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沒以前的好吃了。”
西瓜這種水果,在宋代的種植面積不大,不是一般人可以享用,但作爲皇家,就算是再稀有,也并不會缺少。
隻不過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西瓜無論在味道上,還是品相上都掉了一個層次。
瓜皮厚,又不甜,實在讓嘴刁的衆人都連連搖頭。
的确出了些問題,趙榛也覺得不對勁,這瓜次到這種地步,肯定是中間環節出了問題,興許是哪個官員吃拿卡扣,吃到他頭上了,把貢品給調了包,以次充好。
雖說,趙榛覺得自己并不會在意一些瑣碎的小事,但若是把他當傻子糊弄,那就是另一回事。
不過,現在還不是考慮西瓜甜不甜的時候,開封來的軍情顯然更重要一些。
起了身之後,和公主們别過,便去了面見李綱。
……
“你看過了。”趙榛細緻的浏覽了下嶽飛送來的奏章,臉色很平靜。
李綱也沒有試圖察言觀色,他就沒有這樣的習慣。“看過了。”
“既然如此,你覺得如何?”趙榛把奏章按在掌下,想先聽聽李綱的想法。
内容大家都已經知道,嶽飛陳述利害,論證了現在開始啓動北伐計劃的合理性。
“金人以張邦昌踐祚稱帝于大名,确實有違君臣之道,當讨伐之,但現在看來還爲時過早。”
“說說看。”趙榛并不急于發表自己的看法。
“宗元帥戰于西北,中原雖未發一卒支援,卻付以錢糧巨萬,若是再行征伐,恐無錢糧可用。”
一年的時間,雖然擊退了金人可喜可賀,但對于大宋來說卻并非完好無損,至少在經濟上被破壞的嚴重。
現在還沒法緩過來,能支撐宗澤一軍北伐已經是傾盡所有的情況下了。
若是再動兵戈,那真就不是勒緊褲腰帶可以解決的事情了。
“且若北伐想要成功,兵力上至少要有二十萬,嶽飛,劉光世,張浚等将,募兵數月,加上各地征調來的廂兵,也能湊出如此的規模,但這樣的規模,所消耗的民力,難以估算,若是北伐深入,補給線拉長,恐怕也更是難以維系,屆時北伐大軍斷糧,縱然有幾十萬大軍,也隻能全軍覆沒,隻會白白犧牲。”
李綱把他想的都說了出來,并非是他不想北伐,他也想北伐,但李綱的眼光就不會像嶽飛一樣,隻放在軍事上。
軍事上的北伐可行,可不代表經濟上能夠支撐,最終還需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得到能不能北伐的結論。
對于朝廷的現狀,趙榛當然也清楚,國庫還在赤字運行,趙榛不怎麽精通經濟,但也知道過高的赤字對國家來說絕非好事。
他們大宋的貨币也不是世界貨币,沒法超額發行,強行收割别國的韭菜。
李綱的論述,卻也有其道理。
也正如嶽飛所說的,現在是北伐的最好時機,等到金人掃平了西北,再次應付大宋,那丢失的戰機可很難再次找回來了。
“那以你看來,國庫能支持多少兵力北伐,而不至于錢糧難以補給?”趙榛問道。
“最多五萬,最多隻能允許五萬人北伐,國庫能支撐的住,但五萬人的話……”五萬人守城是夠了,但想要向僞齊和金朝動手,那還是不夠看的,河北三道雖說不大,也有幾百城,五萬人就算是順順利利的拿下,分守各處城池都不夠分的,更别說在鞏固成果的同時還需要應對金齊的反撲。
趙榛并非任性之人,恢複失地是應該的,卻不能因此丢掉冷靜。
“僞齊的僞帝是張邦昌吧。”沉默良久的趙榛突然問道。
張邦昌成了僞帝,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情,李綱不知道趙榛爲何要明知故問,但還是本本分分的點頭。“正是張邦昌,當初陛下就不應該放走張邦昌,身爲宋臣卻僭越稱帝,實在是應當千刀萬剮之人。”
說到張邦昌,李綱毫不掩飾的表達了憎惡的感情,對于如此不忠不臣的賊子,李綱絕對是痛恨的。“如今和金人一道,與我大宋爲敵,實在是我大宋的心腹大患。”
“就算沒了張邦昌,金人也會找劉邦昌,王邦昌充當僞帝,沒有任何區别。”
趙榛當初放了張邦昌,實際上就是爲了讓金人能夠扶植他爲傀儡。
若不然,讓劉豫當了僞齊皇帝,對于大宋來說肯定不是好事,那個劉豫在忠于大金的程度上絕非張邦昌可以相提并論。
劉豫若爲僞齊皇帝,大宋若要北伐,非死戰不可。
但現在是張邦昌是皇帝,對于北伐的事情上或許要降低了許多難度。
“李相還認爲現在不可北伐麽?”
“是,臣以爲時機未至。”李綱說道。
“你說的不錯,時機未至,不應該倉促北伐,所以你回去後彙同其他諸部官員,草拟一份北伐檄文,傳閱天下。”
“額?”李綱沒有立刻反應過來,趙榛口口聲聲說的時機未至,爲何還要撰寫北伐檄文?
不過,李綱也并非愚蠢之輩,很快明白了趙榛的意思。
“假意北伐?以亂金齊之心?”
趙榛并沒有立刻回答,帶着一種讓人琢磨不透的笑容,從不喜歡揣摩聖意的李綱,現在的内心也極爲瘙癢,他總覺得這所謂假意北伐之策,背後裏還有一切其他見不得人的勾當,但看起來陛下這種城府的人是不願意輕易表露出來。
“另外,把嶽飛從開封召開,朕親以付事。”
這是趙榛交給李綱做的最後一件事情。
李綱辦事總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這也是爲何這些日子裏能夠安穩的做在宰相的位置上無人可以威脅。
當天回去後,便找了幾個文采斐然的大臣,共同起草北伐檄文。
檄文雖然不是趙榛寫的,卻是趙榛的口吻。
朕祖太宗,掃蕩群夷,匡扶寰宇,開百年之基,造億萬姓之厚福,此誠三代以來之盛主也,不幸靖康年間,天下紛亂,金賊肆***臣慫恿,至有汴京之難,爾張邦昌身爲宋臣,不思保國齊民……此處省略一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