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傻,真的。”
崇祯坐在了禦書房之中,眉頭緊鎖的說出了這句話。
爲什麽說這句話,當然是因爲朱慈烺。
崇祯原本已經被朱慈烺說服,但是等到朱慈烺離開沒有多久,他的老毛病又犯了,開始後悔了起來。
英國公站在一旁,看着崇祯的這一幕,心中也是有些無語。
這個陛下哪裏都好,就是這脾氣……不提也罷。
但坦白來說,就算是英國公本身也是對朱慈烺的安危有些擔憂的。
于是英國公提出了一個建議:“陛下,要不然讓臣去接應一下太子殿下?”
接應這個詞,用的還是比較微妙的。
從這個詞就不難看得出來,英國公潛意識裏其實也是信不過吳三桂的。
英國公乃是世襲勳貴,屬于軍隊之中的“貴族派”,天然就看不起吳三桂這種慢慢靠幾代人奮鬥終于混上來的泥腿子。
但更重要的是,英國公相信朱慈烺的判斷。
聽完英國公的話之後,李國桢其實也有些意動。
别忘了李國桢當初可是冒死出城去勸說吳三桂的,爲此還賠上了好幾百條兄弟的性命。
但結果呢?吳三桂完全不爲所動,李國桢隻能一個人讪讪而歸。
别的事情也就算了,這可是國家大事,又讓李國桢差點搭上一條命,李國桢又怎麽可能不在意?
李國桢沉聲開口道:“陛下,臣也覺得太子或許是真的有些急躁了。那平西伯如今可是手握重兵,若是太子和他起了什麽沖突,怕是不太好啊。”
李國桢的話說得很隐晦,但卻立刻就激起了崇祯的驚慌。
崇祯騰一下站了起來,急聲道:“不行,朕要去救烺兒!”
崇祯這句話直接讓在場所有人都吓了一跳,齊聲勸阻。
“陛下,三思啊!”“陛下稍安勿躁,事情還沒有到那個地步呢。”
在衆人的勸說下,崇祯坐了下來,但這并不代表着崇祯就已經放棄。
崇祯忍不住開口對着一旁的英國公說道:“英國公,要不然你就去一下吧。”
英國公立刻站了起來,說道:“老臣這就出發,去營救太子殿下!”
就在此時,一個聲音突然傳來。
“營救我?”
衆人聞言紛紛轉頭,然後立刻就看到了朱慈烺。
崇祯大喜過望:“烺兒,你居然平安無事!”
朱慈烺聞言,也是有些無語。
合着你這個便宜老爹還希望我出事呢?
但吐槽歸吐槽,朱慈烺也知道,崇祯這是真的關心他,所以朱慈烺開口笑道:“父皇,看看誰來了。”
說完這句話之後,朱慈烺往旁邊一讓。
頓時,一個人影就顯露在衆人的實現之中。
看到這個人,所有人都吃了一驚。
此人當然就是吳三桂。
吳三桂噗通一聲跪下,朝着崇祯說道:“陛下,臣救駕來遲,還請陛下恕罪!”
吳三桂說話的時候,無論是表情還是神态都異常的誠懇。
崇祯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面前的吳三桂。
原本崇祯還擔心吳三桂會擁兵自重,甚至可能會行不臣之事。
但現在……
這啥情況啊,難道之前都誤會了吳三桂?
崇祯下意識的将目光投向朱慈烺,想要得到一個答案。
朱慈烺微微一笑,對着崇祯說道:“是這樣的,兒臣前往關甯軍大營之中勸說了一番平西伯,随後平西伯就覺得他救駕的動作太過遲疑,特此來向父皇請罪。對了,兵符已經在兒臣這裏了,兒臣還讓将軍高得節暫時執掌關甯軍。”
朱慈烺沒有說出自己在大營之中如何斥責吳三桂等人的事情,因爲沒有必要。
反正吳三桂既然已經進了皇宮,那麽接下來怎麽處置吳三桂,也就是崇祯一句話的事情了。
隻要确定吳三桂暫時還不敢造反,朱慈烺接下來的動作就能夠順利實施,這才是最重要的。
崇祯當然也明白朱慈烺的意思,立刻就陷入了遲疑之中。
要怎麽處置吳三桂呢?
坦白來說,如果要弄死吳三桂,其實也不是不行。作爲皇帝制造點冤假錯案那都是一句話的事,更何況這件事情還真是吳三桂見死不救在前,後來看到北京城這邊确實是守得穩穩當當甚至暴打李自成好幾波,才改變主意。
但要是殺掉了吳三桂的話,就在京城之外的四萬關甯軍怎麽辦?高得節這個名字崇祯也就是聽說過
崇祯定了定神,環視一圈,突然靈機一動。
崇祯咳嗽一聲,露出笑容,對着吳三桂說道:“平西伯啊,你也不必自責。京師被圍,隻有你這一路勤王兵馬趕來,若是朕過多的苛責于你,自然也是不對。這樣吧,你且先回家去好好休息幾日,到時候朕對你自有安排。”
這就是崇祯的辦法,既然不好辦,那就先不辦。
反正吳三桂現在是沒兵權的,隻要派人監視住他,就不怕他能跑哪裏去,崇祯盡可以從容的和大臣們商量此事。
聽完崇祯的話之後,吳三桂也是松了一口氣。
從吳三桂的角度來說,他被朱慈烺搞了一波之後,心中還真是相當忐忑,害怕崇祯會痛下殺手。
現在聽崇祯這麽一說,基本上就是大家一團和氣了,吳三桂自然還是很高興的。
要知道吳三桂的老爹吳襄還有吳家的一大家子現在可都在北京城呢。
于是,吳三桂就這麽離去了。
崇祯長出一口氣,回過神來,有些不敢置信的對着朱慈烺說道:“烺兒,你居然真的就這麽說服他了?”
其他在場的大臣們基本上也是同樣的想法,要知道那可是好幾萬的關甯軍啊,朱慈烺就帶着幾個随從去,居然就這麽簡單的讓吳三桂交出兵符,來到皇宮了。
吳三桂可不是什麽忠臣,這一點在場的所有人在得知李國桢勸說吳三桂失敗之後就知道得清清楚楚。
這位太子殿下,究竟是怎麽做到的?
面對着衆人的疑問,朱慈烺微微一笑,淡定作答。
“父皇啊,其實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兒臣代表着大明,也代表着正義,更代表着人心所向!”
系統的幫助固然是有一部分的因素,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于朱慈烺站在了道理和人心這一邊,站在了代表華夏所有人民的利益這一邊。
正義不是每天都能獲勝,但至少,它今天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