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的策略是非常具有指導意義的,而且最爲關鍵的是,得到了三兄弟社團扛把子的高度認可。
諸葛亮他掌握了群雄混戰的天下形勢,他們作戰的規律和結果,說明他在種地是時候,不是光種地,不關系其他事情。
自董太師進京之後,天下群雄并起,其中有弱有強,擁兵幾百上千便要占據一方。
跨州連郡的武裝力量,數不勝數。
可是在一幫群雄當中,最後卻被曹操那種名望低微,勢力弱小的人,擊破了各方面都強大的袁紹。
這場戰争揭示了一定的戰争規律,即以弱勝強,不僅需要天時,更重要的是人謀。
第二個就是爲劉備實現匡扶漢室的目标,規劃了具體的步驟,不在死命的與曹操硬碰硬的,想着法子幹掉曹老闆。
而是首先壯大自身,畢竟三兄弟社團實力有限。
不足以在短時間内完成剿滅曹操,宏大的目标,被諸葛亮規劃,分解成一小段一小段的階段性目标。
第三個就是保證了三兄弟社團将來的聯吳抗曹的方針與路線,以保障荊州益州歸自家所用的利益。
最後一個便是要合力的建設利用兩州,爲争奪天下,恢複漢室提供成功的資本和穩定的後方。
對于隆中對,關平是非常佩服的。
在大漢這個連什麽基本的普及概念都沒有的時候,諸葛亮從局外觀察各方形勢,确定戰略方針。
他自覺的遵從眼前的形勢,以及劉備将來的發展渠道進行長遠考慮,可謂是高瞻遠矚。
雖然諸葛亮目前的身份低微,可他祖上出過兩千石,在荊州更是“關系戶”。
沒有這些渠道關系,光憑借他在隆中種地,他上哪知道天下大事的消息?
種地的人多了,怎麽就他提出來隆中對的戰略呢。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是想要把自己培養成那種人,成爲王佐之才。
他不僅觀察天下的形勢,還借鑒曆史的各種案例。
如漢高祖劉邦自漢中出秦川,擊敗項羽,從而建立大漢朝。
西漢末年公孫述割據益州,窺視荊州,并且公孫述也想借鑒漢高祖劉邦兵出秦川的故例都給了他啓發。
可關平身爲局外人,隆中對是好戰略,但他深知隆中對的失策和局限性。
第一步讓三兄弟社團由弱變強的策略極其對,并未什麽太大的失誤。
隻是變強之後的第二步,從戰略防禦變成戰略進攻,制定的兩條攻魏方針,有些問題。
在戰略上分散了兵力,北伐本就是以弱打強,兵力需要集中使用,兩路出兵,一路爲主,一路爲鉗制。
可對于三兄弟社團而言,漢中與荊州兩路伐魏的路線,距離一兩千裏,以現在的運兵水平,實在是太過于遙遠。
根本就沒法子首尾相顧,戰役上不能配合,反倒是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這也是每次諸葛亮北伐前,與江東約定相互攻魏,但江東也沒有及時按計劃一同進軍。
故而太祖在評論這一策略時,其始誤于隆中對,千裏之遙而二分兵力。
解決這個麻煩,除非是荊州益州兩個地方大爆兵,進軍千裏最終彙合到長安或者洛陽城下。
但荊州之兵北上宛洛有着巨大的風險,一個是糧草問題。
再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盟友問題。
三兄弟社團占據益州,跨有荊州,占據了江陵,對于江東全據長江的戰略而言,有着嚴重的戰略利益沖突。
尤其這種沖突會随着劉備的日益強大而爆發激化,處理不當,便會引起聯盟破裂。
諸葛亮對于江東觊觎荊州的的認識不足,荊州是孫劉兩家的必争之地。
尤其是看着劉備勢力做大,這是孫權不能容忍的存在。
而且人心思漢是有着時效性的,被曹老闆殺了幾批,又蔫了下去。
待到曹丕繼位的初期,才是獲得人心思漢的最好時機。
等曹丕順利接班,穩定北方後,百姓渴望統一,不希望在被征召到邊境打仗。
最重要是北方世家大族和當地豪強的利益也得到了大魏新皇帝的保證。
從底層到上層,中原人士們便不會思漢了,思漢的人不是死了就是老了。
新的人口會厭惡諸葛亮叩關作戰。
那個時候,北伐中原,諸葛亮就沒有機會得到中原思漢力量的支持了,這就與隆中對的策略出現了偏差。
然後就是橫跨荊州益州,交通不便,經濟上也沒法子融爲一體,做不到互惠互利。
尤其是在江東爲了自家利益後,三兄弟社團很難長期跨有荊州益州,做到以荊制益,或者以益制荊,同時守住兩地非常困難。
隆中對的第一步計劃已經證明是正确的,隻是第二步存在着問題。
若是及時發現,并且有着充分的時間,來根據周遭勢力的形勢,進行更正。
這也是關平想要努力往隆中對摻水,對其糾正的一番動作。
如此一來,必須要大規模的整修從荊州到益州的道路,在魚腹縣留下一支可以支援荊州的軍隊。
甚至要暗中修正五溪蠻人他們前往益州南部的商路,在那裏也要征召一支如無當飛軍似的軍隊。
同時繼續收服五溪蠻人的心,力使其在關鍵時刻能出一把力。
關平其實并不想随軍進入益州,待到戰事結束後,一定要在荊州努力搞發展。
尤其是自己在荊州看着,免得被江東背刺一把,提早打出GG。
争取彌補隆中對策略的漏洞,努力的修正他,免得到時候自己身死族滅。
對于諸葛亮沒有把交州納入體系,關平也不在乎,等到将來諸葛軍師入蜀,沒了掣肘,倒也方便的多。
“諸葛軍師的一番話,當真是鞭辟入裏,是我孟浪了。”關平急忙抱拳認錯。
現在還是要實行隆中對的第一步,先占據荊州在說其他。
諸葛亮卻是揮舞着羽扇搖頭道:“我自是知道定國爲主公好,也是爲了諸位都能有這樣一個千裏眼。
但實際情況就是如此,最重要的是此等利器,還是勿要輕易制作,萬一江東讨要,我等要不要給?”
諸葛亮的本意是想讓關平配合他,說此種物件極其難以制作,絕了諸位的心思,免得人手一個,被江東發現。
好東西自然是要好好捂着,别輕易見了光。
人無我有,便是優勢。
卻沒想到關平他有着自己的思路,竟然想要占據交州。
這是萬萬不行的,一口氣是吃不成胖子,反倒容易被噎死。
一切還是按照計劃慢慢來,等待時機。
如果曹操不南下,劉景升不病死,主公焉能在短短數月便成功翻身?
人謀重要是不假,但同時需要天時啊。
就好比赤壁大戰的一場東風,若是沒有東風,周公瑾他焉能取得如此的成果?
少年人的進取心極強,諸葛亮也是知曉的。
隻是他自認爲與關平一向配合默契,沒想到今日卻翻了車,着實讓他沒有料到。
可這不符合主公的戰略計劃,交州并不在内,士燮他也不是個能夠輕易臣服的主。
“那自然是不能給他們的。”張三爺便是率先嚷嚷了起來。
“翼德将軍所言在理。”諸葛亮頗爲欣慰的拱手。
“俺看那周瑜就不順眼,總是仰着腦袋看大哥,他神氣個屁。
此等好東西,焉能便宜了那厮,不給,絕不能給他!”
張三爺又罵了一句。
周瑜傲氣,對于三兄弟社團的态度,着實讓人感受不到如沐春風。
或許是他不屑如此做。
但世上除了一群老狐狸能隐藏自己的情緒外,其餘大多數人都是功夫不到家。
張三爺對于大多數士人的态度都很好,但周瑜給他的感覺就是看不上你們的樣子。
張三爺感受的很是明顯。
你們以爲俺是個憨憨,其實俺大多時候都機智的一比。
“好了,翼德,勿要再言。”劉備摸着胡須,差人收起這千裏眼,笑道:
“這些時日,我們秣兵曆馬,就等着要與曹軍一戰。
此次兵發江陵城後方,必會遭到襄陽樊城江夏等駐軍的襲擾,諸位皆要小心行事。”
“喏。”
劉備帶着人走了,也并未帶走天下這唯一一支的單筒望遠鏡。
君子不奪人之美,既然是侄兒的物件,那就讓他好好用,等到将來有材料了,在做出幾個來。
等到衆人走了,唯獨諸葛亮留了下來,他在江邊扇着羽扇道:“定國,方才可是有些生氣?”
“我有什麽可氣的?”關平一臉不解的看向諸葛亮。
“因爲你認錯了!”
關平滿臉問号:???
我認錯也不對了?
“軍師這是什麽判斷依據,我不懂?”
諸葛亮卻是望着波光粼粼的江面道:“定國,你有些驕傲,從不會輕易道歉。
一旦道歉,必定隻是嘴上說說,心裏早有謀劃,是否?”
對于諸葛亮如此觀察細微,關平突然想要離他遠一些。
他娘的,軍師什麽時候念過芭芭拉咒語一變,成楊修了?
還是聰明人都有這種技能?
“那軍師觀察的是相當的仔細,我有些受寵若驚!”
關平望着滾滾長江水,搖頭道;“這隻是軍師的錯覺,我心中并無謀劃,隻是覺得有些可惜。”
“呵,你瞞得過别人,卻瞞不過我!”諸葛亮收回目光,瞥向關平道:
“定國,交州目前它就是個坑,除非士燮能夠主動投靠,否則與我們無利。
至于與士燮結盟,别想了,結盟隻是适時所選,絕非好計。”
“我們不要交州,那江東可就要交州了,軍師就沒想過?”
“你還是有所謀劃。”諸葛亮哼哧一笑,休想騙我。
“嗯,既然軍師猜到了,我方才說的也是借口托詞,卻有謀劃。”
“你難道真的想要兵發交州,與江東争奪?”
“現在說這個爲時尚早,還是等着士燮來信在言吧。”
“交州道路遙遠,消息且等着吧。”
諸葛亮搖頭,他其實對于士燮來投是不寄存希望的。
士燮在交州隻手遮天,憑什麽要臣服于自家主公。
他連天子都不放在眼裏,那天子的皇叔,他就放在眼裏了?
天真!
如今割據天下的,除了自家主公,還有幾個能把天子放進眼裏的?
尤其是交州那種偏遠之地,士燮出行比王都要盛大了,非劉姓不得稱王,士燮他敢如此做,那心中早就沒有天子了。
大漢如今的天下,本就是禮樂崩壞,天子成爲傀儡,還有幾人能夠認同他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