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子,有點意思。
而今王學大盛,且随着王守仁一路講學,心學逐步趨于完善。
傳言中,儒家聖人五百年一出,而今距離朱熹老夫子過去也差不多五百年了,當朝又隻有王守仁這樣一個提出新思想的人,于是在許多人看來,王守仁極可能封聖的。
而後,問題來了。
聖人的師父,竟然是個沒讀書、沒有功名的武勳,這……儒家的臉面還要不要了?
所以,對于王守仁跟他之間的師徒關系,許多人頗有微詞。
“你說,我不配當王守仁的師父?”甯遠問。
“是的!”
孫清很果決:“我與王先生乃是一鄉同仁,實在看不過去。”
甯遠點頭:“那你希望我怎麽辦?我将他逐出師門?”
孫清愣了愣,一時間竟不知說什麽了。
被逐出師門可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于一位大聖人而言,那将是污點。
可不逐出師門又能怎麽取締這段關系呢?
要知道,既已拜師,恩師于弟子而言,那便是父親一樣的存在,所謂天地君親師,無外如此。
天地間,隻有家長将子女逐出家門,哪裏又子女叛出家門的,那成什麽了?
大不孝!
甯遠輕輕拍了拍孫清:“伯安的心學很好,前途遠大,我這個當師父的呢,也争取不給他抹黑,這樣總可以了吧?”
孫清垂着頭,有些語塞。
這話聽着好聽,仔細來看,卻有些紮耳,好似弟子嫌棄恩師一般。
狗且不嫌家貧,弟子嫌棄恩師?
當然,這話是說給孫清聽的,與王守仁沒甚關系。
“小兄弟,弟子不必不如師的,加油吧。”甯遠說了一嘴,便準備離開。
後側,孫清眼眶微紅,猶豫了一下,忽然大聲開口:“我将入東林小學教書。”
已走了十餘丈的甯遠站定,回頭,淡淡道:“好得很!”
無形之間,兩個小學的師資力量頓時體現出來。
一個是籍籍無名的交趾北江府的舉人,一個是應天府的解元,明年春闱狀元、榜眼、探花炙手可熱的人物。
這……怎麽比?
回去的路上,範三思一直垂着頭,許久不敢言語。
甯遠也沉默了許久,忽然道:“你覺得,新學強還是傳統儒學強?”
這是一個較難回答的問題。
範三思不似楊慎,楊慎在京城,接觸了許多新鮮的事物,大概能感覺到已在醞釀的一片大勢。
直白來說,範三思是傳統的儒家子弟,本心而言,當然是不想背叛老祖宗的。
“師祖,徒孫以爲知行合一更強。”範三思讷讷道。
“哦?”
甯遠微微側目,旋即大笑起來。
這小子看似老實,卻不想回答的如此滑溜,兩不得罪。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學問,也是儒家學問。
與此同時,知行合一也是自實際角度去做事,與他所倡導的新學問,同出一轍。
“不錯,你這徒孫,我認了。”
甯遠笑道:“距離春闱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好好打磨,争取春闱考的好一點,到了殿試,我甯門子弟,當錘爆天下腐儒。”
不多時,一行人回到百善小學。
院落中,楊慎正在寫寫畫畫,偶爾還敲兩下算盤。
甯遠走過去,随口道:“今日熱鬧這般大,沒去看看?”
楊慎沒有接茬,反而是一臉興奮的将紙張遞給甯遠:“先生,您看,我在鑽研數算的課程,您覺得如何?”
甯遠看了看,見紙張上自數學基礎開始,而後又涉及了珠算法則,包括二一添作五爾耳的,不禁一笑:“課程都已準備完畢,你無需操心。”
楊慎哦了一聲,霜打茄子似的頹萎下去。
他當然清楚今日的熱鬧,畢竟此時早已傳遍整個京城。
問題的關鍵在于他老爹是此次帶頭人之一,帶頭抵抗百善小學,而他……則是百善小學的老師。
猶豫了片刻,他嚴肅道:“先生,這老師我還是要當的,至于我爹那邊的關系……您不用理會,我自行處置。”
甯遠點頭:“成,我盡量未必保守秘密。”
他甚至能想象,當那楊廷和得知自家兒子跑來百善小學教學,與那東林小學對着幹……那場景,啧啧……怕不是要氣瘋吧?
東林書院熱度越來越高,随之而來的是一則則消息傳開。
兩日之後,東林小學與百善小學将同時招收生員,明顯是針對百善小學,一時間,針尖對麥芒。
“這下有意思喽。”
“據說應天府的解元已放話,要加入東林小學教學。”
“卻不知那百善小學有什麽名師,聽聞,好像也有個北江府的舉人?”
“交趾北江府?開玩笑吧,交趾的儒學落後我等,就算那北江府的解元,也不如孫清孫解元十一,區區一個舉人,算個屁!”
“不錯,連名師且沒有,便如此大膽的建學校,不得不說,咱這位繁昌侯大人可是真的敢!”
言論聲聲。
内閣。
弘治皇帝趕來,簡單詢問了一番正事,随口道:“那東林書院倒是有些意思,讀書與家國大事啊……”
言外之意是那副對聯。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三位師傅可知,那東林小學可有地方建學堂?”弘治皇帝問。
三位閣老默然。
這事,不好說啊。
東林書院成立的目的,便是爲了對抗甯遠,這事昭然若揭,不,簡直就是和尚頭頂的虱子,明擺着的。
同時也關乎傳統儒學與那甯遠所謂的新學之間的争鬥,他們自是不好發聲。
正常而言,他們身爲儒家子弟,自是應向着東林書院的,可也要考慮大局因素,如……陛下這邊的态度。
自百善小學出現以來,内閣這邊多了數道彈劾奏疏,陛下這邊卻沒有任何表态。
這,足以說明問題。
過了半刻,劉健含糊不清道:“想來應是有地方建校的吧……”
弘治皇帝點了點頭:“如沒有地方,當賞賜外城的一塊地,這是好事,當予以鼓勵……”
三位閣老眼觀鼻、鼻觀心,大概有了數。
原本,甯遠建立百善小學,朝堂有許多言官是有意見的,因此先後彈劾甯遠。
現在,多了這麽一個東林書院以及東林小學,彈劾甯遠的奏疏便減少了。
這事直白若說的直白一些便是,先前,甯遠敗壞禮制,該罵。
而今有了東林書院和東林小學,直接與那百善小學對抗,将先前的罵戰直接變爲打架了!
令人稍稍安心的是,陛下也顯然支持百善小學與東林小學對立。
不管好壞,你們先掐着去,朝廷這邊坐看熱鬧,不管了。
很快,兩日過去,招生的日子到了。
無數人躍躍欲試,包括諸多百姓也都紛紛前往兩個學校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