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諸葛亮的話,關平陷入了沉思。
天地良心,自己什麽時候與周瑜結下仇了?
沒影的事。
不應該的!
周大都督可是氣量廣大。
就算程普仗着資格老欺辱于他,他都不在乎的。
王朗當初在江東厮混,沒被小霸王孫策趕出去的時候,贊歎周瑜乃是江淮之傑,攘臂而爲其将。
其實也存着心思想要離間孫策周瑜,可孫策并不在乎。
在小霸王孫策看來,周瑜越厲害,對于他而言才會越有利。
有雄心壯志的人從不會嫉妒麾下的人比當主公的還厲害。
他沒有本事,你爲啥還要用他?
怎麽幫你打天下?
這更是一種當主公的自信,能籠絡的得住麾下文臣武将。
隻是現如今大家都覺得王朗在吹牛罷了。
周瑜除了與他先主公孫策一同娶了江東二喬,成了一段佳話。
目前可還有什麽能拿得出手的戰績!
畢竟孫家打江東的時候,實際指揮可全都是挂着小霸王孫策的名。
能讓曹操高看他周瑜一眼的戰例?
沒有!
對于王朗,有才名沒本事。
曹操開始也是看不上,甚至還在宴會上嗤笑他丢了會稽之事。
王朗直到曹丕時代才真正發光發熱。
對于王朗說的話,曹老闆的态度也就那樣,頗有辯論之才的儒士。
關平開始仔細回憶,除了當初爲了激怒周瑜,喊他的妾室小喬出來一觀,沒啥過分的舉動啊!
難不成周瑜的這種氣量胸襟隻是對于自己人的?
敵意?
關平搞不明白,周大嘟嘟對自己的敵意是從哪裏來的?
完全沒有憑證!
最重要的是與周瑜見面的次數一巴掌都能數得過來。
要說倆人在這麽短的時間内就有了敵意。
那絕不是我關平的原因。
肯定是周瑜那厮氣量小,容不下旁人。
這麽一想,關平頓時就覺得能解釋的通了。
而且聽諸葛亮這意思,是拿我當工具人,專業MT!
時不時的給周瑜填填油,拱拱火?
啧啧。
關平瞥了一眼諸葛亮。
原來把軍師的心一切開,裏面也是不全是紅的。
諸葛亮感受到了關平的眼神:“定國,在江東的時候,你是不是準備真的偷摸跑去看周公瑾的小妾被他發現了?”
“軍師,你竟如此想我?”關平瞪大了眼睛:“我能幹出那麽沒品的事情嗎?”
“你年少輕狂,直接在周公瑾的家裏叫他的妾室小妾出來與你看看,與那曹操何異?”
“我當時是爲了激怒周瑜。”關平一臉憤慨的道:“我與曹操是有本質區别的。
畢竟我單純的是真想看。
曹操那是單純的隻想幹!”
諸葛亮哼哧忍住笑意,指了指關平道:
“定國,你父不在身邊,你就跟換了人一樣,一點都不尊禮法,結親前少與簡中郎走動。”
關平哼哼兩聲,連簡郎中都跟不上自己開車的速度,還用的着與他少走動?
若真是與簡雍走動,說不定自己還沒用力開,他就該倒履相迎。
“好的,軍師。”關平從善如流。
諸葛亮拽着缰繩,望着江邊:“定國,雖世道紛争,但禮不可廢。”
關平望着江邊無意識的笑了笑:
“當今天下乃是亂世。
亂世就是大争之世!
本就是群雄逐鹿,你死我活。
多少人懷揣着王侯将相,甯有種乎!
又有多少人有着皇帝輪流轉,明天到我家的心思?
什麽四世三公。
什麽宦官之後。
什麽文壇盟主。
亦或者~當今天子。
在實力面前。
通通不管用!
沒有實力,還去講禮法?
那曹操就不該挾天子以令諸侯。
袁術他怎敢悍然稱帝?
依我言,講禮法,這事,得往後排啊。”
關平一吐胸中長氣。
“哦?”
諸葛亮皺着眉頭,實在是沒有想到,關平竟然能說出這番話來。
關平卻是起了話頭:“若是禮法一直被人遵從。
那大家作戰還得跟春秋的時候搞一波流。
兩方排開陣勢,主将一揮劍,士卒車兵騎兵對沖。
誰能赢,誰就是天命之子。
也别用什麽正奇結合。
孫子兵法就不該出現。”
關平随後搖搖頭:“這就是孔夫子他爲何周遊列國且沒有被君主采納他的主張的緣由,固執己見可不是好事。
我們得結合實際,實事求是,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結合實際。
實事求是?
諸葛亮聽得關平的話,不禁感慨唏噓一番。
此等言論。
當真是耳目一新!
其實諸葛亮他是個外儒内法的人。
這種思維是漢代統治政策的指導思想,而且一直沿用在封建王朝。
儒學重仁政,講究以倫理勸導實施統治。
而法家講法制,重在政治事功。
始終倡導人治而不是法治。
法家倡導的法治也是以君主爲中心。
可如今本就是大争之世。
誰的拳頭硬,誰的兵多,誰才能讓天下人都聽他的話。
如曹操,天下十三州,雄厚的實力占據三分之二的土地,挾天子以令諸侯。
試問天下,還有幾個敢反抗的?
在此大環境下,劉皇叔能實行仁的主張,當真是世間少有。
諸葛亮瞥了關平一眼。
這小子是從哪裏學來的這般詭辯之術?
聽起來還蠻有道理的!
諸葛亮呵呵一笑:“那依照定國之言,你說什麽該時候講禮法?”
“一統天下後!”
關平看着諸葛亮的眼神,又加了一句:“最低層次咱們也要有一塊穩定的地盤。
沒有實力,匡扶漢室始終隻是個口号罷了。”
沒得本事做出改變還自怨自艾,真的讓人厭惡。
諸葛亮瞥了一眼關平:“定國,你是個務實的人。”
“諸葛軍師,您同樣也是一個務實的人。”
“哈哈,那咱們是同一類人。”
“匡扶漢室,人人有責!”
關平幹笑了兩聲。
匡扶漢室,人人有責?
諸葛亮既無奈又認同的搖搖頭,這話明明很正确。
可從關平嘴裏說出來,總讓人感覺會有其他含義。
也許是自己想太多,諸葛亮感慨一句。
魯肅是個實誠人,至少不會去偷聽隊友他們之間說了什麽話,還特意留出一段距離,在前頭帶路。
直到此時,魯肅才回過頭來,繼續叮囑道:“孔明,可千萬記住我的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