秘閣法帖》中的倉颉書,諸位如果有興趣可以和其他諸家譯法對比,更能感覺其妙處。本系列就是這麽剛!最後壓軸的硬科幻更剛,剛到可以照着書畫宇宙飛船圖紙……真的,不過這是後話,按下不表。
莘渡姑師,前文提過,今興都庫什山,一般意義上,被看作昆侖山脈的西延伸。其英文Hindu-Kush。前文已經講過,Kush代表神山,是多語言共用詞彙(包括上古西域)。Hindu就是印度,身毒的古詞源,本作比同莘渡是爲了給有莘氏渡來作背書。有莘氏渡來是不是筆者的杜撰?這個提法是,但實際上不是。這個提法基于兩個事實,一是泛蒙古人種向南亞次大陸的遷徙,二是今日印度的考古發現,南亞次大陸沒有出現過所謂的中石器時代,是從舊石器時代直接躍進了新石器時代。這個結論雖然簡單,但其中必然包含了一次族群遷移,淘汰和融合。所以基于這兩個事實,以及地名,國名的曆史演變關系,筆者提出了這一提法。關于上古有莘氏渡蔥嶺,是本系列小說第三部的故事内容,本文隻會點到,不會做深入展開。
成都載天,是《山海經》中神山名,本作大緻比定爲烏拉爾山。這個名字在第十五章元宏向慶雲講解人類起源兩山論的時候曾經提到。姚思夏提出三山論,其實大同小異,不同的族群總有自己的世界觀嘛。
我們一直在講印度是文明古國,這個說法是中國提出的,世界一般說是幾大古文明。按照近代根據西方學者觀點,一直認爲印度河文明比中華文明還要古老,悠久。這句話勉強能算它對一半吧?尚待考證。如果我們換一個說法,說印度曆史比中華曆史悠久,那就可以肯定是完全的錯誤。
爲什麽?印度有曆史嗎?文字什麽時候有的?現在印度的古代史主要靠考古比定,比如說釋迦摩尼到底是什麽年代的人,就先要找到佛經上所說的那個國家迦毗羅衛國,然後再經考古判定。目前找到的城邦遺址,大概支持公元前四世紀說。但是所見城邦是否爲佛經記載的城邦,這和聖經考古一樣,對此不作評價。佛陀典籍年份溯源,學術界普遍認爲最權威的是南北朝蕭齊《善見律》,記載永明六年(488年)爲佛滅後975點,折算下來和孔子同時期,年長約十歲左右,年齡小于老子。這裏多扯一句,先不辨《老子化胡經》的真僞,其中關于年代陳述的部分,化胡經是沒錯的。之所以多次佛道辯論道家都輸了,這完全取決于統治者意願。佛家扯得是玄壽,無量壽,道家太老實,争不過的。
印度最早的邦國史就是十六雄國時期,這個時候中國都翻了好幾個朝代了。你說印度比中國曆史悠久,又是拿吠陀文化來對标中原邦國史……難道吠陀不應該對标良渚,仰韶嗎?早就說了人類文明從山地走向平原,我們老拿成熟文明史去對标别人的聚落史……十六雄國的絕大多數,都集中在喜馬拉雅南麓。這說明什麽,結合前面所講的知識點,這道題留做家庭作業,我們就不講答案了。
天龍八部傳說比定十六雄國史,不是筆者發明。天龍八部屬于釋氏文化,他的起源就不會太早,帝釋天與摩羯羅之間的關系,在佛經中是毫不避諱的。所以龍王(那伽)文化圖騰就肯定晚于伏羲女娲圖騰(竹書尚書之事)。十六雄國時期北天竺以昆侖人爲主,那麽佛道文化究竟是誰先于誰,誰借鑒誰,就很難定論了。随着曆史發展,這兩大文化互相抄來抄去的太多,尤其是在中原這樣主張求同存異的大文化熔爐裏……
劍浮沙,孔雀王朝,漢越國,離車國的事情我們放在後面幾章講。尤其是孔雀王朝粉你們先别急。在這一節的最後我們隻吐槽一件事,稍後我們也會講到曆法,很多國家都号稱有先進的曆法體系,卻無法用來爲本國曆史正确溯源,這樣的曆法體系有用嗎?啊呀呀呀呀~~我空有一身屠龍技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