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上,主客盡歡。
宴席後,謝文淵沒有待多久就起身告辭了,楊易親自送出了府門。
随同他們帶走的,還有一箱子的書籍。
按照楊易和謝文淵商量的,《易經》先由謝文淵預熱,因爲對方交友廣闊,很輕松就能夠把京城裏的衆大儒聚集起來。
到時候隻要把《易經》拿出來,自然會引得無數人的瘋搶和抄錄,然後傳遍天下。
當然,這件事情楊易來做也可以。
隻不過謝文淵要求接下這個活,因爲接下這個活,無疑是在向外面傳遞一個信息,他謝文淵上了明親王的船,在爲明親王搖旗啦喊。
有些事情他不好明着說出來,但可以做出來。
韋月卿說道:“小易,我要親自回家一趟,把《易經》、龍牙米、純陽雷水送回家去。同時從韋家再調集一批人手來京城。”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把《易經》送給父親和大兄。
當然,還有鬼仙突破秘法。
今天謝文淵的投靠,讓他産生了濃烈的危機感。
如果韋家不盡快提升實力,同時全力押注的話,那怕是有外戚的身份,将來也會被謝文淵,乃至其他後來者所取代。
楊易點頭道:“嗯。替我向外祖父問好。”
回到書房中,楊易用三界鏡聯系上了遠在靖海軍營的韋戰。
“王爺!”
三界鏡中,顯化出了韋戰的影像。
他左看看右看看,似乎對三界鏡還非常好奇,竟然可以隔着十數萬裏的面對面對話。
楊易說道:“韋戰,把我當初留下來的秘籍交給顔震。告訴他,讓他全軍推廣練氣體系,你們自己也可以修煉了。”
在離開靖海軍營時,他曾留下了數十本練氣秘籍。
明年元宵後,練氣體系就要全面推廣了,他希望靖海軍能夠搶先一步推廣,并且留下的都是頂級功法,可以修煉到七魄境。
韋戰神情激動道:“是,王爺。”
……
兩日後。
謝文淵在春秋學院舉行文會,邀請了各方大儒。
許多進士出身的官員們知曉後,紛紛不請自來,反正現在衙門已經‘封印’了,這樣高規格的文會,他們可不願意錯過。
至于那些秀才和舉人,他們雖然參加不了,卻也紛紛湧入了春秋學院湊熱鬧。
謝文淵邀請這麽多大儒參加文會,肯定會流出許多名篇的,他們也可以第一時間拜讀。
謝文淵直奔主題,說道:“諸位,前日老朽去拜訪明親王,本想請教心學,恰好明親王新寫了本經書,老朽有幸當場拜讀了,真是歎爲驚人啊。”
衆人紛紛露出好奇之色,一名頭發花白、穿着青色儒袍的老者忙問道:“謝師,不知道明親王寫了什麽經書,可否與我們講解一二。”
衆人紛紛點頭:“不錯,不錯。”
“這本書名爲《易經》,易經易經,楊易之經書,以天道闡述人道,可謂寫盡了天人之道,老朽苦苦鑽研了三天,現在也僅僅略有所得而已,恐怕連皮毛都沒有領悟。”
謝文淵說道:“得到此經書後,老朽不敢獨享,因此連夜讓人趕制,已經新得上千本,這就給大家每人發一本。希望能夠集合我們所有人的智慧,來研讀這本經書。”
衆人肅穆,以謝文淵的品性絕對不會誇誇其談。
也就是說,這本經書很可能真如對方所說,想要讀通可能需要集合衆人之智慧。
很快,在座的近百人就人手得到了一本《易經》了。
大家迫不及待地翻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爲所有人都沉浸于書中,完全沒有心思理會外界。
他們心中震撼,感覺頭皮發麻。
似乎一本書中闡述盡了天地大道,無盡至理都在其中。
這個時候他們才知道,謝文淵完全沒有誇張,反而是大大低估了。
謝文淵撫須而笑,他也不在意,從懷中掏出一本《易經》自顧看了起來。
他發現每讀一次《易經》,自己都會有不同的感悟,隻感覺這《易經》實在是太博大精深了,恐怕再給他百年時間,他也不敢說自己能夠完全領悟。
“真不知道明親王是如何寫出這本經書的,他本人的智慧又是何等的深不可測。”
……
裏面寂靜無聲,外面卻逐漸喧嘩了起來。
數百上千名舉人面面相觑,這是搞什麽情況,爲什麽裏面一點動靜也沒有傳出來,這都過去一個時辰了。
“怎麽回事,裏面怎麽一點動靜都沒有?”
“不應該啊,這麽多大儒舉行文會,不應該是名篇不絕麽?”
“急死人了,裏面到底怎麽了?”
“問問裏面的人,裏面究竟是這麽回事。”
……
衆人議論紛紛,很快一個春秋學院的老師走了出來,高聲說道:“諸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謝宗師他們正在看明親王新寫的一本經書,無心他顧,因此才沒有任何動靜。請大家安靜等待,等謝宗師他們讀完了經書,自然就有動靜了。”
“什麽,明親王新寫的經書!”
“好大的口氣,竟然用‘經’來命名!”
“這怎麽就口氣大了,明親王乃是當世文聖,他寫的書就應該用‘經’,你有意見?”
“真想拜讀這本經書,急死人了。”
……
時間流逝,又是一個時辰。
一本《易經》,大家終于陸陸續續地看完了。
他們擡頭,眼神震撼。
“此乃天人之書,大道源流,萬經之首!”
“我等何等有幸,竟然能夠看到這樣的經書。”
“明親王仁德無雙,竟然願意把此等經書公開給我們看。”
“天不生楊易,文道萬古如長夜。”
……
衆人紛紛驚呼,很多老儒甚至熱淚盈眶了,這是對道的追求。
在他們看來,什麽《太上丹經》,什麽大禅寺三卷經書,與《易經》比起來就都差了許多了,因爲這才是真正的大道。
謝文淵撫須而笑:“諸位,老朽沒有騙你們吧。這《易經》太過深奧,單憑我們一己之力,鑽研起來實在是有些吃力。老朽希望日後我們可以定期交流各自心得,你們覺得如何?”
“正當如此,大家相互交流,相互促進。”
“哎,如果是能夠請到明親王爲我們講經就好了,這本書是他寫的,聽到講經,肯定比我等鑽研要快上無數倍。”
“明親王日理萬機,恐怕抽不出什麽時間爲我們講經。”
“明親王願意公開《易經》,我們能夠有幸讀到,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那裏還敢奢求其他。”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