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楊易一大早就進宮了,他從靖海軍曆練回京,當然要拜見一下乾帝。
這既是君臣之禮,也是父子之禮。
這個乾帝依舊是假乾帝,兩人說着一些場面上的話,一副父慈子孝的樣子,随後楊易就起身告辭了,因爲他們之間真的沒有什麽好說的。
皇室無父子,就更别說這是個假皇帝,而他也不是單純的楊易。
回到王府,楊易就聽門房說文壇宗師謝文淵來訪,正在會客廳等着。
來到客廳外,楊易就聽到裏面傳來的交談聲。
他踏入其中,看到除了韋月卿兩兄弟外還有四個人,其中兩個坐着,兩個站着。
兩個坐着的人,其中一個是童顔鶴發的老者,穿着玄色衣服,但臉色紅潤,皮膚上沒有一絲皺褶,想必此人就是謝文淵了。
謝文淵已經百歲高齡,他在前朝之時就已經是名震天下的大儒了。
後來大乾建立,他僅僅是考了個秀才的身份,表示服從大乾的統治,然後便是六十年來潛心治學和授徒,乃是當今儒道的泰山北鬥。
原著中,此人就是一朝修煉,直接度過了四次雷劫,比得上其他人修煉數百年。
在謝文淵身後,站着兩個少年。
其中一個腰懸寶劍,氣息渾厚内斂,一看就知道武功不弱。
另一個則是手拿折扇,身穿白衣,但是沒有喉結,再加上眉清目秀的,赫然是個女扮男裝的少女。
另一個坐着的人,則是一個中年儒士。
他面白無須,目光清正,有一種虛懷若谷的氣質。
看着楊易大步走了進來,衆人都不由站了起來,那怕是謝文淵也不列外,畢竟這可是當世文聖,儒道祖師級的人物。
謝文淵剛要行禮,楊易已經大步走上前去了。
他先一步躬身一禮道:“晚輩楊易,見過謝宗師。謝宗師來訪,真是讓敝府蓬荜生輝啊,您快請坐。”
對于謝文淵,楊易還是很尊重的。
此等大儒,無論是學識還是人品,皆可作爲天下人表率。
“王爺客氣了,老朽這次貿然來訪,乃是特意上門來求教的,還望王爺不吝指點。”
看着楊易能夠放下手段先向他行禮,謝文淵心中喜悅。
“謝宗師言重了,不敢說指點,我們相互學習。”
楊易忙擺手。
他扶着謝文淵落座後,才看向了中年儒士和兩個少男少女。
“我等見過王爺!”
三人躬身一禮,楊易坦然接受。
韋月卿上前來介紹道:“王爺,這位是謝宗師的弟子王浩然,現爲翰林院編修;這兩位是謝宗師的玄孫玄孫女,謝雲、謝雨。”
楊易朝三人點了點頭,便在主位上坐下。
他看向謝文淵說道:“先生此來玉京城,也是未來來年開春的會試麽?”
謝文淵點頭道:“不錯。這次朝廷聲勢浩大,吸引出了不少隐藏着的大儒,能夠和他們同場考試,對我來說也是一種磨練。不知道王爺,明年的會試是否會參加?”
對于他來說,前來考試可不是爲了做官,而是磨練自己的心智。
如果能夠和當世文聖同場考試,那絕對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
楊易搖頭說道:“明年的會試,我應該不會參加了。”
“那真是太可惜了。”
謝文淵歎息道,不過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接下來,兩人又随意的聊着,最後轉移到了心學上。
楊易的心學著作早已經傳遍天下,謝文淵研究了一年,理解非常深刻,但還是有些疑惑的地方,因此都提出來了向楊易請教。
楊易也一一作答,知無不言。
末了,謝文淵贊道:“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王爺的心學實在是玄妙,隻不過也正因爲太過玄妙了,理解不足者,很容易陷入道佛之流,理解成玄學,空空奇談,而不是我正統儒家思想。”
楊易點頭,不得不說謝文淵的眼光銳利,一眼就看出了心學的問題所在。
實際上在前世,很多人談心學,直接朝道學上拐了。
謝雨忽然說道:“王爺,這‘心外無物’實在是太難了,有沒有什麽辦法或捷徑,讓人能夠以最短時間做到?”
“小雨!”
謝文淵沉喝,聲音充滿了威嚴:“我輩治學,從來都是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等你領悟了真正的大道,任何小術,自然是信手拈來。”
謝雨縮了縮脖子,吐了吐舌頭。
楊易微微笑道:“先生說得不錯,理解了書中大道,任何小術自然可以信手拈來。根據心學,我創立了一門神通名爲心鏡,可以以心鏡推演萬事萬物,玄妙無比。但是這門神通,如果心學理解不透徹,我傳授給你你也修煉不了。”
“還真有這樣的神通!”
謝雨和謝雲兩人兩眼放光,那怕是王浩然也是心動無比。
唯有謝文淵依舊鎮定,眼神并未有任何波動。
以他的心境,就算是泰山崩于前也能夠面不改色,更何況隻是一門神通而已。
楊易點頭道:“心鏡你們是學不來的,但我還有本書籍講解天人之道,如果你們能夠參悟到一些東西,倒也可以推算出一些東西來,勉強可以做到‘心外無物’吧。”
謝雨驚喜道:“什麽書籍,王爺?”
“易經!”
楊易說着,他五指似若在虛空中一抓,就出現了六本書籍,青色的封面上寫着‘易經’二字,透着一股玄妙的氣息。
經過一年半的積累,他已經暗中積蓄了足夠的根基。
接下來就是正式實施計劃的時候了,以最快的速度奪取皇位,而在此之前,他需要攫取紀元氣運,同時也要收獲天下讀書人的民心。
屆時他攜煌煌大勢,任何人都阻止不了他。
因此借助謝雨的問題之際,他順勢向外推廣《易經》,奪得這個紀元氣運。
“《易經》,王爺好氣魄,老朽迫不及待地想要拜讀了!”
謝文淵高聲道。
易經易經,不就是楊易之經書麽?
這天下書籍能夠冠以‘經’字的,沒有一本是簡單的,比如說《太上丹經》,以及大禅寺的三卷無上經書。
以楊易的身份,肯定不會随便寫本書忽悠人。
楊易手一抖,六本經書就落到了謝文淵六人手中,這些書籍還有《道德經》《金剛經》之類的,他平日沒事利用道術制作了數千上萬本。
當謝文淵六人接到《易經》的刹那,他就感覺到冥冥之中有樣東西落在了他身上。
楊易知道,這就是紀元氣運,也是紀元使命。
從今以後他無論是修煉還是做事,都能夠有如神助,事半功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