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佛郎機這邊本想着趁此機會與大明共治西海,可奈何人家大明非但有自鳴鍾,甚至還有比那自鳴鍾精緻無數倍的懷表。
這也就意味着,佛郎機獻上的自鳴鍾便不再那麽珍貴。
禮物輕,又哪裏有臉面提要求呢?
于是他簡單沖着弘治皇帝與百官鞠躬後,便悄然撤退了。
使臣離開,朝堂間的氣氛便随之輕松了幾分。
朝廷不用考慮臉面等賞賜問題了啊!
那麽,西海那便沒有問題了。
接着,許多人望向了甯遠,有些眼熱。
懷表啊,這可是好東西!
先前,對于這所謂的時辰,無論是皇帝陛下還是滿朝文武,都沒個具體的印象,就如午時三刻,隻是大抵知道,印沒那麽清晰。
尤其是在本身不知道時間的情況下,最多也有個大概,心底茫然。
然,有了這自鳴鍾與懷表便大不一樣了。
自鳴鍾,隻需看一眼便可知道時間,相當的直接,本就是十分稀罕的寶物了,若不然佛郎機那邊也不會僅獻上一個。
而相比于自鳴鍾,這懷表更是逆天了。
自鳴鍾可以藏放與家裏,想要看的話,許多時候便需知會下人、小厮去查看,而且這前後,又會耽誤許多時間。
懷表呢?
這玩意不大,可随身攜帶,想要知道時辰,打開來翻開看便是,随時随地,任何時候。
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啊!
“甯小子,這自鳴鍾造價幾何?”卻是弘治皇帝開口。
這玩意,既然物理學院能造出來,便意味着大抵可以增加産量啊!
“若都是用金的話……”
甯遠說着,微微一頓。
僅僅是用材料便便将近千兩黃金了。
弘治皇帝會意:“那若用其他東西來造呢?”
甯遠這才繼續開口:“一口……大抵需要二百兩銀子,當然,這隻是成本……”
二百兩!
這價格……不可謂不便宜啊!
弘治皇帝當即大手一揮:“快些造,盡快獻五十口進宮。”
甯遠:“……”
好家夥,開口便是萬兩銀子的物品,而且……還一分錢不給。
弘治皇帝則随口道:“期間所需工匠,可自宮裏随意調取,朕允許你先造半年。”
甯遠明白過來。
這……大抵算是給他一個賺錢是小機會。
正常而言,這自鳴鍾的歸屬權是朝廷的,那麽,即便日後産生收益,也應該是朝廷的。
現在,皇帝陛下将半年的專賣權交給了他。
很快,百官退散,出來奉天殿後,很快有人找上了甯遠。
“甯小子,你準備如何售賣這……自鳴鍾?”卻是劉健。
“一萬兩一口!”
“……”
劉健嘴唇抖了抖,已是無語了。
這小子,太黑心。
明明成本才二百兩銀子啊,結果開口便要賣一萬兩,這不是黑是什麽?
“買不起,老夫府上雖是有些黃白之物,卻也要省着用。”劉健歎息似的離開了。
跟着,其餘人也是目光有些複雜的看了看甯遠,也都離開了。
出來宮門,甯遠伸手入懷,摸了個空,也是不禁歎了口氣。
他本打算着掏出懷表看一下時間的,奈何,這麽多天每日每日勞作好不容易弄出來那麽一個懷表……獻上去啦!
掏了個寂寞!
“罷,日後再造便是。”
甯遠沉了口氣,打道回府。
隻是,令他沒有想到的話,他這邊前腳剛剛回來,後腳便有四五個管家模樣的人來到甯府,一個個皆是遞上萬兩銀子的憑票。
無需過多言語,來買自鳴鍾的啊!
當朝百官,在宮裏的時候,一個個多嫌棄他黑心賣的貴,結果轉頭過來便偷偷差人來買。
嗯……極好的!
接下來先後有人趕至甯府,整個下午,“訂單量”達到了十五六個,銀錢十五六萬,不可謂不暴利!
有了訂單,自是要開設作坊的。
甯遠直接将工匠人選以及作坊等事宜交代給張永和沈三,當了甩手掌櫃。
轉來翌日,天色清朗,大日下的白雪直晃得人睜不開眼,而也就是這一日,對于新學、傳統儒學的讨論,幾乎來到了一個巅峰。
是日,鴻胪寺卿賈斌直接跑了出去,在城外搭建了一個台子,當衆與萬千學子對噴!
“新學無用?敗壞儒學?放屁!”
“你等可知就是這兩日,非是我新學大宗師繁昌侯教物理學院搗鼓出自鳴鍾,偌大朝廷便會丢去顔面!”
“爲什麽?”
“因爲,那佛郎機有自鳴鍾,我大明沒有,物以稀爲貴!”
“或許有人會說所謂自鳴鍾不過是奇銀技巧,可就是沒有這技巧,險些使得我大明落後于人!”
“又有人會說儒學可治天下,确實,但而今你等傳統腐儒,可又能治天下?”
“就說數算?又有幾人會?”
“連數算且不會,如何核算賬目?如何治理一地民生!”
“屁也不懂,安敢陣前狺狺狂吠。”
賈斌一頓狂噴,直接将天下諸多學子都給囊括進來,說得下側諸多學子咬牙切齒,眼睛通紅,恨不得吃了這老貨。
但奈何,在一定程度而言,這老貨的話……确實有幾分道理。
“且再說君子六藝,都懂吧?”
“禮、樂、射、禦、書、數!”
“這六藝,豈不就有數算之道?”
“爾等連這最淺顯的道理都不懂,也配稱儒生?也配稱孔孟子弟?”
所謂老貨會武術,誰也擋不住。
老貨賈斌本就是傳統讀書人,對于而今學子之中的諸多腌臜再清楚不過,無論是大義小節,信口由來。
而經過他這一頓狂噴之後,衆多學子多張口結舌,一時間無從開口。
到得後來,實在氣不過,也隻得罵幾聲狗賊、“叛徒”爾耳的,于賈斌的傷害而言……幾乎爲零,不痛不癢。
另外一邊,眼見賈斌老貨如此賣力、且瘋狂吸引火力,甯遠自也是不能再坐以待斃了。
就在當晚下值前,先後兩份奏疏,傳入内閣。
其一,彈劾包括開封知府馬龍在内的十餘名地方官,證據羅列齊全。
其二,傳統科舉,舊病久積,此制,當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