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的藥...記住一定要按時吃藥,我不在的時候,絕對不能因爲貪玩,而不吃藥...!”
李佑将一個月的藥拿到了李明達的面前,知道小家夥這個時候還在生氣,所以李佑是故意來哄哄小家夥的,隻是當李佑碰了碰小家夥之後。
等李明達回身過來,李佑看到的是淚流滿面的李明達。
“兕子...!”李佑一個心痛,一把将李明達給抱在了懷中。
“五哥...你就不能不去嗎...兕子好不容易有了一位五哥,兕子不想失去五哥,兕子很害怕,真的很害怕,害怕五哥會像母後一樣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小的時候,兕子問父皇,母後爲什麽不照顧兕子了,是不是不喜歡兕子了。
父皇告訴兕子,隻要兕子乖乖的,母後就會回來。
可是兕子一直都很乖,但是母後卻再也沒有回來,等兕子長大了,兕子才知道,母後去世了,去世的母後就再也不能回來了。
兕子的心好痛好痛,本來兕子以爲自己的心隻會痛一次,可是就在知道五哥你要去襄州的時候,兕子的心又開始痛了,痛得兕子都快不能呼吸了。
兕子可以什麽都不要,不喝可樂,不吃冰糕,不要自行車,不要手表,兕子隻想可以和五哥在一起...!”
說完,兕子的眼淚已經遍布了臉頰。
李佑這個時候也是哭得很厲害,因爲李佑已經充分的感受到了自己這位妹妹對自己的愛,努力的将自己的情緒給止住,伸手擦了擦自己的眼淚。
李佑微微的道:“兕子...五哥知道你的心思,可是兕子也要明白,我們是皇室中人,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着對大唐的責任,襄州有很多父皇的子民正在水深火熱之中,每天都要面臨死亡。
所以我們這些大唐的皇子就必須要站出來,要爲父皇分憂,要給那些百姓信心...這也是五哥必須要求的理由。”
話說到這裏,李明達也明白了,雖然李明達年紀不大,但是從小李明達卻聰慧,所以她很清楚李佑的意思,隻是越知道其中的意思,李明達卻越感覺難受。
她很想自己可以不管那些,盡情的無理取鬧,将自己的五哥給攔下來,但是李明達卻做不到,李明達知道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自己的五哥做的是對的,所以她不能無理取鬧。
狠狠的紮進了自己五哥的懷中,李明達的哭的十分的凄慘。
除了李明達,這次李麗質也是十分的氣憤,特别是從自己的丈夫口中得知,李佑前往襄州,太子和魏王居然一起聯名推薦李佑。
這一次是真的将李麗質給氣壞了。
對于自己的兩位兄弟,李麗質十分的失望,就連長孫沖這次也是對李佑感慨不已,而對太子和魏王的手段十分的排斥。
隻是李麗質卻知道,不管自己什麽态度,都已經無法挽回了,所以當李佑派人給李麗質将藥給送來之後,李麗質也是大哭了一場。
反倒是太子和魏王,一直都在等着李佑離開前往襄州,更是期待着可以從襄州傳來李佑病死的消息。
當然了,李佑是不會讓這些人如願的。
一天之後...李佑帶着自己的隊伍出現在了明德門...李世民親自過來送行,也許諾了,隻要李佑平安回來,就一定會兌現自己的承諾。
李佑沒有說太多的話,而是拜别李世民,沒有任何的留戀離開了長安。
李佑走後,一聲凄厲的哭聲響了起來,這是陰妃的聲音,李世民特意将陰妃從宮中帶了出來,不過,陰妃卻沒有露面,因爲陰妃知道,自己如果真的和李佑相見了,自己一定會難過的暈過去的。
所以陰妃并沒有讓李佑知道自己去了,不過,當看到自己兒子離去的背影,陰妃還是控制不住的大哭了起來,因爲沒有一個母親是願意看着自己兒子去送死,要知道現在的襄州其實很地獄已經沒有什麽區别了。
李佑現在前往襄州,就是等于一隻腳踏入了鬼門關。
“不好了,陛下,陰妃娘娘暈過去了...!”
“太醫,太醫...陰妃絕對不能有事...!”李世民立即趕到了陰妃的馬車。
..............................
襄州離長安還是很遠的...快馬需要三天,李佑這一行如果到達襄州至少需要七天的時間,這個時間疫苗的抗體應該已經完成了。
到達襄州就沒有什麽可怕了。
此行如歸連的士兵帶上了神臂弓,步人甲也穿在了身上,當然了,并不是這次如歸連的士兵預測到了危險,而是因爲他們覺得保護李佑,必須要最強的裝備。
一行人一百三十三人,其中一百零二人李佑和如歸連,還有三十一人是醫師...這些人都是自願前往襄州的,也就是現在人口中的逆行者。
其實古代也有逆行者,其中大家熟知的一位逆行者就是醫聖張仲景,張仲景曾是長沙太守。
長沙郡爲秦時所置,下轄湘、羅、益陽、陰山、零陵、衡山、宋、桂陽等9縣,治所湘縣(今長沙市)。以今天論,長沙太守相當于湖南省高官的級别,絕對算個大官。
可是那時候的長沙屬于“煙瘴之地”,自古疾病高發,當地經濟落後,瘟疫橫行。張仲景到長沙後,接連趕上當地的大瘟疫,貴爲一方太守,朝廷大員,他卻不顧身份,始終奮戰在抗疫第一線,親自爲百姓診治,免費配藥發給百姓。
據傳,爲了更方便地爲百姓看病,他還定于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個地仔細爲百姓診治。被人稱爲“坐堂醫生”,後世所謂“坐堂醫”便是由此而來。
說到逆行者話就有些多,中國五千年的曆史,與曆史文化一脈相傳承還有中醫。在古代,并未有現代校園式的醫學院,專門培養大批社會所需的醫學人才,但中醫大夫卻将獨到的中醫學,手耳相傳的方式一代代将中醫發揚光大。幾千年的傳承中,中醫技術在不斷的進步,唯一不變的每一個師父對徒弟“醫者仁心”的諄諄教誨。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是武者的俠義之心,而醫者仁心就是醫者的救死扶傷之心,兩者都強調“修心”,隻有一個正義之“心”,才能成爲武之大者、醫之大者。
................................