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大宋皇城。
宮中氛圍很奇怪,大家臉上都帶着一絲擔憂。
大宋如今很穩定,女皇陛下待人極好,沒有人希望再出亂子。
但是接連出現的怪事,讓人忍不住心慌,就怕是真的遭了天譴。
大宋經曆了這麽多的動蕩,尤其是女貞大軍圍成的末日一樣的景象,才過去不久至今猶在眼前。沒有人希望再來一次,那簡直是這一代人的噩夢。
兩個宮女正倚着欄杆說些閑話,突然其中一個呆呆看向遠處,她對面的宮女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你怎麽了?”
“正經道長可算是回來了!”
宮女們一起轉頭,看到李漁他們幾個,臉色都放松下來。
在神霄宮的國師離開汴梁之後,正經道長就是大家的主心骨。
“陛下呢?”
“在後花園。”
一個内侍帶着李漁等人,來到禦花園,隔着老遠就聽到了趙福金的笑聲。
“陛下,正經道長求.”
趙福金聽到聲音,還沒等太監喊完,就怪叫一聲,撲到了潘金蓮懷裏。
她把小臉蹭在金蓮的胸前,使勁晃了晃腦袋,然後才擡頭問道:“蓮兒姐,什麽時候回來的?”
潘金蓮臉漲的通紅,拉着她的手,笑着道:“當然是剛回來就找你了。”
李漁咳嗦一聲:“光看見你蓮兒姐了,就沒看到我?”
趙福金抿着嘴偷笑,白了他一眼,道:“看到啦!”
薛寶琴在一旁看的有些眼熱,雖然她和陛下天天在一塊,但是感情還是沒有她和這個潘姑娘好。
小薛姑娘給自己暗暗打氣,早晚陛下也會這麽信任我的,她和自己的姐姐大薛姑娘有點像,都是很早熟的小女孩,看着不争不搶的,其實心裏敏感的很。
禦花園裏花團錦簇,此時正是盛夏,各種飛蝶蜜蜂齊全,空氣中彌漫着一股熱騰騰的花草香息。
李漁找了一個陰涼坐下,問道:“這幾天怎麽樣?”
趙福金歪着頭,道:“什麽怎麽樣,這幾天怎麽了?”
李漁一陣無語,心大的人就是好,别人都爲她發愁的時候,感情這位女皇陛下,是吃的好睡得好,根本不知道怎麽回事。
或者是知道也忘了.
李漁突然想起來,當初自己把她從宮裏偷出來,關在鹿兒巷讓金蓮照看。回來之後問金蓮,她無奈地說道:吃了三大碗,睡得正香呢。
金蓮撫摸着趙福金的頭發,笑道:“你呀,真有福氣。”
薛寶琴隐隐覺得有些不妥,她怎麽能摸陛下的腦袋,但是看陛下的樣子,薛寶琴還是沒有說話。
李漁眼看着從這裏是商量不出個什麽來了,便拍了拍屁股,說道:“那就好,蓮兒你在這陪陪福金,我去找劉先生聊聊。”
潘金蓮用尾指抿了一下發絲,含笑點了點頭。
李漁從禦花園,一路來到外宮,找到劉伯溫的小院。
他身爲帝師,在皇城中有自己的小院,雖然很小但是獨門獨院。緊鄰着隔壁就是樞密院,大宋的兵馬總衙門。
李漁來到院子内,劉伯溫席地而坐,整個人的氣質與自己離開時又有不同。他坐在那裏,腰背筆直,整個人精氣神都非常好。
聽到腳步聲,他雙眼豁然睜開,看着李漁道:“太子殿下.應該是陛下了,他怎麽樣?”
“他已經順利繼位,我看他像是個有爲明君,你們都應該放心了。”
“放心?”劉伯溫呵呵一笑,說道:“隻怕禍事才剛剛開始。”
“老劉,别這麽悲觀,怎麽着了,不就是石人睜眼麽。對了,那石人呢?我什麽眼都見過,就是沒見過石人眼,快讓我開開眼界。”
“它跑了”劉伯溫站起身來,目光炯炯,看向李漁,“正經小友,我們的麻煩就要來了。”
“我們的麻煩?”李漁不解地問道:“這石人就算是蘇醒了,也不應該針對我們來啊,至少不該對我來才是,我可不認識這玩意。”
劉伯溫出奇的嚴肅,看着李漁說道:“天下事,有能爲者爲之,無能者從之。天下有難,需要擔當起來的,還是你我之輩。”
“到底怎麽了?”
“天下馬上大亂,六朝将會陷入無盡的戰火,到處都會是屍山血海。”劉伯溫的語氣很平穩,淡淡地說出這麽可怕的景象。
李漁幹笑一聲,“不至于,不至于,你看這天下不是海晏河清麽,就是荊襄那邊有點小摩擦,過幾天我就去調停一番。相信以我正經道人的面子,他們會選擇和平相處的。”
劉伯溫歎了口氣,說道:“你們不了解這個石人,隻有在天下大亂的前夕,它才會問世。六朝大地如今的和平,是我們費了很大的勁才促成的,這才消停了幾年當初那場惡戰你是沒經曆過,永遠不會知道有多殘酷,我曾親眼講過那副人間煉獄。”
“有什麽線索,可以找到它麽?”李漁也有點發憷了,荊襄這個火藥桶,難道真的會引爆六朝?
劉伯溫搖了搖頭,“或許有辦法可以尋到它,甚至可以摧毀它,但是我不知道。”
李漁眉心一皺,要盡快搞清楚六朝會不會大亂,提前做好準備。
如今這天下總體上還是很安甯的,各國勢力達到了一個奇妙的平衡,就算是魏蜀之間也不是一直在打。大明和大宋在自己的一手促成之下,也将很快安定下來,在李漁的構想中,即使真的開打,那也是魏蜀吳的局部戰争,不會擴散到整個六朝。
六朝太大了,容的下六個王朝并立,最重要的是現在遠沒有出現一個強大的國家,實力可以碾壓其他五個。
大唐雖然強,他要是真的要滅大宋,那也是非常費勁的,還不考慮陷入大宋的泥潭,把它也拖垮了,好讓其他國家趁虛而入。
畢竟各國這麽多大城大邑,要塞雄關,真的強攻一個國家,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其他四國也不會坐視不管,這樣一來發動戰争的一方,反而會把自己拖入一個危險的境地。
大唐的李世民是個人精,腦子比誰都好使,打吐蕃他打的痛快,一言不合就發兵,打大宋時候他可是步步爲營,一步三回頭,十分小心謹慎,最後還是主動撤兵了。
這就是忌憚陷入一個泥潭中,成爲别人取代他強勢崛起的契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