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聽到陳玄幽的話,不少行事比較邪氣的門派,或者内心有鬼的長老,頓時感覺到頭皮發麻,後脊背發涼,心中忐忑不安的同時也不免生出了一絲怨恨。
當然,沒有人敢表現出來,否則很可能當場就被拍死。
行事比較正派的掌門對于陳玄幽的提議則是十分支持,覺得武林盟主就該這樣嘛。
“本座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
“不翻舊賬,以前做過的壞事既往不咎,隻是今後當謹言慎行,不可恃強淩弱!”
陳玄幽雄踞寶座上,下面的人反應盡收眼底,略微思考一番,補充道。
聽到陳玄幽這番話,心中有鬼的人大大松了一口氣,不翻舊賬就好,翻舊賬的話恐怕不少人都幸免不了。
不過俗話說狗改不了吃屎,良心壞了的人,想要改正豈是那麽容易的?
再犯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陳玄幽之所以這麽說是爲了堵住大多數人的嘴,到時候再動手就沒有任何顧忌了。
機會已給,再犯絲毫不留情面,相關人等也無話可說……
“謹遵盟主法旨!”衆人起身恭敬一禮道。
“第四條,跟上面一條息息相關。”
“本座決定在整個武林設置巡查使一職,監察,稽查,逮捕,追殺各大門派内外的敗類。”
“這個巡查使以聖教牽頭聯合在場的所有門派成立,在場的門派至少有一個名額。”
“名額的多少最初按照勢力的大小來分配。”
“名額的數量也不是恒定不變的,影響因素很多,不僅僅是實力。”
“巡查使共分三級,從高到底依次爲武盟巡查使,門派巡查使,武林巡查使。”
“所謂武盟巡查使就是本座親自任命的各大門派盡興,實力要求先天,各自劃分巡查區域。”
“門派巡查使就是你們門派勢力範圍内向下級武林勢力派遣的人員,實力要求後天。”
“武林巡查使比較特殊,對于實力不做要求,唯一的要求是消息要比較靈通。”
“這部分人數量越多越好,他們将是武盟巡查使,門派巡查使的眼睛和耳朵!”
“高級巡查使有對下級巡查使統領賞罰之權。“
“具體的方案,我們一會兒讨論後确定下來。”
巡查使?
這有些像朝廷中針對武林的特殊機構啊?
恐怕不僅僅是爲了除去武林中的敗類,重塑武林風氣,還有加強對武林掌控力的打算吧?
大家心有腹诽,但不敢表現出來,因爲陳玄幽很明顯不是在跟他們商量,而是直接命令,除非想死,否則隻有接受的份。
“第五條,也是最後一條。”
聽到陳玄幽的話,衆人心情頓時愉悅了不少,終于是最後一條了。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都第五把火了,終于要結束了。
“各門派之間恩怨來源已久,時常互相攻伐,死傷無數。”
“本座知道讓你們放棄恩怨也不現實,但從今以後禁止大規模私鬥,互相攻伐。”
“有矛盾,仇怨,利益糾紛,解決不了就上報,由聖教派人調解,甚至本座親自調解都可以。”
“實在不接受調解,非要分個高下,分個你死我活,也可以。”
“找個時間,劃出規矩,簽訂生死狀,擂台上打個你死我活就是了。”
“敗者不能用任何手段報複,隻能用同樣的方式找回場子。”
“要是誰敢私底下上手段,被本座得知,滅派!”
這樣的手段是把鬥争控制在一個範圍,不至于武林大規模内耗,削弱武林的勢力。
對于陳玄幽來說有好處,對于各門各派來說也不是沒有好處,死的人有限,這意味着他們不會輕易被滅派,導緻傳承丢失。
“謹遵盟主法旨!”
衆人還能怎麽辦,依舊隻能同意了,誰叫他們根本沒有反抗的力量呢?
“對了,本座還有個建議,不是命令。”
“你們遵不遵守看你們自己,不遵守也不會有任何懲罰。”
“俗話說俠以武犯禁,這是各大朝廷對武林中人不滿的一大原因。”
“如果可以,盡量不要插手朝廷的事情。”
之所以說得這麽委婉,是陳玄幽想給各大朝廷一個比較友好的信号,讓各大朝廷放松一些警惕。
明教這些年的勢力雖然在快速增強,但軍隊卻沒有怎麽擴張,反而消減了一部分。
陳玄幽實行的是精兵政策,人數雖然減少了,但戰力其實是不減反增的。
這個信号如果讓各大朝廷以爲他志在武林,而不是志在天下,那自然最好。
如果瞞不過,那也無所謂,成爲了世間唯一的陸地神仙,可謂已經掌握了大勢!
這隻是一步閑棋罷了,沒有用也不損失什麽。
還有一個因素是陳玄幽也不想強制命令的原因,而且還是主要原因。
這俠以武犯禁的人群中有部分是剪除貪官污吏,世家權貴的俠士。
這些人的存在多少還是能夠讓高高在上的人感覺到一些忌憚,對于老百姓不敢做得太過分,否則容易半夜被割了腦袋。
武林敗類最喜歡以力量觸犯禁忌,就是這群人敗壞了武林中人的名聲,使得各大朝廷以及部分百姓對于武林中人非常無感。
對于陳玄幽的建議,衆人都謙虛的表示接受,但以前怎麽做,以後還是怎麽做,反正也不會有任何懲罰。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對于正直的武林中人而言已經深深銘刻了他們的骨子中。
對于他們而言,不禁止,那就是鼓勵!
“好了,本座的命令已經說完了。”
“現在就每一條命令的具體方案讨論了。”
“大家請暢所欲言,就算說錯了也沒有關系,查漏補缺嘛。”
“如果說出來的意見得到了大多數的認同,還有獎勵。”
陳玄幽一聲令下,立即就有人開始發言了。
大方向雖然定下了,但細節卻值得商榷,這關系到自身的切身利益,衆人自然不會無動于衷。
這場談論持續了很久,連續三天的時間都在讨論,爲了切身利益,不少人争得面紅耳赤,這個時候就該陳玄幽下場裁決了。
公平,公正是裁決的準則,就算是明教的盟友,陳玄幽也沒有偏袒的意思,盡量做到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程度。
私底下,陳玄幽自然更照顧自己的盟友,這麽大的公衆場合,傻子才徇私呢?
統領整個武林僅僅靠實力就足夠了嗎?
想要各大門派盡心竭力的爲他效力,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消極打工,得過且過,就要盡量做到一碗水端平。
雖然該偏袒時要偏袒,畢竟别人是最先跟你混的盟友,但至少不能偏袒得太過明顯。
隻要别太明顯,别太過了,其他門派也能夠接受,理解,親信嘛,自然要有些不一樣才對。
正因爲陳玄幽處事還算公正,公平,所以陳玄幽的威望也在極速攀升中,比起曾經的恐懼,如今就多了尊敬,從口服向心服轉變。
第四天,各種方案都定下了,各大門派也開始向陳玄幽告辭,返回門派駐地。
離得越遠的,就離開得越早,最遲的第五天早晨也離開了,明教總壇恢複了平時的模樣。
随着這些人返回中原各地,很顯然,一場席卷天下的驚濤駭浪就要掀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